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夺鼎1617 > 第九十二章 外交与实力

第九十二章 外交与实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过节之后第一个工作日五千字奉上大家继续支持。

柏威夏寺。在真腊被称为preahvihear而在暹罗人口中叫做khaophraviham。柏威夏寺与真腊的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她坐落于海拔达到550米的扁担山脉悬崖之上整座寺庙建筑气势磅礴、震撼。最早开始建造帕威夏寺的是吴哥王国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yasovarmani)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即策划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圣寺最后选择了柏威夏现在所在的悬崖上。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一块福地。但柏威夏的建造屡经波折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正式完工约在1152年。期间吴哥王朝经历了13位君主一直在不间断的建造该寺。尽管一直以来皇室内部斗争不断对于兴建圣寺的愿望从未改变。

柏威夏寺的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这个寺庙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峭壁上四面有长长的阶梯上下。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甬道两旁有28米长的雕龙古刹围墙内还有七个石池。柏威夏寺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山门屋角翘起上面是精雕细琢的花纹。围墙具有浓烈的吴哥窟式风格曲线环绕。整个建筑呈褐红色在绿荫和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古朴壮美。

摆在礼房主事安天虹面前的便是这样一座寺庙。

“可以答应把这座庙给暹罗人我们北线打下的土地也可以归还给他们但是南线地区要听我们的。”

湄南河以那空沙旺为界以北为上游以南至河口为下游下游地区便是著名的湄南河平原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每年定期泛滥的河水让这里的土壤深厚、肥沃。

守汉的眼睛冒着绿光盯住了这块面积大约五万里的平原当然还有马来半岛。

“但是为了弥补我们的损失兵马、钱粮、枪炮暹罗进出湄南河的货物我们有收税权。”

“另外为了我军车驾撤军方便暹罗必须提供劳动力和钱粮修建从大城、呵叻城、到乌文叻、察他尼、四色菊府、黎逸府等与真腊接壤所在的道路。”

“为了补偿我军水师的损失暹罗每年应向我军提供造船木材若干不得少于制造六艘两千料船只之数。超出部分我军可适量给价。暹罗必须对此类物品免税。”

“暹罗王必须缴出原有王印到呵叻大营叩见王宝将军。同时我南中将军府会重新颁发王印与暹罗王。”

“我军在暹罗停留期间全部粮饷由暹罗国库支出。”

……

安天虹的脑海里不停的浮现着一个个南中军提出的苛刻条件“这些条件暹罗能够接受?除了我们撤走北方的军队被占领的土地还给他们。”他一阵摇头苦笑。

但是安天虹的性格决定了只要是自己认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下去。这个从他一开始和守汉辩论儒家教义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用守汉的话说他比较轴。

所以这次和暹罗使者谈判的差使责无旁贷的落到了他这位礼房主事头上

“蛮荒小邦之臣见过上国老爷。”使臣巴颂·乍仑蓬很是谦卑的向安天虹叩头行礼。一口流利的官话让安天虹大有好感和意外。

“贵使怎地说的如此好一口官话?”见礼已毕后安天虹一面是好奇一面是盘桓。

“大人有所不知小臣本是华胄祖上是跟随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本姓陈为了在暹罗谋生方便才改了名字起了当地的名姓。不过小臣未曾一日忘记自己为天朝后裔每日都给祖先牌位上香。”

“不仅小臣如此下邦中华胄众多大城府中每逢集市官话此起彼伏。当日王宝将军在素林府也是感念于此才对敝国将士网开一面的。”

乍仑蓬或者是陈伦的话三分假七分真。说汉语的人多暹罗华侨多这是安天虹早就知道的并且守汉自己也心中明了。但是守汉也清楚在中华民族在海外的侨民中绝大多数都保留着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只有在泰国的华人华侨被当地同化了。

“对于这样的国度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对付。”这是守汉给安天虹的指示。他可不愿意以后有什么你不信他信明不拉英拉之类的事情出现。

几句客套话说完两个人开始进入正题。

“大人下官受敝国国王委派特来请罪恳请将军能够俯允敝国求和之请。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漫天的诸多佛菩萨都是于心不忍的。”

陈伦的话说的颇为悲天悯人如果换了别人说不定会起同感但是倒霉的是他遇到的是安天虹此公已经是李守汉的铁杆追随者。如今以河静为中心在江北地区有了几十所小学堂在册读书的各族娃子有一万四千七百多人这些娃子们读书识字学了守汉推广的六艺走出学堂或是继续进入政事堂读书接受村官教育或是被各个工坊招去做预备匠师学习冶金、化工等诸多墨家之学但是俱都是衣食无忧前途似锦。

试问有哪个先生不盼着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前途?

