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够拿下一个国家甚至是两个国家,吞宋灭金的用时短则五年,长则几十甚至几百年。

但重点在于中后期。

吞噬了太多领土的临国,就如同大腹便便的蟒蛇,体宽身粗而行动不便,全国各地全都开始出现各种隐患。

第一个问题,就在于内乱和造反。

战争会降低人民的幸福程度,而反战思潮一旦爆发,就极有可能造成首都甚至多个地区的暴乱,这并不是单纯靠武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些内乱会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等多地区的生产,甚至造成多个现有设施的损坏。

暴民们为了表达愤怒,会不计后果的损毁国家财物,做出种种难以挽回的事情。

而在模拟之中,由于领土的无限制扩大,更多的统治问题不断出现。

饥荒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在程序设定中,临国的粮食产量远高于中古水平,但是基建单位不足,不可能在短短几年里让十几个省的人都能吃上饱饭。

而饥荒会引起瘟疫,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蒙古、金国是高机动性的作战方式,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劫掠或者占领城池。

一旦工业产能转移,科技泄露,临国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骑兵和投石车了。

“铺流的结果好很多,”白鹿坐在旁边,手中抱着同样的统计结果和研究报告:“铺会让人口负担减轻,而且反战情绪会比爆铺时减轻很多,内部问题相对而言很少。”

他翻出几页截图,给柳恣看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模拟。

“铺可以让四个省市在十年内达到1950至1980年代的生产水平,当然这需要政府不断地避开战争和内乱,全心全力的谋求发展。”

柳恣看着截图下方的文字分析,思路跟得极快:“但这会让临国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

“是的。”白鹿点头道:“您果然适合做元首。”

临国如果全力谋求发展,必然需要让夺得的城市来分担工业需求,比如某省生产日用品,某省生产军工品。

可综合化发展的越好,临国本身就越像一块丰硕肥美的肉,会被附近三国的人都盯上。

果然,根据电脑的模拟演算,临国在专心基建的状态下,被三国联手开战的概率非常大。

而放弃基建效率,投入大量产能进行军防发展,也未必能扭转局面。

一旦某个城池被强攻下来,可能会有大量的人民和装备落入敌对势力手中,进而造成大规模的科技泄露。

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有的东西,电脑不会模拟出来,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柳恣揉着眉头道:“我们和这些国家交战,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使用芥子气等反人类的武器。”

可是其他国家,未必会有这个慈悲之心。

一旦他们窥得科技的些许奥秘,极有可能不惜代价的采取手段,然后攻破临国。

白鹿跟着叹了口气,去冰箱里拿了三罐汽水,想了想又把柳恣的那一份换成了啤酒。

“单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几个国家在对局里的外交都相当不可靠,”龙牧举起平板道:“没有一个是能长久结盟的。”

柳恣噗嗤一笑,抬手揉了揉这小局长的头发,笑着道:“也算是开了天眼。”

“那,单城流的概念,是不是这样的,”他往后坐了一点,用更放松的姿态道:“我们把整个扬州城,建设成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华都?”

华都在一开始,只有一个内城。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有了内外环,再一圈圈的往外扩张,发展出五六七八环,城市虽然有功能分区,但联系紧密交通便捷,防守成本也会非常的低。

两人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我大概懂你们的意思了。”柳恣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我们不一定要墨守成规,可以下附近几个城市,但不建设只开垦资源,在监控状态下回避战争”

他们只用保下,也只用一座城市,也就是如今的扬州城。

“华都有接近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龙牧认真道:“我们不用这么大,但是要足够成熟的发展,防守的事情可以交给我来做特斯拉电圈和石墨烯的配合电爆已经开始实验了。”

pad上的地图被投射到办公长桌上,一切都越来越清晰可观。

如果整个国家,能够单城流发展,不仅工业的集群化效应会非常明显,人口识字率也会非常可观。

占领下四五个省市,只会让扫盲运动变得更加困难。

临国本身原住民只有几万人,一旦贸然扩张到几百万人甚至几千万人,极有可能会被落后的文明反噬。

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非常重要。

三人又交谈了很久,柳恣把所有的资料看完,又问了好几个问题。

他确实启发很大,也吩咐下去召集高层再次开会。

待白鹿把龙牧送回江银之后,柳恣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越来越耀眼的阳光,略有些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

他有种,突然被导演递来剧本,看完了几千集正剧和同人的感觉。

这岂不是人算不如ai算,电脑算的又快又,简直可以推演出个上下五千年来。

但,恐怕算不出变故。

柳恣自己虽然对程序什么的不太了解,可他清楚一件事。

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

未来到底会是怎样的走向,不是几台电脑可以完全模拟出来的。

但这个单城流的思路,确实没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的推进临国文明的复苏,以及工业产能的高速恢复。

这是个自顾不暇的时代,他们临国不是来这片大陆上做慈善的。

都自求多福吧。

官员们舞会之后休憩了一天,第二天则纷纷坐上了小电瓶车,开始准备洽谈新的生意。

第一项自然是玻璃的出口。

宋朝没有如此干净透亮的玻璃,窗户都是木栏糊纸,唯一相似的成品是水晶但水晶太贵了,断然不可能拿来做窗户。

在第一天抵达扬州城的时候,赵构就一眼发现他们的窗户不仅可以挡风,而且还能清晰视物。

古代没有能力进行化工品的大规模提纯和生产,自然搞不出这种东西。

成本虽然低,但卖还是得卖贵点扬州城忙着建工业园农业园动物园(?),哪里都缺钱。

柳恣并不喜欢跟人讨价还价,自然又把菜市场老手钱凡钱局长请了出来。

一看见这个笑容可掬的小老弟,赵构头都是大的。

玻璃的订单自然是谈的极其爽快,送货上门包安装,第一步是给宫里上下装活动玻璃窗附赠纱窗,还有一堆贵族等着皇家同款,巴不得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