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风景带来的感悟
想到陈逸的悟性,王羲之面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一个克服了无数困难,能够自创出一种新书体的人,悟性又怎么会差呢,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融合众多名家的章草,更不可能自创出书体。
许询看到陈逸这一幅转化而来的书法,不禁摇了摇头,许多人拿章草当跳板,只学了一些皮毛,所以,这些人根本无需转化,直接学习今草就可以了,或者说,以他们对章草的理解,根本不可能进行转化。
而陈逸现在对于这种章草书体,十分的精通,仿佛深入骨髓了一般,自然不可能一时转化过来。
对于书法,他有鉴赏之力,此时也根本想不出办法,来让陈逸的书体转化,变得容易一些,不过看旁边王羲之的面上充满笑容,应该是内心已有了打算。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自己身上,王羲之微微一笑,“轻云,你觉得自己书体转化方面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思索,书法术的感悟,是一次次不断练习而慢慢的给予,随着书法水平的提升,感悟也会提升,如果刚刚学习一种书法,那么书法术根本不可能给予像1王羲之这般书法大师的感悟。
否则的话,他创造新的书体,也不会连续练习研究了数年,才终于完成。
这次由章草书体转化为今草,虽然比创造一种新书体要容易一些,但是却也是存在着困难。
他的内心不断回想着自己书写时的过程,然后缓缓的说道:“先生。我觉得最大的缺陷。就是对章草的依赖。不知不觉间,总会在一些地方,使用章草的笔法,使得写出来的草书,就犹如连贯起来的章草一样。”
“缺陷是对了,可是却并不是不知不觉,抬起头,看看前方的景色。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让你来到这个地方书写。”王羲之轻轻摇了摇头,指着桌子前方的风景说道。
此时他们所在的地方,正对着那一处湖水,里面的鱼成群结队的游动,荷花在随风摇曳,看起来极为美丽。
陈逸缓缓的抬起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小湖,感悟,是练习书法最为重要的内容,没有感悟。又如何能写出具有灵性的书法,从此处看来。就知道王羲之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大师,更是一位合格的师傅,不会将一些东西直接的讲解,而是要进行明悟。
悟透了,所由此转化而成的书法,自然是充满着灵性,悟不透,也只能选择让王羲之直接讲出来,那样的话,或许与自己感悟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效果却会不同,心境亦是会变得不一样。
其他三处的风景,大多是花草植物,而唯有他面对的这一处风景,则是一处湖水,绿绿的荷叶上,此时绽放着粉白色的花朵,看起来极为美丽。
在这片湖水之中,除了这美丽至极的荷花之外,还有一些鱼类不断的游动,在其中,他还现了有几只金黄色的鲤鱼出现,时不时的飞上水面,跃过荷花,然后落入水中,看起来十分的赏心悦目,更是充满了自由。
望着美丽的荷花,望着湖水中自由快乐的鱼群,陈逸的面上渐渐露出了一抹明悟之色,心中明白了王羲之所说的话语。
“多谢先生,让我通过此处风景,感悟到了转化书体的关键所在。”陈逸面上带着明悟之色,朝着王羲之拱手说道。
王羲之轻轻点头一笑,然后说道:“轻云,无需谢我,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感悟,可否告诉我们,你都感悟到了什么。”
以陈逸的悟性而,能够通过这处风景,感悟到转化书体的一些关键,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他还需要确认一下,并且让旁边的许询,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知道陈逸的感悟。
虽然这转化书体的学习,是他专门为陈逸所准备的,但其中,也有影响自己两个孩子的想法。
陈逸转过头,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湖水之中,然后缓缓的说道:“在我面前的这处风景,是一处湖水,其中最为令人注目的,便是这美丽的荷花和自由游动的鱼群。”
“其中,游动的鱼群,代表着自由,随心所欲,而这正是今草所需要的东西,我之前以章草为基础,书写今草时,却是太过于规矩,瞻前顾后,写着写着,就会将章草的习惯带入进去。”
“这一片鱼群,这一片风景,让我感受到了心旷神怡,让我的心境得到了放松,书写今草,不必考虑什么,放开自己的心灵即是,这就是我在鱼群中的感悟。”
他确实是考虑的太多了,恨不得将自己想到的一些东西,都在书体转化中实现,从而使得他今草的书写速度,甚至还比不上章草,写出来书法,无非是连贯的章草罢了。
