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 分卷阅读30

分卷阅读3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有小下属确认了二三,神情都变化了好几轮,不约而同的问道:“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宋本来只是打算,看看能不能借用这宋国的药方治疗些小病,可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够把这种需要ct透视才能看出来的事情,仅凭借玄之又玄的把脉就准确的说出来,此刻也有点懵。

“这其中的功夫,可不比你们那什么烟,烟囱来的复杂。”郭棣非常得意的哼了一声,捋了把胡子,继续瑟道:“针灸食疗之法,也都是千年传承的好东西!”

柳恣摸了摸下巴,相当捧场的点头道:“是我见识浅薄了。”

两地虽然语言有差异,但是毕竟语系和发音相近,只要双方都语速慢些、咬字清楚些,起码能听懂其中一半的内容。

那郎中在来的路上也被提点过,说要见的都是如今的高官,拿出十二般的耐心出来,把所有的话都尽可能的说到他们明白为止,压根不敢有任何怠慢。

为了避交涉的麻烦,在几般开会之后,他们决定拆除南城墙和东城墙,把城区扩大,同时扩建一批临时居民区。

扬州城以西住着那些大户人家,就算要搬迁,他们也不好意思破坏那样写意又讲究的地方建筑,只好把心思放在了东边的荒地上。

而东部存留的一部分田野,则被核算价值以后进行买,同时给那些农户一定的安置用。

实际上,临国政府给的安置是按照现代的标准给的,以至于那些农户都有种天降横财的惊喜感。

西边是旧城,东边准备扩建旧城,南边则会垦荒开荒,争取发展更大规模的农业链。

根据建设部和财政局的综合规划,在一轮预算评估下来之后,他们决定先建几样重点设施。

第一,便是图书馆。

江银镇的图书馆,是现代科技和知识的储存地。

而这里的图书馆,将翻印储存尽可能多的古籍,最好进行现代式的编修。

那些个嚎啕着不肯学工科的文科生,也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便是广播会议厅。

柳恣隐约地觉得,这扬州城将成为他们未来类似国都的地方,就算不是国都,也会成为抗击金国的大本营,总归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和会议。

平日里,这广播会议大厅可以放各种百姓进来学习普通话,以及各种先进的知识。

到了日后政府用得着的时候,自然是用来开会和选举使用了。

第三,是学校。

学校的重点,在于培养扬州城的少年和青年,培养更多的能够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城民出来。

柳恣清楚,那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居民里头,能真正接受现代化教育的不多。

广播厅和广场里看热闹的人,也都是随心所欲的触碰些和现代有关的东西。

但是孩子们,是可以接受的教育,成为更出色的人的。

更何况……那些人人平等的意识、对世界的科学认知,都是系统学习才能赋予的。

哪怕他们的父母不赞同这个理论,也未必能与现在的政府作对。

“柳叔,”参与城市规划的时候,赵青玉忍不住开口道:“你知道这些事儿像宋国以前的哪一段历史么?”

他扬起头来,眼睛里亮亮的:“宋朝往前的很多年,有个春秋战国时代。”

“八国混战,霸主此起彼伏。”

“而最后秦国一统天下,让被统一的各地书同文、车同轨,所有的货币、制度、度量单位全部统一。”

更多先进的理论被传向了全国各地,更优越的制度被广泛的施行。

内战的结束,是辉煌的开始。

秦朝结束以后,汉朝、唐朝,无一不是逐渐吞并那些幼小的国家,传播更优秀的科技和制度,让广大的两河流域欣欣向荣。

“柳叔,你说咱们像不像秦国?”

柳恣沉默了几秒钟。

“叫哥哥。”

作者有话要说:

就算宋国和临国打起来,也是兄弟之间的内战,别上升到侵略的地步。

这是为了过审才魔改成华族的,大家心里有数就成。

第23章灯泡

就在这时,门口冒出个小脑袋出来。

伴随着他探头的动作,脖颈间悬着的那颗宝石也晃悠了出来,折射着淡淡的光芒。

“龙牧?”柳恣抬起头来,挑眉道:“赵青玉混过来摸鱼,你也不去当你的通信部部长了?”

那小男孩眼睛依旧亮亮的,两三步凑过来,从怀里掏出一份小蛋糕出来。

“点心我了。”柳恣摸了摸他柔软的碎发道:“但是通讯的事情要尽快恢复无线电台那边进度要抓紧了。”

“不用做电台了呢。”龙牧跟猫似的眯着眼,任由他继续顺毛:“我跟爷爷商量过了,直接废掉之前做了一半的通讯装置,重新来。”

“为什么?”柳恣有些诧异。

“直接做信号塔就可以了。”小男孩揉了揉鼻子道:“我和爷爷都没想到扬州城打的这么快,配电系统也可以启动了虽然城市里没有信号塔,但我们可以再建一个。”

2030年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让一个信号塔辐射近两个省的范围,同时也对人体无害,并不存在什么副作用。

正因如此,距离江银镇最近的信号塔伴随着时空异变,已经消失不见了。

跟着它一起消失的,还有刚建立不久的太阳能发电场和风能场。

毕竟距离略远了些,已经都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信号塔建立之后,只要供电可以持续,就能覆盖这附近整个省的通讯。”

龙牧虽然看起来就是个活泼的小正太,但手上还拿着一份牛皮纸文件袋,看起来有轻微的违和感。

他笑着把文件袋放到桌子上,认真道:“爷爷说江银那边一切有他,不用担心但是青玉哥哥我得带回去啦。”

柳恣放任青玉跟过来,主要是需要这孩子帮忙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运算。

之前扬州城没有供电,他们带笔记本电脑过来也跑不了几个小时。

赵青玉当年十岁就拿过欧亚杯奥赛冠军,现在微积分也学的差不多了,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也相当得心应手。

好在吴恭花了六七天的时间,临时用木头架搭了根电缆线路过来,沿途都喷了警戒荧光粉和刺鼻的驱散喷雾,每隔几段还配备了警务员巡查,基本上出不了乱子。

这电缆一搭过来,五六台电脑就跟着搬进了临时办公室,衙门门口也悬起了电灯泡。

郭棣没事还去那金黄的小灯泡下面转了好几圈。

这又是个什么宝贝?

在官员们忙得恨不得通宵加班的时刻,城里的各种传闻也开始飞速发酵了起来。

有的说,这些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