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万民书
唐王又是看着他们,见台下无一人站出来说话,顿觉不悦,他扫视群臣,说道:“怎么都哑巴了?平日朕见你们可是沸喧的厉害,为何今日诸位一言不发?”
而非他们不愿说话,前段时间,晋王暗中施压,许些朝堂大臣们惧怕于他,故而不敢吱声说出驳论之言。
大家心里面也都明白,吴王和牧王先后倒台,而今能够只手遮天的皇子除却他晋王,实在找不出其他人。
对于这些墙头草,自然不会为了李牧尘而得罪晋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更是万万不会干的。
唐王说完之后,依然没人站出来说话吱声,他们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像是做错事的孩童,静待家长的训斥,而自己则是做好了一言不发的准备。
然而,每个朝代有着畏惧强权之人,自然也不乏不畏强权之人,可是这种人,实在少之又少,有一个人,恰是这少数人中少有的正直男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动,官居二品!
与那李牧尘也算是意气相投的知己好友,友人落难,身为朋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更何况以他对于李牧尘的了解,从一开始也不相信牧王杀害了吴王和杨妃。
而且,这一次,他可是有备而来,乃是承载着重任,即便唐王不说话,他也是要站出来据理力争的。
“陛下!臣有话说!!”
正当唐王询问众人而无人回应他的话,使其下不来台的时候,林动站了出来。瞧见他不卑不亢,声音铿锵有力,走至中央,行臣子礼节。
唐王心中一乐,有人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正是他求之不得的,而林动突然冒出来,却是晋王所没有料到的,李治于一侧皱了皱眉,一丝阴寒之色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哦?林爱卿有言,不知可有异议?!”,唐王说了一句废话,无异议之人又岂会站在中央,提出反驳。
“回陛下!臣确有异议!!”
“是吗?那你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唐王问道,对于刑部的判决有着异同的言论,自然是要提出充分的理由,便是不知他的理由是否具有震慑性。
“理由很简单!”,林动说出四个大字,坚强有力地说:“民之所愿!!”
李世民眉头微微紧蹙,重复道:“民之所愿?此话从何说来??”
林动字正腔圆地说:“陛下想来也是知道,近日,于皇城门前,可否聚集了大量城中百姓?”
“不错!”
百姓聚集皇城门前,这件事,李世民是知道的,素来以“水”称道百姓的他,自然不会派兵驱赶百姓,如此岂不违背了他的“君民舟水”的行政之道。
而老百姓自发聚集城门前,其目的很明显,为牧王请命,一位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的好王爷是绝对不会杀人的,更不能被杀。
自从那日起,聚集门前的百姓越来越多,昔日威严肃杀的皇城,而今变成了百姓们的菜市口,好不喧闹沸腾,想不惊动城中之人,怕也是难啊。
甚至于深宫内院的才人、昭仪都能听到百姓们的吵闹言语,隐约之间,像是乱闹的苍蝇,扰了这宫中难得的清静。
与其他人不同,宫锁珠帘的万千的佳人,独一人平常如初,她种花种菜,静静地品着香茗,而无动于衷,天塌不惊,看似宛然自若,好生闲散,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武珝。
暂且不论后宫之事,大明宫内,林动更是侃侃言语,不曾停歇,他说道:“心之所向,民之所愿,为政之道,不外乎一个‘民’字,而今百姓之夙愿,乃是求得陛下饶恕牧王死罪。”
“倘若杀了牧王,民怨必然四起,而陛下施‘仁政’,更知丧人心者的代价是什么?会引来群雄割据,帝国民怨四起,到时候,一统天下都尚是困难重重,繁荣富强更是无妄之言,怕是只能在梦里笑谈的梦话了。”
听完他的阔论,唐王有些不悦,他听了实在有些不舒服,经他的口,将自己贬低成前朝隋炀帝的昏君。
唐王最好面子,可以说他无能,但决不能将其与昏君相提而论。
“林动,你这话说的不觉过分吗?!”晋王忽然开口说道,他站了出来,帮助唐王反驳他的话。
林动侧身看着晋王,说道:“臣听不懂殿下的意思,更是不解过分之处在哪里?”
