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章 率先一步

第一千一百章 率先一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智能工厂 !

在古代,人们对于月亮总有着太多的美好幻想,但那只是因为当时的“我们”看得还不够清楚。

真实的月球,是一片壮丽的荒漠,这里除了砂石,什么也没有。

月球因为其自身的在空间上与地球的距离十分接近,使得此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类探索宇宙星海的首选目标,更是羲和工程迈出地球村的第一个落脚点。

从本次人类纪元开始,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月球的观察、探究与思索,全然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在最早的时期,人类只能单纯的利用肉眼依靠视觉来简单的观察月球,由于星球间的轨道运转,人们从地面上看到了月有阴晴圆缺以及明暗斑驳。

直到技术发展后的启蒙时代,人们才第一次使用了望远镜。

而借助着高精度的望远镜及其他一些天文学测量仪器,月球的月海、高地、环形山结构才渐渐被天文学家清晰地识别,而精致的月面图也终于成功绘制出来。

甚至许多各种典型的月面特征都有了地球人给取的名字,当然,那些都是西方人,那时的中国恰好被一个野蛮的民族所统治,再也没有技术上的提高。

再到技术革命之后,人类开始不断发明各种各样的月球探测器,观测卫星上天,对于月球的观察又更近了一步。。

20世纪中叶。也就是现在。月球空间探测器的发射,标志着人类对月球探测活动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巅峰时刻。

特别是这几年间,华夏联邦政府主持的地核工程,这个完整登月计划的实施,对月球正面背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通过派遣远程遥控的机器人,华夏联邦已经从月球上获取了542千克的月岩土壤标本,中国科学界也对月球的空间环境、地貌、地质、构造、起源与演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

甚至不少华夏联邦的国民都在幻想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将可以在月球上建设可供长期居住的基地、实验室和工厂。

甚至幻想着开发月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将月球变成为地球的卫星城。成为地球人走进其他星球的太空码头和宇宙补给站。

在人类的探月活动中,华夏联邦的羲和工程将是历史上最值得渲染的一笔,中美两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月球探测计划。

不过因为技术上的储备不足,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华夏联邦。可艾森豪威尔也毫不犹豫的提出了政府月球的阿波罗工程计划,并且美国国会也已经通过的财政预算案。

就算不能马上开展登月行动,可是美国人也不甘落后,立马对中国还以颜色,针锋相对的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登月计划。

人类初次向月球的进发开始于1956年温暖的初春,也即是现在。

不过当前的几个人类主流强国都对月球表面的特点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太明确的认识,但是在着手准备远征月球之前,这样的知识显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人已经成功将他们的卫星发射上天,华夏联邦方面更是开始频繁的发射月球探测器飞向太空,飞往月球。

可无论是华夏联邦。还是美国,这第一步探月计划在还没有落地前就以失败而宣告终结。

华夏联邦的第一枚“旅者”号探测器最先开始征途,但它刚起飞到两万米的高度,就因火箭的意外爆炸而付之一炬。

这件事就发生在上星期,当时还进行了实况转播,结果让华联的新元首李宗仁承受了非常大的舆论压力。

凑巧的是,美国的第一枚“先驱者”号探测器起飞不到两分钟,就因为火箭故障而跌落大西洋。

事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出面向美国民众道歉,并承认美国在火箭技术上与华夏联邦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现在进行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有些不合时宜。

自1956年初春,华夏联邦政府率先发射了“旅者”号探测器后,中国先后一共进行了五种不同规格和功能的月球探测器的发射,在总共的三十六次发射中成功三十二次。

美国方面的探月卫星的首次发射仅比华夏联邦晚了两个半月,在1956年炎夏之际。美国成功向太空发射了一颗月球号探测器。

至此后的数年时间内,美国一共发射了24颗月球系列和5颗探测器系列月球探测器。总计二十八次,其中成功了十八次。

这样,在这一阶段,中美两国就太空领域的主导权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此阶段的月球探测活动经历了远距离飞越、硬着陆、软着陆、绕月飞行、登陆月球等五个阶段。

可以说,在从1955年开始的前五个阶段里,华夏联邦一直遥遥领先于美国,率先实现了掠月探测、月面软着陆、绕月探测、月球样品采集、月面巡视考察等探月壮举,在无人月球探测领域里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虽然,在这数年来的登月竞赛中,“冷战”的政治因素直接导致了两个超级强国之间无比激烈的竞争关系,双方也因此而把空间技术的高低作为政治制度优劣的比对砝码。

