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平淡的穿越生活 !
孟行找的房子是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很宽敞,就是破旧了些,里面的陈设也很简单。这个院子的主人原来是个商人,早些年过世了,家中无儿女,房子就留给了侄子,而那侄儿自己有房不想住进来,也无意卖掉,就放出来供人租住。京城外地人多,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更是房源紧凑的时候。
因为只是暂住,赵容一到院子就吩咐先把几个要用的房间清理好,再把厨房清理干净。虽然不要做饭,但是烧水却是必须的。厨房打扫出来,还得去买柴火,水井院子里面倒是有,因为井口有盖子,打上来的水也都是干净可用的。
这样忙了大半个下午,得月楼那边送来了饭菜,林正那边没说什么时候回来,赵容留了一份,放在厨房温着,然后开始伺候起婆婆用膳。
兴许是故土难离,林母这一路上都恹恹的,若不是芳姨一直陪在身边,恐怕更没精神。
赵容说是伺候,实际上也就就是布菜。她婆婆其实最爱大鱼大肉,不过因为信佛,多吃素。前段时间白云寺那件事情,便连着吃了一个多月的斋饭。这旅途劳累,要吃斋也没条件,林母就又吃回了大鱼大肉。赵容也紧着婆婆爱吃的捡,大块肥肉全部夹到婆婆碗中。旁边芳姨也小口小口的扒拉着用饭,她本来是不想一起坐的,但是林母哪能让她看着吃?都是拉着她一起吃饭,真把她当姐妹看待。
这些天,赵容也是了解了这个投奔过来的芳姨。
很是知礼的人,手脚也勤快,不太喜欢乱说话,因为遭遇坎坷些,没人的时候总会看着女儿唉声叹气几句。
有芳姨在,她婆婆也是话说得多了,拜佛的时间少了。
晚上用过餐,赵容让护院轮流巡逻守夜,其他人早些休息。
林正没回来,她有些担心,就点着蜡烛守在房间里面。
林正带过来最多的就是书,赵容从里面拿了一本话本,边看边等。
她没等多久,林正就回来了,身上有微微的酒气,不过看上去并无醉意。
赵容主动上前去为他宽衣,道:“厨房里还热着水,夫君先去梳洗一番,今日终于到了京城,也好好休息一下。夫君明日有安排吗?”
林正揉揉眉心,先前他去见孟老太爷,倒是说动了他,已经答应不逼孟行太紧。不过,他却是要把孟行的的事情给揽下来了,要分出些时间教导孟行。
孟行也算是他看大的弟弟,这点事情他自然是要做,但是怎么做,他却是还没有想好。
“京城里几个朋友明天邀我吃饭,我要去一趟。这房子的事情也不能耽搁,孟行已经是明天会派人过来,你让林德明天去看房,将房子的情况记下来,晚上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商议。赵家二房那边也是亲戚,是登门拜访还是先送点礼?”
“我这房与京城的二房不是很熟悉,但都姓赵,也是一家人,过几日夫君空出时间来我们过去拜访一下吧。”赵容思量着说道。
她熟悉的是徐州的二房,京城的二房已经是鲜少回去了,她也就认识几个小辈,二房夫人也是只见过两次,估计她也记不住自己的相貌。送礼自然是可以,但是登门拜访更显得诚意,他们是小辈,又是独自上京城,总要表现得知礼一些。
“你安排就好。”林正对这些事情没什么兴趣,见赵容又注意就全部推给她,由她处理。
这院子已经是空了几个月了,屋子里没人居住容易有破败之气。除去老夫人那间屋子,赵容和林正这间屋子已经是最好的了,但是比起徐州的家也是简陋了许多,房子里面还有淡淡的霉味。
两人都有些累了,说完这些就上床了。京城的夜风有些冷,赵容缩在林正的怀中,林正的身强体壮,体温也高,在他怀中,赵容慢慢进入了梦乡。
林正这些日子也是柳下惠做习惯了,枕边熟悉的香气让他放弃思考诸多的问题,轻轻的打起了鼾。
第二日,大家都起了个大早,得月楼不抱早餐,厨房也暂时不能开火做饭,林德早早就查看好四周,叫了个摆面摊的送来了几十碗面。
林母还在睡,林正匆匆吃过面,与赵容说了几句又出门去了。
赵容打起精神,开始继续吩咐侍女打扫院子,今天天气不多,他们一路水路,东西都有些潮,赵容让丫鬟仆役把东西拿出来晒晒。
