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破口
当苏湄问出这种话来的时候,齐欢突然发现自己没办法回答她。
事实上,事情发展到了现在,他也不止一遍的问过自己,如果早知道会发展到现在这样依靠苏湄,他当初会不会对苏湄好一点?
可是答案齐欢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他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对苏湄并没有什么感情,哪怕是当初就算不这么对她,那也是充满目的性的对她好。
他知道苏湄要的不是这样的结局。
所以齐欢没办法回答。
而苏湄看着他这个样子,轻轻的笑了一声,似乎是印证了内心的猜想,之后便没有再说什么了,专心的看着外面的风景,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苏湄看着外面经过的高楼大厦,光是看着这样高耸入云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到里面的工作有多么的光鲜亮丽,她也依稀记得,自己家里之前也是有这样一栋楼当做公司的办公楼的。
那个年代的条件跟现在没办法比,但是光是那一栋楼,在当时就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
如果后来不出现那样的事情,她或许现在也是在这样的高楼大厦中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走上这样一条根本没法回头的路。
可是她毫无选择。
透过车内的倒车镜可以看到坐在后面一直没什么动静的苏娇,苏湄没办法停止对她的憎恶。
而苏娇似乎是感受到了苏湄看她的目光,抬头跟她的双眼对上了,微微的笑了一下之后,苏湄立刻别开了眼睛,懒得跟苏娇对视。
她没办法停下来自己心中对苏娇的嫌弃和恶心。
如果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的话,她不相信父母不会先选择带她走。
说什么那个时候让那个男生带着她到指定的地点,说白了不过是先放弃了她罢了。
苏湄还记得小时候偷听到父母讨论的将来跟谁家联姻的话题,他们也早就打算把她‘卖掉’了,所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倒是也不稀奇了。
苏湄不确定父母最后会不会对苏娇做出一样的事情来,可是她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先出卖了她,她无法接受。
就算苏娇是不知情的,是无辜的那又怎么样?难道她就活该受这一切的罪过吗?她必须要找一个人发泄出来!
况且这么多年苏娇过的日子也挺舒服的,既然如此,那就为之前她的苦难生活赎罪吧!
所以时至今日,苏湄无法原谅苏娇。
还好那两个人死的早,不然到现在,她还不一定要怎么对待他们。
苏娇,你如果怨的话,就怨你那两个早死的父母好了!
……
乔天擎的车辆从仓库出来之后也一直紧紧的跟着苏湄的车子,车内,一行人都比较沉默,蓝佑想着苏湄离开之前洋洋得意的样子,总是害怕自己过去了会被苏湄他们反打一手。
但是乔天擎十分的自信,并且手底下的人一直在汇报着关于苏湄和赫利的消息,得知苏湄最后的落脚点是一个酒店后面的一片荒地之后,乔天擎他们就放下了心。
并且知道两个人已经见面了之后,乔天擎就更加的踏实了:“苏湄或许警惕性强跟踪不了她多长时间,但是赫利并不知道咱们派人在跟着他。”
“这个时候,苏湄把赫利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是绝对不会抛弃他的。就算这次苏湄跑了,但是她的行踪,咱们也可以全都掌握的了了。”
“可是,如果苏湄也想到了这一点呢……”蓝佑还是有些担心。
苏湄的疑心十分的重,比齐欢还要重。而且能走到这一步,绝对不是靠着其他人的力量,她本身的逻辑思维强大的也很恐怖。
赫利突然从岛上跑出来,苏湄万一想到了是其他的原因呢?
这是个关键时刻,万一哪个地方出个问题就不好说了。
乔天擎浑然不在意,对赫利的愚蠢充满了信心:“没关系,苏湄就算有方法,赫利也不会的。”
只是跟赫利简单的接触过一次之后,乔天擎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人。不过是看上去精明罢了,不然也不会被他三言两语想要接管矿洞的话给蒙混过去了。
见乔天擎如此的自信,蓝佑也就不说话了,这种事情上,她还是相信乔天擎的。
而这个时候,蓝狐突然开口:“这件事情的突破点,或许可以从苏娇下手。”
刚刚蓝狐一直没有说话,就是在想这件事情。
看到两个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蓝狐这才慢慢的说着:“刚刚的发展我仔细的回忆了一遍,虽然苏娇对于苏湄是言听计从的,但是她的心中不可能没有一杆称。”
“更何况这么多年过去了,苏湄做了什么,苏娇是完全清楚的。你们要知道,苏娇这么些年都是在一个和平年代长大,接收到的教育都是十分温和的。像苏湄这种极端的例子她根本没有接触过。”
“所以我现在的推测是,苏娇可能并不认同苏湄的一些看法,但是因为当年的事情她心怀愧疚,不得不帮她来做这样的事情。”
蓝狐的分析点出发清奇,是蓝佑和乔天擎他们不曾想到的,他们两个人的重点都放在了苏湄身上,完全没有考虑过苏娇了。
而蓝狐的这一番分析,让蓝佑他们思考了一段时间,可还不是很认同:“但是已经这么多年了,如果苏娇觉得苏湄这么做的不对,应该早就放弃跟苏湄合作了。哪里会……”
在蓝佑看来,就算是苏娇觉得愧对了苏湄,也不应该这么助纣为虐啊。
而乔天擎没有理会这样的看法,毕竟在她看来,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借口和理由。更何况那个人更是帮助苏湄做了很多事情来害蓝佑,就更加没有原谅的理由了。
可是蓝狐想的跟他们都不一样,他摇了摇头继续说着:“我并不是要给苏娇洗白什么的,只不过,要想彻底打击掉苏湄,就得从她身边的人下手。我思来想去,觉得苏娇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