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一百四十三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4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一大早,关北城中几条繁华的街道就热闹起来。
今年年景好,采办年货的人也多,不说城里城外的工人,连往年一个铜板要掰开花的庄户,如今手里都有了不少余钱,想着多买些吃食,给家人扯上几身布料,再买上两挂爆竹,请街边的先生写上一副对联几个福字,贴在门窗上过个好年。还要请祖宗保佑,明年还能有这么好的年景。光是祖宗保佑还不够,得楼少帅一直坐镇北六省,那些洋人才不敢张扬,有李三少这尊财神爷,大家才能继续过好日子。
据说李三少开在城外的农场里养了不少个头又大长得又快的大白猪,还请了那些留洋回来的学生和有经验的老农一起研究什么高产粮食,凡是北六省内的农户和农场主,去买猪崽和粮食种子都有优惠。
种子是不是高产,关北人还不知道,但猪崽长得快,个头大,却是有目共睹。虽说这种猪肉不如黑猪肉有嚼头,但架不住肉多,除了自家吃,还能卖出一些。
农场养殖的成猪大多卖给罐头厂,城外已经开了三家罐头厂,李谨言的工厂现在不只生产各种罐头,还分出几个车间专门做香肠,腊肉,熏鸡等。很多外省的老板也慕名到关北城进货,连带着新开的两家罐头厂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上个月,楼氏罐头厂正式改名楼氏食品厂,厂子规模扩大,又招了一批工人。
店老板袖手站在柜台后边,见伙计招呼几个穿着皮袄,戴着棉帽子的大汉走进来,忙笑着说道:“新年好啊,给几位拜个早年,几位看点什么?”
几个汉子都是凤城人,自从楼少帅的军队把日本人打跑了,凤城人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政府去年又在鞍山本溪计划建造重工业区,很多凤城人都去那里找活干,这几个汉子都在工地上找到了活,一个月保底也能赚到九块大洋,等到年后,跟着有经验的矿工下矿井,工钱就能翻倍。
年前矿上管事的告诉他们,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矿上放假,凡是在矿上干活满三个月的,每人发五斤猪肉,两瓶烧酒。这几天矿上得有人值班,值班的人能领到两倍工钱。
发东西的时候,这些在矿上干活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猪肉和烧酒都白给他们?只是值班就能得两倍工钱?不少人心动了,但最终也只有本地的几个人到管事跟前报了名,其余人都选择回家过年。
他们拼了力气干活,不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围在一起过个好年吗?
这几个汉子到腊月二十二就和管事结算了工钱,他们本就不是正式工,只在工地上做事,如今土地冻得结实,工地早停工了,不如早些回家。
在回凤城之前,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让两个人带着矿上发的东西先回去,其他人转道关北城来采办些年货。他们早就听说了,关北城商铺里卖的东西不只好还便宜,其他地方有钱恐怕都买不到。
下了火车,几人上了一辆马车,车老板听说他们是来采办年货的,直接把他们拉到了长宁街。腊月前就有不少到关北城来办年货的,进入腊月人更多。除了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来的,他还接了几趟外地来的老板,那买东西的势头,当真是恨不能把城里的商铺都搬空了。
不过也不奇怪,如今的国人重视传统,大年三十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关北城中的许多外国人都开始过起了华夏的春节。时常能看到高鼻深目的欧罗巴人穿着棉袄长衫,戴着皮帽子,袖着双手,用字正腔圆的北方话和认识的朋友道一声”新年好“。李谨言就曾经遇到过,就是之前几次三番向楼少帅传教的拉斯普京神甫。
虽说他依旧孜孜不倦的想要将北六省的统治者发展成东正教教徒,可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被华夏具有千年底蕴的文化深深的吸引住了。
几个汉子在这家店铺里买了两箱罐头,还有不少风干的香肠和几只熏鸡,店老板告诉他们,隔壁就有一家租三轮车和手推车的店,花十到十五个铜板就能帮他们把买的东西送到城外,要是直接送到火车站,价格要再高一些。
这些凤城汉子初次到关北城,只觉得看什么都好,家里有孩子的,还专门到糖果和点心铺子买了不少成袋的硬糖和奶糖。两家洋人开的糕点店也比以往好上许多,他们摆在橱窗里样式各异的蛋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到了中午,长宁街上的人愈发多了,不少人顾不得吃饭,只想在离开之前再多进一家店铺,多买些东西,就像是不把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花光不肯罢休一样。
丰隆街也热闹起来,饭庄酒楼,包子铺烧饼铺还有街边的小摊都排起了长龙。不少初到关北城的人,对这些小吃比对饭庄的兴趣更大,吃过了觉得味道不错,又掉头回去买一份,想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虽说冷了肯定不好吃,但至少能尝个新鲜。