“方才之言,实乃危言耸听,民怨四起、群雄割据此类等等只存于隋末乱世,而今大唐帝国威仪四海,天下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何以天下躁动?只因杀了牧王吗?不觉你的话本身就是笑话。”晋王说道。
阿谀奉承的言论,林动听多了,像他这般说的如此明显,却不卑不亢的人,也算是少见。想当初吴王拍马屁,还知晓收敛些。
林动笑了一声,却听不到笑声之中的笑意,听他说道:“看来晋王殿下真是被关久了,已是忘记了帝国如今的状况。”
“大唐繁荣强盛确也不假,可你不知,州府各地,百姓们生活可算是穷困,果腹尚可,不足温饱,各地百姓居民不满之意日渐明显。”
晋王说道:“哪有如何?较之隋末乱世,那水深火热的日子,战乱不停,硝烟不断,百姓们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尚不能果腹,却如今,能有着自己安稳的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父皇天威浩荡,扫平战乱,一统帝国天下,百姓若是知恩,更应知足才是。”
不知不觉之中,他们二人已经扯到了民族大义上面。
“殿下之言,本是没错,要懂得知足常乐。然而,你可能不知,牧王的恩德传遍帝国各处,播撒贤明在外,他若被杀,于帝国来说,必然会带来数不尽的麻烦。”
包括唐王、李治他们在内,也许不知道。李牧尘的名声,不仅在长安城叫的响亮。
上一次南巡,李牧尘广施恩德,沿途百姓深受其益,徽州、鄂州、海沪三地、齐鲁大地、中原大地,他的威名早已远播在外。
不仅如此,李牧尘南巡,做了可不仅仅只有是广施恩德,他更是将丐帮带出长安,每当一处地方,都会聚集当地乞丐,劝其加入丐帮。
而丐帮在他的经历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已然成为大唐帝国最大的门派,至少在人数上面已经无任何江湖门派可以比之。
都说丐帮弟子遍布天下,这句话绝对不是一句夸大奇谈的话。
如果说,大唐境内百姓们受到李牧尘恩惠,那远在西南的西蜀国,举国上下,无不感恩于他。
当初,薛仁贵派兵围剿蜀国,若非李牧尘的存在,怕是西蜀国早已被屠戮灭亡。此等大的恩情,百姓们更是不会忘却。
而且,西蜀国公主下嫁牧王,两国联姻,李牧尘是中间唯一的纽带,一旦李牧尘被杀,两国关系必然恶化。
也许,西蜀国不足以抗衡大唐,可西北边疆,西凉国蠢蠢欲动;北方边陲匈奴伺机而动。东北地域,高句丽厉兵秣马;东海之远,东瀛国暗藏祸心,早有反攻之意。
东南西北,四境同压,再雄壮的狮子也抵不过群狼的猛攻。
林动侃侃分析,将整件事的厉害关系,以及李牧尘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的可谓是透彻深刻。令得在场之人都为之震惊。
更有人心中惊呼:“我靠!这他娘的太逆天了,一年之内,完成了其他人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情,要不要再牛掰些。”
一年之限!
李牧尘仿佛度过了一个世纪,在短短的一年,他走过了别人几十载都未能走完的路,而今被人回味说来才发现,真他娘的带劲儿。
曾几何时,李牧尘还是一位被人瞧不起的废物王爷,时过元年,他的成就已经无人可及,千万言语加于他一人之身,都不足以形容李牧尘的骄人成就。
在林动的分析之下,唐王果真动了恻隐之心,而晋王注意到李世民的神色变化,他脸上更多了一份难看。
李治不是袁天罡,他始终一点,斩草要除根,点点星火,都足以焚尽整片草原。正因当初,袁天罡不懂这个道理,最后才丧命于李牧尘之手。
赤裸裸的先者教训,他万不会重走先人之路。李牧尘留不得,此人太过于可怕,只要他活着,便有着无限可能。
方才林动说的事情,不正是如此吗?
一年的光阴,从废物到天才的华丽蜕变,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地事情。这种人,要么为敌,要么是友。
前者必当灭之,后者待利用完之后方才除掉。
“父皇,即便如同林动大人所言,可十五弟必定是触犯了大唐律法,法大于天,纵然十五弟有着天大的恩德,也绝不能够姑息轻饶。无规矩不成圆,就此恩赦,岂不破坏了大唐律法的尊严?!!”晋王苦口婆心地说道。
林动站出来,笑着说道:“晋王错了,还有一样东西可以赦免牧王死罪。”,早在之前,他已经是准备完全,只不过还没有拿出来罢了。
“什么东西?”
“万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