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部分阅读
赵武这话已经带有预言似味道,他说“春秋礼仪贯华夏,鲁国礼仪贯春秋”时,充满了预言家的味道。几乎算是给春秋时代礼仪风范下了一个结论性的评价。但当时大家并没有觉察勺
师修听了赵武的话,反而劝解:“主上不必如此进退失措,相比当初三邵出使鲁国时的倨傲,主上已经做得非常低调了,而且主上的谦和已经引起了鲁国人的好感再说,人人都知道你是赵氏孤儿,即使偶然礼仪失措,大家也不会怪你。”
周地聘请的礼仪教师单虑也附和说:“没错,家主待人态度谦恭,这种谦恭的态度已经让鲁国人受宠若惊了,即使偶尔有些举止错误,想必鲁国人也会谅解本色最好,主上只要保持这种谦恭的态度,无论怎么做,鲁国人都会谅解的。”
赵武笑了笑:“你说的意思是“态度决定一切”没错,我似乎听过这句话既然如此,我也没什么顾虑了,如果我犯下什么小错,你们不妨装没看见。但如果是大错。请务必提醒我。”
单虑点点头,他立废从怀中摸索出一张长长的卷轴,转身递给赵武:“鲁人讲究礼仪,贵族之间常说:“不学诗,无以言(身为贵族不懂诗歌,说出来的话都不符合贵族身份)。了等会大典之上,鲁人一定会奉献歌舞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请家主记住这些诗,以便了解鲁人的意思。”
单虑是单婉清姑娘陪嫁的家臣之一,但他并不是最初单公送给赵武的那批陪嫁的人员。这次赵武出使鲁国。在周地大肆聘请礼仪教师,因为他给的薪酬丰厚,使得周王的卿都感到震动,单公得到消息后,责怪赵武有这样的事不跟他商量,反而去找外人,是对单氏的轻慢。随后,单公从自己的家臣当中拨出了一位熟知礼仪的家仆一此人就是单虑。
因为单虑是周王的正卿之家臣,所以单虑的到来使他当仁不让的成为礼仪教师当中的首领。此玄,单虑更以前领的姿态,直接跳过师修指点赵武。
赵武皱着眉头接过单虑递过来的卷轴,他没话找话的问:“你用的怎么不是竹简?”
单虑拱了拱手,用尊敬的语气说:“今年年初的时候,家主送来一些纸张给单公,单公格外青睐下臣,所以下臣也分到了一些纸张,用它们抄录了一些诗词。这次受单公所托,下臣将记忆中一些诗词誊录到纸上,这些都是堂皇之词,我料想典礼上,鲁国人唱的诗出不了这些。”
赵武轻轻展开卷轴的一角,他不知道,单虑选的诗大多数属于《诗经国风》里面的诗句,这些诗句基本上都是用于在典礼上吟唱,但遗憾的是,那些字他一个也不认识六
春秋时代,列国的文字都不相同,而且象形字多一笔画少一笔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关系,单虑是周王卿的家臣,他使用的是周的文字,赵武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头晕眼花,他赶紧将卷轴递给师修,不负责任的说:“老师,你把这些诗词下你们刚才说了,即使我偶有失误,只要态度正确就无伤大雅。这次我就不背诵这些诗了,我决定:只带谦恭的态度去。”
赵武。等于在单虑面前再次肯定了师修的地位。师修对贞叶攻澜讨多受宠若惊的态度,他虔诚的接过那副卷轴,嘴里说:“周王室六百余年积累的典籍无数,我早有心去下周室的典籍,今天幸而能见到这部诗卷,,幸运啊幸运
赵武心思一动,说:“咱们赵城的学宫缺少课本,不如我们部诗经如何?”
这个提议虽然让师修很兴奋,但他依然皱着眉头反驳:“不好,我晋国现在正与楚国相持,家族的武力已经耗尽了赵氏的积蓄,我们哪有余钱做这项大工程,,?”
