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深入讲解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深入讲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智能工厂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深入讲解

剑法和枪法,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武术,内中蕴含着阴阳至理,讲究的是刚柔并济。

不过在功夫大成之前,最讲究套路和模式,基础都没练好,就讲求临场发挥的人,是学不好武术的,最多也就是半桶水。

张岳丘不仅是对连飞逸说,更是在告诫常士瑞,对然不看好他的性格,但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继承华夏古文明的衣钵传承,不使这些技艺断绝。

剑术的基础,就在于招式的熟练,也就是要求形体上的工整,符合教材中的模范动作。剑术练习时的每个动作势式,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做到准确、齐正、匀称。

也唯有结构严整,线路清楚,一丝不苟,才是剑法的精髓。

就好比想要写出华美的文章,就必须把字给学会练好,不然还怎么去写文章呢?

《剑术基础》中开篇的前言中就有提到:“五体称,乃可谓之形备。”

“五体”即身体的躯干、两上肢和两下肢,共为五体。也唤作“五骨”或“五筋”。

剑术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势式,无不都是由这五条线结合剑器所组成。如果这五条线的结构组合不工正、不匀称,就不能算完美。

怎样才能使动作势式的形体做到工正、匀称,达到完整呢?

张岳丘则是念出了书中的原文说:“其形方中矩,圆中规,自中衡平均施,敛束相抱,左右顾盼,八面供心。”

同时配合着他的剑舞,让连飞逸看得真切,同时也样对武学和剑法沉声了兴趣的常士瑞大饱眼福。

每个动作势式都需顾到前后左右、上下高低,整体连贯灵动,没有一丝一毫的坚硬和勉强。仿佛这是优美的舞蹈,而不是杀人的技艺。

要是动作势式的形体做不到“整”的话,不仅显得难看,而且劲力也不容易发挥出来。

比如“弓箭步前刺剑”这个简单的动作,假若做成耸肩、弯腰、曲腿,结构缩作一团,不舒展匀称,其形象一定是很难看的。

同时,由于腿曲、腰弯、肩耸,也就难以使劲力蹬之于腿、主之于腰、送之于肩、顺之于臂、达之于剑。刺剑的劲力就不能够凭借地面的反作用力上下贯通完整地发挥出来。

所以练习剑术,形体必须工正、匀称,做到一个“整”字。

至少,连飞逸现在还达不到这种层次,他的剑术等级只是中段一阶,勉强把每一个基础动作都做标准了。

可是如果让他连贯的使用全部动作,比如由“撩”转为“刺”,恐怕中间会有短暂的停顿和滞留,露出空门和破绽。

对付普通人,这足够了,但遇上高手,一招就要被人干挺。

而连飞逸目前只能单独的使用某一招,而且还需要一秒钟左右的准备时间,由判断到攻击,在命中之后发力,都无法做到如张岳丘这般浑然一体。

而且就算是单纯比较两者之间的发力,也是高下立判。

张岳丘毕竟是剑术高段三阶的高手,发力可以称得上是筋骨遒劲。筋骨遒劲就是使组成动作势式的“五骨”,每根线条都要具有遒劲,只有皮肉没有筋骨。

形体动作就成了空洞欲坍的架势,即使是绵体的剑术,也不是不讲究筋骨遒劲的,只是较工剑体的剑术显得含蓄蕴藏,所谓“绵里裹针”柔中含刚,不把遒劲暴露于外。

因之任何剑术“体称劲遒”才能算是形质完备,否则就只是一般的技巧,而非绝技。

怎样才能使“五骨”具有遒劲呢,张岳丘倒也不藏私,与连飞逸一一道来。

要使“五骨”具有遒劲,须从拳术中的“骨法”着手。

张岳丘为了加强解说的效果,使了一招弓步前刺,剑法简单而直接,但速度快如疾风,且劲道十足,在空气中甚至能够听到啸响。

这样一个动作势式,躯干这根线条的遒劲,就在于它的头向上“顶”,颏向里“收”,项背向上“拔”,胸向外“张”,腰向下“塌”。

上肢两根线条的遒劲,还在于它的前腿膝部前“顶”,胯外“展”,髋下“沉”,后腿膝部后“绷”,髋下“沉”,脚尖紧“扣”,脚跟“蹬”、“踩”。

如此这般,五根线条都由于肌腱韧带的极力伸缩而处在紧张的状况之下,显出剑拔弩张之势,遒劲才能自然而然的出现。

这样技艺,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让连飞逸大为赞叹。

而常士瑞更是挪不开眼睛,双目发光,盯着张岳丘的动作不放。他原本以为连飞逸已经很厉害了,可是跟张岳丘这样的人以比起来,居然差得如此之远!

