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一家子全是妖孽
再次从客厅出来,白了一眼院欢笑的众人,提着刀便在小院的洗衣板开始给鸡开膛破肚。手机端 m.
或许······整整二十一年没和亲生儿子这般和睦相处过的李世民,在这小院之像李宽的小尾巴,连给鸡开膛破肚李世民也下意识的走到了李宽身边。
当然,他对给鸡开膛破肚没什么兴趣,他只是想要利用这样的机会问问李宽令百姓致富的方法,毕竟人在下意识之说出来的办法是最实在的。
这是李世民,他或许冷漠,或许在亲情之总参杂着功利心,但对百姓的那颗真心却是实实在在的。
“呕······”
想要问的话尚未出口,干呕了下,只见李宽将鸡郡肝破开,毫不在意的抖动着里面的鸡屎,还用手抠了两下抖落的残余,异常恶心。
将郡肝之的鸡内金小心翼翼的揭下,在清水之洗了再洗,那样子如同在清洗珍宝一般,令李世民有些疑惑。
李世民强忍着自己再次呕吐的冲动,开口问道:“这东西难得是什么美味不成?”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其实错过了很多美味。
至少在李宽看来是如此的,像鸡下水这样的东西,加酸菜大火一炒,那可是难得的美味,若是这个时代有芹菜更好了,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肯定是没吃过内脏之类的东西的,毕竟在这个时代,各种下水只有寻常百姓才会食用,皇帝和有钱人家那都是吃肉的。
“您是是鸡下水,还是说鸡内金?”发现李世民的目光,李宽抬头瞟了眼李世民,笑道:“鸡下水确实是难得的美味,鸡内金则不是,这是准备给兕子食用的。”
“何为鸡下水,何为鸡内金?”
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大唐的皇帝果真没见识。
像是李渊,第一次听到他说之时也是出言询问,与之孙道长相差远了,人孙道长二话没说把鸡内金给拿走了,还说什么鸡下水是难得的下酒菜,煮熟切块好。
听李宽将所谓的鸡下水和鸡内金区分之后,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你说兕子要吃这所谓的鸡内金?”
所谓的鸡内金便是鸡郡肝里的那层黄皮,适用于消化不良、面色萎黄、不思纳谷、小儿疳积、形体消瘦、腹大腹胀、脾胃虚弱、食积胀满、肠结核、骨结核等等病症,而兕子便有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情况,自是良药。
李宽点点头,瞅了一眼李世民,笑道:“二伯也可以吃一点。”
“朕也要吃?”
李世民很苦恼,为什么来了台北之后,自己和兕子食用的东西都是些令人只凭想象便要呕吐的东西呢!
兕子,你与父皇真苦啊!
李世民心仰天长叹。
至于最初的打算,全被李宽的一席话给弄到了九霄云外,苦笑着走到了忙着退鸭毛、鹅毛的李渊等人身边。
匆匆将鸡处理干净,提着进了厨房,再次出门,刚收拾好的鸭便由李臻递到了他面前,只好从事着之前处理大公鸡的动作。
不过,这次有些不一样的是,李宽把两个孩子也叫到了身边,一边忙着手的工作,一边不在意的问道:“摆摊十几日,有何感受?”
一听李宽发问,兄弟俩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连一旁帮着李渊退鹅毛的李世民听到这句问话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正题来了。
连忙放下手退鹅毛的工作,不声不响的走到了李宽父子三人的身边。
“累,钱财不易挣。”李臻和李哲同时开口,完全是出自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恩,知道累和钱财不易挣也算不错。”李宽点点头。
知道这个答案肯定不能满足自己父皇的要求,李臻将自己一路打好的腹稿说了出来。
“今年购买年华的百姓之去年增加了三成,可见外城的百姓这一年以来的收成不错,百姓渐渐富庶了,而且今年购买年货的人之,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台北的百姓亦有所增加。
据儿臣看到的情况,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台北的百姓增加的人数,之从大唐前来的百姓增长要快,说明其他地方的百姓从大唐前来的百姓要勤劳。
按照华国制定的农商结合之策继续发展下去,百姓的日子便能越发富庶。
不过,民间百姓的融合情况并不好,百姓之依旧存在歧视的问题。”
李世民注意到了农商结合,却未有过多的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农桑结合本是自古以来的发展办法,却不知李臻所言之商,并非他理解的桑。
但这并不妨碍他有些好,好李臻既然知道百姓之间存在歧视的问题,李臻会有何种办法解决。
正打算开口问,便听到李宽已经开口了。
“有些片面了,你所言的情况,并不能说明从吕宋和南半岛迁移到华国的百姓大唐迁移到华国的百姓勤劳,单单从购买年货的情况来定论百姓的勤劳度不准确,想要了解实际的情况,必须走到百姓之亲眼见识,合理的分析各个官员报的数据,从大唐迁移而来的百姓大多都其他百姓懂得更多道理,又何如能肯定大唐的迁移而来的百姓不是在积蓄家财而不大力购买年货呢?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大唐迁移到台北的百姓要其他百姓懂。”
发现儿子一脸深思,李宽笑道:“这个问题暂时不论,说说当如何化解百姓之间的问题。”
“大力推行汉化教育。”李臻肯定的回了一句,沉默了片刻,继续道:“今日有一对母子便是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台北的,那少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想来是在小学读书,那些自视甚高的百姓听到那人一口汉话之后,脸的神情便发生了改变,可见他们亦认同他乃华国百姓,一旦大家都说汉话也没有所谓的歧视问题了,至于其他方法,儿臣暂未想到。”
“能想到这些已经不错了,一旦大家都说同一种语言,歧视确实不存在,推行汉化教育的办法可谓融合百姓最稳定的办法,也是一国发展的根本,记住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
“儿臣知道了。”
“不过,对于百姓融合的问题不仅仅只有汉化教育这一个办法,年后,父皇会去台南,带你们兄弟二人去看看台南的情况,你们再好好想想。”
李宽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但发现小儿子准备开口的样子,他便再次开口了,“哲儿,今年摆摊有何感想?”
