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部分阅读
钱塘县,李尘在人群中苦苦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小晴的影子,满脸的泪水都以滑落,可是李尘却没有丝毫放弃,坚持的向前走着,眼前关于小晴的画面在脑海之中持续的转变,从哪个第一次看起来羞涩的女孩,到后来的大方开朗,这一切转变仿佛是那么突然,那么快,在李尘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晴一夜之间已经拥有了一种魅力,让李尘欲罢不能的魅力,原本以为现在的李尘并不会对这样小的女孩子动心了,可是谁知…也许是融合了这个十一岁孩子灵魂的缘故,有些事情仿佛已经并不受李尘控制了,今天看着小晴的不告而别,才发现原来自己内心深处竟然如此的重视小晴,那个默默无闻为自己扎好鞭子的小女孩。
李尘此时还奔跑子钱塘的每一条李尘认为小晴可能走到的街道上,可是人李尘心里再怎么想他也绝对想不到现在的小晴已经乘坐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船悄悄的离开了钱塘县。钱塘夜色笼罩了整个湖面,可是湖面上泛着的一坐坐花灯确实为整个湖面增添了另一股不平凡的美景,李尘犹自在奔跑着寻觅这。
“公子?不用在找了,那个姑娘已经乘船离开了钱塘?”
“法善?你可知道她去了哪里?”现在的李尘已经没有丝毫兴趣知道法善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中,现在李尘的注意力已经完全的放在了小晴的身上。
“具体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但是听他们的对话,好像是要回家了吧?”
“哦,回家吗?回哪里的家呢?”
第一百零三章 江南《上》
李尘是正月十七离开的钱塘县继续到禅源寺清修的,重新回到禅源寺的李尘,变得比以往安静了不少,至少再也不去寺院后山残害小动物,终日乾乾的在禅源寺里边吃着简单的素食,过着朴素的生活,清心寡欲。龙腾小说网提供每日忙碌着的是背着那些诗词经文,这其中有不懂李尘便向寺院那个进士出身的师兄请教。那师兄见着如此好学的师弟,自然也乐的教,而且现在李尘的记忆力非同寻常,几千字的古文,隔得一天便可以轻松拿下,在经过后几日的复习便可以轻松的记住篇幅中的每一个经典句子。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一个新年。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内李尘不不仅吧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而且那些经史传记,诗词歌赋也是有所涉及,虽然打不到精通的地步,但是胜在记忆力惊人,大量略读的同时还是记得了不少,现在的李尘做上一篇古文难度已经不大,但是想要做上一篇难度颇大的八股文却还是有些吃力。自从上年回去分别了小晴,这整个钱塘县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李尘留恋了一般。
有间酒楼的生意已经早开始进入正轨,随着有间酒楼名气打了出去,现在每天的有间酒楼生意都是忙的要死,菜价已在提高还是供不应求,钱多了,开分店自然已经提上了议程,而现在有间酒楼在钱塘有开了一件酒楼,规模气势自是比不上原先的,但是胜在便宜可以满足钱塘县中低等收入人的消费,而原始的酒楼现在的房间费都已经提到了天价,但还是有些不知名的商人为求钱塘有间酒楼一菜而从各地跑来,那些文人雅士更是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蜂拥而来,这样一来有间酒楼便出现了无数的文人题诗题词,这也极大了吸引了那些附庸风雅的有钱人来有间酒楼百金买的一菜的虚荣心。而且就在不久,在杭州有间酒楼也已经开了一家分店并且已经开张,但是这还是不能挡住那些文人雅士道钱塘县一探有间酒楼真是风貌的心,杭州分店的开业似乎也并没有影响钱塘县有间酒楼总店的客源。现在的有间酒楼用日进斗金来说丝毫不为过。
除此之外筹办已久的杭州丝纺学院也已经在乾隆四十八年的八月正式招生,李尘现在兼任名誉校长,王才担任校长,赵敬堂担任副校长,而且永昌坊的那些熟练的工人还要来此教学,学院的主要科目是关于纺织机的研发与制作,王才是主要的授课人,除此之外还有酿酒工艺的研发,授课人是赵敬堂,至于其他的行业,由于这些人受传统思想所限,并没有准备真正的公开自己的手艺,示意在这个新的学院并没有开设课程。学院虽是刚起步但这一切都在向着正规划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丝毫不用李尘关心。纺织厂的事物也有特定的人处理,李尘还是挂一个名号,而且自己也从纺织厂里拿不到一分钱,因为纺织厂所有的净利润都拨付了浙江棉纺织学院。
