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危机扩散(十五)
李新对国际惯例很熟悉,外交人员的地位在工业国属于很高的范畴,杀害外交人员在国际上属于绝对丑闻的范畴。 中国外交人员在美国遭到殴打,欧洲各国即便没有公开反对,也没人蹦出来公开支持。外交人员在光天化日下被杀害,这放在欧洲足以引战争了。
接到韦泽要李新去他办公室的命令,李新一点都不意外。事到了这样的地步,民朝直接对美国宣战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实际上李新已经命令部下准备各种,只要韦泽都督一声令下,外交部立刻就能作出反应。
“遇害的那位同志是什么况?”韦泽见到李新之后没有下达命令,他先询问了遇害者的相关内容。
“那位同志叫做洪奎,是洪部长的儿子。”李新答道。
“洪部长?”韦泽一时想不起哪位部长姓洪。
“前外交部长洪仁玕。”李新赶紧补充道。
韦泽听着李新的语气里面有点怅然的意思,他忍不住看了李新一眼。洪仁玕身为基督徒,本来就是光复党里面的异类。大量年轻同志成长起来之后,韦泽早早就让洪仁玕退休了。李新来句洪部长,他是什么意思?牵扯到退休工作,韦泽的神经相当敏感。即便是不喜欢去妄自猜测同志的想法,韦泽心里面还是一阵的不爽。
李新看到韦泽盯着他,连忙继续说道:“洪奎同志前年调任外交部工作。”
韦泽很快就转回了工作上,不管李新对退休怎么看,他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如果李新这个年轻同志要蹦出来的话,韦泽也不介意换一个外交部长。他继续问道:“美国方面现在有什么反应么?”
“美国官方说,他们还不清楚此时,需要调查。”李新连忙把最新况告知了韦泽。
“你们外交部有没有别的报来源?”韦泽并不觉得美国的反应有啥稀奇的,他并不认为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下的命令。与中国的政治传统不同,美国采取了联邦制。中国是中央政府先成立,之后才有各省的存在。美国则是各州先存在,最后各州决定是否加入美国。地方先于中央存在的历史事实,让美国各州的权力很大。美国联邦政府在很多事上根本管不到各州去。所以收集各州的况也是中国外交部门的工作。
“洛杉矶那边好像在搜捕罪犯,他们把此事当做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我们虽然已经向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做了强烈抗议,不过美国方面好像不准备正面应对我们。不过美国政府好像在外交口径上和英国人统一起来。我看英国的媒体正在用一件普通的外交事件来形容此次的事。而且英国与欧洲的一些小报甚至编造我们的外交人员在洛杉矶做些不体面的事,在于黑帮的斗殴中死亡的。”李新把外交部收集到的况向韦泽做了汇报。
“哼!”韦泽恨恨的哼了一声,但是他并不觉得有啥奇怪的。欧洲与美国就是这个操行,比起操纵媒体的数量程度,中国还差得远呢。唯一能让韦泽安心的是,现在中国国内还没有与外国相呼应的力量。如果是21世纪,只怕大量自诩“公知”的王八羔子已经蹦出来呼应外国的宣传了。
“那就告诉美国人,我们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如果他们找不到凶手,我们不介意去美国寻找凶手。”韦泽的声音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恶意。
“知道了。”李新连忙说道。
“把这话记下来,告诉美国人,这是我的原话。”韦泽补上一句。与美国开战是韦泽长久以来的打算,如果美国人真的给脸不要脸,韦泽并不介意动战争。更何况他儿子祁睿已经提出了卡车运输的方向,飞机的研已经有所突破。星型动机即便没进入量产阶段,也不再是单纯的实验室产品。铝制蒙皮这些思路难在提出,而不是难在实现。如果只是一场有限
(本章未完,请翻页)战争,韦泽相信这也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
李新回去之后立刻执行了韦泽的命令,美国联邦政府倒也不傻。近千万中国青壮经营北美,几年间修了上万公里的铁路,开辟了大量农场。作为中国北美六省的邻居,美国联邦政府对此深感不安。外交人员在美国遇害,对于美国联邦政府也不是什么体面事。
每当国家有需求的时候,就一定会有结果。就如纽约警察寻找一只森林里的兔子的时候,总是能拽出一只鼻青脸肿的浣熊。而这只浣熊满口喊着,“我是兔子!我就是你们找的那只兔子。”
不到十天,美国就告知中国驻美国大使。几个洛杉矶本地地痞打赌说把中国人扔进河里会如同石头一样完全沉到水底。于是美国地痞就把自己的想象给实践了。现在美国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对这几名地痞的起诉的法律程序已经开始进行。
听了这个汇报,韦泽从牙齿缝里面冷笑出来。民朝又不是满清政府,中国的强大在美国报纸上一次次的宣传中被吹的神乎其神,难道美国地痞就不知道中国强大到美国都不敢公开宣战么?但是美国佬既然做出了这样的表态,中国也不能过度的行动。
没等中国有所动作,欧洲的舆论界突然出现了对此事的大肆宣传。1886年10月24日,马叔穿着黑色礼服,悲痛的看着自己夫人燕妮的灵柩放入墓穴。他的夫人燕妮几天前去世了。
马叔并不知道历史上他的生活,在中国皇帝韦泽的资助下,马叔这三十年来的生活并不算差。只是因为给欧洲革命捐赠了太多,马叔没办法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豪富的生活。所以燕妮夫人于中国在伦敦开设的医院的特护病房中去世,中国医院在欧洲代表着医术高明,设备先进。对这所医院,燕妮夫人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不要把香气过于浓郁的鲜花放在病房里。那些花是中国驻伦敦大使馆送来的。恩叔的夫人在几年前病危的时候也是住的这家医院,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她也是在这间病房里面去世的。
葬礼结束之后,马叔看着仿佛老了好几岁。可等到恩叔扶着马叔一起坐进汽车的时候,马叔却问道:“大胡子,你觉得战争是不是要开打了?”