张岳丘面容随和,略带微笑,可持剑而舞,却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锐气,心力可谓坚强。

这才是真正的剑士,不仅仅技巧上出类拔萃,就连内心里面也要鼓足一股劲。

剑术的形体动作一般都有它的意向,要把动作意向表现得完美,内心必须参与一起活动。这个特点决定了剑术的形体动作一定要“心动形随”,它随着内心意识的活动而运动。

可是要将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融入剑法之中,并非很容易的事情。

在剑法之中蕴含精气神,这已经是高段剑士才能具备的素质了,连飞逸自然还差上一些,没有一年的时间,他是达不到这种地步的。

倒不是他的心力不坚,而是从熟悉到掌握,从掌握到炼化,这需要一个过程。

无法将意志融入剑法,就会导致形体的动作势式就会松懈,筋骨也不可能刚健劲遒,所谓“心力不坚,则无劲健”。

毕竟人的心神无法时时刻刻绷紧,总有波动和破绽,唯有克服这些本能,才能到达高段位的层次,成为真正的剑士。

唯有成为“剑士”,运剑的动作才能包含情感的力量。

而在此之前,就算技巧上再熟练,意向也难以表现出来。动作如果没有了这种意向,运动就失掉了生气。

因此,练习剑术都讲求心力要坚,要使内心里的一股劲和形体动作的一股劲两者内外结合起来,成为“合力”。这样才能做到劲力遒健,动有意向。

在这一点上,意志薄弱,思绪杂乱的常士瑞,是先天不足。

他这样的性格和年纪,精神总是不容易集中,因此张岳丘才认为他不太适合习剑。不过性格总是可以该的,但这就要看常士瑞自己的努力了。

在静室中周都是木墙,张岳丘没有穿鞋,踩在木质的地板上随剑而舞。

这种剑舞,既有技巧,又有神韵,更重要的是气势连贯。

连飞逸在《剑术基础》中就看到,当剑手的剑法超出中段,达到高段的时候,就证明基础已经扎实,可以进入新的层次。

也就说,可以学习不同风格剑法,然后从中凝炼出自己的剑意来。

不过进入高段一阶,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就是必须完整的使出一路剑术动作来。无论是哪一路都行,但必须连贯如一,不能有停滞。

想要进入剑术高段,必须在一路剑术里,所有的动作都做到“始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连绵不断固然是绵剑体剑术的特点,但其它剑体的剑术也同样要有这种连绵相属的要求。对工剑体等其它剑体的剑术,所谓“连”,并不是说要把整路的剑术动作也象绵剑体剑术那样不停顿地一气练完,中间没有间歇。

而是要求在一招一势之间,必须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善于运用内在的心志活动通过眼神把前后动作的意向连接起来,使整个套路的剑术势势相连,无势不连。

张岳丘以一招“举火烧天”,来为连飞逸讲解。

这是一个直立向上举剑的静止动作,从形式上来说它和后面的动作已经中断了。

然而,如果把眼神凝视着远方,心志活动具有伺机待动的意识,那么这个动作就和后面的动作从“意”上连接起来了。

“心动形随”心志活动也还起着动作连接的重要作用,练习剑术要注意这一点。

已经是剑术中段二阶的连飞逸,正是缺少这种高段位的知识,如果让他自己去领悟和挖掘,就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了。

“这些技巧,其实你如果能够自己领悟得到,会更好。”张岳丘停下了剑舞,与连飞逸说道,“古时的武学宗师,都不会把每一个细节讲得清楚明白,而是让徒弟自行领悟,你可明白是什么道理?”

还没等连飞逸说话,常士瑞便抢先回答,“是不是故弄玄虚?或者说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种观点让张岳丘哭笑不得,“你从哪里听来的?”

“现在网络上,很多小说都这么写啊……”常士瑞不假思索,直接说道。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张岳丘反驳了这个观点,他用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武学重在思考,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知识,而是你学会如何去思考,去映证。”

“所以才会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说法。作为师傅,当然可以对每一个问题都讲解得通透明了,可这有什么用?教出来的徒弟,如果只学会了武技,那充其量也就是个中段三阶的高手。”

张岳丘对这种人是不屑一顾的,连自主的思考都不会,就知道让师傅喂招,一辈子最多也就是个二流,永远到不了一流的层次。

至于宗师,更是遥不可及。

剑法的精要,就在于你要了解你的身体,了解你的剑。身体有着极限,同样代表着你的攻击和防守也有着极限。

不断的训练,就是为了提升这种极限,同时也让你能够学会针对对手的极限。在极限之外,就是弱点,就是生和死。

现在各地开办的武术协会,或者说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管理的民间武馆,虽然还打着中国武术的旗号,实际上就已经离真正的传统武学越来越远了。