听到陈逸的话语,王羲之微微颔,这正是他让陈逸感悟的关键所在,书法虽然有着章法的存在,但却是留了极大的空间,让创作者加入自己的笔意和感悟,特别是草书,更是如此,唯有放开心灵,才能写出好的草书。
旁边的王操之和王献之两兄弟,也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不远处的风景,他们觉得,如果换了自己,或许也会回答上来,但却不会有陈逸这般的迅速。
许询的面上露出了一抹佩服,王羲之的教导方法十分的高明,陈逸的悟性,更是让人惊叹,通过外面的风景,就可以感悟出书法至理,实在是玄之又玄。
“除了鱼群之外,带给我更大感悟的,便是荷花,荷花是君子之花,由淤泥之中扎根而生,但是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亭亭玉立,却是非常的纯洁,全身不沾染一片尘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说着,陈逸的目光放在了那一片美丽的荷花之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让我感悟到了书体转化的一些道理,虽然纯洁的荷花之上,不会沾染任何的淤泥,但是,它却是由淤泥而生,没有淤泥,它们亦是无法生存。”
“而书体转化也是一样,章草就像是淤泥,是今草的根基,更是今草的养份,以章草作为养份,来由此生长出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今草来。”
“那一片鱼群,让我明悟了书体转化时的心境,而这一处荷花,则是让我明悟了书体转化最为重要的关键,可以说,此处风景,角答了我心中对书体转化的一些疑惑,没有先生的提醒,我此时恐怕还陷入疑惑之中。”
陈逸面带感慨的说道,同时向王羲之再次拱了拱手,书体转化,并不是完全需要以章草为基础,在其上转化,而是需要将章草当做养份,吸收入今草之中。
完全以章草为基础,那么就算能够转化,所转化而成的,也不过是另一种带着今草气息的章草而已,而通过吸收章草为养份,所由此转化出来的,就如同荷花一样,有着淤泥的养份和一些气息,但却是与淤泥毫不相同。
此时此刻,听到了陈逸这接下来的话语,许询,王操之兄弟俩,甚至于王羲之的面上,都是露出了一抹惊色。
王羲之的内心充满了惊异,他之前让陈逸观看风景,所想要让其感悟的,也只是这一处风景自然自由的气息而已,放开心境,顺其自然,方能使得书体顺利的转化,而不能刻意的控制和强求。
他没有想到,陈逸竟然从这处风景中的荷花上,领悟到了更加关键的东西,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简直是太妙了,还有陈逸的那一段解释,章草就像是淤泥,是今草的养份。
在此基础上转化而来的今草,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或许有着章草的气息和养分,但是却与章草并不相同,比章草更加的优秀。
陈逸想到了他所没有想到的东西,由这荷花所感悟到的,比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还要高明。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陈逸的悟性,超出了他的意料,无怪乎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君子之花,妙,太妙了,太妙了。”此时,一旁的许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拍着手掌大赞道。
对于荷花,许多文人和画家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汉代乐府歌辞盛行时,产生了许多优美的采莲曲谣,之前他觉得这些描述荷花的曲谣还不错,可是现在,与陈逸这一段话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这可以说是他听到过的,最能代表荷花的句子,仅仅十余字,便将荷花的品质表现了出来,让人为之向往。
听到许询的话语,陈逸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无奈,他实在不是故意的,只是随口就说出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段名句,出自于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之中。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从中衬托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从中表示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之世风的鄙弃。(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