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唐醉 > 第 37 部分阅读五二小说网

第 37 部分阅读五二小说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常住兄,你这不是为难小弟么小弟年不及弱冠,对农事关注非常少,除了纸上得来的一些理论外,并没有多少实践过的东西在里面,你让我说,我不就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只能拿话胡乱搪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搬出来了。其实在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时,陈易却想到了另外一点,此词用在赵括身上还真有点不合适。历史记载中,纸是东汉时候宦官蔡伦发明的,春秋战国时候跟东汉有几百年的时光,何来纸没有纸又怎么纸上谈兵呢!

让陈易意外的是,他的一点小疑惑马上被贺兰敏之抓住了,“子应贤弟,什么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你是指长平之战时候的赵括吗纸上谈兵此语甚是精妙,但没听到以纸上谈兵此语形容他啊”

陈易一下子无语,他想不到自己和贺兰敏之想到“一块”去了,都对这个成语置疑……不对,好似什么地方不对劲,他有点慌张!

“对,就是长平之战时候的赵括,你……没听到纸上谈兵此语吗”陈易看着贺兰敏之大讶,难道这个成语在唐朝时候还没出现,是后人依据当年赵括的表现在唐朝以后杜撰的汗一个,看来以后引经据典也要细细考究一下,说不定后世引用的典故并不是真实的,要被人笑话的!

贺兰敏之置疑的不错,自己的怀疑也有道理,春秋战国时候并没纸,以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还真的不合适,明白了这一点,陈易有点灰溜溜,他怕贺兰敏之及一边扑闪着大眼睛表示好奇的贺兰敏月的追问,忙将话题引了开去:“常住兄,我以前是看过一些关于农于的书籍,在江南时候也曾到过田间地头,对农事的事略微知晓,也曾对此发过感慨,只是都是无病呻吟,要是今日常住兄和敏月有兴趣,那我就随便说几句!”就胡乱吹一通吧,将面前这对表现有点怪异的兄弟应付过去再说!

也不能让他们追问什么“纸上谈兵”的典故,露出什么馅就是个大问题!

陈易后世时候的老家在农村,自小下过地,种过田,对作物种植还是有点懂的,更因为他在读史书时感兴趣过隋唐时代的农业生产情况,对唐初时候各种作物种植情况有比较多的了解,甚至无意中拜读过一篇论述唐代农业的文章,在惊异于这篇置疑唐代耕种水平低下,统治阶层没重视农业,让江南之地荒废了许多年的文章时,也为此查过一些相关资料,想看看这篇文章论述的是不是对的。

阴差阳错之下,让他对唐朝时候的耕种水平、农业发展情况及粮食收成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虽然说这只是某个学者的一家之言,但查了一些资料的他,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见解!

见陈易如此说,贺兰敏之的兴趣马上被吸引了过来,置疑“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兴趣也被转移了,马上追问道:“子应贤弟,为兄知道你定有猜到的见解,今日就详细讲给我和敏月听听,让我们见识一下你猜到的见解有多新颖……”他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了,知道陈易会给他以惊喜!

“好吧!既然常住兄一再要求,那我就略讲一二,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两位指正!”陈易清清喉咙,开始讲述,他刚才已经组织过语言,因此刚开始讲述时候的论点是非常鲜明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有多种:一则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劝课农桑,鼓励百姓耕作,依小弟所了解,这是朝廷已经在推广,想必常住兄也是知晓,小弟多讲也无益!”这方面唐朝的统治阶级早就在采取了,好像每个时代开始时候当皇帝的和他们的大臣一直在做,面对贺兰敏之兄妹,这一点没必要讲,除非面对李治或者武则天时候,不过他还是翘起了一个手指头。

“二是改变耕作方式,改善种植结构及方法,推广更好的耕作种植方式!”陈易翘起了第二个手指头,“依小弟的理解,精耕细作是获取粮食好收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常住兄久居长安可能不知,如今我大唐天下间,无论是官田还是民田,所采用的耕作方式都是粗耕粗种,种植后田地间的管理也跟不上,如此粗放的种植方式,所获得了粮食收成是非常可怜的。依小弟所知,一些地方采取了精耕细作之后粮食的产量上升的很快,如今我大唐田地亩产,上田只不过三五百斤,下田可能只有百来斤,但某些地方采取了精耕细作之后单季的亩产都可达千斤,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普通收成的数倍……”

