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2
带人一到,就开始着手建设水坝,势必要拦截住洪水。
事关自己的家园,百姓们都很踊跃地参加建设,一时间,水坝建设搞得热火朝天。
而此时,远在京城的苏沫儿,接待了一位到访的客人。
这一天早上,苏沫儿照常早起,伺候完婆婆的膳食,她就坐在院子里发呆,落叶匆匆忙忙从外头跑进来说道:
“小姐,府门外头有客人找您。”
苏沫儿回过神来,问是谁,落叶摇摇头,说没见过。苏沫儿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还是决定出去迎接。
穿上绒毛斗篷,苏沫儿走到大门口,见门口站着一个女子,身段曼妙,头上戴着纱帘帽。
苏沫儿仔细端详,那女子掀开纱帘对她微微一笑,苏沫儿吃惊道:
“曼珠仙子,你怎么来了。”
此女子正是跟星华帝君四处游历的曼珠仙子,许久没有她的消息,她此刻突然出现,苏沫儿感到很吃惊。
苏沫儿忙迎着曼珠仙子进府,二人到花厅坐下,落叶立即端上两盏花茶,随后退到一边候着。苏沫儿笑道:
“没想到曼珠仙子你竟然会出现这,我还真吓到了。”
“呵呵,抱歉,未提前告知就贸然登门,是我唐突了。”
“怎么会,你能来我很高兴,仙子近来都在何处游历。”
“就是跟着帝君去了以前的老地方看看,在半途遇到了熟人,受人之托,今日前来打扰。”
“哦!受何人所托?”
“自然是你的师父明烟啊!”
“什么,仙子遇到我师父了,她在那里?”
苏沫儿一听是明烟,立即就激动了,不由地脱口问道。曼珠仙子抬手示意她冷静,随后悠悠开口道:
“这个恕我无法告知,不过,你师父一直都知道你的消息,所以,当知道你给朝廷捐献物资的时候,就找到我,让我给你带银钱来,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劳烦你走一趟。”
“不必如此客气,举手之劳而已,再则,我曾经在这个凡世间生活了十几年,对这个世界还是很有感情的,我也是想表示一份心意。”
说着,曼珠仙子掏出了一个手镯,递给苏沫儿说道:
“这个是如意镯,里面是一片浩瀚空间,可以存放很多东西,你师父把武陵城的金矿全都装进去了。”
“全部吗?武陵城的金矿可是有三条的。”
“呵呵,你算错了,是六条,因为你师父懒得计算,就合并成三条了。”
说完,两人都失笑出声,这种事情,也就明烟那种性子才做的出来。
摸着手镯,苏沫儿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师父还是关心她的,时刻关注着她,知道她的难处,还特意托人帮忙来帮助她。
虽然不能跟明烟见面,明烟也一直躲着她,可知道她过的还好,苏沫儿也没有多求的了。
“曼珠仙子,还是很谢谢你,本来这些人间的事,你们天神是不能插手的。”
“呵呵,谁说我插手了,我只不过是来送东西的,又没有赶到前边救人,怎么能算插手呢!”
跟星华帝君和好后,曼珠仙子活泼了很多,以前苏沫儿见她,永远一副清冷的模样,仿佛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一样。
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人过得幸福,苏沫儿也是打从心底里高兴。二人说笑了一会,曼珠仙子想起一件事:
“对了,帝君此刻应该是去找你夫君了,明烟也给你丈夫准备了如意镯,他们不是要建设水坝嘛!”
“明烟就用武陵城的铁矿炼制了很多钢筋,钢筋可以使得水坝变得异常牢固,这个主意,还是冥界的孟婆出的。”
原来孟馨也在暗中相助啊!有这么多人的帮忙,苏沫儿相信,这次的天灾定然会顺利熬过去。
曼珠仙子在林府作客半天,随后,星华帝君前来迎接她,苏沫儿和星华帝君互相点头问候。
曼珠仙子跟苏沫儿告别,然后随着星华帝君腾云离开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明烟送来的金子很及时,之前苏沫儿贴进去的嫁妆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可是对于救灾工程还是远远不够。
哪怕林墨玉他们一路上都会沿途让那些富商捐款,可那也是杯水车薪。
要给建设的水坝有好几处,光这一部分花的银钱,就数不胜数了。
苏沫儿递了牌子进宫,然后把手镯交给了太子妃,让她转交给太子,镯子里面是一座金矿的金子。
剩余的,苏沫儿没打算交出来,就怕哪一天出意外了,她还能有个退路。
太子知道苏沫儿竟然又给了那么多金子,心情很是复杂,他心里很感激苏沫儿的慷慨相助。
可同时心里也在怀疑,以苏家和林家的家底,哪怕把祖上的基业全都给她当了嫁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银钱啊!
最后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苏沫儿口中一直说的那位师父,从未露过面,充满神秘感,还富可敌国。
这种人要是自己这边的人还好,要是到了对手那边,就是一种灾难。
太子心里一直庆幸,苏沫儿夫妻二人选择了自己,苏沫儿还成为自己孩子的亚母。
有了这一层关系,就像给了太子一粒定心丸一般,心中也有了决断。
不久的将来,待太子登基,苏林两家又一次迎来家族荣誉的巅峰,之后的后代哪怕人才济济,也再难超越。
有了银钱,救灾顺利进行,百姓们也受到鼓舞,开始自救自助,有的还自愿报名,加入到临时编制的救灾军队里。
苏沫儿让名下的布庄停掉所有的生意,购许多棉花和棉布,让工人们日夜赶工,制作棉衣和棉鞋。
碧离开前曾提醒过她,冰雪融化之时,气温会降到全所未有的寒冷,最好在这几个月赶制多一点棉衣抗寒。
为此,苏沫儿又贡献出了半座金矿的银钱,好在,因为朝廷颁发的圣旨,没有商户敢在这个时候哄抬货价。
除了比平时贵了点,其余的都能接受,反正有钱,为了赶时间,苏沫儿也顾不上讨价还价了。
京城里的平民,每家每户只要有女眷的,都会前来帮忙制作棉衣,这个时候大家也不计较什么工钱了,只要一日三餐伙食到位就好。
太子妃知道后,又给各个世家递了消息,让各家大臣的夫人们,安排家里会制衣的侍女,全去帮忙。
反正不用自己动手,各家夫人自不会抗旨,很痛快地就让侍女们前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