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海殇 > 495.信件的重量

495.信件的重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如松在金野大捷之后返回了王京,可谓是意气风发至极。

原本以为这次的金野之战不过是一次伏击战,可谁曾想这一战之后, 硬生生打掉了东瀛的一支主力军!

当柴田胜家死亡的消息传回王京,上下自是一片欢腾。自李如柏以下俱自欢喜,甚至想着趁胜追击、一举击败羽柴秀吉这支“东瀛孤军”的人都大有人在。

高丽的傻子国王更是在派人来口头祝贺的同时,多次重申其“希望上国帮助收复失地”的渴望,更加加重了大明军中的狂热念头。

端午节之前拿下高丽大部、霜降之前光复高丽全境作为一些参谋幕僚的建议被拿上议事桌,反反复复的提及。

然而有三个人却一直保持着冷静,正是身居高位的李如松、李如梅和高丽大臣柳成龙。

他们极力弹压和舒缓着那部分已经跳起来的同僚,想用理智将这种狂热的情绪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避免心中的烈火燃烧的过旺,不但会将烈焰点向敌人,也最终将引火上身。

尤其是李如松和李如柏,他们太清楚其中的关窍——这一次的大胜真的是大明军争取来的吗?

不,他们心知肚明,这次胜利并不属于他们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大明军,而是来源于一个被朝廷处处提防的“外臣”与倭寇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协议。

而从这一战之后,他们双方和谐相处的情况来看,显然其双方已经达成了相当程度的默契,现在若是再去进攻,只怕得到的不再是那无处不在、宛如神的关爱一般的支援,而是其他说不清、到不明的东西了吧。

在他们的心里,尽管我一再声明为了民族大义,完全可以至自身利益于不顾,但是他们并不相信,是的,完全不信。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没有人会为了民族大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牺牲自身的核心利益,即使是作为二叔祖后人的我,也不行。

亦或者他们还对趁胜追击抱着大概一成到而成的幻想——他们寄希望于我能够在战胜柴田胜家之后,调转枪头继续与羽柴秀吉为敌,协助他们一鼓作气拿下高丽战争的胜利。

虽然只是一、二成的希望,但是人就是如此,只要有一点希望,谁都不愿意放弃,毕竟成本如此之地,平白放弃,太过可惜了。

换句话说,不试试,就什么都没有。试一试,或许还有一线可能。到底该如何抉择,其实并不难。

然而他们的这种想法在收到我的信件之后改变了,我给了他们不同的选项——也是更好的选项。

我的书信当头浇了李如松等人一盆冷水,羽柴秀吉大败柴田胜家,全歼自柴田胜家以下亲族全体,如今的柴田家实质上依然覆灭,其残部除少数仍在负隅顽抗之外,其余大部已经投降了羽柴秀吉。

羽柴秀吉军中制度森严,尽管柴田军投降者众多,但是一旦融入羽柴军内部,则宛如江河汇进大海,再也显现不出。

仅仅几天时间,羽柴秀吉军已经完成了对投降者的整编,故尽管此时的总兵力少于之前的双方之和,但是战斗力反而有所攀升,此时进攻羽柴秀吉绝不明智。

另外,羽柴秀吉已经明确表示,由于柴田胜家已经不复存在,这次进攻高丽的主要目的——履行天皇的赌约已经完成。继续进攻高丽已经失去了基本意义,所以在羽柴秀吉军内部,已经在商量全面退兵的事宜。

唯一的问题就是目前双方胜负未分,若是就此毫无征兆的退兵,则十分容易引起其内部的不满甚至哗变,据我观察,羽柴秀吉应该是想要与大明朝缔结合约,再双方同时退兵。

看到这里,李如松的双手颤抖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我居然给了他这样的选项和答案。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提前完成了这次开赴高丽的最终目标?

能够不打生打死,何必要你死我活?

可是这消息真的可靠吗?

国家大事,是不是一封信能够决定的呢?

如果这封信中有瑕疵,或者根本就是其他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写就得,那岂不是将带来巨大的灾难!

