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事后
赵佶耍了曹文诏,观察判断这个能干的铁憨憨可用,就放心了。
接着就是对左右金吾卫的处理。
叛乱的近一万三千金吾卫将士死的死,但绝大多数投降被擒,这种兵自然不能用了,全部问罪裁撤,与抓捕查抄的所有勋贵或士大夫家以及按罪诛连的九族一样,全部交给了海盗国。
原本,赵佶确认,竟然高达八成以上的京畿勋贵公开参与了叛乱,他一听就吓坏了。
别看这些人家现在死的死抓的抓了,这却并不能解决问题,巨大隐患仍在。
上百年勋贵将门积累起的势力可不是眼下抓捕到的力量这么简单。
其势力在朝野都是盘根错节呀。京畿有私养藏匿在城外的兵马打手私军,别处,地方上也必有。只说以勋贵为靠山的地方将领只怕就不在少数,若是对勋贵太狠了,那些人只怕也会反.....赵佶琢磨着是不是对抓捕的勋贵大度宽容些以求和平.....也就是懦弱又起了苟且心思,嘿,习惯了。
他还考虑着若是没了勋贵或是勋贵的力量太弱了,那,以后用什么平衡士大夫力量的问题。
就在赵佶已决心展示皇家的仁慈大度胸怀,大大苟合宽容一把叛乱的废物祸害勋贵们的时候,谭稹匆匆忙忙跑进来给他看了封信。
很意外,信是太久没动静了的海盗国来的。
信上说,海盗国的奴隶无数,尽够用的,可是限于语言不通和蛮子们没文化,开矿什么的有些方面用着着实不得劲,要求宋王朝把那些有文化的宋国又用不上的人,比如叛国犯罪的勋贵或士大夫什么的人家的男丁,全交给海盗国用用.......
海盗国对宋国的要求就是不得违抗的,而且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死命令。
赵佶却狂喜.....对他根本不敢有丝毫敌视意的强大海盗国,赵佶被命令,这种身为皇帝至尊的极大羞辱,赵佶却没有丝毫脸红羞愧和羞恼之情。
狂喜是因为,他从信中敏锐感觉到了海盗国对他委婉表达的那种支持他坐皇帝的意味。这封信实际就是帮他下决心果断就此彻底打压解决掉勋贵祸害这个大问题的......
压在皇权身上的三座大山:西军、勋贵、士大夫。海盗帮宋皇解决了两。
没了深深附体在宋王朝宋皇权上吸血,用不得,却又得罪不得,更甩不开的勋贵毒瘤老大难问题困扰皇权,只剩下个和皇权争权的士大夫集团,对皇权来说解决就容易多了。
毕竟,士大夫再厉害,也终究只是群嘴本事的,下无根,上无靠,不象在朝野几十上百年代代积累形成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勋贵那样拥有系统的枪杆子势力,文臣就靠自己有本事富贵一代,想存活和拥有权势富贵享乐,就只能一边抱团和皇权争夺权利一边却得紧密依靠皇权。
海盗国索要叛乱者,不止是帮赵佶不得不下决心清理勋贵这个蛀虫集团,也是另有目的。
赵岳由陆陆续续从非洲大陆传来的情报得知了一个让他更鄙视儒僧的事件。
这些年来,随着不断征伐开拓疆土和吞纳人口,海盗国也同时在不断把俘虏的北方的南亚的阿三国的....那些只想寄生社会当神当各种傲慢潇洒舒服自在自大任性高高在上做大老爷的,当然也包括道的败类或脑子坏掉了一心成仙的,全送到非洲大地任其自由修炼成圣成神,希望这些精神方面的能人强者能够把野蛮落后非洲大地教化开智得文明勤劳先进些,同时也避免了这些人留在国内活干不了,白吃饭,还唧唧歪歪专门毒化大众思想蛊惑大众对抗政府的种种危害,保障国家一力追求的勇敢开拓型先进健康民族素质能最快最少阻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想看看,无数种宗教和文化文明集中在非洲大地上到底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灿烂文明火花。此,是一举多得之策。
事实却是,这些以儒僧为主的教棍信徒们屁用不顶.....