动作只讲求美观,练习的时候也很少让学徒自行思索,而是每一个要点都讲得清楚明白,不留下思考的余地。

这样固然能够快速早就一批中段位的剑士或者武者,可以后的路怎么办?习惯了让人喂招的人,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

张岳丘见连飞逸陷入了沉思,便又开口说着,“我所展现的,是我的剑法和剑意,你想要拥有自己的剑术之道,就必须自己去思考和求索。”

剑术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其中包含着无数的阴阳变化。

剑术运动和其它武术项目一样,包含着动静、虚实、刚柔、快慢、伸缩、张弛、抑扬、顿挫、轻重、起伏以及内外、上下、正偏、左右等种种的对立因素的规律,动作就能做得更好。

对立因素的某一方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没有动,就没有所谓静;没有虚,就没有所谓实;没有刚,也就没有所谓柔。

中国的武学特别强调:欲要动先须静,欲要实先须虚,欲要刚先须柔……。

比如刺剑用力,剑从腰侧向前刺出的时候手臂的肌腱都是比较放松的,剑柄也握得不太紧,肩也不太下沉,这时是“柔”的状况。

等到肘关节从后向前经过腰侧的时候,剑柄就握紧了,肩就向下沉了,手臂的肌腱就紧张起来了,这时才有了“刚”。

有松弛才能有紧张,如果刺剑的一开始就使持剑的手臂处在紧张的状况下,那么这刺剑要它紧张有力时,它反而不能紧张有力了。

这样,“刚”也就产生不出来。

所谓“双重则滞”,阴阳对立的两面,有任何一面“重”了就失去了运动,失去运动,失去了变化。

同时,任何阴阳对立因素还必须是在同一个运动过程中相互转化,不能把它们分割成两个运动过程,否则就失掉了对立的统一。

在剑术练习时,把法的向背、剑势的起伏、动作的轻重、节奏的缓急等等,都必须运用对立因素的规律使之有阴有阳。

而每个人的风格差异,就从这些细节中体现出来,这与西方的武术技击就有着本质不同。西方也有剑术,但通常讲究的是标准化的“战技”。

抹杀了个体的差异,而追求一种千篇一律的效果,唯一的变化就是在战斗中的临济决断不同。在这一点上,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武术和中国一样,讲求整体的连贯,同时要求在技巧中蕴含情感和意志。

也就日本的武术受到了一些影响,稍微沾点边,可实际上还是有着很大差距。

“刚才和你说的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就和你说说剑法基础,也就是标准化的攻击模式。”

剑法一般不讲究劈砍,而是要击刺得法,当然个别风格还是有着差异,比如张岳丘自己就很喜欢“斧剑”。

剑法有着击刺斩等许多的剑法,这些剑法各有各的运使部位和方位,各有各的着力点。有的剑身直着向前,有的剑身平着向前。

有的着力点在剑尖前锋,有的着力点在剑尖侧锋;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前端,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后端。

剑法不同,剑的使用形式和着力点也不相同。

中国的剑术在剑法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该是什么剑法,就该是使用什么样的部位和形式,就该是什么 样的着力点,不能乱来。

比如刺剑,使用的形式是剑刃分为上下,剑身直着向前,如果把刺剑做成了剑刃分为左右,剑身平着向前,这就违反了旬“刺”的法度。

再如砍剑,着力点规定在剑刃后端,如果砍剑时把着力点移向了剑刃前端,这又违反了“砍”的规定,不合“砍”的法度了。

练剑时要特别注意剑法,并在符合剑法的基础上,做到“击则断石,刺则入金”,把劲力贯到剑器的锋刃上,做到身剑的劲力合一。

而后张岳丘又强调在运剑的时候要呼吸自然,呼吸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推动。

类似一些结构复杂、动作快速、运动量大的剑术,对氧的需要很大。

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用呼吸的方法,就很容易气血上涌,使气息停留在胸间游动。气往上浮则内部空虚,空虚则气促,气促则吸入的氧不足,氧不足则力短,力短就不能使运动持久,运动的平衡性也就遭到破坏。

所以,在剑术练习的时候必须善于“蓄气”,运用腹助呼吸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运动持久,才能保持运动的平衡,才能达到矫捷、矜持、从容不迫的要求。

剑术运动的呼吸方法和其它武术项目的呼吸方法相同,有提、托、聚、沉四种。

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低动作进入到高动作的时候应该运用“提”法,在静止性动作出现的时候应该运用“托”法,在刚脆短促的动作出现的时候就该换用“聚”法,在由高动作进入到低动作的时候又该运用“沉”法。

张岳丘强调,这些呼吸方法随着动作进行变化的时候,都必须遵循“呼吸自然”这一基本要求,不要故意做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