恩叔一愣,在这样悲痛的时刻,马叔居然关注是遥远的中国与美国的事。他答道:“卡尔,我建议你去休息吧。到海上去。”中国在欧洲的运输公司分别赠送给了马叔与恩叔一张hei卡。只要持这张卡,两人就可以随意带着家属在豪华游轮上以一折的价格渡假。甚至不用直接付现金,签单即可。船务公司并没有主动向两人索要过任何费用。燕妮夫人就很喜欢在游轮上旅行。
“悲痛是无法消除的。如果不去工作,我就只能深深陷入痛苦之中。”马叔坚定的答道。
恩叔没有再劝,他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时刻。除了转移注意力之外,恩叔也找不到能够消除痛苦的办法。痛苦是自内心,自**的。即便是理性能够无比清晰的告知自己,痛苦于事无补。可那痛楚并非来自大脑,而是来在于自己的心。
不再劝说马叔,恩叔冷静的说道:“卡尔,英国和法国报纸都开始大力宣传中国外交人员在美国被杀的案件。很多报纸认为美国政府只是找了几只替罪羊。他们嘲笑美国人正在用无辜者的生命来敷衍了事。不仅欧洲的报纸这么宣传,美国国内的报纸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新闻。很多人好像根本不希望此事就此罢休。”
“法国的同志们有没有告诉我们是谁在法国鼓动此事?”马叔问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和德国的合作,普法战争之后大量巴黎公社人员逃出生天,这帮法国革命者并不买德国的账,对遥远的中国也没多少谢意。托了英国报纸的福,为了把在欧洲游荡的幽灵和中国皇帝做连接,英国报纸大肆宣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中国是应了马叔的请求才出手的。这些巴黎公社的成员就把感激之放到了在关键时刻向中国提出请求的马叔身上。在法国的左翼中,马叔的话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就已经知道的况,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塞西尔?罗得斯都出了不少钱。”恩叔给了马叔一个刚得到的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后对巴黎公社持比较宽容的态度,大量公社成员返回了法国,而且最近国会也在讨论大赦令,大有彻底赦免巴黎公社成员,一次性解决巴黎公社问题的意思。恩叔作为马叔的联络人,向法国同志提出请求的时候,法国报业中不少人非常愿意向马叔提供消息。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著名的银行业者,塞西尔?罗得斯是英国矿业巨头,主张在南非扩张,吞并现在成为金矿产地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犹太财团与英国矿业巨头的联手,怎么看都有着深深的阴谋。
“大胡子,你觉得这两者希望中国与美国生战争么?”马叔问了这个问题。
恩叔没有立刻回答,英国与中国在非洲和印度洋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如果中美之间爆大规模的战争,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英国。但是恩叔不太认同这样的判断。欧洲诸国怎么看待中国,那是欧洲国家的事。恩叔对中国的看法远比欧洲国家更激进。
采取国家管控经济的中国几十年来成功避免了经济危机,中国的大皇帝韦泽坚持生产力推动社会展的理念。这个国家的经济并没有走自由资本竞争的普遍道路,国家强力推动科技展。电力与内燃机不是中国的创,中国大皇帝韦泽却是整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国家之力推动这两者的展的领导者。
新的产业,新的产业链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爆出来,让整个社会的工业容量迅速扩大。其他国家在工业展中必然遇到的资本重复建设的困境居然让皇帝韦泽用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强行解决。
欧洲自由资本的鼓吹手们这些年来一直疯狂批判中国的模式。旧产业被摧毁,国家承担了太多财政负担。这种模式的崩溃就在眼前。但是在欧洲疯狂的批判下,中国的工业总量,工人总量正在飞速增长。
恩叔最不担心的就是中国科技爆与产业暴增,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提高若是会导致国家的覆灭。那人类社会现在就该停留在采集与刀耕火种的时代。事实证明生产力的展只会让国家和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历史事实证明的与欧洲自由资本主义鼓吹手们所说的相反,所有的国家崩溃都是基于生产力停滞带来的社会停滞之上。生产力展停滞的慢,社会崩溃的就慢。生产力展停滞的快,社会就崩溃的就快。生产力展摧毁的仅仅是不能适应新生产力水平的制度,历史上从来没有生产力展摧毁国家的案例。
东方的大皇帝韦泽此时也没有展现出变成反动者的迹象,中国要建立起一个国家兜底的社会制度的消息在欧洲的震动只怕远比中国还大。国家有义务保障本国愿意劳动的人民免于饥饿,在欧洲人看来无疑是天堂降临的号角声。把生产力展爆出的力量引导到这个方向的国家,只怕不是美国能够抗衡的对象。
“卡尔,我认为英国有可能会与美国联手来对抗中国。如果真的会爆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大概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恩叔向马叔陈述着他的看法。
“也超出那些战争鼓动者的想象之外?”马叔追问了一句。
“如果战争的鼓动者认中国没有能力在北美与非洲同时开战,或者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同时打击英国、美国和印度,我只会觉得他们也许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恩叔不自觉的用了一句中国的习惯用语。这几年,中国式英语不知不觉在欧洲有流行的趋势。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