都是只会高高在上嘴炮说教,只会装神弄鬼耍权谋等阴谋,只会哄骗愚弄坑害本国本族人,只敢对本国本族人喝血耍狡诈无耻无赖凶残强硬,只会窝里横,一到了狂野非洲大地,离开了扎根的本族,就全成了战五渣。即便是以人皮为鼓以人骨为锤这种凶残强大程度的教派也一样。
这几类人在非洲大地新居民中人口最多,相对其它派别有绝对优势,结果不但没起到教化促进作用,扎不下教派绝对自由立足的新根据地的根,传播不了教派思想和先进生产等文明,反而纷纷沦落成了土著们以及饿急眼了也同样吃人求活的其它被送到这的少数派信徒的现成肉食,是非洲大地上最容易猎取的那种肉食。是兽也吃,虫也吃,草也吃,人也吃的共同最易目标。
海盗国从创立到开拓占有了广大疆土建立了大政权,这才几天。
就这么短的时间内,费劲送到大非洲的总共应该有上百万了的那几类人,如今被吃得只怕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零散在全非洲的全加起来总共也没有十万人的其它教派信徒也死不少,但却活了至少七成。死的主要是气候环境不适应或野兽干掉造成的。
而且,他们的教众还扩大了些....
如果说是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儒僧们对土著的沟通教化,发挥不出应有的强大毒脑威力....那,其它教派沦落在非洲的也是外来的新人也不通复杂之极的非洲土著语呀,他们却为什么能够教化些土著们愿意放弃原本祖祖辈辈坚定迷信的各种奇奇怪怪神灵加入新信仰?
难道是,儒教大圣们和神佛们只保佑在亚的信徒,离了亚,神威就顾及不上了?而其它教派的主啊什么的神威却是能遍及整个世界,能够照样保佑,照样能让陷在非洲的信徒幸运?
这个问题似乎很深奥玄妙。
但,体现出来的是,无限慈悲高尚美好儒僧系,对外战斗力就是渣,既比不上人人为自己,god为大家的那一派,更比不上一手拿圣经一手拿宝剑讲信我的就是我兄弟,不信我的就是我的敌人的那教。儒佛只能对内发威,只能让“内”变得懦弱忍让善良天真保守可笑最好欺最好杀抢。
赵岳不惜代价的清理发配那些人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扎根非洲用知识智慧顽固坚韧虔诚狡诈....改变非洲的野蛮愚昧懒惰放荡落后胡来。他希望,至少至少有这些人的参与,美丽的大非洲能少些对植被的肆意破坏,少些沙漠荒漠扩大,能多剩下绿意,能为后世留下更多的狂野、美丽、富饶、畅想与希望。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令他越发厌恶扭曲的教系。海盗国清理得更狠......
向赵佶要叛乱的勋贵等,也是赵岳的意志。
赵岳想多弄些有一定武力自保战斗力的儒教徒去改变一下非洲那正陷入灭绝的儒教。叛乱的士大夫也要,是顺便。希望能说会演有知识有能力的士大夫能为非洲进步起到些作用。
赵佶自然是不知道这些内情。
对于海盗国为何能如此迅速对东京这的叛乱做出反应,赵佶无心追究,也不敢追究。
他重视的是海盗国对他的态度。
有了海盗国的支持,哪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当然,对犯罪的勋贵集团人家,他想苟且宽恕着再利用利用,也不可能了,赵佶索性发狠追究到底,扫荡全国,连根拨净。牵连再多人也不必顾虑。
有海盗背书呢。天下谁敢反对......
赵佶狂喜还有个原因。
海盗信中说了,鉴于宋国上贡的粗炼铁矿石产品,一些地方的矿,铁杂质太多,品质太差,以后就不要了,宋国可自行处理。只限少数几个优品铁矿还继续上贡,而且要量并没加大。当然,金银铜.....这些宋国欠债海盗国的矿产品仍然照样得上交,不得少交,更不得隐瞒不交。
海盗的这一削减,不止是大大降低了宋国上贡的压力,还让宋国有巨大好处。
比如,宋军装备铁甲太稀少,京军和边军这样的一级部队也只能主要依靠棉甲皮甲作战,防御力是远远不够的,极需要铁甲。尽管宋国如今几无能制造好铁甲的工匠,(辽金也是这样,缺铁和工匠)但,有了不用上贡的大量铁,至少可以在棉甲皮甲上相关人、马体要害部位简单省事加装上坚厚铁片,如此也能大大增强对将士和战马的保护力度。这无疑能大大减少阵亡率,降低将士们的畏战心理,提升军队的敢战心,也就是提升了宋国自卫能力,宋国自然更安全了......
