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夺鼎1617 > 第三章 摸清家底

第三章 摸清家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着名的职业经理人琏二奶奶王熙凤说过一句名言“大有大的难处如今只是外表上虚好看内里全是空的。剑侠提供”这句话用在李守汉这里便是最恰当不过了。

守备府有田地四十余万亩水牛两百余头。库房里历年积累的稻谷一万余石。不过别的说起来就有些丧气了。盔甲有三十一副军服有二百件。但是盔甲还是李守汉的父亲刚刚当上守备时候打制的。军服吗除了虫洞、老鼠屎之外也没有多余的什么东西。臂手有五副。背旗有十五面旗杆五十根合力弓六十张弓弦七十条大箭七千五百支。* www..com腰刀二百把长枪三百根带15个椰瓢20个茜红雨笼二十四个茜红毡袄三十四领。

此外还有藤牌把狼筅钩枪。铁尖扁担大棒若干。马鞍仗辔头肚带滚肚木绊草铡绊马绳若干副。

火器有鸟铳70门。手铳5把搠仗50根锡鳖40个。火箭二百枝箭篓50个。油罩1个火绳20根。还有药管铅子袋铳套火药铅子若干。里面最宝贵的就是虎蹲炮一门配有铁锤一把剪一把。锥一把。药线盒一个药升一个木送二根。有铜一万斤铅三万斤。石栎杆一千根。生铁四万三千五百一十七斤。码头上有五百料船十五艘一千料船三艘。船上没有火炮。

听着从福伯一个一个报出来的数字李守汉的心就如同从喜马拉雅山的火炉边上被人一脚踢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冰块里。

“我们要弄那么多的铜铅做什么?”得知自己的钱都被老子换成了铜和铅之后李守汉大为恼火如果不是换成了这么多的铜和铅那么老子岂不是可以拿着那白花花的银子一走了之?找个地方随便去逍遥去?

“少爷您请看。”福伯摊开了一幅地图用手指点着。“这里就是我们守备府所辖地域东面是大海我们有十几条渔船在海上打渔。这里的鱼虾还是很多的可以保证数百户人家的衣食。海是我们东面的屏障和壕堑。而我们的西面和北面、南面三个方向都是一群饿狼。”

这个时代的安南正是越南所谓的南北朝时期其实说是南北朝吗倒不如说是三国时期一个大家都承认的黎朝却有所谓的南阮北郑两个政权而在更加遥远的北方高平地区还有一个莫氏的政权残余势力。在南方还有一个占城国。如此不是三国混战是什么?

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李守汉的死鬼老子在守备官寨内开炉铸钱那些铜和铅按照铜六铅四的比例被匠户坊的工匠们铸成嘉靖通宝在安南的广大地区流通换来了这守备官寨的平静和富庶。

听完了福伯的介绍李守汉一屁股坐在了黄花梨官帽椅子上。

如今是万历四十五年很快在历史书里在东林党的笔下有名的贪财好货的万历皇帝就要在萨尔浒大战失败后一命呜呼马上就是短命的泰昌皇帝仅仅一个月的皇帝几乎连年号都没有。然后便是木匠皇帝天启和他弟弟崇祯上台做皇帝。崇祯同学做了17年的皇帝然后就在景山上去找那棵着名的歪脖树去讨论理想、人生价值以及生命的永恒意义的主题去了。那一年是1644年那么今年就是西元1617年。

这一年东北的**哈赤造反称汗一年后以所谓的七大恨起兵誓师反明正式的成为了分裂主义分子。在他死后他的八少爷皇太极上台掌权很快就会统一蒙古攻克朝鲜全力对付大明王朝。

这一年东面的日本德川家已经坐稳了征夷大将军的位置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开始了德川幕府时代。

明年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出生了。

明年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明年内地的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到了天启末年间陕西等地大旱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也会找到了流寇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他们会在江淮河汉之间四处流窜直到打进北京城。

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兰西大打出手就是为了谁是合法的继承人。隔壁暹罗的权臣巴赛.通开始掌握绝对权力然后在几年后自立为王。大城王朝就这样完蛋了。

再过几年太平洋对面尼德兰人就会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开始建设新阿姆斯特丹。

再过几年俄罗斯人开始在韦爵爷的属地建设着名的雅库斯克城把这座城市作为向远东地区扩张的中心然后一直向东一路上血迹斑斑直接到了大海。

“怎么办?”逃是逃不掉的即便是从这里安南的守备官寨逃走了逃到了大明内地顶多再有十几二十年满清鞑子就要大举进关到那个时候要么死于大屠杀要么就是头顶上被留着可耻的金钱鼠尾死了都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逃不掉大时代的浪潮那我就该被浪潮吞掉?然后一点渣滓都不剩的这样无声无息的死去?