说到这里,陈易停下了话,因为他看到了面前那两张帅气、俊俏的脸蛋从好奇变成了惊愕,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两人都有点失形象地张开了嘴,因为怕他们太吃惊,陈易只要停下话。

其实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并不清楚如今田地的亩产,但他们听清了陈易刚才列举的数字,两相对比,让陈易称赞的精耕细作种植方式的亩产量是普通种植方式的数倍,这已经足够让人吃惊了。

贺兰敏之有点怀疑陈易所说数据的真实性,因为相同一块田地,如果不是因为天气等原因影响,差距如此之大,一般人都不太相信的,他也如此。他很疑惑地看着陈易,很想问问这位一脸自信的人,是不是在吹件。不过贺兰敏月倒是相信,她没有一点怀疑陈易所说话的真实性,只是她好奇这位让人感觉奇怪的男人为何会知道这些,她期望能再听陈易继续讲述,并将自己的哥哥说服。

兄妹两人心情虽然各异,但都希望陈易继续往下讲!

第一卷 初临大唐 第一百零四章 捷径

上强推了,更新量会加大,十二点过后还会有一更,明天至少有四更以上,期待书友们的打赏、推荐、收藏支持!

“常住兄,敏月,这并不是我胡乱吹牛,是真实的事,我也亲眼见到过!”陈易说的非常肯定。提供

后世时候,袁隆平研制出来的杂交稻,一季亩产过千斤还真的有,一年的田亩产量可远比他所说的千多斤要多很多呢。只不过后世时候的田亩比唐朝时候稍大,再者耕种技术是完全不可相比的,种子的优良程度也没法比,在唐朝时候,再精耕细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产量的。

但达不到后世时候的产量,并不是说依现在的耕种技术就没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依陈易所了解的唐朝时候耕种技术,太有提升的空间了。采取精百细作,改良种子,推广水稻的种植,推广一年多季的种植计划,无论哪一项,都可以大幅度提高田地的亩产量,甚至是几倍的提升,这足以惊震朝野!

想到这一点,陈易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来。唐朝时候耕种技术落后,对他这个穿越人来说,还真的是件好事。因为现在的技术落后,他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如果是因为他献计之故,让现在的田亩产量大幅度提高,那就是大功一件。现在的李治和武则天及他们的大臣都在为粮食问题担忧,要是因他之故,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那功劳就是他的。如果他不时地献上几条计策,大唐的粮食产量一步一步提高,那他的功劳也在累积----这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只是将这些东西告诉了贺兰敏之,要是这小子将其据为已有,到武则天面前邀功,那如何是好

不过陈易马上将自己这想法排除了,贺兰敏之是什么人他是武则天的亲外甥,韩国夫人武顺之子,得武则天宠幸程度没什么人可以比,根本不需要拿这些事来邀功,也没必要将这些理念据为已有。贺兰敏之定是聪明之人,他已经在武则天面前说了他不清楚农事之道,要是过了几天,马上就有一番高谈阔论出来,武则天自然不会相信她这位外甥会在几天之内心智突然开窍,贺兰敏之知道这些,武则天定会认为是什么人所提,甚至她会幕后提这些理念的人非常感兴趣,从贺兰敏之嘴里打探清楚。

陈易现在是以医生的角度与武则天打交道的,虽然说借孙思邈的口,让武则天对他产生好奇了,但这好奇大部是因为医道之故,武则天也没问询他关于其他方面的事,当然更不会在某一天召他进宫,问询他如何可以提高大唐的粮食产量。而通过贺兰敏之的口可以,陈易相信,贺兰敏之定会将他所说的话转告给武则天,并会告诉武则天,这些理念都是谁的!

