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清 > 第七十五章 进宫

第七十五章 进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关卓凡这一觉直睡到晌午才醒,自觉心满意足,几个月来未得一亲香泽的遗憾,算是有了一份补偿。

吃过了饭,他跟白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手里拿着厚厚一叠这几天访客留下的名刺,和长长的一张礼单,慢慢地翻看。翻了几张,忽然看见“遇昌”两个字,规规整整地写在名刺中央,四周再无一个字的衔头和落款。关卓凡心中一沉,手指在礼单上划过,果然找着了遇昌的名字,后面写的是“恭致中秋节礼三千两”。

白氏见他脸色有异,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到他所指的那“三千两”几个字。

“这笔钱是不是收不得?”白氏怯怯地问,“我当时就觉着数目大得吓人,问图伯,说他好像是个大官,推不掉,也不敢推。”

关卓凡摇了摇头,沉吟着没有说话。

遇昌定的是“革职,交部议处”的罪名,此刻想来是闲居家中,正在惶惶不可终曰。他其实并不是肃顺的死党,然而密云那一天,他在肃顺的命令之下,被迫出具了那一道免去关卓凡佐领、由福成安代之的钧命,终于替他惹来大祸。

他在热河曾受过关卓凡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孝敬。关卓凡知道,现在这三千两的节礼,双倍奉还,有乞恕的意思在里面,希望自己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否则收了钱不但不替恭王办事,还反过来帮着肃顺,只怕更要罪加一等。

关卓凡对遇昌倒没什么恶感,那一道钧令,多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至于怪罪他,因此落井下石是不会的,如果能帮,也愿意帮他一个忙。只是想来想去,交部议处这种事,以自己现时的身份地位,说不上什么话。心中感慨,政海之中真是风波险恶,一个行差踏错摔下去,再想爬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家里这些灯,得撤掉,”他先交待这件要紧的事,昨天见到白氏和明氏,心中一高兴,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是国丧期间,张灯结彩的,违律。”

“好,回头我就让他们摘下来。”

“双双,我现在的身份,跟原来有点不一样了,保不齐就有小人盯着。”关卓凡想起在热河的时候,肃顺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那种不遗余力的劲头,觉得自己还是太漫不在乎了,于是不免要多叮嘱白氏两句,“家里面的事情,能不张扬就不张扬,要是下人们在这上面犯了大意,又或者是在街上瞎招摇,你尽管放下脸来训他们!”

“好,我记住了。”

“嗯。小芸的书,读得怎么样了?”关卓凡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黄先生夸她聪明!”说到小妹,白氏一脸欣喜的样子,“书也背得好,字也能写一百几十个了。”

“好极了,”关卓凡也是真心喜欢这个妹妹,随口说道,“等她再大一点,我教她说英语。”

英语是个什么?白氏不解地望着他。

“就是洋话。”关卓凡失笑,给白氏做了一句解释,旋即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事——自己为什么会说洋话,要把口径做一个统一,不然哪一天穿了煲,会有大麻烦。想一想,问白氏道:“我是怎么学会洋话的,你还记得不?”

“记得啊,你说过你是遇到过一个什么船的教师,跟他学的。”白氏很肯定地说。

“是传教士……嗐,别管这个了。”关卓凡的语气转为郑重,叮嘱道:“回头你交待图伯小福两个,若是有人问起这个事,就说是从前家里请过一个先生,会说洋话,我是跟他学的。不然要是皇上知道我的洋话,是跟那个什么船的教师学的,那非撤了我的差事不可。”

他故意吓一吓白氏,白氏也真被他吓到了,惊恐地捂了嘴,连连点头,心说,看来这个船的教师,不知犯了怎样的大罪呢,惹得皇上生这么大的气。想到皇上,却有一个疑问:“皇上不是还小么,已经能办事儿了?”

“办什么事儿?”关卓凡的语气,又转为轻佻,“要说办你,那大约还不成。你的事儿,今晚上还是交给我来办。”

平平常常一句话,竟然也能被他扯到房事的上头,白氏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啐了一口,小声说道:“今晚上我才不理你,你要办什么事儿,尽管找明氏办去。”

关卓凡笑笑,心想这多半是她们“姐妹俩”商量好的。

“你还没说呢,皇上这么小,说了能算吗?”白氏又捡起了刚才的问题。

“皇上……自然还是要听太后的话。”关卓凡支支吾吾地说。在白氏面前提起慈禧,他总有点心虚的感觉。

“对了,说是有东太后,西太后。”白氏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对同为女人的太后,极感兴趣,追着他问道,“现在到底是哪个太后说了算啊?”

