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冷元凌进宫
一众大臣都在,皇上若是太过训斥慕容璟,势必会损伤其作为储君的尊严,是以见好就收,淡淡道:“知错就好,这件事朕交由你全权负责,势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见皇上不再责备,慕容璟稍稍松了口气,连忙答应道:“父皇放心,儿子一定竭尽所能,绝不让造谣生事者逍遥法外。”
听到这话,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见冷元勋依旧笔挺地跪在那里,一时之间却有些犯难。
流言闹的这么凶,若是不痛不痒地轻松揭过,总归是难以服众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有道是空穴不来风,谣言能传的这样一板一眼,若说半点儿真实性也没有,想必也是不可能的,这……
皇上有些为难,索性把目光转到一直未发一言的慕容璃身上,淡淡道:“璃儿,依你之见,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慕容璃虽然巴不得即刻就在大殿上滴血验亲,坐实冷元勋来路不明的身份,然而越是焦急,越是不能宣之于口,只见他款步上前行了个礼,恭敬道:“回父皇的话,正如适才在赐婚圣旨中提到的,冷世子人品贵重,文韬武略,颇有淮阳侯之家风,又如何会是掉包得来的,儿臣觉得实在荒谬了些。”
“陵王殿下此言差矣。”说话的是李滨,对,就是纵容大舅子开典当行巧取豪夺,差点伤了方博性命,最终得曲灵栩相助才全身而退的那个兵部尚书李滨。他虽然明面上保持中立,但实际上早就是慕容璃的人,这次也是得了慕容璃的命令,才会出言。
慕容璃等的就是这句话,但面上却是微微蹙眉,反问道:“李大人以为如何?”
“回皇上,陵王殿下,微臣认为血脉纯正乃世家大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容不得半丝马虎,这次京中流言传的蹊跷,其背后之人有何目的尚且不说,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已然是对冷世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若皇上强行将流言压下,百姓碍于君威自是不敢在明面上议论,但心里的疑影儿却未必消散半分,倒不如干脆验个清楚明白,也好还冷世子清白。”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到底清不清白,还要看验证结果才是。
血脉问题,别说世家贵族,就是****小户也是十分重视的,李滨这番‘公正’之语刚出口,便得到一众朝臣的支持,这些人并非都听命于慕容璃,只是觉得这么大的事应该谨慎。
“父皇,冷世子无端受流言困扰已是不安,若再查验,岂不是说明您也怀疑他的身份,这样一来,世子日后该如何自处?”慕容璟看了始终面无表情的冷元勋一眼,再次出言道。
这些日子,他想了各种办法拉拢冷元勋,虽然对方跟他稍稍亲近了些,但要达到为他所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若自己能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上一把,哪怕最终左右不了什么,冷元勋也会记下这份人情。
其实慕容璟这么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从李滨站出来那一刻起,他就隐隐感觉这件事跟慕容璃有关,不为旁的,只为不让慕容璃的阴谋诡计得逞,他就必须要站到冷元勋这边。
“太子殿下所言差矣。”柳御史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如果让冷世子顶着被世人怀疑血统的帽子继续活着,才是真正的无法自处。”
“那依柳大人之见……”
慕容璟还想要反驳什么,却被皇上先一步打断道:“冷世子,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皇上此言一出,或争论或窃窃私语的众大臣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是啊,人家当事人还没发表意见呢,他们争论个什么劲呢,当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冷元勋始终心平气和,连额上细碎的毛发都不曾颤动过分毫,仿若周遭发生的一切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直到皇上出声询问,方才淡淡开口道:“但凭皇上做主,臣没有任何异议,只是家父近日身体不适未能来上早朝,臣不希望他听到太多闲言碎语,免得加重病情。”
冷元勋这般不卑不亢的样子,倒让那些个对他身份有所怀疑的人忍不住打了个问号,若真是淮阳侯夫人擅自掉包,那换来的只能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就这份浑然天成般的心胸气度,更别说文词武功,哪里是小门小户家的孩子能有的?
可能真有人故意诋毁吧?
正所谓‘攻心为上’,冷元勋虽然至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一句,但这般无声的行为却比言语的分量要重上许多,眼见大殿中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皇上也低头深思着什么,没有即刻表态,慕容璃不动声色地给礼部尚书李哲使了个眼色,李哲明白自己若是在这个时候出言,一定会把慕容璃和冷元勋得罪死了,无奈有把柄攥在慕容璃手中,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哲任礼部尚书二十余年,是整个大夏朝最熟悉礼仪规矩之人,皇上对其颇为赏识,想着听一听他的意见也好,是以点头道:“李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多谢皇上。”李哲再次朝皇上行了一礼,又侧身向冷元勋拱拱手,方才继续道:“冷世子乃淮阳侯世子,这一点,无论陛下还是微臣等人,都没有丝毫怀疑,但老百姓却不同,他们往往偏听偏信,容易受流言引导。”见皇上并没有打断他的意思,李哲理了理思绪,继续道:“想当年太祖皇帝第四子文王殿下乃是于战乱中所生,生母又难产而死,辗转一年后,才由亲信侍从带到太祖皇帝面前,文王殿下的相貌跟太祖皇帝极为相似,太祖一看便认定是其亲生子,但为了平息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