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进雷剧考科举 > 分卷阅读227

分卷阅读22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书生不说话了,丧丧地叹了口气。

何青揽着李书生的肩,“既然他不认识你,你就当不认识他,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呵,这个庄思辉,还当他能仗着南江庄氏眼高于顶呢。我听说,他和他爹都被他那个堂弟给赶出庄府了吧?”

李书生反驳道:“可庄思辉还是庄氏中人啊,如今不还住在京城庄府吗?”

“李兄啊,你未太过天真。昔年太/祖登基,南江庄氏立有大功,而且庄家族人历来知进退,深得皇家信任。如今,前首辅大人虽离世,但皇上肯定还会继续用庄家人,那么用谁?从皇上赐匾额的态度来看,已经很明确了。而庄思宜对庄思辉一家可不客气,你说,庄思辉日后还如何仰仗庄氏背景?”何青摇摇头,“我估计只要庄思宜一提,京中庄家那栋宅子也会被皇上回去。”

李书生听得震惊不已,“那庄思辉岂不是完了?”

何青:“他完不完我不知道,也不归我们操心,还是快些走吧。”

一行人闲聊着来到了文墨街上最大一间书肆松竹斋,新上任的掌柜一见几人穿戴,便知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立刻热情相迎,“几位公子来得正巧,今儿早上刚刚上了一批新书。”

等掌柜将新书搬出来,众人便捡着自己感兴趣地挑,他们都是为了准备乡试而来,选的自然也是与经史子集相关的。

可过程中,李书生却瞄到了一本名为《茶经》的书。

他爹乃是左副都御史,为人清正清廉,最大的爱好就是品茶,李书生受了对方影响,自幼对“茶”颇感兴趣。

掌柜注意到他的目光,忙道:“这本《茶经》乃是一年轻公子放在本店寄卖的,这位公子要不要看看?”

李书生微一颔首,拿起《茶经》,随意翻开了一页。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茶曷窥其体……”

只入眼第一句,就让李书生来了兴致。

一来,这书乃是雕版印刷,而在大安,雕版印刷的成本非常昂贵,所印制无不是名家经典,有谁竟用来印一本《茶经》?二来,他虽懂茶,但也仅仅是能品出茶叶的种类、产地和采摘期,对于冲泡茶叶的水却无太多了解。

据他所知,水有泉水、江水、井水、露水、雨水、雪水等等天然之水,而每一种水又各有不同,比如泉水分为山顶泉、山下泉、石中泉、砂中泉等等,历朝历代,只有真正的茶之大家,才懂得分鉴水性。

而此本《茶经》,就讲了如何鉴别茶水性质。

李书生顺着读下去,越读越觉得有意思,不知不觉竟看入迷了。

这时,其余几人都已选好书,何青见李书生一副要把脸埋进书里的架势,笑道:“李兄,看什么这么专注呢?”

李书生一怔,愣愣抬头,片刻后才道:“哦,一本《茶经》,写得真是妙极了。”

何青挑眉,“谁写的?”

李书生摇摇头,他还不知作者乃何人,便随手翻到第一页,只见序言后列着两个名字陆秀明、阮小南。

阮小南???

李书生懵逼脸:“我没看错吧?居然是阮翰林!”

作者有话要说:

岩岩:采花大盗?这里哪里有花?

棋棋抢答:我造!菊花也是花!

41:很欣慰又很想打人怎么肥事?

【弱弱的小科普】

吃元宵元宵节那天我转过一条,很污不在作话解释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知道答案评论区也一定要低调,至于陆地行舟就是代指男男间xxoo了。

我不知道现实里能不能只白两鬓,反正电视剧里这种操作不少emmmm

第109章

李书生话一出口,众人皆是呆住。

半晌,何青才惊道:“真的假的?阮翰林若是出诗集我不奇怪,可他怎会著《茶经》?且不说此乃小道,我也没听说阮大人对茶多有钻研啊。”

“真的。”李书生将摊开的书页递给何青看,“上头还列了个陆秀明,却不知是谁?”突然,李书生又想起掌柜先前的话,问道:“你说的年轻公子,生的什么模样?”

掌柜从几人对话中琢磨出写这《茶经》的人身份不凡,他原本没把这本书当回事,如今也激动起来,认真回想道:“那位公子看上去约莫十六七虽年纪,个子不高,圆脸、眼睛很大……”其实还有一句“从不拿正眼看人”,被掌柜机敏地给吞回去了……

“是他!正是阮翰林!”

若问众人对翰林院中哪位翰林最熟悉,定然要属最爱参加文会和诗会的阮翰林了,如今他们一听掌柜描述,就知必是阮小南无疑。

李书生一喜,“难怪!难怪这文章如此妙。”

他起初还未多想,如今细细一品,书中文字简明要,句句饱含深意,甚至与儒家经典结合得浑然一体,可乍看之下却丝毫不显山露水。

如此水准,又岂能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听了李书生一通分析,其余几位同窗都嚷着要买书,但掌柜却为难道:“那位年轻公子仅在本店寄卖了两本……”

何青眼疾手快,当即从架子上找到了另外本《茶经》,他哈哈大笑,以胜利者的姿态翻开一页,朗声念道:“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刚念了两三句,其他人便作愤愤然状要来抢书,何青闪避间不慎弄掉了书,正想俯身去捡,却在见到书页下方一行字后顿住了。

“哈哈!是我的了!”一名同窗更快一步拾起书,还没来得及显摆,就见何青急吼吼道:“快!快翻开!”

那同窗不明其意,愣着没动,何青不耐地抢过书,直接翻过序言自序后,还有推荐序,而推荐序下方又列着一个名字程岩。

身为大安的年轻学子,没有任何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程岩大安的第一任三元状元,而在他成为状元之前,就已经是大安“忠孝仁义”的表率!

这个名字,不仅仅象征着大安学子的最高荣誉,更象征着持节不屈、爱民擅治的清官品格,如今,却出现在了一本“旁门左道”的《茶经》上?真是同一个人吗?

可众人联想到此书的作者之一阮小南,就认定此程岩正是彼程岩。毕竟阮翰林和程大人关系亲密,京中人人皆知。

何青来不及细读文章,就着急地往后翻,通常而言推荐序都是一人,但他总有种感觉这本书绝不寻常!

果然,下一篇的推荐序乃是庄思宜所写,至此,一本《茶经》便囊括了乙未科殿试一甲全数人!

学生们激动异常,催促道:“下一页!快瞧瞧下一页是谁!”

何青深吸口气,下一页果真还是推荐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