李如松和兄弟李如梅面对面坐着,把我的信来回来去传看了好几回。

李如松问道:“兄弟,你怎么看?我心里不踏实的紧啊。”

李如梅沉吟道:“我倒是觉得孙启蓝并非妄语,至少有八成可信。”

“哦!为何这般信任他?你详细说说。”李如松眼睛一亮。

“孙启蓝此人心怀大义,虽然对朝廷来说不好管理,但在为国尽心上却相当可信。故我认为,他信中所说之事应当没有太大问题,我是信任他的。”李如梅答道。

李如松默默地思考着,良久方问道:“那我们当如何处理?上报朝廷?”

“还是先报给父亲吧,我总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但是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还是请父亲先做定夺吧。”李如梅答道。

李如松嗯了一声,他也觉得这样比较稳妥,转而又问道:“高丽人那边,你给想个妥当的借口,先拖住他们吧。”

李如梅阴阴的笑道:“不如激他们一下,让他们自己去打一仗,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李如松一笑:“是个办法!让他们不撞南墙不落泪!”

兄弟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如梅忽然又道:“兄长,我看孙启蓝说,他要回山东去运输补给物资,兄长你怎么看?”

李如松沉吟片刻后答道:“如今正值春末青黄不接之时,军中物资的确紧缺,他要回去却也说得过去。”

随即又补充道:“当然,也确有回避与羽柴秀吉正面对抗的嫌疑,但我们却无证据可以证明。”

李如梅微笑道:“我也这么想。他肯定也担心会被鸟受尽、良弓藏,因此留着一手也能理解。”

李如松叹道:“人之常情罢了。只是可惜,孙启蓝如此大才,却不能为我所用,着实可惜。”

李如梅道:“毕竟他乃是前首辅的人,圣上忌讳,这个无可奈何。”

李如松点头道:“正是如此。既然这样,那就回书给孙启蓝,着他速去速回吧!”

“明白!”李如梅答道。

而后自去撰写回信不提。

在他们商量此事的同时,其实我已经离开了舰队,至于我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留守舰队的是岚,她会带着舰队从高丽去往山东——我让她去看看戚都督,回程时去趟京师,最好能劝说岳丈大人一道出海,免除所有的后顾之忧。

虽然我对比并不报太大希望,但终究还是希望能尽一把力,至少无论以后怎样,我都不会后悔吧。

接到李如松的信件后,岚知道我的一封信已经彻底稳住了李如松,便愉快的率领舰队开始南下。

期间遇到了李舜臣的高丽舰队,岚也只是派人知会一声,就说是南下征粮。

李舜臣心里当然不乐意我方舰队离去,但是战斗力掌握在我方手里,他能说什么?只能一个劲儿的表示希望舰队早日回归,帮助打赢光复高丽的战争。

岚还能说什么,随便应了一声,便自顾自的去了。

而几乎与此同时,李如松派回东北的人也已经见到了李成梁,报告了前方的战况,以及我的奇怪动向。

李成梁也颇为奇怪,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他只能回复李如松,让长子将此消息尽快汇报朝廷,同时派出善于谈判的人手,抓紧与羽柴秀吉羽柴秀吉开始谈判。

至于蹦蹦跳跳的高丽人,哼,谁在乎呢,他们要打就去打吧,反正只是一些垃圾,怎么跳也还是垃圾。

李成梁还有一句话没说,回山东?那孙启蓝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他打算干什么?难道……是准备借机逃遁了?

应该不是啊!他要走,随时可以走,何必等到今天呢?

可是除此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可能性呢?最有可能的是他会声东击西,可是他图什么呢?躲躲藏藏意欲何为呢?

李成梁一万个想不通,于是只能再次私密致信于长子,让他们多关注我的动向之类云云,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只能自我安慰罢了。

于是,一场牵动着高丽、东北、京师三地的新角逐开始了。在很多当事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孙启蓝到底在哪里?

有人说回了山东,有人说依然潜伏在高丽,也有人说我去了东瀛,总之说法不一而足、形形**。但最终却是谁也说不清楚,我到底去向了何方。

不清楚就不清楚吧,我没有向他们科普的义务。

于是,在众人的疑惑与探寻之间,一切都在默默地向前推行着。知道我真实去向的人不超过五个。

这些人大都激烈的反对了我的计划,因为危险,但我却毫不犹豫,毅然踏上了这次征途。

我知道前路艰险,但是为了还上当初许下的愿,我依然义无反顾的出发了。

这一去毫不犹豫,但结果到底如何,的确尤未可知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