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 分卷阅读258

分卷阅读25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为是正式徒,陈堪后来又补了正式仪式,并且发帖请宴,告知广陵好友,后又书信告知郭氏陈氏。

然后游鸿吟就开始了学习生涯。

后几个月,果真五部匈奴集结河东杂胡南下,弘农上党两处相继打败,只能归缩于城池中,无力阻止胡人南下,短短半个月,胡人便包围了洛阳。

陈堪早前便已经去信,但是显然,他的信件并未引起注意,甚至就算是引起了注意,几个已经出仕的儿子也不会听的。

因为胡人不会长时间围困洛阳,他们也怕后路被截,毕竟弘农和上党两地均未被完全服,尚有残存兵力。

陈堪叹了口气,不再去管。

无论洛阳怎么乱,只要不是胡人破城,那么身为门阀的陈家就不会出事,现在,他也鞭长莫及,只能但看后效。

陈堪在陈家地位毕竟比不过主支,同时对时局了解毕竟不如在洛阳本地了解的快,所以也不会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其他人。

“从越,可是担心家人?”虽未成年,但是陈堪却在拜师礼上,便为游鸿吟取了字,表示亲近。

子越自石溪,故而取字从越。

“倒也不是,来时已提醒过父亲此事,应当有所安排才是。”游鸿吟说。

“哦?原来这么早你便已经断定了乱世将起?”陈堪问。

他是知道此子能看出天下大乱之势的,却不知,他能如此明确看出洛阳危机。

“其实倒也不是断定。”游鸿吟说,若是让他从手中实际信息出发,猜出洛阳会被围困并不难,也能大体猜出个时间,但是不可能断定准具体的时间,总归会有误差的。

但是,他不是有陈喜全的记忆么。

可总不能如此解释,所以游鸿吟说道:“当时天候不好,并州一州均有干旱之象,想必秋成并不丰厚。并州干旱,草原怕是日子更不好过,匈奴胡人本就有南下掠夺的习惯,而秋过后,天气又忽然转凉,想必若是匈奴不劫掠冬天就过不下去了。”

“因为成不好,你觉得上党阻拦不了匈奴?”陈堪问。

“并州之牧并非是善战之人。上党兵力恐怕不足。”游鸿吟说。

陈堪听到这些,自是很满意。

要知道,这些信息是很多人都了解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将天候、成、匈奴、并州州牧、上党守将这些都串联起来,然后推断出洛阳有被围之危的。

尽管天下大乱,但是士族门阀该怎么潇洒还是怎么潇洒,宴会酒席样样不落,清谈文会一直举行。

尽管洛阳陷入兵祸,但是与广陵关系不大,所以此处,依旧是和往常一样,只是来往商贾少了许多,想必是战乱交通不便的缘故。

广陵陈府虽然只有陈堪一人居住,却养了不少曲部家丁,陈堪早几年就一直在增练曲部了,倒不是真的那么久远就看到天下乱势,只是直觉让他开始筹备起来,而他的直觉果然不差。

而陈堪在入冬的第一天,便带着游鸿吟访友去了。

显然,洛阳之乱当真并未被陈堪放在眼中,无论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于他来说,都已经经历过,的确不需要太过在乎。

游鸿吟对他这种态度倒是十分意外。

原本他以为,陈堪是个投机客,但是如今看来,他不仅是个投机客,更是个有绝佳眼光和绝佳耐心的投机客。

前者不过是左右逢源,后者却是博弈天下,境界完全不同。

陈堪带他来见的人,恐怕算得上真隐士了。

第181章名士风流(八)

此人名戴昌。

广陵戴氏在世家中估计排末等,一是因起家时间太短,二是族谱之中能拿得出手的怕是没几个。

戴昌曾任会稽太守,但是时间并不长。倒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此人心不在官场之上,而陈堪年少之时与其结交,便成为了好友。

“他脾气古怪的很,”陈堪说,却又语气含酸意味不明的补充了一句:“偏生命好,养了个好儿子。”

陈堪自己家的儿子尽管都已经做了官,也颇有名声,他却看不上,反倒酸起朋友的儿子来,可见,那戴昌之子可能当真不差。

这年头的真隐士,不是住在名山之上,就是住在秀水之旁,反正不可能如郭远畅那般,住在洛阳郊外,那样真的很没格调的哎。

说是隐居,这戴昌所居之地乃靠山而建,庄园并不似后世那般巧,多是青砖木石,但是园中竹林成荫,与背后蜀冈野竹连成一片,很有竹林之风。

“老友和蜀冈竹西寺里的智妙和尚是至交,所以在这里定居后,就不曾再挪窝了。”陈堪说:“今日带你来,便是见识见识,别以为所有名士,都和你那蠢物父亲一般。”

游鸿吟没说话,他虽然很赞同陈堪之语,但是并不代表他就能开口评判生父。

师徒两个人进门的时候,只有仆从过来见了礼,并不曾多问什么,显然陈堪与戴昌熟悉的很,到这里游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不对不对,老和尚你又悔棋。”尚未见到人,游鸿便听到了人声,显然此人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就算年纪稍微大些,身体也好的很。

“施主你记错了。”另外一个低沉温柔的声音回答。

陈堪不耐的说:“就戴弘毅你那种水平的棋艺,谁会跟你悔棋啊。我说智妙和尚,这人是个臭棋篓子,你还天天哄着,当真是念经念的耐性好了。”

走进正堂,炭火烧的旺旺的,两人正坐在朝阳的窗下下围棋。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有限,文人最多的也就是琴棋书画外加个欣赏歌舞喝个小酒之类的。

两岁数加起来过百的老头想要找点乐子,怕是也就只剩下下棋了。

“陈梁甫,观棋不语。”戴昌头也不抬,苦思冥想许久,方又落下一子。

游鸿吟在旁边瞄了两眼,看得出来执黑的戴昌其实已经输了,只是还在垂死挣扎。

坐在戴昌对面的和尚,发须皆是花白,但是面颊光润,气色极好,一双眼眸如同古井,又带了一丝温柔慈悲。

这便是那位智妙高僧了。

如今佛教传入中原被贵族接受追捧并未过去许久,甚至因如今的世风问题,凡是释道高僧,并非只通佛法,更都是慈眉善目,擅长清谈。

这年头,和尚也不好混啊,不会清谈那些贵族就不接受佛教传教。智妙和尚和他所建的竹西寺看似脱离尘俗,不见红尘,但实际上他本人在广陵地区有着重大影响力,无论是高层贵族,还是中间的寒门庶族,乃至下层的普通贫民,竹西寺香火极盛,信众众多。

“都输了,还赖着不肯投子,你这脸皮是越来越厚了。”陈堪看了看棋局说。

其实戴昌本人也知晓,但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