难道我就应该这样的被死去?难道我就应该成为别人推动历史车轮的垫路石子?难道我就应该成为民族融合时候的牺牲品?成为所谓狼性基因注射时候被淘汰的那部分?

“福伯说说我们有多少人口。”李大少爷咬着后槽牙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

“按国朝编制千户所有兵1120人因为当年咱们是奉了毛大人的令旨留在这里所以人马较多给了1500兵马另外还有三百水师。如今在码头上的那些船只还有还是打渔的大多是这三百水师的后人。”一边说福伯用手点着在书房门口手扶腰刀守卫的左小鹏和徐大虎“这两个小崽子也都是水师的后人。当年要不是他们少爷您怕是已经。。。。”

嗯?难道说这两个身边的跟班还是前任李大少爷的救命恩人?

“如今有多少人口?户籍?丁壮?”

“军户人口截止到上个月全部人口为五万八千五百三十二人。壮丁一万一千九百一十二人。不过”

“不过什么?”

“这些人户不都在我们手中很多都在各个百户、总旗手中。在我们手中的大约只有不到四千壮丁。”

嗯?我手里有将近四千壮丁?似乎事情还有得搞啊

“民户我们有将近四千多壮丁。。。。”

“等等我们还有民户?”

“是啊少爷这些年大明内地人多地少闽粤两省的很多人就出海谋生在安南的也有不少因为在河静有我们守备府在这里所以依托守备府谋生的闽粤两省流民也有很多从老太爷那个时候开始就把他们作为民户编组按年收取赋税钱粮。”

“壮丁就有四千多?”李守汉的声音都发颤了光是看到外面大街上人来人往但是没想到自己手里的资源还是不少的啊。

“是。因为出海谋生那就是九死一生所以大多数是青壮女人和孩子很少。”

坐在舒适的太师椅上李守汉用食指和中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扶手这是他的习惯每到思考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动作。

壮丁就有将近一万虽然少了点但是在南中这种地方如果把这近万壮丁和六万人口的力量发挥出来何事不可为?

“这些人都是有何技艺?以何为生?”努力稳住自己的心神李守汉想要知道自己的这些可用人员都有什么人才。万一有懂得造炮、炼钢的在这个乱世自己可就可以横行无忌了。

可惜得到的回答很是让人失望。

“少爷这些流民组成的民户大多数是以种田为生。”福伯略带沙哑的声音带给李守汉的是很让人失落的信息。

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起就把全国的老百姓分为军户、匠户、民户等等种类。在守备府辖区也是按照大体这样的方式对下辖的人户进行编制不过稍微进步一些的是按照你的谋生手段来进行的。会打铁的自然不会和种田的编在一个册子里。会造船的和伐木的安排在相关册页里。相比起来不得不承人守备府的这套管理模式还是有他的先进性的。

“匠户按照技艺来分的话打铁的修造船只的木匠造纸酿酒织布烧窑织网等等大约有四千余人。”

懂得打铁会修造船只木匠伐木懂得织布织网造纸酿酒在明代的工业体系里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城镇拥有这样的人员结构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看着李守汉满脸的疲惫和不愉福伯摆摆手示意几个人退出房间去“少爷老爷的大殡还有几天您还是早些安置那些外面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也要等到老爷入土为安之后才能见真章切莫操之过急免得累坏了自己的身子。”

听到福伯这样讲在一旁伺候的盐妹子快手快脚的将床铺整理好房间里的人鱼贯退出只留下了盐妹子和李守汉两人。

躺在黄花梨制作的大床上李守汉脑海里汹涌澎湃思潮起伏。索性披衣起床绕开睡在踏脚板上的盐妹子轻手轻脚的走到书柜前想找本什么闲书看看。排遣一下自己的情绪。

嗯?这是什么?

书柜的内侧他的手摸到了一个书包竟然是自己那天要去做实验时身上背的那个包

用银刀将蜡烛剔亮在烛光下李守汉开始检点自己的物品。嗯几本打印出来的小说这还是利用办公室的电脑下载之后整理出来的穿越类小说还有一本着名的金鳞一本白洁。一把卡尺有公制和市值。还有自己做公司技术总监时候的工作日志以及一些技术资料。还有一份客户发来的订单要求。

翻着眼前的这些东西李守汉顿时觉得眼前的这盏烛光比起以前任何的灯火都要明亮“老子的金光大道就在脚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