虽然中美两国都在宣扬着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是何等的振奋人心,但究其政治本质,两国政界都是以在把对方“摔倒”作为技术进步的动力,而不是真的为了登陆月球本身。

但是,从人类宇宙探索的广义角度上看,“冷战”也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时代。双方所有的“败”。都是科学探索的艰难。是人类迈出地球摇篮付出的学费和代价。

而双方所有的“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

在无人月球探测领域,华夏联邦和美国都先后发展了三代无人月球探测器,它们代表了不同阶段探月工程的技术水平。

从简单进行月球拍照到自动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而用月球车到月面巡视考察,技术上一代比一代先进,探测器的重量越来越高,发射探测器的火箭的运载能力越来越大。

华夏联邦的第一代月球探测器是羲和1号至羲和3号,它们都是小型探测器。质量在380千克至400千克之间,任务也只是从月球近旁擦肩飞行,或采用硬着陆的方式登上在月球。

华夏联邦的初次太空远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首航的“羲和1号”飞行轨道发生了偏差,连月球的肩膀也没有擦到。但是它依然戴上了“世界上首颗飞到月球附近的探测器”之桂冠。

“羲和2号”亦深孚众望,他像一支利箭正中月球这个“靶心”,坠毁在荒凉的月面上,更是成为本纪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击中月球的人造物体。

羲和2号从月球上拍到了许多照片,并且还得到了月球自身没有磁场的这一重要探测数据。

“羲和3号”的功绩更加鼓舞人心,它成功绕到了月球的背面,并且第一次为人类拍摄到了月背的照片,向人类报告了月球背面的秘密。

飞向月球十分的不容易,要知道,即便以12千米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来飞行。至少也需九个半小时,可在这段时间里,月球又将会在轨道上移动4万余公里。

如果非要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那么想要瞄准月球,就相当于用猎枪去瞄准几百千米外的一只在飞奔的兔子!

每一次探月器的发射,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预判,才能获得成功。就为了这件事,华夏联邦报废了三颗卫星,损失了价值四十亿的设备!

在第二代月球探测器中,华夏联邦已经研制出了是羲和四号至羲和十四号。这些新的技术成品承担了在月面软着陆的复杂任务,其中最成功的是羲和七号探测器。

在华夏联邦的第二代羲和号月球探测器中,因为得益于大型火箭技术的出现,探测器的质量也提升到了两吨,并且使用了最初准备用于发射金星和火星探测器的“狂雷号”三级运载火箭。

不过这些技术上更先进的第二代产品的行进路线与第一代的老前辈们有所不同。第一阶段先是会被发射到200千米左右的地球停泊轨道。

随后,多级火箭将再次点火。将第二代羲和号探测器送入奔往月球的旅途,途中要对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然后最终准确抵达月球。

从1957年1月开始,直到1929年的3月份,华夏联邦宇航局共进行了十二次探测器的发射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羲和七号”和“羲和八号”,它们分别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软着陆和环绕月球飞行。

到了登月计划的末尾阶段,第三代月球探测器开始出现,这也使得月球探测技术得到了巨大的飞跃性进展,更是代表了这个时代人类最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这些第三代月球探测器的质量全都在六吨以上,采用“巨灵神号”重型运输火箭发射。

第三代月球探测器包括自动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环月飞行探测以及月球车考察三种类型。

从1961年的5月到1963年的7月,华夏联邦进行了十六次发射,向全世界实况转播了十二次,其中羲和十八号首次取回了月壤样品。

羲和二十号携带的人类首辆无人月球车甲犀一号在月球上工作了一年零一个月,而羲和二十一号则成为华夏联邦第一颗重型环月飞行的探测器。

对于甲犀一号无人月球车的竞争,陈永绵的飞马动力和刘永灼的华扬动力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争,最终是陈永绵的飞马动力企业汽车在技术上优胜一筹。取得了这款月球探测车的制造权。

刘永灼的华扬动力在成本上很有优势。不过考虑到登月计划是国家项目,技术显然比成本更加重要。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在七年间实施了四项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一是“先驱者”系列探测器,二是“徘徊者”系列探测器,主要对月面进行初步观测。

