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差强人意的日军战果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北洋1917 !
日本舰队在海参崴外海炮战中终于占得上风,紧接着傍晚前开始的登陆却又遭遇麻烦,先头部队一个大队冲的太猛,直接被俄军的机枪火力赶进了雷区,那里本是要塞炮台下的一片低洼地带,在日军舰炮狂轰滥炸之后归于沉寂的炮台,在日军登陆上岸后又响起了俄军马克沁的怒吼!
离着海滩也就三百米不到的距离,日军战列舰上的巨炮根本没法火力支援,稍稍偏点就炸自家队伍脑门上了,倒是日本海军舰队的几艘驱逐舰上的速射炮起到了一定的火力支援的任务,可等把俄军要塞炮台上的马克沁火力点一一拔除,打先锋的那个大队就没剩多少人,那个低洼地是躲俄军机枪火力的好地方。
可也是要命的修罗场,因为是个洼地,日军舰船上的直射炮火都打不到,所以这地方被俄军埋上了地雷,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等发现不对时已经被炸的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好在俄军并没有死守,在失去了要塞炮和马克沁机枪火力之后,俄军迅速撤出了一线阵地,而日军则继续往已经空无一人的炮台和要塞阵地狂轰滥炸了足足大半个小时,然后派出第二个大队增援,才冲上了俄军的阵地。
要说俄军和日军的血海深仇那可就是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结下的,1905年的俄军论单兵素质比日后牛-逼哄哄的日军要强的多,尤其是白刃战拼刺刀,小鬼子吃了大亏,这也是日后日军强调单兵拼刺能力的诱因。
当晚日军拿下要塞和炮台,却已经精疲力尽无法连夜推进,前面说过这海参崴的炮台和工事都是面朝大海的,因此对北面而言,这炮台连个枪眼都没有,搞的日军不得不在炮台上临时建立居高临下的火力点,而剩下的四五千俄军则退守城内,以海参崴火车站为核心工事,准备跟日本鬼子打一场巷战。
俄军的英勇奋战不但让日本海军和久留米师团灰头土脸,而且为城内居民争取到了撤离的时间,在这俄国人心目中显然日本黄皮猴子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反而是对中**队相当陌生,俄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可不怕中国人,包括还没领教过的中国参战模范军。
俄国人看不起日本人,这日俄战争时期的日军除了狂热的武士道精神之外,其他从战场指挥到战略决策都一塌糊涂,单兵素质也是极其糟糕,几十万大军围着旅顺要塞楞是打了一年没打下来,乃木的两个儿子都战死在战场,在俄军占优势的马克沁和手榴弹面前,日军的主战略是肉-弹攻击。
所以日本海参崴派遣军虽然已经登陆并且拿下了濒海要塞和炮台,俄军却没有一丝投降的想法,这里就不得不说俄军比日后淞沪战场的**要聪明,放弃第一线要塞和炮台的目的是把日军拉上岸,这样可以降低对方海上舰队的舰炮威胁,而这会儿小日本的空军差不多可以算没有,空中轰炸能力几乎空白。
这就要说到海参崴作为要塞的光荣历史,1904-1905年间,初步建设完成的海参崴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未能占领海参崴。到了1910-1916年,工程兵将军a·p·费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设计方案,海参崴要塞工程兵司令a·p·绍辛少将对此极为赞成。
随后几年中,在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到阿穆尔斯基湾的绥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号堡垒和a、e、zh和z要塞,在俄罗斯岛的南岸和东岸修建了9-12号堡垒以及海岸炮台、反登陆有顶通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新的要塞吸取了当时所有军事工程科技的成果,包括很多设置良好的掩体和地下通道。
如果海参崴像当初的旅顺一样有三万守军,那么别说一个久留米师团,就是三个久留米师团都未必能顺利拿下海参崴,1918年的海参崴驻军只剩下一个东西伯利亚第七步兵旅6000人,要守卫偌大的要塞和工事可就勉为其难。
守卫要塞的主力是炮兵,这海参崴在1905年日俄战争时光海岸炮兵就有12个营,可到了1918年2月,因为俄国国内局势的扑朔迷离,只剩下4个炮兵营,等第一天登陆抢滩的战斗打完,4个炮兵营几乎损失了所有的火炮,人员伤亡也过半,不得不在要塞司令兼第七步兵旅旅长彼邵夫的命令下撤到了二线阵地。
要说这时候的日本陆军还是很能吃苦的,占领沿海要塞和炮台后,第十二师团抓紧时间很快就逐次展开上了岸,师团长柴五郎把自己的海参崴派遣军司令部设在了沿海要塞核心炮台里,钢筋水泥的建筑虽然在日本海军主力舰280mm口径的大炮轰击下遭受了损伤,但论坚固程度总比野营帐篷强的多!