孟家的下人也是早早的就过阿里了,赵容自然是不方便外出看房的,派了管家过去看看情况。她自己则是列条子,把接下来要买的东西要做的事情全部记上去。
桌椅板凳那些东西,看了房再买。京城有些冷,要请裁缝来给下人们做衣服,她知道下人们积蓄都不多,冬衣也是只有一件,现在才入冬,再过十天半个月再无新衣可就难受了。婆婆怕寒,还得多买些炭火来。
这院子虽然是暂住,但是少说也得住上一个月才能搬,锅碗瓢盆的带的不多,也要重新买。饭菜总从酒楼送,虽然是孟家出的钱,但也不好。过几日就让厨房开火,柴米油盐这些管家怕是忙不过来,可以让厨娘先去买。
事情不少,赵容又是第一次做,也是忙得昏天黑地的。
另外一边,林正去了金玉楼。
在京城里面,金玉楼是最好的酒楼之一,比得月楼还要好上几分,这次邀请他的是沈重山和沈嘉文两位。林正在京城有不少合作伙伴,但是有些是纯粹的商人,还是奸猾的那种。贵族子弟只有四五位,而沈家这两位和林正关系又是不同。
沈重山是沈家嫡系,年龄比林正要小一岁。沈嘉文今年二十有七,乃是是支系,但是也是少年英才,二十岁便考上了进士,现在在翰林院就职。
现在距离沈重山成亲之剩下几天了,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过来也看得出他对林正的重视。
“子铮,一别经年,甚是想念。”
见到林正,沈嘉文拱手为礼,请他入座。
沈重山脸上透着股春风得意的味道,给林正倒了杯茶。
时间还未到中午,这二人也只点了些糕点和茶水。
“久别重逢,重山与嘉文兄还是当年的样子。”林正笑了笑:“我也甚是欣喜,以茶代酒,浮一大白。”说罢,将茶一饮而尽。
“当年子铮说要回乡科举,我还以为须等候多时,没想到这么快又能见面。当年只见得子铮杂学精通,未曾想这科举上也是这般出众。”沈重山和林正一样是举人,不过他考得早些,但这一届他不参加,下一届才会入场。
他是沈家人,压力大,目标和林正也不同。他未考上一甲二甲,与没考中也没什么差别。所以得缓上三年,以备周全。
林正道:“我也以为要再等几年,这次乡试也是多亏了二位相助。”
沈嘉文摸着短须,道:“子铮兄也是帮我们甚多,那只是小事情,这次会试你有多少把握?”他是早考完了,名次还不低,如今在翰林院混得不错。
林正摇摇头:“并无太多把握,你们也知道,我学的时间不长,过院试轻松,过乡试就是仰仗你们的助力才拿到好名次,如今会试,天下学子聚于此,难度更大,我又能有什么把握?不过还是想一试。”
沈重山道:“父亲曾说过子铮为人稳重,文章也是如此,他对你也是颇多褒奖。子铮不必如此忧虑,我也知道你名次,乡试第六,徐州乃文风鼎盛之地,这样的名次已经是不低了,足见子铮兄的才华。”
沈嘉文道:“子铮来了京城,好好备考就行,会试有什么消息,我那边知道的快,到时候也可如乡试那般,多少助你一些。”
林正点头称谢。
沈家这两人和林正的联系多是因为太白书斋。
林正创办太白书斋之时,家产已经颇丰了,但还是拉了这两人入股。看重的便是沈家的文名。
沈重山当年还是个少年,性格脱跳,主要是出钱。沈嘉文那时候已经在翰林院了,而且他管的是藏书那块,太白书斋贩卖不少孤本都是他借出来的。
虽然是买书,说上去也是文雅之事,但是沈家毕竟是沈家,这两人都是沈家看重的,做书斋的事情被家中知道,也是好好说了一番,后来还是林正前去,言明太白书斋虽然是做书本买卖,但目的却是希望天下学子都能读书。沈家人看到太白书斋卖的书价格低廉,也就只觉得是沈重山有点胡闹本意却是好的,也就不便多说。
这些年的发展下来,太白书斋已经在各地都开了,不过名声还是一般。毕竟只开了几年,会去太白书斋买书的最多也不过是秀才。
沈嘉文是最看好太白书斋的,他在翰林院工作不多,京城的太白书斋就主要是他管,当然他管的不是什么商业,而是选择书来出版。去年那些各地乡试院试头名考卷的整理都是他做的。
林正对太白书斋未来的规划,也是同他说得最多。
如今太白书斋出书已经是把书价压低了不少,其实本来还能卖得更便宜,在林正大笔赏金的诱惑下,太白书斋收购的造纸铺子已经做出了价格更低的纸。不过为了顾及市面上其他的书商,他们不敢减价。
三人聊天,从科举聊到时政,最后还是要聊这太白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