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里计划
爹娘撑起一把大伞,给家里遮风挡雨,小儿也想扶一扶这伞把。
正窑的炕上,樊小苟囫囵着翻了翻身,蹬了蹬腿,伸长了胳膊,大大的伸了个懒腰,这一觉睡得舒服。睡觉是最好的治愈身体疲惫的良药,尤其对半大小子来说,睡醒了,简直精神抖擞,浑身充满了力量。直起身子,坐在炕上,明亮的眼睛顺着窗户看向外面,太阳依旧热辣辣的。小苟左右扭了扭,摸摸肚子,感觉有点饿了,于是翻身下炕,穿上鞋子,走出了窑门。
出了门口,小苟打了打哈欠,又忍不住伸了伸腰。
小苟伸腰舒坦了以后,走出院子,来到外面,找了个角落,背对着山沟小路,褪下裤子,就这么撒起尿来,呲呲的冲着地上,尿完了,小屁股抖了抖,提上裤子,走了回去。
来到院里,转头看了看窗台上面的柴胡,大太阳天,外皮已经晒得有一些干了,用手拨拉了几下,让它继续晾晒,走过去墙角,再看了看甘草,就往灶窑走去。
灶窑里面,爹娘都在,娘正在擀面条,爹正坐在灶头烧火,手里拿着木棍,低着头,往灶膛里面挑着柴火,让火势更旺一些。
擀面的樊娘首先看到了儿子走进来,停下了手里的擀面杖,说;”孩儿,睡醒了,去打水洗洗脸,一会就吃饭,吃你最爱的擀面条。”
听到声音的樊爹也是抬起头,看了看儿子,脸上带着严肃,准备问些什么。看到自己男人这个样子,小苟娘又说道:“孩儿他爹,看灶膛火,我这面快擀好了,等着水开下锅。”
樊爹回头和媳妇儿对视了一下,看到媳妇儿微微摇了摇头,心领神会,知道媳妇儿不想自己现在问孩子,心里也就作罢,什么也没说,继续的摆弄着烧火棍,盯着灶膛。
樊小苟自然看不到爹娘这么默契的一幕,端起洗脸盆,从水缸里面舀了水,来到门口,放下盆儿,蹲下身子,双手捧起水往脸上,一下又一下的,揉吧了起来。没一会,露出了干净的脸蛋,盆里清水变成了泥水。
小苟双手端起盆,身子微微左倾,泼出了盆里的泥水,洒在了院子,转身往灶窑走回去。
放下了盆,小苟对着爹娘说道:“爹,娘,我去一趟二蛋家里,很快就回来。”樊爹看着灶膛,还是嗯了一声就是回应,樊娘说道:“去玩会就赶快回家,娘就做好面条了,回来趁热吃。小苟点了点头,就走出了灶窑。
快步来到正窑,小苟拿起来放在窑里的撅头,扛起来放在肩上,小跑着就往二蛋家里跑上去。早起借撅头的时候,可是打着老爹的名头借的,说的就是晌午还,睡了一觉,差点忘了,刚才洗脸的时候想起来了,抓紧时间去还了,免得范叔着急,也省的二蛋担心了。
上个小坡,就是二蛋家里,刚从坡上冒头,就看到二蛋在自己家门口蹲着,小苟走近拍了拍二蛋肩膀,说着:“你这怂娃,是不是怕我还不了撅头,在这一直等着呢?”二蛋看着小苟,咧嘴呵呵着,略显尴尬。不过还是说着:“我这也就是担心你忘了,想着要不去你家提醒你呢,你不知道,下午我爹还要用撅头呢,东头李三眼家的窑就要挖好了,就等着小撅头最后收尾。”
听到二蛋这样说,小苟暗暗庆幸,还好没忘了,要不多耽误事情,于是拉着二蛋就进了他家。
进了院子,小苟就大声喊着:“范叔,范叔,俺爹让我来还撅头了。”
边喊着就往二蛋家正窑里去,站在窑门口,没等二蛋爹出来,就把撅头递了过去。“范叔。撅头送过来了,俺爹说你给帮了忙了,回头有啥事有的忙的,随时喊他。”范大山单手握住撅头,把撅头靠在窑里,说:“小苟,吃饭了没有,没吃在叔家吃吧,你婶婶做好了。”着急的摆了摆手,可不能吃了,娘做的擀面条在家等着呢。
和范叔说了声不吃了,赶着回家,范大山也没再多留,让小苟回去告诉樊爹,再需要撅头,随时来拿。
樊小苟点点头,表示回去一定和爹说,挥了挥手,就往外走,二蛋再次跟了上去,出了院子门,到了门口。对着小苟说道:“今天文老师问你了,我帮你告了病假,老头没再说啥,就说知道了,明天去了学堂,你自己知道怎么说就好。”小苟挠挠头,说:“明天去了再说吧,正好我有事找文老师说。”紧接着又说道:“二蛋,你知道你爹着小撅头那里来的吗,是买的吗?”二蛋听到小苟这么问,粗眉毛往上抬了抬,“小苟,你就也想买个这个撅头吗?”
没听到二蛋语气中的疑问,就听到买字,小苟就接着问道:“那里买的,知不知道地方?”二蛋看着小苟这着急的模样,也没再想问其他的,说:“撅头是我爹从县城买的,有个铁匠铺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毕竟这撅头都买了好几年了。”
小苟知道了撅头是县城买的,就有点难办了,只能是爹才能去买到了,自己单独也去不了,也没钱买。
撅头也还了,该问的也都问了,也知道了,小苟于是和二蛋互相告别,约好明天一起上学,就下坡回家。
进家门直奔灶窑,踏过门槛,进窑就看到娘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木锅盖,锅里热气腾腾,面条要出锅了,回家的时机刚刚好,可以吃面条了。
家里吃饭,最先盛饭吃饭的肯定是家里的男主人,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庄里是这样,从庄里往四周走个几百里地方也是这样的。樊娘首先给樊爹盛了满满一大碗,放了盐和辣椒,摆好筷子,递到自家男人手里,樊爹端过饭碗,一手握住筷子,说:“我去正窑,你们盛好也过来。“
在热气蒸腾中,面条再次出锅,放在小一些的碗里,放盐放辣椒,樊娘抄起筷子,上下搅合,让盐和辣椒均匀的和面条混合,如此几次,拌好以后,递给了小苟,“趁热吃,吃完了,娘再给你盛。”说完,又在灶台忙活了起来。
小苟端着饭碗,迫不及待的先尝一口,用筷子挑起面条,张嘴咬住,咀嚼着,虽然是糙粮面条,却是格外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