一年的时间对于变革来说可以做很多事情,青帮的变革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宿庆祥可以打着变革的名号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清除一下帮内的异己分子,使整个青帮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的青帮虽然说财政状况并没有有太大的扭转,但是有了李尘筹资的三百万两银子,青帮的状况比起以前却是好上了不少。而且李尘的声望在青帮也是一升再升,毕竟对人来说,只有钱才是王道,李尘能为他们带来金钱他们就崇拜李尘,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比起青帮来说,钱塘沈府到时安静了不少,但是沈府现在受到李尘的好处也不少,单单是李尘发现的那几处茶园便给沈府带来了不少的利益收入,沈府的一切在少了李尘以后又回复到了往日的平静,毫不夸张的说,最近一年进入到沈府的人已近不知道在一年前,那个钱塘县的神奇少年,给沈府带来的不平静,使其一下子完全占领钱塘县民众的业余话题。说起这个钱塘县对于李尘的印象仿佛也开始模糊了许多,那个天才的少年仿佛已经消失在这个时间,要不是钱塘县永昌坊大大的沈府在哪里伫立着恐怕许多人都难以相信,钱塘县还出了这样一个传奇少年,把整个钱塘县推上了风口浪尖使得浙江的总督巡抚,甚至是当今圣上也下旨褒奖。
乾隆四十八年
五月二十四日,年过古稀的乾隆帝从京城动身,开始第四次巡幸盛京。喀喇沁郡王喇特纳锡第等在叶博受村广慧寺行宫迎驾,于行宫东门外设大毡庐,侍皇上宴毕,阅捉马诸技。科尔沁亲王恭格喇布坦、巴林郡王巴图等在五里屯大营迎驾,于行宫西门设大毡庐,侍皇上宴毕,也阅捉马诸技。乾隆帝分别给以赏赐。他还下谕奖晋效劳王公台吉说:喀喇沁郡王喇特纳锡第、巴林郡王巴图、敖汉公桑济扎勒,在御前行走多年,此次随朕前来盛京,均各实心奋勉,朕甚眷爱。喇特纳锡第、巴图均加恩赏给亲王职衔,桑济扎勒晋封固山贝子。二十九日,他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八月十六日离开山庄,九月十七到达盛京,十月十七日回到宫内,历时近四个月。这次东游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怀柔蒙古。
十月十九日,乾隆帝命辑《古今储贰金鉴》。他说:历览前代建储之弊,及我朝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酿成事端的,不可枚举。应当勒成一书,以昭殷鉴。于是,乾隆帝命皇子等同军机大臣,及尚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事迹,有关鉴戒者,采辑成书,陆续进呈,以皇孙等师傅誊录,书成后即名《古今储贰金鉴》。
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帝谕示国史馆,用《贰臣传》例,编纂《逆臣传》。他说:修国史是为了彰善瘅恶,信今传后。前代诸史,皆由后世史官编纂,胜朝事迹,历年久远,烟没失传,以致网罗散佚,采及稗官,褒讥好恶,任意轩轾,率无定评,不如及早衰集,免致闻见失真,传疑袭误,他还说:国史体例与历代史不同,馆臣纂辑,应据事直书,不用分别各门。比如忠烈廉孝,以及奸臣宦官,历代皆附入列传,我朝并无此等事。只有《贰臣传》一门,前经降旨,另编甲乙,是我朝开创所有。这是扶植纲常,为世道人心之计,自应另立专门,以存直道。至于叛逆诸臣,如吴三桂等,也应明正罪状,另立一门,以昭斧钺之严。于是,乾隆帝命国史馆官员,利用实录以及军机处档案,将乾隆四十年以前的满汉臣工、宗室王公、蒙古王公中的叛逆者,编为《逆臣传》,陆续进呈,钦定成书颁行,并写入四库全书,垂为信史。
第一百零四章 江南《中》
乾隆四十八年腊月二十三,今天是乾隆四十八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了,整年的财政收入也要在今天做最后的汇报,户部尚书和珅念着自己手中任你任何人都看不出来的伪造数据,自信满满的,自从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提出议罪银制度担任户部尚书以后,大清朝的财政收入有没有增加除了和珅意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但是皇帝内务府的银子却在成倍的增加,单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个行宫,80岁时举行了万寿大典,竟然没有动用国库里的一两银子,全系“议罪银”开支,并且内务府还有剩余。当然这其中也有其他的银子来源,我们下文再说,单说这个议罪银制度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此法出台后,立即受到贪官污吏的欢迎,同时也招致一些直吏的质疑,但是无论如何现今内务府的银子确实增加了不少。
