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进雷剧考科举 > 分卷阅读136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喜整个人都懵逼了,他刚刚听到了多少问题?十二?十三?还是更多?这该从何说起?姓程的莫不是要为难他?

呵呵,多半是了,要是自己答不出来,程岩肯定会借机立威。

胡成喜心中有了判断,人倒是冷静了些,他沉吟片刻,不慌不忙道:“回大人,本县有马共一百六十三匹,其中上马仅六,一匹可换大米五石,绢布五匹……”

尽管算不上滴水不漏,但胡成喜也基本能答上来,而且还自主发挥地说了些程岩没有问到的情况。

他滔滔不绝地答了小半刻钟,才停下来看了程岩一眼,眼中有抹隐晦的得意。

胡成喜本来以为会在程岩脸上看到意外或惊讶,哪知对方只淡淡道:“继续。”

胡成喜表情僵了僵,暗自运了运气,又接连说了一刻钟,说得口水都快干了,终于回答完程岩的问题。

“不错。”

程岩点点头,他早就猜到胡成喜能答上来。

因为在此前的暗查中,他得知胡成喜这个人虽说搜刮起民脂民膏来毫不手软,但本身还是有点儿能力的,这些年县衙里的大部分琐事,都是对方在处理。

不仅如此,胡成喜年少时还颇有才名,据说记忆力非常好,几乎能做到过目不忘,对方刚刚的表现已足以说明这一点。

若非胡成喜在老家得罪了人,十几年连回原籍参加乡试都不敢,也不至于只能缩在这穷乡僻壤当主薄。

“本官还以为又是个一问三不知。”程岩笑了笑,“看来胡主薄这些年着实用心。”

一问三不知?又?莫非程岩是指吴一天?胡成喜心里琢磨着,可吴一天不是说只聊了诗赋吗?但诗赋需要来衙门里谈?而且谈那么久?

胡成喜心里有了怀疑,又听程岩道:“你在云岚县任主薄有十二年了吧?”

“回大人,下官乃是建和二十八年来到云岚县,至今已十二年了。”

说完,胡成喜就愣了下,因为他发现程岩的表情变得很奇怪,好像是惋惜,又好像是生气,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胡成喜正推敲着程岩言行中的深意,可不等他想明白,程岩已端茶送客了。

从议事堂出来时,胡成喜又见到了典史赵大河,两人只来得及眼神交流一番,赵大河便被唤了进去。

这一次,程岩的套路又不同,他开始和赵大河拉家常,“令郎今年十六了吧?可曾进学?”

“回大人,属下的犬子五岁开蒙,只是……”赵大河苦笑了下,“属下身为吏员,按照大安律例,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

程岩愣了愣,“属下的犬子”是什么鬼?算了,雷剧嘛……于是很自然地转问起别的事。

尽管两人的对话不涉及政务,但赵大河总觉得程岩话中藏有陷阱,内心始终很戒备,回话也是不尽不实。

或许是他掩饰得不够好被程岩看出来了,对方渐渐没了谈兴,埋首处理起公务来,但也没说放他离开。

赵大河满心困惑与焦躁,这一坐就坐到了放衙。

等他和吴一天、胡成喜秘密聚在一块儿通气后,三人更是困惑不已。

一个说只聊了诗赋,一个说只问了公事,一个说只拉了家常。

他们想不明白程岩的用意,又隐隐怀疑,其他人有没有说谎?

尤其是胡成喜,他下意识隐瞒了程岩那句嘲讽满满的“一问三不知”,心底生出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其实在大安,很多县的县丞和主薄是由一个人兼任的……

就在他们猜测着程岩意欲为何时,程二郎那边却有了进展。

程仲原就是种地的好手,几天相处下来,村民们发现这小伙子虽然说话不着调,但干起活来勤勤恳恳,不喊苦不喊累,对他也亲近了不少。

此时,程仲正跟几个村民坐在田埂上吹牛打屁,一人问道:“听说你们南方的田一年可以种三季粮,可是真的?”

“有些地方气候好,的确能种三季,但大多还是只能种两季。”程仲喝了一口水,有些自豪道:“不过我家乡就算是下等田,一亩也能产一石二斗的粮。”

这话配合着他的表情说出来,就有些显摆的意思。

有人不太信,问道:“真的假的?咱们这儿中等田才能产那么多。”

程仲呲着白牙笑了笑,“当然是真的,要不咋说我们苏省是大安粮仓呢?”他眼珠一转,又道:“我家中等田,一亩能产粮三石!”

这话就更没人信了,村民们尽管没见过世面,但一生与土地为伴,常识总是有的。

不过大多人见程仲年少也并不在意,顶多一笑置之,唯有那些年轻的村汉却不服气,心道这程仲也太能吹了,前天说自己被毒蛇咬过啥事没有,昨天又说自己亲手打死过一头老虎……

一个和程仲一般大的少年嘀咕:“又在瞎吹牛了。”

程仲一急:“我才没吹牛!哼,有机会你们去了就知道。而且咱们苏省三成都是上等田,中等田也有五成,光我们武宁县,一季能有十几万石粮呢!”

少年:“呵呵,那我们这儿还八成都是上等田呢。”

程仲:“你瞎说,我翻过县里的卷宗,整个云岚县的上等田还不足一成。”

少年不屑,“那上头上写的你也信?”

此话一出,周围好几人表情都变了,那少年也自知说漏了嘴,不安地看向程仲。

却见程仲似乎毫无觉察,正一脸气愤道:“你这人说话太不老实了,连三岁小儿也骗不了!”

众人觉得无语的同时也松了口气,只是心头难心虚,又聊了几句便都散了。

等人一走,程仲却微微眯起了眼睛。

傍晚,程仲回到了县衙,在见到程岩后便将打听来的事说了,“哥,看来这云岚县的上等田可不止卷宗上记载的。”

程岩点点头,若真如此,那赵大河等人贪下的粮食比他想象得还要多。

“这些村民各个守口如瓶,不敢提强征税款的事,但如果能证实县衙以好田充次田上报,便足以说明云岚县每年的总产粮都是虚报,府库里的存粮自然也不对。”程岩笑看着程仲,“你今日做得很好。”

程仲高兴道:“他们还当我什么都没听出来呢。”

程岩拍拍他的肩,“哥哥再交代给你一件事,帮我查清楚,云岚县到底有多少上等田和中等田,我会安排人配合你。”

“是!”

另一边,赵大河也回到了家中。

不久,有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赵府,他们各自递上一封信,前者乃米氏所书,后者则是赵大河那个远房堂侄女写来的。

赵大河看了信后,表情愈发凝重。

“老爷,出了何事?”赵夫人款款走进书房,“怎么一回来就闷在房里?”

赵大河将信好,“今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