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相女无忧 > 分卷阅读287

分卷阅读28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便泼脏水啊!”

文成周道:“娘,就算找到那散布消息的人又如何?与他论理?还是要他道歉认错?这样就能改变眼前的境况么?难道别人就会相信阿不是山匪养大的了?恐怕更要在背后闲话说我们文家以权压人了吧?”

文老夫人顿时语塞。文成周问她:“娘,你知道阿是张大风养大的,你嫌弃她么?”

文老夫瞪了他一眼道:“你别拿这话套我,我是阿的婆婆,我疼我孙女,外头那些人又怎能与我相提并论?”

文成周轻笑,接着道:“人之一生,但求无愧于心!旁人非议,只是过耳清风罢了!阿有才能又勤奋,心地善良,只要她还像如今这样,定定心心地做好自己手头之事,假以时日,旁人都能看得到。”

“英雄不论出身,太.祖年轻时家境贫寒,甚至曾乞讨为生,起兵时亦不过是庆州总兵。若是阿自身优秀出色,那些非议自然不攻而破。她出身哪里又有何关?她是什么人养大的又有何关?”

文亦赞成父亲所说的话,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但现今她切切实实在做的,以及将来会做的,才是最要紧的。

文老夫人轻叹口气:“成周,你说得是有道理。可她与端王二公子的婚事未定,我是怕这流言一起,端王府那头……”

虽然还未到文成周与孟裴的半年之约,端王府与文相府两家却已经走得极近,端王妃时常邀请卢筱与文文珏去做客,有些个什么宴会也一定会发帖子给文家母女,俨然已经把文当准儿媳来看待。

京城中贵妇们的眼力向来敏锐,尤其是对于婚嫁姻缘之事尤甚,加之端王府早前就曾向文家提亲,又有全城闻名的端王二公子请喝茶帖子,再见如今情形,人人都知端王府与文家联姻这是迟早的事情了。

可眼下却爆出这样的丑闻,也不知这两家的婚事是否会因此有所转折,人人都等着看好戏。

京城永远不会缺少豪门间的宴会,但因为近日的传闻,薛氏觉得文还是少露面的好,然而就在这次宴会上,薛氏偶然听见两位国公夫人窃窃私语文的身世,边说边窃笑,甚至没有注意到她已经站在她们背后。

薛氏冷冷咳了一声,那两名贵夫人吓了一跳,回头见是端王妃,顿时尴尬无比,慌忙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找借口退走。

薛氏绷着脸回到宴席上,一旁褒国公府的刘王氏见她神色不快,小声询问:“怎么了?”

薛氏转眸,对上方才低声窃笑的两位国公夫人的目光,两位夫人都避开了她的目光。

薛氏哼了一声,不再看她们两个,朗声道:“王爷与我,还有阿韶的性命都是阿救的,没有阿就没有今日的端王府。”

宴席上本来谈笑风生,杯觥交错,十分热闹,突然听见薛氏这一句话,瞬间就安静下来。

薛氏扫了眼场上的贵夫人们:“今日来的,有过半的人,正月初三那一日也在玉津园校场上吧?即使本人没有去,也有家人亲属去了吧?”

玉津园之乱因牵涉到贤王刺杀圣上一案,在事发之后很少有人公开提及,只在私下议论,但这件事死伤者颇多,而因此牵连被罢官削爵,甚至下狱抄家的也有许多,当然,因此立功或填补空缺升官加爵的也有不少,在京城官场可谓是一场大换血般巨大的波动。

这会儿听薛氏提及玉津园,贵夫人们更是鸦雀无声。

薛氏停了一停,才继续道:“那一日校场上乱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争着往看台下逃,一旦恐慌引发骚乱,恐怕死伤者要比如今更多上数倍,甚至十数倍!幸好有阿提醒,让校场上的人冷静下来,才让许多人顺利地逃出来。”

她睨了刘嘉煦的母亲刘二夫人一眼,低哼一声:“若不是有些人只顾自己逃生,不顾旁人安危,制造混乱,死伤者会更少。”

刘二夫人心虚地低下了头。

“而之后校场上看台倾覆倒塌,压住了许多人,若不及时救出,就会伤重不治!这其中有多少人是被阿亲手救出来的?你们都摸着自己良心说说,这样的小娘子,纯善坚强,有勇有谋,即使是山寨里长大的又如何?满京城都是侯门王府里娇养出来的小娘子,有哪一个能比阿更好更出色的?!”

甭管心里如何想,有哪个不开眼的会在这时候与火气十足的薛氏对杠?

薛氏视线扫了一圈,见没人冒头,便干净利落地抛出最后一句作为场:“之前的事就算了,但从今日起,若是谁再在背后说那些不三不四怪话的,莫怪端王府从此对她拒之门外!”

薛氏这一番话掷地有声,镇住了全场,不少贵夫人跟着称赞起文来,其中既有真心实意的,亦有跟风附和的。但所有人心中都十分清楚,端王妃这一表态极力维护文一娘,那端王府对于这桩婚事的态度也就十分地明确了。

刘婧咬碎一口银牙,却还得强作笑颜,跟着母亲一同附和端王妃,感谢文一娘在那一日救了她。

第194章

时序渐转,四时轮换,进入了万物焕发生机的春季。

文在弹簧钢即将炼制成功之前,就与柳都监谈好,她无偿提供炼钢与弹簧的制作技术,除了满足军器监的武器研发与应用之外,军器监亦需按她要求的规格提供各种形制的弹簧。

柳淳清楚,眼下能够炼成弹簧钢,全是靠着文,若是不答应,她完全可以自己建个炼钢场,自己制作弹簧,然后将成品弹簧卖给军器监,与其那样,不如就答应她,至少也是由军器监的冶炼场控制弹簧的制造。

自从弹簧钢炼成之后,文除了设法改进弩机,应用弹簧以增加连弩的连发速度之外,还将弹簧用于马车的避震系统。但出乎她意料之外,最后广受好评的产品却是弹簧秤。

她试做了一批弹簧秤,分别送给端王府、镇国公府、考城外祖家、张大风等亲友请他们试用。起初他们只是觉得新奇有趣而已,但很快就发现弹簧秤的好用之处。向来商贩买卖称量,用的都是杆秤,杆秤虽然不错,缺点在于太长太大,携带不便,又容易被做手脚,有不良商贩借此短斤缺两也不易觉察。而弹簧秤方便携带,称重既快又准确。

她根据亲友们的使用感受改进了弹簧秤,使其更符合实际,更易用适用,接着她便将改进后的弹簧秤分别放在刘家木器与铁匠铺寄卖。

起初少人问津,她送了几把给附近的铺子后,很快就有人争相打听这种秤哪里有卖,刘家木器与铁匠铺内的十几把弹簧秤很快被抢购一空!刘掌柜还特意来文府与文商谈,想请她只把弹簧秤给他卖,他只要两成利。

文意识到弹簧秤在之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会给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