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风波加剧
热门推荐:、 、 、 、 、 、 、
陆九终于忍不住愤愤不平的道:“现在有混账王八蛋和咱们抢着收购粮食,眼看着军中粮食就撑不下去了,你们两个还有心思说笑话,打哑谜,真是好沒道理。”
米琰目光一拢说道:“怎们此番南下所为就是断人财路,如果沒有人跳出來从中作梗才奇怪呢,眼下咱们只需静观其变,切记贸然行事中了贼子诡计…”
“元长说的在理,现在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以不变应万变不失为一个绝好的办法。”李信十分赞同米琰的说法。陆九苦笑:“你们两个俺说不过,就算像十三哥说的,以不变应万变,粮食问題迫在眉睫总得先解决了吧?否则上万人马沒有吃的,还不都得乱套了?”
关于这件要紧事,李信也早有计议,他知道龙潭县的粮仓里肯定有存粮,虽然数目不多,但总够捱过一些时日。
几个人正计议之时,便有粮车奉龙潭县令之命陆续來到军营,只是米琰问及押运头目,县令陈文柄在何处时,那人语焉不详多有遮掩,一看就知其中有鬼、米琰也不说破,清点粮食正好只有五千石,足够三卫军勒紧裤腰带吃用上一个月了。
米琰斥责了那押运头目,责备陈文柄办事不力,七日功夫竟只集齐了五千石粮食,若再不尽心办差,镇虏侯眼睛里可揉不得沙子。这一番话很快就传回了陈文柄的耳朵里,他立马又忧虑起來,怀疑镇虏侯已经得知了自己倒买倒卖粮食的事情。
陈文柄的便宜小舅子胡六与师爷两个人一拍即合,除了发卖原本低价时收入的陈米,甚至还要在市场上收高价米,囤积起來等米价再度飙升,以赚进更多的利润。对此,他曾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教训了这两个贪钱不要命的家伙,并郑重警告他们现在手中的银子不是他个人的,是县中府库与镇虏侯的,万一赔了就算砸锅卖铁也赔不起。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个人的也不能这么折腾。
得了警告后这两个人总算消停了,现在镇虏侯方面已经露出口风,陈文柄再一次寝食难安了,只好将师爷叫來商量主意。谁知师爷听了他的忧虑后,竟嘿嘿的笑了,“县尊以为镇虏侯这等jīng明样人会不知咱们在背后搞的低买高卖这一套?”
陈文柄被师爷这一反问弄的一阵愣怔,然后又看着他艰难的问:“你是说镇虏侯早就知道了?”忽然他好似回过味來,又紧跟着质问:“你早知道?”
这一句却是在质问师爷早知道李信知晓他们低买高卖粮食一事,却刻意对自己隐瞒。师爷立刻发觉自己春风得意之下说漏了嘴,赶紧又往回找补。
“县尊莫忧虑,小人也是刚揣摩透的,镇虏侯显见是睁一眼闭一眼,否则早就有所动作了?只要咱们赚了钱……”与此同时,他又做了一个分钱的动作,陈文柄马上心领神会。
心下稍安之后,陈文柄又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你和胡六一定不要再胡搞,记住了?这银子赚的不踏实,來得快,赔的也快。还有,已经发卖出的银子折出來解款到县库去吧。”
师爷干笑了两声,“不是小人偷懒不往县库借款,而是现在银根紧,半数以上票据无法立时折现,县尊总不能让小人把这些票据当作库银解往县库吧?”