前来迎接赵武的那位鲁国人一直默默听着赵武与家臣们谈论,听到这儿,他插嘴:“赵军佐若是有意编录这样一份诗经,倒是有利于后世的大事,我鲁国是礼仪之邦,存有不少各再诗歌,武子有心,我秦董父愿意将家族藏书献上,以便帮助赵军佐完成这项创举
赵武扭头看着师修,此时,明白了赵武心中家臣排位的单虑闭上了嘴,盯着师修。师修想了一下。回答:“编录各国诗经,这恐怕是一件大事,光是收录各国典籍,怕也需要百余年的工夫,有鲁国人愿意襄助。这事已经成功了一半
春秋人还没有版权意思,但赵武有,他马上回答:“鲁国不愧是君子之国,这样的事也愿意无私援助,老师(师修),这本书编录成功以后,你一定写一份前言,记述鲁国人的慷慨。”
赵武这么一说,陪伴的鲁国人一起夸奖:“武子真是贤人,受人恩惠不肯隐瞒,这样的人我们怎能不赞助呢,请武子放心,我们回去一定禀告自己的家主,当竭尽所能,促成这件事。”
赵武恭敬地拱手,问:“你刚才说自己名叫秦董父?”
秦茔父微微一笑,回答:“其实我是鲁国大臣孟氏的家臣,这次暂时被借到季文子那里,专门负责接待新军佐。”
众人边说话边走,这时,鲁国另一位迎接使者出现在前方这种逐次迎候在路边的接引使者称之为“相”客人享受的礼仪规格越高,主人派出的“相”越密集。
御戎潘党已经停下了马车。按灿巨,赵武要感谢对方的迎接,并邀请对方同行。所以秦董父回答完赵武的问题,马上向赵武介绍:“这位是鲁国猛士、眺邑大夫梁讫
粱讫拱手说:“武子谦和啊,当初三欲出使鲁国的时候,趾高气昂的穿行鲁国,武子做事却如此低调,,你刚才的话我听到了,我家虽然藏书不多,但也愿意贡献出来,帮助武子编录这本诗经。
其实,赵武与眺邑大夫粱绕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上,编录《诗经》这件事正是梁讫儿子做的,他儿子收集各国诗词,将其分为风、雅、颂三全部分,使得中国早期诗歌文化得以保存下来”
粱讫后来又得了一块封地一孔,所以他的儿子名叫“孔丘”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至圣先师孔圣人”。而最先迎接赵武的那位鲁国官员、孟献子家臣秦董父,他儿子后来也成了孔丘的七十二门徒之一。
赵武下车,恭请对方同行。
赵武既然在路途上表了态,其后鲁国人果然没有追究赵武在礼仪上的错误。“路迎”过后是“郊迎。”鲁国执政季文子在国都郊外迎上赵武,而后恭敬地领赵武入宫城,
在盛大的礼仪上,赵武先是谢过鲁国去年出兵赞助晋国的行为,而后为明年的军事行动乞师赵武席间吟诵的诗是,讲男女“及时。婚嫁。赵武以此诗委婉请求鲁国要及时出兵。
鲁国执政季文子执酒爵,答礼:“霸主召唤。谁敢不及时呢?如果以草木比喻的话,寡君(鲁襄公)对于君(晋悼公)而言,君(晋悼公)如同草木,寡君就是草木的香气。我们是依存霸主国而存在的,当然要高高兴兴地遵命,怎么会耽搁啊!”
鲁襄公站起身来持酒爵祝祷,期待赵武能再创祖先光辉,赵武马上吟诵,是周王赐给晋国的诗,意在勉励晋国保持文公霸业。
赵武吟诗过后,恭敬回答:“当年在城濮之战后,我的祖先就追随先君文公,作为赵氏子孙,我赵武是先君大臣的后代,岂敢不接受(鲁国)君上您的命令,再创晋国霸业呢?”