鼎顺茶楼也在丰隆街开了分店,李谨言偶尔会到这里来坐坐,看着现在的关北城,想起他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当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临近新年,军政府不再如以往忙碌,送到楼少帅案头的政务文件也越来越少,倒是军队的事情多了起来,尤其是在满洲里的戍边军。
因为额尔古纳河西岸的那块长了脚的界碑,沙俄外交人员几次向华夏政府提出抗议,但在楼大总统的装傻充愣和展部长的四两拨千斤之下,俄国驻华全权公使库朋斯齐每次都是怒气冲冲的来,更加火冒三丈的离开。
他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廓索维兹在离任前会对他说,同华夏人打交道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千万别小看现在的他们,他们和满清鞑靼完全不一样。”
库朋斯齐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廓索维兹的话,他在到任之前,还曾经嘲笑过廓索维兹同华夏政府打交道时的无能,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就像是个毫无作为的懦夫。如今换成他自己,才知道这份苦果到底是什么滋味。
交涉无果,库朋斯齐只能将实际情况如实告知国内,圣彼得堡却一直没有给他新的指示,库朋斯齐左等右等,又发了两封电报,才接到外交大臣的回电,在刨除毫无用处的社交辞令之后,电报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继续抗议。
只是抗议,没有军事行动,没有武力威慑?难道伟大的沙皇俄国不该用火炮狠狠教训一下这群黄皮猴子吗?!
库朋斯齐拿着电报,怀疑自己看错了,但电报的署名的确是外交大臣本人。
事实上,圣彼得堡做出这个决定也属无奈之举。
发生在东西伯利亚的反抗活动已经蔓延到了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基洛夫的大名传遍整个远东。安德烈是沙皇陛下亲自任命的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指挥官,本意是为了调和皇后亚历山德拉和皇太后的矛盾素所采取的折中办法,没想到他竟然捅了这么大的一个篓子。
沙俄的确对除俄罗斯民族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实行高压统治,但高压也要有个限度,压得太过是会出问题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以往的反抗活动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基洛夫这伙人却越过了界限,成为了扎进沙皇心中的一根刺,始作俑者是他亲自任命的军队指挥官!
皇后亚历山德拉聪明的不发一语,皇太后也保持了沉默。虽然沙皇是个优柔寡断的家伙,但他的血液里依旧带有尼古拉家族刚愎自用的基因。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试图挑战他的权威,揭他的疮疤。
宫廷里的女人,都很聪明。
在这种情况下,沙皇给远东总督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命令,必须消灭这个基洛夫领导的武装势力!所有的成员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除了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边境军都要抽调至少一个团去围剿这伙人!
远东总督被沙皇严厉斥责,憋了一肚子火气,回头就把惹出这些麻烦的安德烈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警告安德烈,如果这次再不能消灭基洛夫那群人,他的边境军总指挥职务绝对会保不住。
他之前曾说过同样的话,却没有实现,但是这一次,总督下定了决心,沙皇已经怒火中烧,要是不想自己被烧死,就得找只替罪羊,安德烈是最好的人选,何况他本人就不无辜。
沙俄同欧洲接壤的边境也开始出现不稳的情况,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的势力基本全被赶出了欧洲,奥斯曼帝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威严,苏丹统治下的国土不断缩水,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接连,沙俄一直在暗地里支持塞尔维亚,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他们遇到了对手,奥匈帝国,或者该说是站在奥匈帝国身后的德意志帝国。
这是一场强国之间的角力,相比起在欧洲的争夺和平定西伯利亚境内的反抗活动,华夏那块界碑的问题只能稍后解决。当然,这并不表示圣彼得堡会对这件事置之不理,等到沙俄解决了欧洲和西伯利亚的问题,就是掉头来和华夏“磋商”的时机了。
尼古拉二世做出了决定,却还是下令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摆出强横的样子,至少要给华夏人一个警告,不能太过分。
率军驻扎在满洲里的廖习武廖大旅长不知道这帮老毛子的花花肠子,得到东西伯利亚边境军开始集结运动的情报之后,立刻下令满洲里驻军进入紧急戒备状态。上次和老毛子打仗,一个团的兄弟几乎都打没了,他和剩下的弟兄都憋了一口气,时刻记着少帅当初对他说过的话:“砍他们脑袋!”