三是“勘察者”系列探测器,用于软着陆及对月面的力学特性进行现场考察。四是“月球轨道器”系列探测器,对月球进行测绘并为选择着陆场获取数据。

这些计划最初是针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研究而提出的,但是当阿波罗登月工程正式出台后,美国政府立刻将它们全部调整为登月计划的辅助计划。并且制定了新的任务,那就是提供月球的详细数据,为载人登月做准备。

“先驱者”系列是个比较倒霉的系列,从“先驱者”1号到“先驱者”5号。“兄弟”五个没有一个成功。

它们的失败倒并不是自身有多大的问题,主要是这时美国的运载火箭设计不过关,火箭没有足够大的运载能力使“先驱者”达到地球逃逸速度并奔向月球。

因为华夏联邦的咄咄逼人,美国方面并没有能够像原本时空中的那样,在进行足够的技术储备后才向外层空间发起挑战。

缺乏足够的重型运载火箭技术,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仓促行动下,阿波罗工程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所以才会冒出大量的问题。

“先驱者”4号好歹算从月球远处掠过,但也没有拍摄到清楚的月球照片。因此,“先驱者”系列还算不上是美国的第一代月球探测器。

美国的第一代月球探测器是“徘徊者”系列。从1961年至1965年共发射了9颗“徘徊者”。

“徘徊者”月球探测器的任务是在月面硬着陆前近距离拍摄月面形貌,其质量为0.35吨左右,奔月路线也与华夏联邦选择的路线不同。

美国的探月卫星先是用宇宙神阿金纳b火箭将其发射到近地停泊轨道,通过阿金纳b上面级火箭二次点火,将“徘徊者”送入奔月轨道。

“徘徊者”系列“兄弟”9个,“夭折”了6个,在缴纳了昂贵的“学费”之后,最后3个月球探测器终于全部发射成功。

第二代月球探测器是“勘察者”系列,主要在1966年至1968年间,“勘察者”系列先后发射了7次。它的任务是攻克月面软着陆技术,探测月面地形地貌和月球物质的各种特征,为载人登月打前站。

“勘察者”系列的成功率较高,只有2号和4号失败,其他均实现了软着陆。共传回了87000多张月面图片,还对月球表面进行了挖掘试验。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为载人登月完成了技术准备。

第三代月球探测器是“月球轨道器”系列,1966年至1967年共发射5次,全部成功。“月球轨道器”系列通过绕月飞行。

事实上,火箭技术的发展源于华夏联邦对洲际导弹技术的研发,这才是中国先美国一步掌握了运载火箭关键技术的原因。

1959年,新年才刚刚过去,2月15日,在蒙古的一个秘密航天发射场内,一枚经过改装的超重型运载火箭呼啸着直上九霄,把一个月球探测器器送入太空。

第二天,华夏联邦政府立即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成功发射的这一枚月球探测器羲和七号,现已经从近月轨道登陆月球。

这一消息瞬间震惊了整个人类世界,成为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华夏联邦在中美登月竞赛中成功地占到了先机。

与之前拿到的那些个技术上的“第一”不同,羲和七号现在已经成为第一颗成功登陆月球的探测卫星,甚至这个探测器原本就是为载人登月而单独设计的,只是现在没有乘客而已。

在茫茫的星空之中,这颗六十五吨重的探测器由“狂雷号”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它没有经过停泊轨道,而是直截了当地飞往月球,奔月速度达到120公里每秒。

第二天,“羲和七号”成功在月球表面实现了软着陆。

羲和七号携带了磁强计、离子腔和微流星体探测装置,飞行途中,它测量了月球和地球的磁场、宇宙射线的强度,还测量到太阳发射的等离子流“太阳风”。

记得在数年前,华夏联邦的羲和二号再次升空,它对准月球飞奔而去,随后以3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在月球雨海东面阿基米德环形山附近的莫多利卡环形山里。

巨大的能量使月岩尘土高高飞扬,最高的竟达四百八十千米,飞溅最远的距离达三千千米,在那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圆坑。

据说,在羲和二号接近月球的关键一刻,总设计师钱学森和他的助手们都聚集在飞行控制室里,除了羲和二号传回的清晰信号外,控制室鸦雀无声。

当半吨重的羲和二号月球探测器抵达月球表面,并与月球直接相撞的那一瞬间,紧张的设计师们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全都跳了起来。

那一次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人造物体降落在月球上,第一次在月球烙上人类社会的印迹。

当距离地球十一万公里时,羲和二号便释放出一公斤的钠,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了持续5分钟的金黄色钠气云,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地面人员的跟踪和观察。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