平心而论,赵武这次出访鲁国,表现并不出色,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更像一个木偶一般,举止处处受到家臣们的操控。许多时候,还需要家臣们的提醒他才能做出符合礼仪的举止来,但鲁国上下对赵武谦和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他们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忽略了赵武身边家臣的频频提示,而称赞赵武“有礼”。
退出了鲁国国君的殿堂,季文子特地在公孙婴齐家中招待赵武一之所以选择公孙婴齐家,是因为公孙婴齐是鲁欲姬的外兄(同父异母哥哥)。而在春秋时代,一个陌生的男人肯庇护一个女子是不可思议的,卑县都认为鲁欲姬一定与赵武存在说不清的暧昧关系”当然,连晋国人也这么认为。
所以季文子选择在公孙婴齐家招待赵武,这一行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拉关系、凑近乎。
席上,钟鼎之声齐鸣,丝竹响彻,鲁国大臣频频敬酒他们喝的既有赵氏生产的果酒,也有鲁国本地酿造的粮食酒。
赵武来到春秋没听过几场音乐,看到全套的春秋乐器在他面前展示,他忍不住十指大动,季文子见状,凑趣说:“听说武子擅长弹琴,不如也在席上演奏一曲。”
季文子这么一说,鲁国的大臣心领袖会的笑了。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制造“春秋第一讨债高手”
这倒让赵武有点尴尬,因为他会的琴曲并不多,在这种隆重的酒席上,高歌猛进的要求别人跟他私奔,显然很破坏形象,所以他忍了忍,推迟说:“可惜我最近公务繁忙,已经很少练习琴了,在鲁国这个礼仪之邦,我在这里随意弹琴,若走出了错,就让人无地自容了,诸位还是放过我吧。龙腾小说网提供”
赵武这么一说,鲁国大臣又意味深长的笑了。他们的笑容让赵武摸不着头脑。
鲁国大夫显然是听说了赵武与鲁邵姬之间的暧昧,在这种场合,他们马上联想到赵武唱的私奔歌一在人家外兄面前,确实不适合吟唱私奔歌。
季文子决定岔开话题,他端着酒杯向赵武敬酒,而后装作无心的询问:“晋国明年打算向我鲁国收取多少征税?”
季文子问的话涉及到赵武出使的第三个任务告之附庸国明年的“纳征”数目。因为这个数目不能商量,霸主的决定就是最终命令,所以赵武之前无需告诉鲁国国君,直接向鲁国执政发布命令就行。
赵武摆了摆手,师修从怀中掏出一份表格,在表格上找了找,随口说出了一个数字。季文子弈了,沉默了片刻,回答:“我鲁国明年出一军。帮助晋国人战斗。”
赵武点头:“鲁国是君子之国,我个人对鲁国人很有好感,这个数目确实让我很难说出口,但晋国打了几年仗,确实需要征税来支持自己继续战斗,所以我无法在这个数目上更减,不过,我愿意归还一千名鲁国奴隶,作为对鲁国人表达的好感。”
赵武这么一说,鲁国卿大夫一起站起身来,态度恭敬的答谢赵武的好意。
季文子当上鲁国执政后,颁布了一条规定,要求各国商人去外国做生意的时候,只要见到当地奴隶市场出售鲁国的战俘,或者奴隶,就用自己的钱买下这些鲁国人,事后,鲁国会动用“国家赔偿”偿还商人们支付的购买费用。
这一槌矩后来被孔圣人的门徒子路所破坏,他依仗家族有钱,赎买了奴隶之后,不去领取国家赔偿,以显示自己的高尚。孔圣人事后批评子路,说他“用自己的高尚破坏了规矩”从此之后,鲁国商人中,不如子路有钱者,见到鲁国的奴隶就不敢赎取,怕自己掏了钱后去领取国家赔偿,会引起别人的指责,所以干脆对鲁国战俘视而不见一这就是著名的“义理之争”
赵武这几年大力拓荒,做生意赚来的钱基本上都再于在奴隶市场上购买劳动力,鲁国人也清楚赵武过去的行为。所以对赵武能拿出一千名鲁国战俘并不感到惊讶,但赵武愿意交还一千名鲁国奴隶,话中的意思已经表明他不会领取鲁国的国家赔偿,纯属外交礼物一类的东西。
可怜的鲁国人,多少年了他们只知道向霸权屈服,按期向晋国交纳保护费,恭敬地礼敬晋国大臣,怎会想到自己也能收到部分回礼千年后引世纪外交技巧,他们可算是提前享受到了。
如此一来,季文子等人的感谢更加诚挚。他站起身来,大礼相谢:“早听说武子在自家封地释放奴隶,有部分被释的鲁国奴隶重新回归故土。他们谈起武子的仁慈总是感谢不尽,这次武子让一千名鲁国俘虏回家,使他们得以埋葬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我鲁国上下一定会记住这一恩惠。”
赵武坦然接受了对方的感谢,他不知道,自己这一行为犯了与子路同样的错一用自己的“高尚”践踏了既定规则。
其实赵武这么做的本心,是担心自己收钱太黑,被鲁国人惦记上都是鲁国人写的。这国家虽然弱但他们的喜怒都流传千年。万一他们不满意,顺里黑赵武一笔,赵武可就遗臭万年了。所以赵武打定主意:钱要收,鲁国人也不能得罪。
千名奴隶看起来多,但天下最大的奴隶市场就在霸主国旧都修。晋国市场上奴隶供应太多,已经不值钱了。鲁国奉献的礼物太多,铜钱不方便携带,全换成奴隶反馈鲁国,再装出一副很有文化的模样,张口闭口要整理诗经修络典籍,鲁国这个礼仪之邦,对比三欲的骄横,能不喜欢赵武的谦逊吗?!
