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洋崛起 > 第175章 河内通论纸桥

第175章 河内通论纸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175章河内通论纸桥

“陶师长,十辆步战车率先登陆,在一营的配合下,建立了一个纵深两公里的登陆场,请指示。”四团团长李敬先见到从长城魔改皮卡车中走下的副师长陶夫民,立即上前汇报。

对于这个副师长,一直有着一种特别的感觉,自从越南师组建以来,陶夫民的存在感非常低,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不仅显得很老成,还极为内敛,很少说话,即便是在师部团级会议上也是如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同意师长的意见。”

但,李敬先从来就没有对陶夫民有过轻视,他还记得在北宁陇江分别的时候,安富国将自己叫到一边叮嘱:“敬先,我从来都不否定你的指挥能力,但河内的战事,你一定要以陶副师长为主。本来我是准备亲自指挥河内战役的,一路上我和陶副师长有过深谈,最后决定让陶副师长来指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敬先还记得当时自己非常茫然,师长低声在自己耳边说了一句:“陶副师长是一个河内通,他有在河内作战的经验。”

这一句话像一记重锤敲打在自己的脑海里,突然有种骇然的感觉,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的表现也获得了一直盯着看的师长赞赏,安富国拍着自己的肩膀笑着离开。

李敬先知道,师长担心自己立功心切,在指挥上忽略陶副师长的存在,毕竟四团是自己直接指挥的部队,团长的话语权并不比副师长低。

“李团长,让所有部队全部登陆吧。”陶夫民回礼后下了一个命令。

“啊,陶师长,登陆舰和上面的物资怎么办?”李敬先短暂错愕之后不好意思的看着陶夫民。

“各种弹药携带三个基数弹药登陆,其他物资全部留在登陆舰上。登陆舰会在部队登陆后停泊在河心沙洲位置警戒,等我们拿下河内之后再来转运舰上的物资。”陶夫民解释了一下。

稍微一想,陶师长的决定是合适的,登陆舰的安全不用担心,登陆舰上都装备有qjz-8912.7mm重机枪和63倍口径h/pj-76f37mm双管近防舰炮,最新那两艘072a登陆舰还装备有最大射程22500米的79b式双100mm自动炮,在红河上是无敌的存在。

三个基数弹药也没问题,作战部队自身携带一个基数弹药,剩下的交给团后勤处和后勤支援团运输营负责,运输能力也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安排比李敬先准备将所有物资都登陆的想法要好,毕竟越南师出征备弹是十个基数,三、四团出征也是带弹六个基数的,物资储备十分充足。真要将六个基数弹药全带上的话,后勤压力确实非常大。

“陶师长,登陆之后真的不发动攻击吗?现在时间还早,四团保证在天黑前拿下河内

。”

安排好登陆之后,李敬先跟在陶夫民后面,依旧忍不住再次请战。在登陆前,李敬先请示陶夫民的时候,陶夫民就没有同意部队登陆之后就发动攻击,现在部队已经登陆,看着时间还早,李敬先就想速战速决,一举拿下河内。

“来,来,敬先,这是登陆舰在红河上航行的时候航拍的河内地图,我们一起斟酌斟酌,我将我的全部想法告诉你,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不准备今天下午打河内了。”

陶夫民从警卫连连长手中拿过一份航拍地图,一份由海军根据彩虹-802型无人机拍摄河内实时视频数据绘制的河内地图,地图上,河内这一区域态势非常详细,只要一看就能一目了然。

李敬先看到河内城内城外有四五个军营,根据军营规模判断,河内驻军至少得有两万人左右,李敬先额头上渗出几滴冷汗。

李敬先倒不是担心自己无法击败法军,而是担心四团会出现国防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伤亡,即便有十辆步战车,如果让自己四团三千人仓促投入战场,呈攻击阵型的四团必定会被这两万人淹没的,武器再先进也架不住人多啊,蚁多咬死象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敬先,仓促作战会让四团处于不利状态,我们必须稳打稳扎的来。只要稳住阵脚,依靠强大的火力,法军再来这么多人都没辙。”陶夫民微笑着对李敬先说。

“谢谢陶师长,您放心,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挥,您指哪,四团就打哪,绝无二话。”李敬先严肃的表态。

“没关系,我们商量着来。”陶夫民低声沉闷的说了一句,沉默了一会又说:“敬先,我跟你说实话吧,打完这一战,我就会转业到地方。越南师未来扩编必定有你一席之地,你也不用有其他想法。”

“啊?!”李敬先惊诧的看着这个自己看不透的上司:“为什么?陶师长,我听安师长说,您曾经在河内打过战,凭借这个优势,您在越南师中就处于不败之地,为何还要转业到地方?”