借这位老兄的口,将这些理论献给武则天,进一步得武则天另眼相看,收获自己所需的,这很可能是最佳的捷径。

想明白了这些,陈易已经没一点后悔在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这对对农事基本不懂的兄妹面前大吹特吹了,当下抬手阻止了贺兰敏之想问询的举动,继续说道:“常住兄,或许你不知道现在的种植方式是如何的,依小弟所知,太过于粗放了,粗粗翻耕田地后,就将种子撒下去,也不加以太多管理,差不多就是靠天吃饭的,你说这样的种植方式能有很高的收成吗要是在种植之前对田地进行精细的耕作,并施以一定基肥,再经过育秧,养育优良的秧苗,待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再复种,平时加强田间管理,经常施肥除虫草,将病害减少到最小,你说这样管理之下,粮食产量会不会大幅度提高”

“说的有理!”贺兰敏之有所悟了,点头称道:“子应贤弟,你说的非常有理,我这个一点不懂农事的人,听到你所说的这些后,也觉得我们现在的种植方式很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的,只是......我并不知道有没有你所说的这样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哥哥,子应既然这样说,那定是真的,我相信!”贺兰敏月倒一点都不怀疑陈易所说的,马上加以了肯定,还对陈易甜甜一笑。

贺兰敏月灿烂的笑让陈易如沐春风,连腰杆都挺的更直了,胸中似有万般的豪情的涌动,手一挥,马上开始接着讲述:“常住兄,敏月,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用实践证明我所说的都是正确的,只可惜在长安我现在名下没有任何田产,无法做出实际行动让你们信服!”

陈易这话让贺兰敏之不再怀疑什么,呵呵笑着道:“子应,你不要解释了,我们相信你,你所说的非常有道理,定不会有错的!我也知道你还有很多观点没讲出来,就不要吊我们胃口了,将你所知道的全部讲出来,到时我会将你这些话都告诉姨母,想必姨母听了也会称赞的,到时.......”

贺兰敏之并没将话说完,只是以笑表示了他未说完话中的意思。陈易自然明白贺兰敏之的意思,他心里的兴奋更加的强烈了,这家伙,心胸还真坦荡,直接就表示了这样的意思,他也会自己刚才起的担忧而汗颜,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多谢常住兄的鼓励,那小弟就继续说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什么不对之上还请常住兄和敏月指正!”陈易对着贺兰敏之兄妹表示了必要的谦虚后,继续讲述:“刚才我讲了两点,还有第三点!”

“第三点就是选取优良的种子,据我所知,我们大唐现在种植的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都不是最优良的种子,特别是水稻,成熟周期长,产量低,病虫害多,这直接导致了水田的产量低下,水稻是种非常优良的作物,易种易管,产量又高,远比小麦及粟米等作物要高,当然还有其他产量更高的物种,就比如土......豆,”陈易说出土豆后,马上就反应过来此物种现在应该只在美洲一带有种植,距离土豆引进中国还有近千年的历史,除非现在武则天派出一支远洋舰队去美洲寻找这种让产量特高的物种,不然不可能得到,在含糊将说完这句话后,他以极快语速接着说:“要是寻找到了产量更高的物种,将其引进,并在我大唐境内种植,那推广开来的话,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必定会飞速地提高,粮食短缺问题,马上可以迎刃而解!”

第一卷 初临大唐 第一百零五章 当然有

今天至少四更,第一更送到,书友们,期待你们的强烈支持,求收藏、推荐、打赏,求包养!

陈易这话彻底让贺兰敏之迷茫了,在陈易稍停住话语间,赶紧问询:“子应,你所说的产量特高的物种,就是什么土……豆吗那是何物哪里有”贺兰敏月也是一脸的疑惑,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张口问询。

陈易有点为自己刚才说话间的马虎后悔了,他知道自己面前所坐的这对兄妹并不是好糊弄之人,话中有什么漏洞,或者有什么新奇之语马上就会被他们注意到,只能解释:“那种叫土豆的东西据说产量非常高,亩产有十几石之多,又非常好种植,但产于距我大唐数万里之遥的……南……洋,我也是从书中看到的,当时还为之兴奋,但一想到此物产在距我们那么远的地方,隔着千山万水,数重大洋,即使我大唐皇帝或者皇后派出人去取,没有十年八载也是取不回来了......”