原本,李宽没打算考校小儿子的,并非他区别对待,而是小儿子今年去了长安,摆摊的时间不过一两日,考校小儿子有些不太合适。
李哲听了哥哥这么一大段话,本想在自己父皇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可等到李宽发问,他又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毕竟他真没有哥哥想的那么多。
不停的挠着小脑袋,眉头皱成一团,突然展颜一笑道:“除了哥哥所言的情况,内城的百姓外城的百姓富庶。”
听到李哲的回答,李世民笑了,这是什么感想,是傻子也知道内城的百姓外城的百姓富庶。
但,李宽却注意到了李哲那句“除了哥哥所言的情况”,不同李世民那般发笑,一本正经的问道:“那哲儿可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机会和商业的重要性。”
李世民一愣,没想到李哲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急不可耐的开口道:“具体说说。”
“内城百姓外城百姓富庶,无外乎这两个原因。
第一,便是内城的百姓很早便跟着父皇来了台北,他们抓住了一早跟随父皇来华国的机会,在台北的日子外城的百姓长,自然要富庶许多。
第二,便是内城的商业外城商业繁荣,只要谈成一笔买卖能得外城百姓忙碌半年。”
“不错,内城的乃大型商业交易心,确实如哲儿所言,不过,你们兄弟二人要记住,外城的小宗交易亦不可或缺,不论商业的大小,只要存在便是合理的,不可小视,若没有小宗的商业交换,百姓难以富庶,毕竟大型交易只能带动一小部分人富庶罢了。”
“父皇放心,这些儿臣都明白,您当年留下的手稿,儿臣一直在认真研读。”
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李宽再次问道:“臻儿,听了弟弟这番话,你有何想法?”
“父皇,儿臣认为官员的任命乃重点。”
李宽点点头,没出言打断李臻的思路。
“治理内城之的官员起外城的官员懂得更多,其实外城官员能划出一方土地作为固定的交易场所,如贩卖牲畜只贩卖牲畜,贩卖吃食的地方只贩卖吃食,外城的商业亦能发展起来,百姓亦能富庶。”
李宽看了一眼两个儿子,笑道:“怀恩和怀义的看法不同,你们兄弟俩的看法亦不同,这些感想有多少出自于怀恩和怀义之口?”
“三成,对于外城的规划便是怀义叔告知儿臣的。”李臻很老实。
李宽点点头,看向了李哲。
“五成,抓住机会便是怀恩叔告知儿臣的。”李哲吐了吐小舌头,心想着父皇果然厉害,这都能看出来。
“还不错,有自己想法好。不过······怀恩和怀义的看法依旧有些片面,若你们兄弟二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差不多完美了。
当然,这只是从商业来论,对于我们而言,评判一地是否富庶,并非只是单单从百姓生活和商业的繁荣来判定,还有人口的增加幅度,幅度大便说明百姓的日子过的不错,一县之地的老人死去的少,也能说明百姓渐渐富庶,还有教育程度,百姓的素质,一县之地的环境等等。
今日暂且不细谈了,父皇说再多也不如你们亲自去了解,以后记得多听多看多问,明白吗?”
两个孩子点头。
听的如痴如醉的李世民却愣住了,怎么不细谈了,他还想继续听下去呢!
不过,他也没开口,毕竟父子三人的对话已经给了他不少启发,他也得利用消化消化。
静下心来,想着父子三人的对话,李世民总感觉到怪异,这种怪异在他看向两个和李宽说说笑笑的孙儿时,他明白了。
这场对话出自于成年人之间没什么,但出自于两个孩子之口却令人心惊了,毕竟小孩子的思维总归是没有成年人的思维来的全面,但李臻和李哲兄弟两话却令他这个成年人都陷入的深思之。
关键是,他还觉得李臻和李哲兄弟俩说的在理,说出了一般人根本难以想到问题。
看着父子三人的眼神变了。
儿子乃生而知之,孙子亦不弱于儿子,这一家子全都是妖孽啊!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