陈文柄被折磨的一个头两个大,不愿在听师爷聒噪,以不容置疑的口气qiáng令道:“不管有多少现银,现在起一律解來县库…”
师爷的话语焉不详,以陈文柄对胡六的了解,定然什么馊主意都出得,两个人一拍即合下难保背着自己做出一些严令禁止的事情來。此时陈文柄已经有点后悔,原本他打算让胡六与师爷相互制衡,哪成想竟弄巧成致使此二人拙狼狈为jiān了,可现在已成骑虎之势,只能严加训诫监督了。不由得由衷的感慨,用人不易,识人更是不易。
结果,李信竟亲自派人來敦请陈文柄去城外军营议事,这使得他本來落地的心竟又悬了起來。但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又多虑了。李信直言并不反对他发卖低价陈米,只是有一点,现在米价几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临界点,必须将手中除了库中官仓以外的所有陈米全数发卖,否则将有血本无归的可能。
饶是如此,陈文柄仍旧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镇虏侯早就烛照洞明,可笑自己还自以为得计,能瞒得住他。即便,李信对此并无追究之意,他仍旧心悸不已。也正是在这一刻起,他对李信又有了新的认识。此人并非是只知舞枪弄bàng的武夫,若因他武人的身份便有了轻视之心那才大错特错。
出了军营,陈文柄又想起不靠谱的便宜小舅子与师爷,暗道得赶紧敦促他们不要再搞了,现在既然已经有了镇虏侯的钧令,也就沒什么可怕的了,凡事也大可放手去做了。想到此处,他竟又如释重负了。
与陈文柄如释重负不同,李信的神经却愈发紧绷,原來米琰刚刚从斥候的军报中得知,又有一股不明身份的人参与到了粮食的抢购中,但从银钱來源走向判断,绝对有别与阮大铖。因为在双方相互恶意的哄抬叫价之下,应天府陈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十两银子一石的天价。这已经高过了河南、陕西、辽西一些屡遭兵灾的省份。
事情发展到现在反而变的颇为有趣,原本一切都是从三卫军急需军粮收购民间大米开始,可是一顿折腾下來,身为主角的李信反而成了看客。李信收不到军粮,三卫军诚然面对着断粮的危机。可是潜在的输家难道只有他一个吗?百姓们因米价飞涨而无米下锅,地方治安变差,常有bào民三五成群打家劫舍。这其中甚至还包括阮大铖本人,李信以为他已经下船,可这次第三方突然杀出使得此人不得不重新登船,上阵厮杀。如今,对任的情况对船上任何人來讲,实际上都已经到了非死即生的地步。就算不死也得拔层皮。
盘算來,盘算去,在这场抢购大米的风波里竟然全是输家,沒有一个赢家。
如此又过了三日光景,米琰兴冲冲而來,“今日米价已经涨到了十二两银子一石,实在是有明以來头一遭啊…够那阮大铖好好喝一壶了,”
李信现在已经不关心阮大铖如何如何了,此人从被重新qiáng拉上船开始,就已经注定要生生吃上一亏。他所好奇的是,突然杀出的另一个幕后主角究竟是谁。表面上他出现是在与阮大铖争利,实则等于救了自己。正是此人缠住了阮大铖以及他背后的人物,使得他们无暇他顾,自然也无法继续在背后搞三卫军的鬼。如果有可能,他倒想见一见这个做好事,出手不留名的高人。
正在两个人胡乱揣测的当口,李双财进得中军帐,喜形于sè。
“大好事,有人给咱们送粮來了…”
“哦?是谁送的?”
“有多少石?”
前一句是李信所问,后一句则是米琰发问。李双财伸出右手习惯性的子啊后脑挠了挠,“是谁送的实在不知,送粮的人到了此处,连车马都不要了,已经全走了。粮食绝对不少,足足有三万石…再也不愁沒粮食吃了…”
李双财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也许是因为兴奋所致。米琰双目大放异彩,连连称奇,只有李信低头沉思,他在想究竟是谁出手相助。
李信在江南除了孙鉁以外并沒有故人,而且他來到明朝以后所结识的绝大多数人也都和仇人差不多,几乎每一个都欲先除之而后快,除了这种状况看热闹踩一脚还來不及,哪有雪中送炭的可能啊。
还是陆九想的周全,生怕有人心怀歹意故意在粮食中下毒,先派人抓了不少野狗來试吃,在确定沒有危险之后,才正式入库作为三卫军的军粮。由此三卫军的军粮危机算作平安度过,可是一场米价大战却已经进行到了最**。
此刻的李信甚至有些担心与阮大铖打米价之战的人,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继续下去,生死难料,损失只怕不下百万之巨。若寻常人家只怕破家几十次,几百次都不够抵债。能玩得起这种游戏的人,显然非富即贵,即便如此,若因自己而使人大受牵累,又让他于心何忍?
又过了一日,一直飙涨的米价终于停在了十三两八钱银子一石的价格上。李信觉得,该到了米价下跌的时候了。孰料米价仅仅停了一日,竟又bào涨了一两。至此,就连李信也看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这种情形下,李信竟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因为米价几乎一日一变,交易的大米动辄上百石,清点过称费时费力,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契约的欠据,仅凭此便可替代大米交易,这些欠据不论交易几手,由于有了原始契约做保证,画押具名之人都须负承担兑现大米的责任。否则告上官府,那也是稳赢不输的官司。
只是,如此一來,每日成交量则一日胜过一日,李信预计的米价下跌并沒有出现,反而还出现了有规律的波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