陶夫民满脸怀旧的盯着北方看了一会,语气低沉的说:“我是广西归顺人,我们归顺土州天地会闹得很厉害,我十五岁加入天地会,跟随刘永福大人进入越南北部的六安州,成为了中和团黑旗军中的一员。”

“我十八岁,刘大人率部进入北圻保胜2,以保胜为根据地,开辟山林,聚众耕牧,整顿关卡,发展商业。一时数千里闻风而来,愿隶刘大人麾下,中和团黑旗军迅速发展到2000余人。”

“我二十一岁那年,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180名和两艘炮舰突然轰击河内。刘永福带着中和团黑旗军2000多人,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支援友邦抗法,在河内郊外罗池纸桥附近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可一

世的战争狂人。”

“安邺其部属一百二十六人全部被我黑旗军悉数斩杀,法军被迫退出河内,取得了罗池大捷,也叫纸桥大捷。越王升刘大人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一颗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扼守红河两岸。刘大人此举控制了法军企图沿红河入侵大清帝国境内的通道,使得法军不能轻易侵略大清帝国领土。”

“没有想到光绪八年,法军又卷土重来,海军舰队司令李维业率兵攻占河内,第二年北山,攻占南定,刘大人再次南下,在越南民众支持下,在同一个地方纸桥再次大败法军,击毙李维业,取得了世界有名的纸桥大捷。”

李敬先听得很入迷,突然插话问:“师长,您在这里都打赢了两仗,真厉害,难怪安师长要您来指挥河内的作战呢。”

“唉!”陶夫民叹息了一声,很是怀念的沉默着,面部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有遗憾,有感慨,有惋惜,更有期待……

李敬先看不明白陶夫民的表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让陶夫民会有这么丰富的表情,与熟悉中的那个面无表情的副师长有着天壤之别。他不敢再插话,只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沉浸在自己心理世界的上司。

“敬先,我只参加了第一次纸桥大捷,其规模是和第二次纸桥大捷不可同日而语的。”陶夫民满是遗憾的解释。

“那时候您在哪?”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棉兰了。第二次纸桥大捷的消息是英荷联军到达勿拉湾的时候才知道的,那时候依旧没有办法赶回越南参加黑旗军了。”

“黑旗军固守山西、兴化、宣光一代,耕牧、经商,生活倒还很安逸,很多老兄弟都结婚生子,我也不外乎如此。但刘大人居安思危,与法国人那一仗虽然将安邺一部全部斩杀,有力的震慑了法国那帮西洋人,但也是胜之不武。”

“法国因为普法战争国力大损,没有精力顾及万里之外的越南,无法派兵支援,而安邺只有一百多人,还分布在河内、南定、宁平、海阳等地。黑旗军近两千人,只装备有落后的火绳枪和刀枪矛戟等冷兵器,加之黑旗军有事应敌,无事屯田经商,大清国内对黑旗军又防备敌视,刘大人为此也是忧心忡忡。”

“刘大人感觉黑旗军前途未卜,经常召集老兄弟们商量,光绪七年,黑旗军终于有了最后的决策,派出年轻力壮的骨干离开越南南下西洋人较多的地方谋生,寻求南洋天地会的帮助,学习西洋人,发展提高自己。”

“我被选中,那年,我二十九岁,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避免南下的人后顾无忧,黑旗军帮派出的人将妻儿子女偷偷的送到归顺土州,交给留在归顺土州的天地会兄弟照顾,让南下的人不至于绝后。”

敬先感同身受,原来国内的兄弟比南洋的兄弟并不好过,生活同样是如此艰难,谁的未来都是如此迷茫。但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一点,毫不动摇的抛家舍业、不辞辛苦的寻求未来。

“敬先,你看,这里是西湖,河内城的北面。在西湖与红河之间通道狭窄,部队很难展开,同样的,这里也很好封锁。我已经和海军商量过,一旦开战,海军会在红河上封锁这一代。这里,这里就是纸桥,在河内城西郊外。”

“纸桥,是法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是他们的耻辱。李维业妄图建立包括越南和炎黄西南的东方帝国的美梦化为泡影,必定已经成为西方人的笑谈,因此,法国人会将这里当做自己的耻辱。”

“我们将战场选择这里,法国人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我们打,妄图借此一雪前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当火箭炮和迫击炮、重机枪等部署完毕,法国人来多少都是送菜。”

“因此,我的想法是这样,等登陆部队稍作休息,然后在你们四团侦察连和各营侦察排的左右警戒下,悄悄的绕道,在天黑前赶到纸桥以西,在纸桥以西一两公里的位置宿营,天一亮,立即部署炮兵阵地,三团前移纸桥,在纸桥修建简易战壕,制造出一副占领纸桥的姿态让法国人知道。”

李敬先焕然大悟说:“师长,我明白了,我们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法国人看到我们占领了纸桥,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击,与我军进行第三次纸桥大战,并借此向世界宣告,纸桥之耻被远征军洗刷干净,不复存在。”

“对,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追赶法国人,不如将法国人吸引过来,毕竟河内的法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一群猪,你想要抓住都会忙中出错,导致不必要的伤亡。”陶夫民点头笑了笑肯定李敬先的想法。

ps:1归顺土州:广西的靖西县。2保胜现今老街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