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牛家村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大江上一船满帆而行,司马光、程颐、王安石、刘琴、吕公著……一个个谈笑着观看两岸风光。~
“这江两旁的村庄,看起来颇为繁荣,这倒底是……”司马光目光瞟向两旁时,眼中不时闪过疑惑,四周一个个大佬同样眼中闪过疑惑,如今武道界跨入万斤时代,他们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到江两旁远处村庄的一些情况。
这时前方又出现一个村庄。
“停!”
“快停船!”赵挺之喝叫道。
“正夫,好端端的你叫什么停船,这大江上尿急了也得忍。”苏东坡哈哈笑着,向领头船夫打了个放慢速度的手势。
“子瞻,我想大家这一次来岭南,可不仅仅是看那什么火车的,大家说是不是呀?”赵挺之喝叫道。
“子瞻。”司马光也笑着看向苏轼,“大伙一向听说岭南富裕,秦仙傲治理有方,这一次大家难得来岭南一趟,岂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大家除了看火车,也最想考察一下岭南的风土人情,更向秦公子学一下治国大道。”吕公著笑眯眯看着苏轼,“想必子瞻不会阻止吧?”
苏轼眼中闪过一丝怪异,
“哼!”王安石哼了一声,“苏子瞻,你也别卖关子,老夫和秦公子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他这人向来大节无亏,岂会阻止大家考察岭南?想必秦公子早交待了,我们要考察,就考察吧。”
程颐也哈哈一声朗笑:“还是王介甫厉害。上一次老夫来岭南,秦公子可是什么都没阻止,这一次更不会故弄玄虚,不然也不会邀大家来看火车了,苏子瞻。你别扯虎皮,拉大旗。”
“好,好,算我苏东坡这次看走眼了。”苏轼朗声一笑,向那船夫叫道,“赵师傅,向那边靠岸。”
“好咧!”
很快大船靠岸,一行人说笑着上了岸,而后没走多久。
“这是水稻吧,这水稻长得还真是……”一个个冲到水稻田头。翻看着长得茁壮的水稻,甚至一些还捋了一两粒尚未成熟的谷花往嘴里放。
“好喜人的水稻,看这些结穗的势头,这一块田得收两百来斤吧?”
“正常情况这一块田也就收一百九十斤左右,看这势头,似乎能收到两百三十斤,很不错了,这田种得好,应该是高手种的,咦。这一块好像都种得不错……”程颐、司马光、吕公著等虽然很多出身世家,大家族,官宦人家,平时很少接触农活。甚至儒家讲究稼穑为贱事,让他们很少去接触。
可这些年秦朝大力提倡贱学不贱,再加上这几年,自然科学在长生诀上确实取得远超伦理学上的成绩,一个个就算表面如何做样子,可内里还是狠狠恶补了一翻百科常识的。再加上四十不惑,人老成精,众人中除了像刘琴、董汐严等少数外,都是四五十,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什么没看过?
一个个兴奋的‘考察’着渐渐来到了一处山路旁。
“喂!你们几个,哪来的!”一阵怪异腔调的吼声传来,不远处山道上,三五成群的汉子,妇女抓着锄把挖锄着坡土,其中十来条汉子扛着锄把簇拥着几个老者一脸警惕的走向众人。
众人连也走了过去。
“恩男干好!”苏轼连捏着鳖脚的潭州话向其中须发皆白,看来年纪极大的老者打招呼。这老者打量了一眼苏轼,又扫了眼程颐、司马光等人,脸上浮起笑容。
“你们几个看模样不似坏人,不知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何以到了我们这牛家庄?”
“他们是秦主席的客人,由我来招待,秦主席说了可以任意去哪里。”苏轼连从身上掏出一令牌,递向那老者。老者接过翻来覆去打量了片刻,才微微一笑:“这位客官,您这东西看起来像是真的,不过还得让村长过目才是,你们在这里稍等,不要乱走,这山中有豺狼虎豹。”
“这是应该的。”苏轼连说道,老人向众人微微点头,便带着一众汉子回到‘工地’上。苏轼、程颐等也走到修和山路上。
“老人家,此时应该是农忙时,大伙儿不忙农事,却在这修路?”司马光询问一个无所事事的老人。老人眉头一下皱起,而后嘴里吐出一连串话。
“老人家,大家为何在此修路?”司马光用树枝在地面划写了一行字,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眼睛立时一亮,连上前笑道:“自己走的路,为何不能修?”
“这是政府逼你们修么?”司马光又写道,“难道你们就不怨恨?”
中年汉子怪异的看着司马光:“你这人,看起来很不错,怎么问出这种问题?这是我们自己村里的路,何须政府逼?为什么要恨?”