好名声留下了,实惠依旧要拿。鲁国的礼物当中,除了体积小价值高的,比如宝石玉器等,其余的都用来换成书籍,,
一般来说,出使附庸国的时候,因为各国大臣要不断的巴结霸主国派来的使臣,所以晋国大臣出使,最短也要在外国待上三五个月之久,等收的礼物装满了随行车辆,这才满载而归。不过,赵武终究文化底子薄,怕在鲁国待的太久露出真面目,所以。在公孙婴齐家宴后不久,赵武快速把出使任务交代完毕,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外交使命,其后他无心久留,辞谢了鲁国大臣们的后继宴请,于当年十二月初动身回国。
去的时候赵武带了五十辆兵车,回来的时候依旧是五十辆兵车。车上一般是书籍,一半是石头一宝楼
鲁国的圣人盛武仲没有参加对赵武的宴请,听说赵武要走,他来到黄河边上,也没凑近送行队伍,远远目睹赵武过河,而后回身对鲁国执政季文子感慨:“晋国的强大,至少在五十年之内无可撼动。赵武子是晋国八卿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也是最卑微的一位(指赵武官职居于末位),但他来的时候是五十辆兵车,走的时候还给鲁国留下一千名战俘,此人的贤德岂是三欲可比。
我听说年幼的晋君(悼公)继位后,晋国的诸卿和睦,如果晋国其余几个正卿也拥有赵武的一半贤德,晋国的崛起不可遏止。并且赵武这么年轻,就知道不争不贪,等他今后掌了权,这样的晋国怎样才能战胜?鲁欲姬这次做得好啊,她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文子,以后记住,侍奉晋国不可不谦恭,对待赵武子不可不扶持。”
孟献子在一旁补充“其实赵武来的时候,战车都是空的,回去的时候战车虽然装满了,留的车辙很深很深,但他车上一半是玉一半是书。君子好美玉,贤看好知识。既贤且能”:京当初的二欲比不十赵武,我也比不卜
鲁国大臣齐声赞扬。这时。被鲁国卿大夫赞扬的主角却在战车上皱着眉头,低声抱怨:“完了完了,这趟出使亏大了,送出去一千名战俘,原本想着能在鲁国设立一个贸易点,好倾销我们的奢侈品,没想到戏演得太过了。鲁国大臣都拿我当“圣人,了。无论暗示明示都不相信我的推销,反而不停的给我塞一些书籍嗯,早听说鲁国的女人特尊重夫主,那些人就不知道送我两个,真苦恼啦。”
潘党哼了一声:“你还不满意?当初你塞给我的是啥破石头?身为正卿,你家现在最好的宝玉,都是从我身上扒下来的。而现在,这次出使后,你总算拥有了符合正卿身份的宝玉。瞧瞧这一车石头,顶你领地三年赋税了。今后你三年出使一趟,即使领地里毫无出产,也可以过奢华的贵族生活了!”
师修也不满的哼了一声,劝解说:“主上怎么能说这些书没有用呢?有的人以财宝为珍贵,有的人却以知识与要能作为珍宝,这次我们向鲁国大臣展示的就是我们对方能与知识的爱好?这才是大收获,有了鲁国君臣的美誉度。今后家臣们来鲁国开商铺,想不挣钱都难。这样的好结局,主上还苦恼什么?”