登陆损失半个大队,上岸后又折损了大半个大队,日本第十二师团打头阵的第十二旅团步兵第14联队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师团长柴五郎换到了二线休整补充,换上了十二旅团的步兵第47联队打头阵。
这一夜柴五郎和他的久留米师团被登陆和上岸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体力,以至于登陆无力继续乘胜追击继续攻击海参崴城内的俄军。
1918年2月28日这一天中日两国向西伯利亚和远东五路出击,中国参战军在陆地上的三路大军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而日本海参崴派遣军和日本海军在海参崴抢滩登陆的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至于日本的外兴安岭派遣军,由于海参崴以北的海域都还没有解冻,日本的外兴安岭派遣军倒是直接从库页岛北上,跨过冰面,顺利的攻克了庙街,千里冰封下的庙街距离黑龙江注入黑龙江河口的地方约有80公里,距离哈巴罗夫斯克约有977公里,距离前世远东的重工业城市共青城有582公里。
这庙街在夏季不结冰的时候,中型海轮可达,是远东河运与近海运输的转运港,但因为不通铁路,加上这会儿才2月底还没有解冻,外兴安岭派遣军虽然名义上有日军第七师团和第五师团这两个常备师团组成,实际只派出了原本驻扎在关东州第七师团一个旅团的先头部队。
1918年时,由日本陆大旧8期毕业的藤井幸槌担任师团长的第七师团编制如下:
第7师团
第13步兵旅团:第25步兵联队、第26步兵联队
第14步兵旅团:第27步兵联队、第28步兵联队
第7骑兵联队
第7野战炮兵联队
第7工兵联队
第7运输联队
日本陆军第七师团于1888年5月12日在北海道札幌成立,是日本帝国陆军由6个区域指挥部重组成1个分区指挥部后,所建立的第1个师团。
当时重组是由普鲁士军事顾问雅各布·梅克尔所提出的。
该师团负责北海道的防务,并分成4个分区(札幌、函馆,旭川和钏路),由于日本政府鼓励以退役军人防守北海道,第7师团的兵力超额,并包括有许多原本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士兵。
母体为屯田兵的北国兵团第7师团的母体是1885年根据《屯田兵条例》成立的在北海道的屯田兵。屯田兵身兼北海道的开发和北方防御这两项重任。平时开垦、从事农耕;若有战事就投入战斗的半农半兵的半吊子部队。和前6个师团不同,被改编成师团是很晚的事。
甲午战争后的1896年,正式被改编成为第7师团。联队从札幌、旭川、函馆和钏路4个联队区征兵和补充,但是当时北海道的人口很稀少,有时在联队区一个联队征不齐的话,只能由东北地区(青森、岩手、山形等)来补充不足的人手。
用王庚的话来说,第七师团就是小鬼子的农兵部队,搁在日本战国那就是以扎枪为主要装备的足轻了,平时务农,战时打仗,人多可不属于武士,战斗力极差。
事实上,在王庚前世,这第七师团长驻满洲,在和老毛子的诺门坎之役中几乎被全歼!
这会儿倒好,第七师团前世命运的魔星,诺门坎的大boss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此时还不过是个下士,十月革命爆发以后,俄军下士朱可夫参加了红军,加入莫斯科骑兵第1师第4团,成为一名红军骑兵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