和珅一边汇报这情况,一边观察者乾隆皇帝的脸色,今天从早朝到现在乾隆帝一直是愁眉苦展,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和珅从早朝开始变想着早点结束这该死的早朝,和乾隆私底下培养一下感情。
清朝的财政报告没有过多的冗杂之处,整个就是一大串的连续的数字,每个省份的财税啊,支出啊,介绍一个大体的就行,除了那些不开眼的直陈意外没有人敢说半点不是,和珅现在虽然在军机处子里不是最老的,但是作为乾隆面前的红人现今确实没有人敢招惹和珅,这并不是不敢,而是没用,无论再大的事情等到惩罚的时候有了议罪银制度,这对和珅来说压根就不是一回事,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和珅穷的就剩下钱了。
等到整个朝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了,今天也像往常一样,刚一下朝乾隆便把和珅叫到了养心殿。
和珅一向心思慎密,路上一边走还一边向乾隆身边的总管太监王成打听道;“王公公,今天皇上这是怎么了?”和珅一边说,一边说一边把早就准备好的五百两银票塞在了王成的袖头里。
“和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我们都是老相熟的人,怎么烦劳大人这么破费?”王成拿起银子看了一眼,标准的五百两,和往日的惯例一样,这和大人一向出手阔绰。
“王公公哪里话,这都是请大家喝酒吃肉的零花钱,王公公的那份改天到我府上了,我在给王公公备上。”和珅笑着道。
“那如此谢和大人了。”
“公公还是先说事情吧?待会到了养心殿再说就来不及了。”
“哎,这件事情还要从敦妃…哦,现在应该叫敦嫔了。”
“敦嫔?”和珅纳闷道,和珅清楚的记得那个长相貌美的敦妃王氏,敦妃,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之女,生于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比乾隆小35岁。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八入宫为永常在,时年十八岁。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晋为永贵人,同年十月初十为敦嫔,十一月举行册封礼,三十九年九月晋为妃。乾隆四十年乾隆帝65岁时,她在翊坤宫生下皇十女,深得乾隆喜爱。和珅爱美,对皇帝的女人也是观察了又观察,,自然乾隆的每个妃子自然都逃不过和珅的法眼,这叫做隐形投资,和珅深谙此道。
“嗯,昨天降的,想必和大人也知道敦嫔,性情凶暴,恃宠而骄,自从八年前生下十皇女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仗着皇上的宠爱把整个皇宫搅的鸡犬不宁,额…大人还记得那个三年前下江南时候大人精心为皇上准备的两个江南女子吗?”王成问和珅道。
“记得,两个个姐妹花吗,长的水灵。”和珅想起那对姐妹话,心里就痒痒,这对姐妹花是和珅当初为了讨好乾隆搜刮了整个江南才找到的两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长的水灵是没错,可是就在昨天偏偏被争风吃醋的敦妃给打死了。小脸长的在水灵,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还有什么好看的?”
“死了?皇上难道就是因为这个生气的?”
“可不是吗?因为这件事情,不仅敦嫔受到了处罚,我们这些奴才也跟着受了牵连,敦嫔宫里首领太监郭进忠、刘良等,受到革去顶戴、并罚钱粮二年的处分;我、王忠、王承义、郑玉柱、赵得胜专司内廷,未能预为劝阻,也各罚钱粮一年。”这个王成这是明目张胆的在向和珅要银子了,而聪明的和珅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接着就又是五百两银子塞到了王成的袖口里,王成正准备低头看呢,却听和珅道;“装好吧,和上次的一样,你们这些无根的人银子是喂不饱的吧?”
