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凯特布兰切特的短信,邀请她晚些一同去餐厅吃饭。
思忖片刻,普莱瑞思便答应了邀约。
傍晚,普莱瑞思便携着埃尼奥来到了餐厅。
凯特布兰切特与一个戴口罩的陌生男子坐在餐厅的一隅。
“嗨,好久不见。”
普莱瑞思与凯特交换了一个拥抱。
“这是埃尼奥。”普莱瑞思与埃尼奥坐到了凯特与大卫的对侧。
凯特与埃尼奥客气的点点头。
凯特身侧的男子用不加掩饰的好奇目光打量着普莱瑞思。
“这是大卫芬奇。他对你很好奇。”凯特介绍道。
大卫芬奇?
那个后世一连两部,分别用《社交网络》、《龙纹身女孩》捧红了鲁妮玛拉的著名导演。
好奇的挑挑眉。
“我很喜欢您的《十二宫》。”
“你看着不像是会喜欢《十二宫》的样子。”大卫芬奇快速说道。
墨镜遮住了他大半的脸,只留下一张抿着的唇。
“那我看着像是会喜欢什么?”
“《泰坦尼克号》?《赎罪》?”大卫芬奇顿了顿“反正不会是《十二宫》的类型。”
“您对自己的作品未也太没有自信了。”
“相反。”大卫芬奇说“就是因为我有自信才会笃定你不喜欢。”
“为什么?”
“文人相轻。就像我不喜欢朱塞佩多纳托雷。”大卫芬奇理所当然的说。
普莱瑞思挑了挑眉。
“你这次的电影是战争片?”大卫芬奇问。
“也不算。事实上应该是纪录片与战争片的合体。”
“战争片与纪录片的合体?这是什么古怪的属性?”
“就是记录为框,故事形式的人物设定加到这个框架内,随着事实的发展而随缘变动。”普莱瑞思解释道。
“与你之前的《硫磺岛来信》有什么不同?”
“也没什么不同........若要真的说起的话,只在影片形式上有些变化,主旨是一样的,就是反战。”普莱瑞思耸耸肩。
大卫芬奇挑挑眉。
“可我还听说你这部片子政治偏右。”
“我只是更多站在平民角度。”
“可本届评委会主席是李安,他向来喜欢左些的,就像本届的《战时生活》,你站在平民角度未必会获得他的青睐。”
普莱瑞思挑了挑眉。
“其实就是李安先生邀请的我。”
“..........”
“或许您愿意来看我的首映场?”
“.........”
选片会。
李安走入工作室。
从申请的片库中准确挑出《走近伊拉克》。
出人意料的,这部电影的侧面被贴上了蓝色标签,意味着未入选。
未入选?
开什么玩笑?
李安找来了工作人员。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被贴上蓝色标签?”
“自然是够不上威尼斯标准。”工作人员理所当然的说。
李安皱了皱眉。
“打开放映机,我来看看。”
工作人员挑了挑眉。
虽不解此举为何,但还是遵循着李安的意愿将刻有此部电影的dvd插入放映机。
室内的光线有些强,李安吩咐工作人员合上了窗帘。
双手合十,坐在荧幕前的沙发上,等待着影片的开幕。
根据他往日的观影经验,正片要在2分钟左右的片头后放出。
但出人意料的,这部电影的dvd刚被读取便直接出现了正片。
很快,李安便明白了为什么工作人员会判定此片“不合格”。
粗糙的画面,抖动的镜头、要不是他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位不逊于他的年轻导演,几乎要认定这是一个学生的练手之作。
他甚至可以笃定拍摄这部电影的机器就是普通电视台里的摄像机。
太粗糙了、太粗糙了.......
李安皱了皱眉。
电影是基于科技的新兴艺术,是基于视听语言上的高投资作品,但凡纵观电影的发展史,你会惊讶的发现,电影的整个发展历程都与电影技术的革命息息相关,黑白、色,2d、3d,单声道mono、双声道lr、四声道环绕立体声、以至于最后的普莱瑞思投资的杜比环绕全景声.......
电影是依附于科技的艺术,电影是高消耗的资本投资品。
它是艺术,但一定程度上又不仅仅是艺术。
他的老朋友昆丁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故事的雏形只有300个,而余下的,不过只有导演的视听语言以及电影技术罢了。
他是个电影人,也同所有的电影人一样是个技术控。
而面前的这部作品。
这部来自那位曾经用一部《萨冈》惊艳整个欧洲的导演的新作品。
画面、声音、灯光。
三者皆无。
江郎才尽?才思枯竭?
看着面前的画面,顿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他几乎想立刻关掉放映机将dvd塞回那个象征着“未录取”的蓝标盒子,但是这部电影是他亲自请来的,出于礼貌,他还是坐在位子上,煎熬的继续品酌。
十五分钟。
度秒如年。
影片叙述的极其缓慢,纪录片式的行文风格以及整体的真实架构,让它变的拖沓而使人厌烦。
导演的摄影基础与叙事技巧还算扎实,但这并不能掩饰屏幕上甚至能看得到盲点的画质问题。
就算没有投资资金,为什么宁愿用摄像机也不直接换画质好些的照相机呢?
3d、5d3哪一个不比电视用的摄像机拍摄效果好?
这位导演,还是太年轻了。
看着看着,不由得发起了呆。
点了根烟,时不时的抽着。
直至第一个爆破。
子弹与屏幕中央的主人公擦肩而过,射中了摄像机。
屏幕碎成了几瓣。
如同碎石似得,玻璃一瞬间奔涌了下来。
此时李安才认识到。
这是真的,不是演戏、不是作假。
这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确真有人死去的残酷战争。
几乎是一瞬间的。
李安明白了。
明白了为什么导演会执着与画质极低的电视摄像机,明白了为什么导演会执着于单机位,单视角,甚至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电影用“没有剧本”来作为拍摄噱头。
原因无他。
因为拍摄这部作品的,那个老旧摄像机就是主角本人,又或者说,每一部这样的摄像机都是战地记者本人,它是他们的眼睛,它是他们的信仰。
她用真实世界战地记者世界来讲述故事。
她用真正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