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相女无忧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每月有一次私试,每年一次公试,择优补入舍生,隔年一次舍试,择优补入上舍生。

为何?因为国子监不仅仅提供生员学习读书,每月还会发放生活饭衣料给生员,这些都是国库拨出来的钱。

空占名额一多,就意味着本来国家体恤学子的财政拨款,要么是没发下去,要么就是白白给了本来就不愁吃穿喝用的官宦子弟。而那些出身于平民却才学出众、有志于天下之人,只因出身,无缘进入国子监这所全国最高学府,还是公的学府读书。

三舍法说白了,就是凭考试定优劣,不好好读书的直接滚蛋,把培养国家栋梁的钱花在该花的人身上。

文听谢含莹说,六月下旬的第一考,考取为上舍生的只有十余人,孟裴与谢怀轩都入了上舍,孟裴还是上舍生中唯一的宗室子弟,而单向彦则考取了武学上舍生。

作者有话要说:

七月初七阿生日~~(顺带提句,2017年的七夕是8月28日。)

过渡章结束,下一章阿与裴裴又要见面了!~~

------------

其实制造弹簧的要求相当复杂而且对冶炼技术要求比较高,没有专业的冶炼知识,没有相应的冶炼技术,是造不出现代弹簧钢的,但某种程度的弹性构件应该还是能造出来的。我们看小说也不求百分百完全符合实际吧,大家看着开心就好,不要太较真哈!

关于本章“气垫”,宋朝蹴鞠时使用的球,已有吹气的内胆,当时已有气的叫法,球的内胆叫“胞”,就是动物的膀胱。洗净后(估计还要硝一下防腐)充足气,做为球胆,外面再用几张皮革缝制起来,填充羽毛等轻软之物让其充实。

再顺便一提83章写到文和孟裴深夜出城见张大风,半途休息喝水时用的是葫芦,而不是很多小说里会用到的“水囊”,是因为水囊的做法与方才提到的皮之法是异曲同工,也就是利用动物膀胱的不透水性来盛水,就是不知具体的防腐采用什么方式,我觉得还是用葫芦喝水,心里头比较舒服哈哈哈~~

-------------

第100章

七夕休沐七天,早在初一,卢筱便开始布置庭院。

卢筱让女使婆子们在庭院中央搭设半人高的楼,唤作“乞巧楼”,分上下两层,顶层中央放置一座木制小屋,周围一圈露台边还装有小围栏,就像真的楼阁一般。再装饰以洒金绢花、锦缎绸带、小银梭、花瓜等等。

乞巧楼的“露台”上摆放买来的磨喝乐,也就是泥塑的娃娃,用色绘出眉眼五官,穿上绫罗制的小衣裳,手中拿着缩小的小玩具,如拨浪鼓、陀螺、花灯等等,且都上了颜色,十分逼真。

露台的中央摆着一对尺余高的磨喝乐,用龙延佛手香雕成,以绘木雕为栏座,红纱碧笼当罩,一个手持莲叶与荷花,另一个则提着大象形状的花灯。

往年文家虽然也会装饰庭院,一一准备过节之物,但都不如今年这般隆重。

文家如今有两个豆蔻年华的女儿,且今年是文回家后的第一个女儿节,七月初七又是她十四岁的生辰,虽然按一般习俗,十四岁生辰并不会大肆庆祝,但借着七夕女儿节,还是能好好庆贺玩乐一下的。

七夕这一日,文邀谢含莹来文府一起过节。

谢含莹送她一对玉镯作为生辰贺礼,另有一对磨喝乐,不过两寸半高,以象牙雕刻而成。这对磨喝乐虽小,却巧无比,五官秀美,俊俏可爱,身上的衣裳虽然只有两寸来长,却与真人所穿的一模一样,用细绢与罗纱缝制而成,连腰间束带与悬挂的香囊玉佩都按实物比例缩小制成。

谢含莹给她这对磨喝乐时眨了眨眼睛。其实不用她暗示,文稍加细看就发现,其中一个磨喝乐的脸虽是童子的脸,细看眉眼却十分像她,另一个则像极了孟裴,不过是童年时的孟裴,脸蛋圆圆鼓鼓的,眉眼间满是稚气,偏偏摆出副一本正经地姿态负手而立。

也不知他找了哪儿的能工巧匠,竟雕出神情神态如此肖似他们俩的磨喝乐。看这雕工做工,少说也要提前一两个月做起来才来得及。

文拿着这对磨喝乐把玩了会儿,虽爱不释手,终究不敢看太久,怕被兰姑看出端倪来,便将他们放回底座上,再用相配的碧纱笼罩起来。

用过晚饭后,文姊妹与谢含莹去庭院中,对着乞巧楼烧香拜织女,又在小盒子里放入小蛛,等第二日打开来看,盒子里结的蛛网若是又圆又周正,便谓之得巧。

谢含莹放下结网小盒子,向卢筱道:“堂姨,不管阿犯了多大的错,都过去两个月了,这罚的也够久了吧?今晚街上这么热闹好玩,还是阿的生辰,你总肯放她出门好好玩玩了吧?”

卢筱并非不近人情之人,文这段时候并未再有逾矩举动或是其他过失,每日清晨起来晨练,紧接着跟随夏先生学习,完成功课之余还花时间钻研机关之术,怕是她自己年轻时候也没有这么用功过。

今晚已是休沐最后一日,文成周与她其实本就有意,带几个子女去街上逛逛玩玩,听谢含莹求情,便微笑着点点头。

见娘亲终于答应解禁,允许自己出门,文不由兴奋,谢含莹也极为高兴。

文家与谢家马车到相国寺桥附近已经前行困难,便停了车,文与谢含莹带上帷帽下车,众人沿着汴河东大街往西而行。

许久没有出门了,文又是第一次逛东京夜市,只觉到处都是新奇好玩之物。

汴河大街与汴河走向一致,街道边就是河道,也是因此得名。因节日关系,街道两旁临时搭设许多竹棚,顶上挂着幕,卖着各种节物玩具。除了最常见的磨喝乐外,还有其他各色玩具。

有种称之为“谷板”的玩具,是在小木板上铺一层薄土,撒上粟种令其生苗,一旁置小茅屋与假花木,再放上农夫村姑等小人,做成田舍农家村落之态。称其为玩具倒不如说是仿真模型。

文珏看着谷板就迈不动脚了,流连不肯离去,卢筱便让她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又问文:“你要不要买一个?”

文笑着摇头:“这谷板虽有趣,带回家却太麻烦,粟苗还需天天浇水,我只怕没等长高,先被栀子与阿虎当点心给吃了。”

两只小猫如今已结实不少,早已不复当初孱弱模样,在院里爬树抓鸟,捕鼠捉虫,连屋顶都上去过。

院里原先养着几盆水竹,却被他们咬得残缺不全。文后来便特意种了几盆麦苗,作为猫草给他们啃咬。

文珏一听便担心起来:“阿姊,我这些粟苗可不能让他们吃了。”

文笑道:“你在上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