“呵呵,和大人,慷慨,喂饱喂不饱还不是为你们这些大人传话吗?”王成听和珅说什么无根的人,王成便恼了他,这太监虽然为太监,依着这个事实却是不喜欢听到别人说出来,还好和珅的银子多,说说也就说说了,要是换了旁人,这些‘无根’的人从中一惨活,说不定什么事情都给你弄砸了。
转眼间和珅随着王成来到了养心殿,这养心殿和珅是天天来,而且每天来的时候心情都是一样,那就是要尽力的讨好皇上,和珅知道别看自己荣华富贵,金钱权利都有了,可是上边人的一句话,任你再多的财宝也要叫出来,任你再大的权利也把你剥夺了,而且能保证他荣华的还是住在养心殿的这一位,和珅行事的原则就是一定要陪好这一位,想办法要让这位高兴。
和珅走进了养心殿雍正帝手书的“中正仁和‘匾还高高的悬挂在殿中。像往常一样,乾隆帝还是在东暖阁见的和珅,由于长期的受到乾隆的接见,现在东暖阁的布局还深深的印在和珅的脑中。东暖阁西南原有御笔“明窗”,为皇帝每年元旦开笔之处。北室虚分东西两室,东1间小室无窗,靠北墙为床,为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此室有仙楼,原为供佛处。西室靠北位窗,西小间北窗下设宝座,有匾“随安室”、“寄所托”等,为皇帝御笔。后“随安室”匾移到了东小室寝宫床上。“寄所托”原为后室之中室。
“和珅?你进天到的有点晚了啊?”和珅还没能见礼,乾隆帝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
“奴才和珅给皇上请安。”
“嗯,免了吧。”
“回皇上,今天突然感觉从乾清宫到养心殿的距离长了不少。”和珅笑眯眯的回道。
“这距离始终是这距离,哪有远不远的,你这和珅就会逗朕开心。来,先陪朕下一局。”
第一百零五章 江南《下》
“皇上,折杀奴才了,这下棋皇上应该找那个罗锅啊?”这和珅嘴里所说的罗锅,乃是刚刚上任不久的礼部尚书刘墉。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进士,刘统勋子。
“今天不是想下棋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想找个人一起乐呵乐呵。”乾隆一边说,旁边的小太监们已经把棋盘棋子都给摆好了。
“和珅?坐吧?”
“如此得罪了。”和珅见乾隆让座,嘴上虽然恭敬,却是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乾隆对面的椅子上。
如此来,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天,和珅知道后宫秘闻,也在不停的逗着乾隆开心,但是乾隆失了佳人,哪里能在高兴的起来呢?沉闷的气氛笼罩这整个宫殿。
“皇上今天心情不好?”和珅心里想道;既然半天的调笑也不能让乾隆也高兴起来,那还不如直截了当问问为好。
“是啊,后宫的事情一塌糊涂。”乾隆一边下棋一边道。
“可是因为敦妃?”和珅看着棋盘上乾隆步步紧逼的棋,胜负已定,但是和珅仍然落下一子,想要再拖延一下眼前的败局。
“和珅,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连朕的私事也开始打听了?”乾隆生气道。
“奴才不敢,只是眼见皇上这么难过,我这做奴才的自然要想办法让皇上高兴了。”和珅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连忙叩首。
“哼,既然有这心,今天你还真要想个法子让朕高兴,法子好了饶了你这次,法子不好?哼…”
“皇上…圣祖爷曾经六下江南,皇上何不效仿圣祖皇帝六下江南呢?”
“六下江南吗?”乾隆瞪了一眼拿着棋子示意和珅起来,接着下棋。
和珅见乾隆态度有所转变,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了,而且不仅自己不用受罚,而且还可以从中捞到不少的好处,但是乾隆四十五年的第五次南巡和珅就从从中捞到不少的珍奇古玩,价值绝对近千万。这次要是能劝动乾隆南巡的话,那么银子…肯定是大大的…
“可是那些官员…他们肯定会上树阻挠的。”
“圣上,最近一段时间,江南的河道阻塞,漕运困难啊。”
“这个理由是不错,内务府的银子够吗?”
“皇上放心,内务府的银子足够皇上南巡之用了。”和珅道。
“和珅,和你下棋真的没有意思,你又输了?”乾隆最后落下一子开怀大笑道。
“皇上技高一筹,奴才就算是这辈子也赶不上皇上了。”
“哈哈哈…”南巡的决定一在乾隆的心里形成,乾隆帝也不知道怎么的开怀大笑起来,整个笑声都回荡在在养心殿里边,经久不衰。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狭义的江南现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江浙为中心的小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
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到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部分等地。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开始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在之后的宋代也一直沿用着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称谓),也是从这里成为定义现代江南概念的开端。
唐宋设立的江南东道范围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南部地区。江南西道范围涵盖了江西、湖南和湖北、安徽两省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个由江东核心区域组成的小江南,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风俗、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
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被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等佳话则是对文化底蕴的另一赞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为部分江南的一种代表。
江南美景更是数不胜数,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更是流传千古。“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尽了扬州的美景与美女。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更是把江西的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毋庸置疑,有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自然是江南的代表。”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道尽绍兴的诗情画意和千古风流,堪称最有深度和底蕴的江南城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却是杜甫描写的长沙的情景交融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