赵佶有海盗撑腰的底气,自然空前的强硬敢干,也是不得不照办,为讨好海盗国,凶残大搞全国诛连,把与叛乱勋贵士大夫有点关联的人搜抓了个遍,一案弄进去四五万人,整得规模不比朱元璋同志弄的小,还把左右金吾卫交给了一个叫张捴一个叫史抗的大将担任了左右卫将军。
张捴,是原真定府主将。
史抗,是原代州军副将兼雁门关主将。
此时,童贯兵败梁山的消息已经传到朝廷,是童贯自己上报的老实认罪书,他打好算盘正从济州狼狈却勇敢地回京。
如此丧师辱国的再次惨败,赵佶这时候自然没心思追究罪责,只盼着童贯赶紧回来帮他。
赵佶也知道了十节度使的阴谋背叛,震惊,但也并不是太感觉怎样,背叛的多了,就麻木了。何况现在正是刚经历了惊心动魄大叛乱的时刻。童贯的惨败和十节度使背叛就不算什么了。
史抗将军原是节度使张开在代州的副手,却并没被叛贼张开牵连受猜忌,因为,他和张捴都是童贯的门生,对赵佶来说是爪牙的爪牙,自己人,这时候自然得大用在要紧的金吾卫上。
金吾卫现在只剩下高俅那两千多点人,分为两部,在左右金吾卫继续当差。
赵佶还任命了党世英雄兄弟二人分别为左右二卫的副都指挥使,自是玩平衡,牵制主将。
党世英由堂堂自己说了算的卫将军降为了副将。党世雄却由卫中区区部将为副将,升了。这是赵佶对高俅一系治军无能此次护驾不利的惩罚,却也是对高俅的继续信任依重的信号。
正提心吊胆的高俅一听这个任命,紧悬在嗓子眼的心顿时大大放下了。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成功哄骗赢得了赵佶的信任。
石肤等勋贵则快哭了,更吓得要死:勋贵在军中历来的传统势力地盘金吾卫竟然不留一个勋贵,从此这至关重要的京中上两卫彻底和勋贵无关了。这事意味着什么?太吓人了。
更让侥幸残存的勋贵们害怕的事是,
新金吾卫兵力大大缩减,由原本的三万编制,实为的一万五,现缩减为一万。所缺兵力从外城京军步军各部中抽调步兵充任。外城各部因此少的兵力却是全从石肤家掌控的右卫军中抽取。这一抽,本就失去马军而兵力大减的右卫更惨了,实际上,最后只剩下勋贵们在右卫的那些心腹老禁军,总共也就千把人,而右卫所缺兵力却是从河南等民间挑壮丁民夫充任,而且兵力编制仅有四千,虽然不是兵力最少的卫,却是战斗力最差的卫,自动降级,不再是上四卫之一。
至于昨晚不当值,没参与叛乱,还奋勇参与平叛的那两千属于石肤等勋贵系的御林军,全部调去围剿二龙山,历练实战能力和忠君报国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归入右卫军继续跟老主子......
石肤等勋贵听着旨意一阵阵心惊心凉,等听完后,心却反而安稳了不少,不那么惊恐了。
皇帝还想用我们勋贵牵制士大夫和平衡朝局.....这就是这些勋贵的感受。
随后,赵佶又毫不留情面地当朝厉声斥责石肤等人私心太重,不肯尽心尽力尽忠王事,而且太无能,治军练兵不行,打仗更不行。皇家一向把勋贵将门依为护京护皇家的柱石,向来恩养厚待着,可是,在此次皇家危急时,领头叛乱的正是勋贵,而石肤等人在护卫皇家上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微到有没有参与平叛都一样,完全可以忽略不要.....深负圣恩,太令人失望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