赵武有气无力的点点头:“我知道,那一千名战俘算是市场开拓费吧,我们给自己挣一个信用额度”可是,我现在后悔了。这笔市场开拓费未免太大了一点,一千个战俘,我能建立六个垦荒囤,开出来百余平方里的荒地来,这百余里的农田,每年又会给我带来多少收广”
单虑听到赵武的话,马上好奇的询问:“我听说,晋国现在流传着,叫做《拓荒日志》。传言是韩起子记述“赵氏四十日拓荒,的过程,如今,列国都在传颂赵氏拓荒的高效,主上刚才提到这点,“修老。可否跟给我详细解说一下。
今年初的时候。赵武正式确立了四大家臣的地位,这四大家臣在春秋时代被称为“老”这个词当时既有“年过七十”的意思,也有“重要人物”意思。用在家族职位上,这个词后来演变成“家老”也就是首席家臣的意思。其中齐策是诸家臣之首,称之为“大老”师修等人则可以称之为“修老”
师修好为人师。马上忘了继续劝谏赵武,转而向单虑讲解:“说起来,我赵氏有三年的拓荒经验,现在拓荒的手段已经规范化、流程化,主上这次着急回去,也是为了拓荒事宜”明年春,我们在甲氏的拓荒点将要并屯一也就是把发展成熟的屯垦点两两连接起来,建造成一座大的城市。”
师修马上又补充:“我赵氏的屯垦点,两两相距二里路,这些屯垦点逐步发展。等到人口数量足够了,屯子里各项设施都齐全了,相邻两个屯子的寨墙用石墙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城市了。
每四个)屯星点恰好围成每端城墙长二里的中等城市,而后,其周围的小屯会并入城市管辖,那座新筑起的城市也会把围墙不断的加高加厚,最终成为一座大叭…”
师修诈细解释了一番,最后补充:“明年,我赵氏将新增三座中等城市,成为拥有五座雄城的大领主。”
单虑更加疑惑了:“照这么说,我赵氏岂不正缺人手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送出一千名战俘来,等鲁国人知道这个情况,不知道该怎样体会我们这份情意
这两人聊得火热,赵武低头看着车上堆满的竹简石头犯愁。春秋时的道路状况并不好,沉重的竹简石头压得兵车行走艰难,大大拖累了赵武的速度,赵武正琢磨,是否要抛下这些书籍宝玉轻装前进的时候。一桩突发事件使他终于下了决心。
一名武士领着一位气喘吁吁的赵氏私兵赶来报告,那私兵拱手汇报:“家主,我从甲氏赶来,路上跑了十七天,,在我动身前,甲氏有三个秋氏部落赶来投靠,武清汇报给齐策,但他也不敢决定,派我快马赶来鲁国,请主上给予指示。”
赵武大喜。他满口答应:“送上门来的好事岂能推辞,齐策糊涂了,这种事还请示什么?”
师修赶紧解释:“主上,收纳秋人,这是国君的权限。如今国君正在潞氏筑城拓荒,这些秋人不去潞氏投靠国君,反而穿越了潞氏与甲氏北部向我们投靠。主上若是随意答应了,恐怕国君会不高兴。”
赵武犹豫的问:“难道我要跟国君见面分一半?”
师修摇头:“这又不是贼赃,岂有见面分一半的道理,应该全部献给国君,而后听任国君处置。”
稍停,师修解释:“我赵氏与秋人向来亲善,昔日先君赵孟子出于秋氏(指赵盾是秋女生的,并在秋国成长到成年时代),故此,历代家主当政的时候,都有一些在本国活不下去的秋人部落来投靠赵氏。主上今年大肆清剿甲氏,秋胡退入赤秋后,想必把赵氏重新崛起的消息带入了秋氏,这些秋人因而赶来投靠。
按照惯例。赵氏接到秋人的投靠后,都会将这些秋人转而献给国君,国君从其中挑选部分勇士(有力者)充当武宫守卫,而后将剩下的秋人赐还给赵氏,,这次我们也应该这备做。”
赵武犹豫不定:“既然这是规矩,那就照规矩行事,只是国君会挑选多少人,,对了。秋人来了多少?”
报信的那名武士回答:“来的三个都是小部落,总共大约三百余户,有五百匹战马,牛羊没有计数,策老(齐策)推测,这是靠近潞氏边界的小部落,因为听到信息早,所以动身快,但恐怕随后会不断有秋氏部落过来投靠一这个冬天很冷啊。”
师修附和:“这个冬天是很冷,战争已经打了三年,我国的青壮都已经轮番上阵,田地荒芜。只能靠狩猎度日,我早已经听说,现在除了赵氏之外,其他的家族已经很难在山林中猎捕到野物了。这几年,连续两个冬天都下了很厚的雪,野兽们产崽困难,加上现在人们围捕过度,所以才会有这现象。
我晋国如此,相邻的成*人、秋人会更加难过。其中还好一点。他们多少会一点耕作技术。冬天有储备奶识二。而成*人完全以放牧为生,一旦冬天雪大了,冻死大多数牲畜,他们会更加难过。我估计,霍城北面应该已有成*人投靠了。齐策想必是预料到这种情况,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