“可修路不是劳民伤财么?自古劳役都弄得怨声载道。”司马光写道。
“伤什么财?大家借着农闲找点事做,把路修好,自己走着也舒服,运送稻谷,土豆、红薯,出进买东西也方便,这是为自己好,修路是劳累,可运农物时就舒服,有什么不对,为何要埋怨?”中年汉子目光看着司马光有一种怪异,“想不到你这老头,看起来像个大人物,问出的话却是……”中年汉子摇着头。
不远处,一个老者也在鄙视吕公著:“我们是可以不修路,可是邻村都修了,我们牛家村的脸往里搁,人家别的村里大姑娘进了村,一看这村里都是一帮懒汉,谁愿嫁过来?”
另一旁王安石却是看上了山路旁一块旱坡地上的绿油油的菜地。
“老人家,这是什么,草药么?”
“哈哈。这可不是草药,大官人,你莫非不是我们岭南人?这东西是个好宝贝。”旁边老者一见王安石对红薯感兴趣,连滔滔不绝介绍起来。“这东西,比谷子还高产,而且不挑地,
“
老者眼睛一亮:“看来大官人也是懂的,这样的地什么也种不了。连草都不爱,可这东西还真能种,而且长势还挺不错,你看看这一块地……”老者走向一处地方。
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等也感兴趣了,连都跟着走过去。
很快老者停在一块绿油油的地面前蹲下身子掀开那铺满地的绿色藤蔓,众人眼睛立时一亮。
“这……还真是那样的地面都能种!”王安石蹲下身子,又用手抓起泥块仔细观看,司马光、程颐也蹲下捏着泥块分析着这土壤,而后都很兴奋。
“这种程度的斥卤地也能长庄稼。”
“秦仙傲报上说的莫非真的没虚报?”
嵩阳书院归来后,秦朝很快就在报上对红薯、玉米、土豆等作物做了详细的讲叙。众人当时读了很兴奋,可很快一个个都产生了怀疑。
毕竟那些东西的产物太高了,适应范围也太广了点,这世间真有这样好的东西?
牛皮吹大了,往往易让人怀疑。
因此一个个心头都存了疑惑,虽然不是完全不信报上所说,可是将亩产三千斤缩到八百斤,将耐斥卤变成稍耐斥卤,总之报上说好的都被打了折扣,而这一次南下岭南。一个个也事先做了一些周全的准备,再加上都是先天高手,感觉极为敏锐,有常人不可思议的能力。所以这一次一到地头,稍微观察,甚至不需要用舌头去尝就能感觉出斥卤地的斥卤含量。
“哈哈,这个东西可是秦仙傲的一个宝贝,想当年苏某想要向他多讨一点他死都不愿。”苏轼哈哈大笑着,走到老者身旁。“老人家,他们这些人都没见过这些东西,您老人家能不能送一些给大家见见世面。”
“无妨!”老者笑道,“不过这一块地不是老汉家的,你们跟我来。”老者带着众人在一块块红薯地间左拐右拐,来到一块地前,而后直接弯下腰,拔起一根藤条,泥土翻开,只见那藤下结着三个比拳头还大的块茎。
“这……这么一株藤结的果实这么大?”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眼睛再次瞪大,而后连心中计算起来,“这一株就结了三个这么大的,这一块地是……”
“客官,这一块红薯,地质差,长势也差了点,还没完全成熟,不然还能更好。”老者笑眯眯的,又翻开红薯藤,拔出另一株,他连拔了数株,有的一株结了数个果,有的结了一两个,有大有小,最大的有两三个拳头合起来大。
“这是斥卤地,这样的地势按这结果来看……”一个个心中计算,很快眼睛亮起,而后——
“老人家,这一块地什么时候种的?立冬可以种么?”
“照料容易么?这一块地上,花了多少工夫?”
“肥水如何?不浇肥长势又会如何?”
……
日上中天,河沟旁王安石、司马光、程颐……一个个啃着手中新鲜的红薯,眼中赞色连连。
“老人家,这东西生吃好吃,你们居然用来喂猪?”
“大官人放心,我们人也吃这个,并不是都喂猪,只是有时吃不完这才拿来喂猪。”
“哈哈,熟的更好吃,可以炒,蒸,煮,甚至也可以直接扔在火堆中烤,烤出来的那个一剥开皮,那个美味,我老苏口水都要掉下来了,总之
“你苏子瞻就是亏欠不了这张嘴,什么东西,就是糠团子到了你嘴里也成了美味……”笑谈之间,一些人也交换着意见。
“依这老人家所讲来算,报上讲的没多少误差。”“嗯,我算得也差不多是那个数,就是不知另外的玉米,土豆如何?”“既然红薯秦公子没撒谎,其他总不会虚报吧。”“这也是,总之这东西若普及,有大利于民,嗯……”
两个威猛的中年汉子大步往这边奔来。“朱村长来了!”老者连道。
“王叔,他们可是?”其中一下巴有着短须的中年汉子来到老者面前笑问道。苏轼连上前递过令牌:“朱村长,这是我的凭据。”
“你这凭证,什么?”朱村长看着令牌,神情一下慎重,而后连将牌子还给苏轼,“这位苏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朱海尽一切满足您。”
“我们想先去这位老人家坐坐,
“这好!”一行人顺着山路往村中走去。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