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小利蒙眼
灌婴沉默了一会,看着韩信道:“元帅是认真的?”
韩信转过身去,看着浑身上下落满了白雪的项伯,沉吟道:“现在军中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亲信,只要我一声令下,项伯身边那十来个门客就会彻底变成齑粉,老将军你说呢?”
“哈哈……”灌婴忍不住笑了起来,把身上的白雪都震得掉落下去:“元帅这是在和我说玩笑。”
“不过,元帅如果想要保住现在的一切,倒也是有一条路子可行。”
韩信眸子里刚升起来的炙热光芒,有再一次黯淡下去,比前一次暗淡的更加厉害:“我韩信无儿无女,妻妾早就在睢阳城被秦军屠戮。”
灌婴心脏狂跳,追问道:“元帅难道就不想听听我说的免除灾祸的办法不成?”
“成为项伯门下走狗!”韩信冷笑道:“我说的对不对?”
“唉!元帅你既然已经看得很透彻,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这也是唯一的路子。”灌婴叹息道:“说实在话,我心里是有些后悔的。”
韩信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灌婴在后悔什么,诺大的一个汉国几十万雄兵,足可以与秦国争锋,结果却硬生生被他们自己内耗弄得分崩离析。
“现在这就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实在是叫人觉得无比窝囊!”灌婴眼神有些发狠。
韩信却已经把目光看向了自己身边、四面八方在雪地里一声不响的踩踏着白雪行军的武夫们。
这些都是好儿郎,三十万雄兵到了现在跟在他身边,也就只有这几千亲兵了。
“陛下……总不至于真的不把我们当做人看。”韩信支吾着。
灌婴摇头:“天下大宗为天子,小宗为诸侯已经有八百年历史,这数百年以来,血清关系一直都是人们最信任的力量,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别的事情上,两国开战以后讲和,都需要互相送给宗室女子作为牵制,元帅早做打算吧。”
韩信还是犹豫不决:“眼下何人还可替代我南路大军的位置?”
“王玄策此人智勇双全,为不可多得之帅才,有统筹全局,上兵伐谋之权术,元帅不能小觑了这些人。”灌婴低声道:“在这,我大楚国宗亲之中,驻守在成都的项声将军,也是统帅大军征伐的好手,只不过成都之地对于我朝极为重要,所以这件事情才轮到了元帅身上。”
“这一切都是权力交换的筹码,皇帝本身不想看到宗亲势力过于庞大,然后呈现出尾大不掉之势,可是如果把军权都交到别的人手中,皇帝却又担心会出现当初张楚政权武臣等人拥兵自立为王的弊端,元帅现在明白,为什么了来监军的人是项伯了吧。”
韩信后背已经被冷汗清透。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项伯现在这一副可怜的样子,只怕都是故意装出来的,他身上必定有皇帝笔下的密诏,只要元帅稍微表露出来有忤逆的意思,元帅真的以为您会下这些亲兵会听从你的命令,还是他们楚国人皇帝的命令?”
所有的士兵都是楚人,相形见绌之下,这结果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韩信仰天长叹:“为今之计,姑且奈何?”
“元帅不必担忧,不如想想之前那一个法子,在这乱世之中,人只要能获得下去,就比什么都强。”灌婴太息一声:“老夫当初见过一个妙龄女子为了一顿吃的,心甘情愿和几个莽汉睡觉,都是这乱世惹的祸,你我身在乱世中,都由不得自己。”
韩信心情很沉重,两人没有再说话,作为一个外来之人领军三十万在外,楚国皇帝不信任,也算是常态……可有些事情发生,却实在是令人心痛。
……
朱提城在下雪,番禺这边却是火辣辣的太阳,王莽把韩信兵败的消息亲自送到了周瑜面前。
“现在事最佳的时机,只要攻占下来横浦关,从此以后我朝占据南海郡这边,就是铁板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王莽眉飞色舞的说道,他看着犹豫不决的周瑜,道:“大王要是不能决断,不如请示一下太子爷?”
“这一去一回,却也是需要好些时日,战绩也会贻误了。”冉闵也赞成出兵北上,攻取横浦关。
现在的横浦关几乎没有什么厉害人物把手,秦国兵锋北上,便可以直接拿下横浦关。
“不可!”周瑜断然道:“就是太子同意这件事情,孤也不会同意。”
“这是为何?”张飞不解,“大哥,现在可是最好的时机啊!”
“一旦我们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拿下横浦关,到了那个时候,楚国对我国的戒心就会彻底爆发,到了那个时候,我国还如何坐视楚国和蜀国狗咬狗?”周瑜拂袖道:“再敢言说攻取横浦关之人,就地处斩!”
王莽吓了一跳,周瑜虽然是大秦国的异姓王,可王爷就是王爷,真的以这个理由将他出战,朝廷那边也不会为了一个臣子,就和手握重兵的周瑜翻脸。
毕竟大秦的天下可是还需这些异姓王打呢。
“臣失言了,还请大王赎罪!”王莽起身拱了拱手。
张飞也冉闵两人也被周瑜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吓到,只不过是终究是兄弟,也知道自家大哥说的话其实就是给王莽听的。
毕竟是自家兄弟,很少会多想别的事情;周瑜一旦把事情定下来,冉闵和张飞两人绝少会有不同意的。
且同样,周瑜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从来不会单独的只考虑自己一个人,也会将自己的两位兄弟考虑进去。
“王大人忠心为国,孤自然之道,但是眼下楚国和蜀国杀得难分难解,我朝好不容易才从这一场旋涡泥淖之中脱身,此刻就为了一座城而已,在此陷入纷争中,实乃是不智之举。”
王莽心中还是觉得这只不过是就是拿下一座城池而已,可周瑜不同意,他还真的是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便拱手道:“下官受教,日后不敢行此孟浪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