“妈了个巴子的,来啊,老子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廖习武狠狠的咬着牙,下令一个连的步兵立刻出发,去把界碑再往西边移上一两公里。
“旅座,是不是先报告少帅一声?”
“对,得报告少帅一声。”廖习武点头,“要是给少帅发电报,移个一两公里太丢面子,告诉他们给我移上至少三公里!”
旅部参谋:“……”
李谨言近段时间也有了空闲,时常去探望二夫人。
关北城新开了一家电影院,二夫人偶尔也会去看上一场。李谨言陪着二夫人去了两次就再提不起兴趣。倒是二夫人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就连枝儿也迷上了电影,李谨言还曾亲眼看到她在家里模仿电影里的情节,不说惟妙惟肖,也让二夫人笑的直拍手。
这让李谨言又想起了他最初想交给李三老爷打理的娱乐行业。北六省的物质文化已经大大丰富,神文化生活也不能落后不是?况且娱乐业要是经营好了,绝对是来钱最快的职业之一。
那些害人的生意李谨言是绝对不会涉足的,就算再赚钱,人也总要有自己的底线。至于其他的……具体要怎么规划,生意交给谁打理,李谨言还要好好想一想。
从二夫人的住处回到大帅府,李谨言径直去书房找楼少帅,他可没忘,像是电影公司歌舞厅夜总会一类的行业,可是情报人员活跃的场所,希特勒最喜欢的电影女演员是个苏联间谍,曾经让整个法国神魂颠倒的玛塔哈里,据说也是个双料间谍。明星的身份让他们成为了公众人物,也方便他们结交目标获取情报。
他若想开展这类生意,最好和楼少帅通通气。
楼少帅正在翻阅几份电报,见李谨言推门进来,对他说道:“父亲和母亲要留在京城过年。”
“前几天不说回来的吗?”李谨言走到桌旁,接过楼少帅递给他的电报,“是出事了?”
“英国政府答应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效仿法国和美国,在华夏建立学校。”楼少帅靠在椅背上,手指耙梳过额前的发,“地点选在汉口英租界。在学校建成之后,还将6续退还一部分赔款,用于华夏的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父亲留在京城,主要是为了这件事。”
汉口英租界?公共基础设施?
不知为何,李谨言突然想到了不久前被华夏军队接管的汉口日租界,貌似两个租界相隔不远。英国人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楼少帅又递给李谨言一份电报,是潜伏在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的情报人员发回的,措辞很简单,也很隐秘,只有极少的人才能明白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李谨言曾跟萧有德学过一些,勉强能看出,电报上写的是,退还庚子赔款的事,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一力主张,同时他还建议英国政府可以适当扶持日本。
“少帅,这英国人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退还庚子赔款,交好华夏,一方面又扶持日本给华夏添堵,这大棒甜枣的,山姆大叔其实都是跟约翰牛学来的吧?
“他们在担心。”
楼少帅将李谨言拉到身边,从抽屉里又取出了一份文件,示意他看。
李谨言犹豫了一下,这几个月,他一直在书房里整理文件,清楚这封文件代表着什么。
这是绝密。
偶尔他也会好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打开过文件袋。
见李谨言不动,楼少帅干脆将文件袋打开,抽出里面的纸张,上面赫然写着《英日同盟条约》。
文件上的用语十分艰涩,李谨言必须一般看一边猜,才能明白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这种同盟条约对英日两国来说都属机密,本不该出现在楼少帅的抽屉里。李谨言将两份同盟条约都看完,忍不住在想,难不成日本天皇身边,还真有北六省的探子?
“不是日本。”楼少帅看李谨言的表情,就能猜到他在想什么,“是英国,朱尔典身边有父亲的人。”
“大总统?”
“恩。”楼逍点头,没有继续往下说,李谨言也没问,能弄到这么机密的东西,可见这个情报人员在朱尔典身边绝对潜伏了很长时间,而且得到对方的信任。他对这个人很好奇,相当的好奇。论起潜伏安插间谍什么的,果然华夏人才是老祖宗啊。
“对了,我还有事要和少帅说。”
“什么?”
“我打算开家电影公司,再开家剧院,还有舞厅。”
“所以?”
“我想把剧院交给我娘,舞厅让萧有德管着,电影公司,少帅有没有合适的人?”
“剧院交给岳母?”
“是啊。”李谨言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俯身,手搭在楼少帅的肩膀上,“少帅,有没有兴趣拍电影?”
楼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