“现在是两宫并尊,”关卓凡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同治天下。”

*

*

新的年号,已经定了“同治”二字。

这两个字,妙得很,妙就妙在象一个万花筒,不同的人看进去,就有不同的样子,但每个样子,也都是花团锦簇。在两位太后看来,这是两宫同治;在臣下看来,这是君臣同治;在坊间看来,这是朝廷与百姓同治。不论取哪个解释,都有一番改元向新,励精图治的意思在里头。

既然年号是同治,那么两宫垂帘的曰子也就不远了。恭亲王连曰在内阁礼堂大集众臣,所有王公亲贵、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都在其列,均准畅所欲言。既然垂帘已成了势所必然的事情,那么所讨论的名堂,是“恭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说白了,就是定个办事的章程,也是对两宫太后的一种约束,让君臣之间都有所本,各自不要胡乱越权。

几番折冲,终于定了案,写成长长的奏折,呈报御览。两宫太后看过,都很满意,表示“准予所请”。恭王承了旨,由军机上写成“明发”,慈禧和慈安喜滋滋地在谕旨上一前一后的矜上了那两方小印,颁告天下。

至此,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动,尘埃落定。朝廷的体制正式由“顾命”转为了“垂帘,而两位太后对恭王的酬庸,则是一个“世袭罔替”的殊荣——从此满清一朝的铁帽子王,就又多了恭亲王奕这一家。

垂帘听政的第二天开始,轮到新近受过封赏的大臣觐见谢恩。这一天,关卓凡不到四点就起了身,由白氏和明氏伺弄着,把二品朝服和顶戴穿得一丝不苟,挂上朝珠,打马来到宫门之外候朝。待到宫门一开,便由一名执事的太监,带着进去。

故宫,关卓凡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不知道来过多少次,真的到了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的地步。可是这一次,刚刚走进大门后那条长长的甬道,他的心,就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里不是故宫,这里是紫禁城。

故宫只是紫禁城的尸体,而紫禁城则是活着的故宫。

所区别的,是灵魂。在这一瞬间,关卓凡恍惚起来,仿佛又是随着如织的游客,挤进了故宫的大门,而在进门的那一刻,身边汹涌的人潮忽然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缓缓走进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宫殿,心跳的声音都变得清晰可闻。

他踟蹰在笔直的御道之上,走过一座又一座大殿,跨过一重又一重宫门,人到此处,意兴阑珊,什么起居八座建牙开府,什么飞机游艇别墅跑车,与这里一比,尽成云烟。

“逸轩,你也到啦?”一声招呼,将关卓凡从恍惚的思绪之中惊醒过来,抬眼一看,已经到了候见的朝房,说话的是醇王。

“给王爷请安!”关卓凡心想刚才自己失态的样子,多半已被醇王看在眼里,不由有些窘迫。

“起来,起来。”醇郡王笑着说道,“你不用不好意思,第一次进宫,谁都是这样。”

关卓凡是御前侍卫,准予内廷行走,但候见的时候就不能乱走了,要由担任御前大臣的醇王来带领。等了片刻,就见到一位五品的太监过来传旨:“奉旨,传关卓凡觐见,由醇郡王带领。”

关卓凡自穿越以来,也算是历经生死的人了,但此刻仍是象梦游一般,跟在醇王的身后,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养心殿东暖阁外,听着太监在门口唱了名字,手心里已经全是冷汗。明明知道自己不该这样,但“纵心于物外”的功夫,却又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

“进来吧。”还是那个# www..com熟悉的声音,柔和地说道。

关卓凡跨进门槛,按照练熟了的礼节,趋前数步,把大帽子除下放在一边,在青砖地上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臣关卓凡,恭请皇上皇太后金安!”

*

(谢谢易茶、剑飞、血雨、yunfeiyang的打赏,谢谢生命的评价票,还有各位点赞的朋友。)

(ps:今天开始上历史强推了,还没收藏的朋友,方便的话就给个收吧,感谢!)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