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跪在地上的小丫头将头抬了起来,小小的脸,眼睛又大又亮,只是面色发黄,头发也是又干又糙,倒是不显眼。
若不是突然蹦出来,崔荣华还真没注意她。
“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叫大妮。”小丫头认真说道,这是她娘给起的名字,老家发了大水,爹娘都死了,她带着弟弟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
两个丁点大的孩子,也不会什么营生,她只能将自己卖了,养活弟弟。
“你会什么?崔府可不留没用的人。”崔荣华慢慢说道。
“奴才能吃苦,奴才可以学!”大妮眼神坚定的说道,说完,她又低下头。她记得这位二小姐不喜欢奴才看她的眼睛。
崔荣华盯着大妮的脸认真看了一会。
总觉得,这位叫大妮的乡下丫头脸上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像谁呢?
崔荣华想半天也没想起来,于是又多问了一句:“你家中还有什么人?”
大妮老实答道:“老家发了大水,将村子淹了,田地全没了,爹娘也死了,大哥在逃荒的路上失散了,只剩下我跟弟弟了。”
像谁呢?
崔荣华随口问了一句:“你姓什么?”
大妮道:“我姓唐,我们村里的人都姓唐!”
唐?
唐!
唐墨!
那个杀神!十年后他会成为锦衣卫的指军使,更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这位唐墨是朝中大官见了都要绕着走的狠角色。
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他只忠于皇上,深得皇帝信任。
崔荣华额头冒出一滴冷汗。
------题外话------
求过三百,求藏。
043送到田庄
“你大哥叫什么?”崔荣华问。
“唐大山。”大妮答得非常快,说到名字的时候,她眼中闪着泪花。
唐大山,并不是唐墨,崔荣华稍稍放心了一些,紧接着,她又问了一句:“你弟弟叫什么?”
“唐小山。”
崔荣华默默的看了唐大妮一眼,她懂了,乡家人家起名字,没什么讲究,那位唐墨若真是农家出身,入仕后也许会改名字。
有点悬啊。
崔荣华决定将主唐大妮留下来,又想了想,问:“你弟几岁,现在在哪?”
唐大妮听到这话,紧张起来:“奴才弟弟,他不卖身的!”
崔荣华轻笑了一声:“你若进了崔府,以后没有允许可不能随意出府,你在府里,他在外头,若是他病了或者出了事,连个递消息的人都没有,你打算怎么办呢?”
唐大妮懵了。
她根本就没想到那么远,只想着,卖到大户人家,多挣几个银子,好好将弟弟养大成人。
唐大妮跪到崔荣华面前,磕头:“求小姐指点。”
崔荣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她转头对崔大太太说道:“娘,我想将她留下,您在京郊不是有田庄吗,我想将她送去。”
崔大太太不知道崔荣华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丫头大周章,不过,她还是同意了:“随你。”
崔荣华又问唐大妮:“我觉得你很面善,这样吧,我将你买下。你也听到了,我娘在郊外有个田庄,你弟弟不必卖身,你可以带着你弟弟去田庄过活,你愿意吗?”
“愿意,奴才愿意!”唐大妮喜得直掉泪,却又有些害怕,“可,奴才若去了田庄,不能侍候小姐,那、小姐买奴才到底是为了什么?”
崔荣华笑:“大约是你入了我的眼。”
唐墨的事只是她的猜测,养两个孩子并不什么钱。若眼前的唐大妮是唐墨的亲戚,那是她捡了便宜,若不是,这位唐大妮得了她的恩,就算不在身边,肯定也会忠心耿耿,这样她也吃不了亏。
崔荣华告诉牙婆:“她也留下。”
带唐大妮来的那个牙婆喜坏了,忙将卖身契给了崔荣华。
没想到,开了这一个头后,又有两个丫头效仿唐大妮跪到了崔荣华面前,哭自己可怜,哭着求崔荣华留。
两个,四个……
丫头们扩大到了十几个,都哭闹。
崔荣华忍不住笑了,还真她是菩萨性子,见谁都想救呢。可惜啊,她不是那样的人。
她冷脸对那几个牙婆疲乏:“怎么连丫头都管不好,看来下次挑丫环也不必找你们了。”
五个牙婆听到这话,慌了神,立刻喝止那十几个找崔荣绘哭闹的丫头,利索的将人带走了,院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崔二太太看了看一身土气的唐大妮,又看了看崔荣华,最后走到崔大太太身边,笑着说道:“大嫂,教养嬷嬷什么时候来?”
崔大太太道:“过两日就到。”说完,叹了口气,“我家荣华,真是越来越心软了,唉,这可怎么办。”
崔二太太道:“荣华心是善了些,孩子嘛,现在年纪小,性子还能板正。大嫂不如多花些时间在荣华身上,带在身边教一教。”
崔大太太道:“那只有这样了。”
崔二太太叫了崔荣锦,与崔大太太说了一声,便离开了,崔荣锦还在作画、写诗,忙得很。
说到崔荣锦,不得不提江心柔,江心柔住进云水阁之后,缠着崔荣锦的时间也少了,从之前天天缠着,到现在的二天过来一趟,一呆就是一个时辰。
崔二太太发现,因为这位江表妹,荣锦的耐性越发好了,性子更沉稳了。
崔二太太便没拦着,任由江心柔过来,只是坐坐,就当是给闺女的锻炼了。
挑来的那些小丫头除了唐大妮之外的,全被王妈妈领了下去。
崔大太太盯着唐大妮看了会,淡淡说道:“以后你就叫香芸,大妮这个名字,不许再用。”
唐大妮,不,香芸笨手笨脚的行了礼:“是,夫人。”
崔大太太见了,皱眉,问崔荣华:“怎么偏偏要留她?规矩都学不好。”
崔荣华笑了笑,道:“娘,又不留她在府里,差点就差点吧。”
崔大太太没再说,可心里琢磨着,庄上又不缺田户,养个不能做事的丫头做什么?
算了,等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