更何况这几年眼见得河静从一个蛮荒小镇变成繁华大城这里面也是有自家的一份功绩。

他的思想已经悄悄的被李守汉给改造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儒生了而是有点法家和纵横家的味道。“我管你是不是生灵涂炭只要我的治下百姓合适就可以了”

“这个自然我家将军也是一副菩萨心肠又是上天眷顾的人物自然要议和的。喏这便是我家将军亲自审阅定稿的议和条件如果能够答应本官便可上报将军请他下令王宝、张小虎二位统带、指挥停止攻打大城的行动。”

厚厚的一叠议和条件文本摆放在陈伦面前晃的他有些发愣“这许多的条款?莫不是要让我暹罗万劫不复?”

“一、割让呵叻府(包含)以北、以东土地割让湄南河下游直至河口的土地。”

“二、赔偿军饷一千万两白银二百万两黄金。或用等价物品充抵。”

“三、征集民夫、提供钱粮修筑上述两地区道路以供我军行动方便。”

“四、为了弥补我军在此次战事中的损失我军有权对通过湄南河进行贸易的货物征收税赋。”

……

“这分明是要灭我大暹罗啊”陈伦恨恨的将手中的罢兵条件文本丢在桌案上。

“我暹罗虽然僻处南方却也受圣人教诲且又有佛祖保佑自古以来便是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今日下官来此不过是我国国王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刀兵四起生灵涂炭不惜委曲求全实乃舍身饲虎的慈悲为怀却不想贵军的胃口不亚于猛禽饿虎。下官也无妨了大不了刀斧油锅倘若不死少不得北京城里走一遭圣上面前告一次御状”

他站起身来正了正衣冠一副昂然面对屠刀的正气凛然神色。

安天虹看到他这副神情也不发作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贵使何必如此?我家将军曾经说过两国实力相当时外交便是外交。一国实力强大时实力便是外交而对实力弱小之国外交便是实力。贵使如果觉得今天我们提出的罢兵言和条件与你们相差过于悬殊可以先回馆驿派人快马哦如果需要上奏贵国国主我们可以提供快船。待禀明贵国国主后由他定夺。不过要快些下官等得只怕前线的将士们南中的百姓们等不得。”

“来人。”安天虹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好这百合瓷可比江西瓷还要贵重的多一旦损毁了可是要让自己的腰包肉疼不少。“送客”

坐在土人抬着的轿子上乍仑蓬或者是陈伦心中不停的回味安天虹说的那些话虽然很是**裸缺乏圣人教化之后的仁义道德但是在战场上讲究仁义的似乎只有一个身死国灭的宋襄公而已。从将军府礼房出来沿着去馆驿的街道陈伦很是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下河静府。

这时候正是上午最为忙碌的时刻商铺都进入了营业的高峰期从港口到商埠的道路上土人或是人背肩扛或是用板车装载大件小箱的货物如同流水一般在俗称烧灰的水泥路上川流不息。同陈伦熟悉的那些暹罗苦力或者平民不同这些土人苦力虽然汗流浃背却是面带笑容脸上洋溢着一种特殊的神情对是一种对生活的期待和满足感。而不是那种麻木和浑浑噩噩。

“实力外交外交实力。”陈伦口中不停地咀嚼着这两个词汇忽然“轿子怎么不走了?”

“回禀大人前面有巡检拦路设卡那条往馆驿去的路有军马钱粮过境所以禁街了。”一名从人在轿子外低声回答。

嗯?这倒是个好机会一直在前线那些武人的口中听说南中军如何如何那些粗鄙武夫的话如何信得?还是要我等这些读书人亲眼所见亲身见闻才能作数。“把轿子往前抬本官要仔细的看一看这南中军的军容如何”

在巡检设立的卡子前陈伦的轿子挨了无数的白眼和指责从人群中挤到了最前面巡检们的身后一条大路已经被空了出来平日里显得窄小逼仄的路面立刻变得宽阔了许多。却原来这条路也是有两丈左右只是平日里人来车往过于频繁了。

