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山野随谈 > 捞鱼花

捞鱼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什么是鱼花?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我长那么大,也只是在农村吃过。

你可以理解为就是像小虾米大小的刚刚孵化出的小鱼,所以它们又会比小鱼干更入味。肉质非常的嫩鱼花,再经过滚烫的油锅炸后,脆则成了它们的第一大特点。

舀一碗香喷喷的饭,再舀一勺炸鱼花拌着吃,嘎蹦嘎蹦的,没有半点骨头硌牙,非常香脆,它独特的味道,更让人食欲大增。

我外婆家翻过一条不大的山脉便是一条大江。那条大江算是珠江东支的发源主支流,我们土话叫它鸡志堰。

大约十几年前,每到夏季,鸡志堰江边上就会有一阵阵的鱼花逆江而上。一阵阵逆江而上的鱼花,在烈日炎炎下银光闪闪,极为壮观。

在这个季节,逆流的幼鱼是不幸的,这时捞鱼花就像是收庄稼一样成了农村人的习惯。

捞鱼花的人真太多了,且基本就是留守妇女带着孩子去的。有时候去的稍微晚了,一条江上下,一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忙碌着的人头,以及她们在岸边筑的歪歪曲曲的放粪箕(农村里挑泥沙用的,竹子织的斗形农具)用的水槽。

不过虽然人山人海,但是呢,大家也不慌,因为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什么也捞不到,鱼花就像取之不竭的空气,泥土那么普通,只要你找到了位置,用石头和泥沙在江边上堆出一条简单的水槽,只有可以让清水流过,那过一会,就会有一阵阵的鱼花,就像被线头牵着从水槽里游过去。如果你在当场看到的话,会感觉到很不可思议。

此时,你把捞鱼的工具,粪箕也好,簸箕也罢,只要放在水槽中,那一阵阵的鱼花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去,然后你看准时机,眼疾手快的提起来,便能捞到这一阵鱼花了。最后把鱼花全部倒入你带的桶里面,这一整个流程就算完成了。之后往返这个流程,一整天下来,你就是第一次捞,也能轻轻松松捞个十几二十斤。有些年份,赶上个好季节,去捞个一天,甚至带两三个大水桶去都不够装呢。

虽然能捞这么多鱼花,但是一般一家子感觉捞得差不多了,也不会天天去捞,因为捞得再多也吃不完,还会浪费。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拿去卖呢?这个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反正大部分人都是自家吃的,我在街道上是很少看到有卖的。我猜这可能是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某种可再生规律吧。

然而现在感到可惜的是,大约在七八年前左右,基本已经没有什么人去捞鱼花了。我前些年听长辈们说,现在的大江里,几乎都看不到鱼花的踪迹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是震惊的。毕竟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有那银光闪闪,一波接一波,像浪潮一样壮观的鱼花。怎么区区几年,就找不到踪迹了呢?

我当时确实是不相信的,还为此亲自跑去大江边走了一很长一段,除了看不到多少鱼虾,水质还是很清的,并没发现其他什么异常。后来我终于知道了,因为我听说,在大江的上游,有人偷偷开了好几个稀土矿,他们把那些污染的水,全都通到了到江里。

得知这个消息,我是无奈的,我相信农村里的其他人也是无奈的,有人举报过,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光明正大的开着稀土矿,开了好几年,竟然还一点事也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