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夫夫孩子热炕头 > 分卷阅读423

分卷阅读42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铺的人也都安心了,有这么个大家伙在,大家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月中旬,外面的天气比起往年要暖一些,不过还是下起了雪。

阴沉沉的天气,下着不大的小雪,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冰形成,这是地面温度高,雪下去后化成了水,结果再下雪就成了冰,冰上积累了一层清雪。

这路就有些滑了。

路滑了,孩子们倒是高兴了,走路也不好好走了,一直在打滑玩儿。

晚上回来于兴怀还在玩儿,于良吉看到了也不管,北地很冷,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所以就任由孩子玩儿吧!

只不过让人给他穿得厚点,然后我了厨房,点了火锅,晚上热乎乎的火锅,在这个已经冷了的日子里,吃起来很温暖。

十一月份的时候,金桔结果了。

于良吉打理的很好,结的果子也多,为了供足养分,每天都要看一边,三天就要给一次肥水,七天浇一点清水。

十八里铺种植的西瓜和香瓜等也相继结了果子坐了瓜。

硕掌柜的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十八里铺了,拢十八里铺的各种资源,然后搬去铺子里买卖。

“侯爷,顾掌柜的求见。”何管家在一号实验大棚里找到了于良吉。

“哦,我这就过去,先将人请去客厅奉茶!”于良吉正好将一片已经有点干了的叶子弄掉。

“是。”何管家赶紧接待客人去了。

于良吉摘下手套,出去换了一身衣服,就到了客厅。

这里是内宅的范围了,不过这个时代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女人也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且侯府的三位主人都是男的,偶尔来了客人,于良吉走不开也在内宅接待一下。

石宏大去了县城,据说他那一百人有退伍复员回家的,他去送送,还有新来补充名额的,也要他去见一面,认认人。

“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侯府不买卖水果,顾掌柜的能来看他,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他是个大忙人。

“给您送钱来了!”顾掌柜的的确忙,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过来一趟,亲自跟人说明白的好。

“给我送钱?”于良吉一歪头:“我可没卖什么东西啊?”

“是买您的配方钱!”顾掌柜的道:“京中已经有了专门培育牛奶草莓的大棚,卖的效果不错,这是买方子的钱。”

“不是说过么?等几年再公布配方的吗?”于良吉不高兴,他还想带着十八里铺发财呢。

“这个您放心,在东北府这边,只有十八里铺有牛奶草莓。”哪怕知道怎么种植,四季在东北府这边,也只能在十八里铺进货。

于良吉想到地域控制,且草莓不宜长途运输,这东西娇贵的很:“在东北府种植也可以,在县城不用种植就行。”

“不,在东北府不终止牛奶草莓。”顾掌柜的微笑解释:“等外头真的有方法流传了出来,再在东北府这边种植不迟。”

能多让十八里铺赚几年钱,惠及父老乡亲,想必也能让侯爷心情好一些。

“哦,那就这样吧!”果然,于良吉很是高兴地起了银票。

晚上石宏大回来,于良吉就跟他说了这事儿,石宏大没意见,这是于良吉的智慧结晶,随便他处理。

刚到冬月,单媒婆就来了,十八里铺今年有不少喜事,单媒婆最高兴的就是这几年了,有孩子不断的长大,有小婴儿不断出生,还有大姑娘出嫁,小伙子娶亲,单媒婆整个人都冒着喜庆的泡泡。

于良吉已经不适合跟着她可哪儿走了,但是可以去办喜事的人家坐一坐,反正十八里铺的女孩子们,都是嫁在自家村子里,基本上跟外面人结亲的都是娶媳妇进来。

侯府都是管家出面,跟着去下聘,而于良吉跟石宏大坐在婆家的首席上等着吃饭就行了。

“我感觉咱俩就是两个吉祥物,谁家办喜事都让咱俩坐在首席上。”于良吉偷偷地跟石宏大咬耳朵。

“那是因为咱们俩来吃席,是有面子的事儿!”石宏大也一样,嗑着瓜子剥着花生道:“你看这两年,哪家嫁进来的闺女都没敢怎么样,都是孝顺的好媳妇,那是因为有咱们在,咱们可是婆家人。”

“也是啊!”于良吉想了想,以前嫁入十八里铺的人,就像付二柱子家的一样,脾气大,牙尖嘴利,在别的村子都嫁不出去,才会嫁到十八里铺来。

自觉高人一等,整天掐尖要强,这才成了十八里铺有名的泼妇,当年都敢跟付大柱子家的对骂,俩人一个不让一个!

这就是外嫁进来的闺女的素质!

说白了,还不是不怕婆家么?觉得婆家没啥本事么?觉得嫁进了十八里铺吃吃苦受累的么?

唯一一个好一点的,就是于家大嫂了,还是张老爷子和女儿一起相中的女婿,不然恐怕于家大哥的婚事也难。

现在嘛!

嫁进来的媳妇儿一个个都乖巧的很,回娘家也说婆家好,而且从来不过问一些禁忌的事儿,例如小番茄的种子,或者土豆种等等。

因为她们知道,这东西都是十八里铺的秘密,她们才嫁进来几年?十八里铺如今啥都不缺,娶媳妇都是挑着来,真闹起来,和离都是轻的!

这就是婆家有底气的现象!

“一会儿就来送亲的娘家客人了,你俩不用动弹!”老村长坐在那里指挥人手:“让大小儿他堂哥出去迎一迎就行了!”

整个冬月里,热闹持续到冬月二十才结束,老村长又安排人手,要杀年猪了。

介于十八里铺的杀猪饭不能一家一家的请了,因为根本排不过来,老村长就来找于良吉了。

“这个习俗不能变,但是家数多了,也排不开,咋办?”老村长找于良吉来想办法了。

“这样吧,要不一个姓一请呢?”于良吉想了想,还真是,如今不仅有新增加的人家,还有分家单过的人家。

于良吉想的是,十八里铺人口虽然增加了,可姓氏并没有增加,不如按照姓氏来请?

“姓氏?”老村长想了想:“也成!”

能一个姓的基本上都是一家子,全村也就两个姓氏不是一家子,就是铁匠作坊新来的两位铁匠师父。

但是八百年前说不定也是一个祖宗呢!

就这样,定下了,以姓氏为单位,请客!

这下子就排开了,十八里铺有十九个姓氏,新加上去的是巴家。

头一家杀猪饭是侯府,依然是十头大肥猪,吃了一顿美美的,第二家就是老村长家,第三家则是变成了张家,第四家……。

在吃杀猪饭的时候,大家说了一下自己家的菜棚子,这一年依然赚了钱,虽然辛苦了些,一年四季看似都没闲着,但是他们宁愿这么辛苦着,也不要没钱赚在家闲着猫冬。

腊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