“来了来了”人群一阵骚动指着远处的一匹快马。

马上的骑士背后背着一根认旗上面很是明显的绣着一个在云天中翱翔的凤凰手中高高的擎着一面大旗正是凤凰营的报捷信使。

他身后二十余步两匹战马疾驰而来马上的骑者正是南路军指挥王宝的两名近卫队官黄一山和炎龙。两人手中各自举着一根竹竿竹竿上高高挑着一块白布上面淋淋漓漓的用巨大的字写着“我军攻克呵叻城献马报捷”

两人的身后是似乎一眼望不到头的马群在百余名凤凰营士兵的驱赶下蹄声如雷沿着大路而来。看着这些马匹陈伦有发呆这些马分明便是窝罗翁北上时携带的那些马匹想来是全数被王宝俘获成为了南中军的战利品。

“大人这些马匹全都是我们的有几匹马仿佛是呵叻城中驻军的。”陈伦的从人低声向他禀告。

“我知道”

他没有好声气的训斥了从人一句。

一马生风十马生雷千余匹马从街市上经过的声势可想而知。看着这些原本是自家的马匹却成了别人耀武耀威的工具听着耳边一阵阵欢呼叫好声陈伦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百味杂陈。

终于马匹全数过完巡检们却仍然没有打开卡子从人上去打听却被巡检告知“别着急一会还要过兵。你们要是有什么急事的话可以从别的路口绕一下咱们河静就是这点好条条大路都是通的。这可是将近一万新兵可是要一些辰光呢”

听到这话陈伦有些光火了这南中难道不是大明天下吗?怎么能够让士大夫给兵卒让路?身边的土人用一种很是奇怪的眼神看着他那就如同在看一个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人。

“难道难道这南中将军府竟然暗中行的秦制度?士大夫也要为军兵让路?”

既然一时半会过不完索性陈伦便带着几名从人从看热闹的人群中挤出来到了路口的一家“潮江春”酒楼之上这里正是经营潮汕口味的。喝早茶的人们正在那里高谈阔论谈论的除了生意农桑便是远方的战局。

在二楼上塞给了堂倌一块碎银央他找了一个临窗口的位置陈伦坐下要了一些肠粉虾饺凤爪之类的茶点等着远处的兵队过来。

“如今我们的老学长们最次的也都是一保之长了管领着数百口人不知道以后我们会如何?”

旁边的一张桌子上几个身着青色细布长衫的年轻人围在一口大砂锅旁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砂锅粥一边高谈阔论。

“看现在的势头主公至少还要再扩大地盘才行。如今每月从各地入境要求垦荒的闽粤两省移民已达二万户上下。按照大人的垦荒标准去九龙江的每户(不少于一个壮丁)就可以开垦五十亩土地。”

“每月两万户每户五十亩便是要一百万亩不对外开疆拓土上哪里去找这许多的田土?”

陈伦点手叫过堂倌悄声询问“他们吃的是什么?”

“哦这位先生您大概是从外地刚到河静吧?这是我们潮州人的吃法将海鲜、鱼生、鸡、排骨等物根据喜好个放在砂锅中同米粥一起熬煮最后喝粥吃肉。您也来一份?”

“在下也是一个饕餮之徒有如此美味自然是不能免俗的不知那几位小哥是做何种营生的?”

“他们啊?政事堂的学生今天恰逢是旬休之日几个相好的便一同上街来逛逛到小店喝茶。您莫要小看他们现在是学生过些日子鱼跃龙门就是一村一寨一屯一保的首领人物。”

堂倌的一席话说的陈伦不由得汗毛倒竖。有众多的移民田土的要求又有经过培训的村长漫说是区区的一个暹罗便是当年最为强悍的缅甸不是都无法抵抗如同洪水一般涌来的南中军移民。

“照他们的那个也给我来上一锅。”打发走了堂倌陈伦开始心中忐忑起来。这次来河静向李守汉求和暹罗颂昙王的意思是只要保留王室和官位便是将暹罗洗劫一空也没有关系反正又不是没有被缅甸人洗劫过。但是务必要让南中军撤* www..com出呵叻府地区那里的战略意义对于暹罗而言就如同燕云十六州对北宋的意义。

居高临下一旦有战事发生南中军的滚滚铁流怕是一夜之间就能够抵达大城城下。

至于说赔款犒赏三军入京问罪之类的事情暹罗王室都有考虑。甚至什么肉坦牵羊衔壁舆栋这样的事情都想到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南中军竟然提出了这样的一堆要求。

“这大城其实号称是永不陷落其实我看也是简单的很”旁边桌上一个满脸都是疙瘩的学生高声说出他的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