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六零甜丫头 > 分卷阅读314

分卷阅读31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不是还念着在冬季,他们已经拿起农具,下地痛痛快快大干一场。

幸福快乐的生活,仿佛一抓就能碰到。

**

大人们为生计奔波,娃娃们为学习烦恼。

虽然今日空闲没事做,但真正能睡懒觉到八、九点也不容易。大人们前脚一走,屋里细细碎碎的声音响起。

包括叶小五在内的叶家小辈,全部穿好毛线衣棉衣起床吃饭。

一张玉米红薯杂粮饼,一碗香甜暖人的南瓜汤,再加一小碟酸辣泡菜。

吃得王溢希眼睛发亮,嘴角微翘。

虽说这有可能是招待客人的饭菜,但它们也至少说明,大姑姑家海有一些余粮,并没有太过饿肚子。

好吧!

瞅瞅白白胖胖的小五娃娃,以及比起昨日,白豆腐脸皮嫩得可以掐出水的甜妹儿,还有三位俊俏的表哥表妹,可以明显看得出来,叶家生活过得不错。

“不南瓜,吃泡菜!”

胖嘟嘟娃娃嘴里蹦出一串话,竟然还‘挑食’。

叶小五味觉已开,更喜欢酸酸辣辣的味儿,不喜欢过于甜的东西。

当然,家里长辈们也教导他不要浪粮食,他口里的“不南瓜”,不是不喝南瓜汤,而是别给他碗里盛南瓜汤,他已经吃不下。

“吃成一圈络腮胡。”

坐在小五左边的甜妹儿,弯下腰帮他用棉布擦嘴圈圈,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把凳子当桌子,用勺子舀着吃。

“甜姐姐真好。”

小五的圆脑袋瓜子马凑过去,想吧唧一下四姐姐,果然落空。他扁扁嘴,继续挥舞着勺子跟碗里的饭菜,做斗争。

吃过饭后,思丫头晓丫头抱着胖娃娃,结伴上学去。

自从去年小年夜躲猫猫、找粮食后,村民们对娃娃都不再那么吝啬,‘无形学校’也渐渐展开,甜妹儿的势力因此越滚越大。

甜妹儿跟叶安诚一起,带着好奇的心,帮表哥整理课本,顺便详细讨论一下大学的事情,毕竟叶安诚真有这个想法。

因王溢希是下乡职工,在碧山村可能要呆满六月左右,来年差不多,他把各种各样的书籍,都带到叶家,足足装满一个麻袋,外加一个小背篓。

“这么多,表哥啥时候能看完?”

学习用品多的超出甜妹儿想象,她仿佛看到穿越前的邻居家高三备考姐姐。

叶家连作业本都没有,只有石板与滑石。而表哥除去课本与课外书籍,还有电磁类物理实验操作小器材,笔墨纸砚,钢笔墨水笔记本作业本等。

单每一个年级的课本,语文、算术(数学)、物理、政治、英语、音乐、书法、手工制作本、地理……看得叶安诚心里反毛,对于考大学越发没底。

总觉得比现代学生也少不到哪里去。

其实,别看文景深办的学校课余生活很丰富,似乎这年代的学生们都很轻松,其实一点都不,干活学习两不误,单讲学习,压力一点都不比二十世纪的学生少。

从建国后开始,咱们国家的学生一直都很努力,根据现在的统计,城里学生比农村学生忙,高年级比低年级忙,压力山大。

而种花国的减负,是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请注意一点,建国是四九年。

第一份减负令是在五五年,由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其后不断讨论,不断喊减负。

令人悲剧的是,除去红色悲剧时期,被各种嫌弃迫害,直到二十一世纪,学生们依旧没减负。

甜妹儿拿起一叠保护崭新完整的中学课本,它们外表又红又专,里面是‘文理结合’,充满时代特色,处处都在歌颂祖国歌颂红星主义,打压地主阶级封建旧社会等。

比如数学题,‘解放前,反动的四大家族掠夺劳动人民血汗钱20亿美元,当时美元对银元折合率1:……将这些银元一块一块堆积,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几倍?’

呵呵,算法虽不难,但它敢不敢把数字变得再人性化一点?

另一边,王溢希已经开始给表弟普及必备的高考知识。

首先一点,高考条件。

从实际情况看,工农商学兵各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有。

“但大家伙儿心理都明白,大学会优先录取抗战扛过枪的、解放战争负过伤的、少数民族、以及有培养前途的调干学生等。其次是家庭出身好的,诸如贫下中农、工人、军人三类家庭。在这一点上,表弟也有优势的。”

只要成绩不太差,在高校录取底线内,它会优先录取叶安诚,而不是文景深。

甜妹儿小耳朵动两下,心里各种小九九,开始扒拉扒拉。这没办法,作为村里娃娃的老大,她操心的事儿就是多。

调干学生?

她想起村里的两位教授,对自家大哥的印象分都不错。要是大熊猫保护区真的会建立,当地职工可比外地职工强,这一点希望暂时保留,回头留意两下。

而且读大学的用,不仅学杂全,住学校宿舍不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数额从每人每月五元至二十多元不等,调干学生另外还有补贴。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原来读大学不花钱,竟还赚钱?!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国企铁饭碗。

叶家去年一年都没挣到二十块钱,就算不补贴家用,买笔墨类的还是勉强可以的,可以不花家里一分钱,上大学可以包吃包喝包住包未来。

干嘛不上?!

必需上啊!

“大表哥,你有好多书,什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我哥只有一套完整小学生课本,能有上的希望吗?”甜妹儿把哥哥心底的最大疑问,问出声。

王溢希思考一下,拿出一个硬壳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历届高考题,语文算术历史地理等什么都有。

“安小子,你先在石板上做这些页,不会就留着,这样可以知道你大约学到哪里,以后该怎么复习,考什么专业等。”

关于专业问题,这年代可没有厚厚的专业选择册子,学生们获得大学信息只能从往届学长学姐,或高中老师那里。

他们知道几个大约分类。

比如,政法系,主要学习党的政策和基本知识,专门培养干部的;

又比如,科学技术研究系,学习气象、土壤、作物栽培,据说经常搞一些‘震惊世界’的试验。

除此以外,还有农业系、建筑工业系,财会系、文艺系、卫生系等。

理科生的选择多,文科生的选择少。

幸好叶安诚他们能遇到同样备考的表哥王溢希等人,以及大学教授们,才能有此难得的机会。

而且比旁的学生更加明确目标,而不是一头苍蝇,在知识海洋里瞎撞乱闯。

“谢谢大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