“这也没什么,我会和姨母去说的,要真是有这样的物种,亩产有十几石之多,想必姨母一定有兴趣,会派人前往什么南……洋之地,将如此好东西寻方回来的!”贺兰敏之抬手阻止了想解释什么的陈易,笑道:“子应,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只要姨母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数万里之外的阿拉伯之物,不是也出现在长安了吗”

陈易想不到自己随口说出个“土豆”会带来了这样的结果,意外之下也只能无奈地苦笑。与美洲相比,阿位伯算得了什么阿拉伯的领土与大唐这边有陆地相连,而美洲与大唐相隔的都是海,大洋,没有不错的远洋技术,派出的人只能葬身于鱼腹,陈易一想到他今日此言很可能让很多无辜的人命丧大海,就有点自责,但想着这只是贺兰敏之的提议,什么时候逮到机会,和武则天说说,陈明困难,及说一些其他替代之物,很可能武则天不会起派人寻访土豆的念头。

不过土豆还真是好东西,要是这玩意儿现在就出现在大唐,那在广泛推广开来后,定能让成千上成万的大唐百姓远离饥饿的威胁。

“好吧,常住兄真的要和皇后娘娘说,那就说吧,只是此物所产之地真的离我们非常遥远,隔着无法逾越的大洋,要抵达那里需要有非常出色的远洋技术......即使有好的远洋,没有花上几十年时间,也是回不来的!”陈易在说了一通感慨后,又马上语调一转,将另外一种他的知道的新奇物种说了出来,“而我所知另外一个物种,却是很好获及,此物产量甚高,成熟周期短,不择地而生,而其产地就在我大唐交州附近,很可能交州一带都有种植,我大唐朝中也可能有人知道并接触过此物.....”

“那是何物”贺兰敏之马上追问。

“占城稻,此物大量产于林邑国,稻种即是以其所产之地,林邑国的国都占城命名,据书中记载,此物产量甚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不择地而生,且成熟周期短,只要三四十天,比一般的水稻短了近半时间。此物可以在江南、岭南、江淮一带夏季高温多雨的地方生长并成熟,要是将此物引进内地,并大量推广种植,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定会有让人吃惊的增幅!”陈易接着非常详细地把他所知道的占城稻的资料说给了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听,不管合不合适,也不管这对兄妹对此有没有兴趣,在说了一通后,再道:“常住兄,此物产地距我大唐并不远,甚至我大唐治下之地都有可能种植,获得非常容易,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建议陛下和皇后娘娘,派人获取此稻种!”

贺兰敏之脸上现出惊异的神色,不可置信地看着陈易,“子应贤弟,我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占城稻,你是从何得知的”

“听人说,从书上看到过而已!”陈易轻描谈写地说道。他是知道,原来的历史上,占城稻是在差不多宋朝时候才开始大量引进,并在内地推广开来的,这也是宋朝时候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史书记载中,并没有唐朝时候引进占城稻的记录,甚至唐朝时候水稻都没开始大范围种植。要是他这个提议被采纳,那大唐的粮食问题一定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困难。

陈易非常期望贺兰敏之这位老兄能将他所有的话都告诉武则天,并且武则天也会召见他,那他会在这个问题上再发表一番演说,说动武则天为止。

贺兰敏之给的回应还是让陈易放心的,“子应贤弟,待一会回去后我马上进宫,和姨母说说此事,要真是有此物,那是大唐之福,只是......我很疑惑,这么好的东西,我大唐的交州一带也有种植,为何没有人告诉朝廷,并建议广泛推广呢”

“可能交州的官员并没认识到占城稻所带来的好处吧!也可能其他原因!”陈易也不知道为何在唐朝时候没有引进这种产量很高,非常容易种植的物种。

交州就是现在的越南首都河内,在唐朝时候,河内那块地方还只是大唐实际治理下的一个州,越南北部大片地方也是大唐的领土,这一点让陈易非常自傲,他甚至没有因为交州的官员不重视占城稻的事而责怪他们,只可惜,他后世生活的那个时代,那处土地不再属于中国。

“唔,这事姨母让人查一下就知道了!”贺兰敏之有所悟地点点头,再问道:“子应,你还有什么见解不曾讲出来的吗”

陈易看看贺兰敏之,再看看一边已经满脸崇拜,抛却少女矜持,一直注目看着他,眼神很是动人的贺兰敏月,点点头,非常傲然地说道:“当然有,还有一项自觉更重要的提议,我还没说!这可以说是最能解决我大唐粮食短缺之道,大部地方都可以采取的!那就采取一年几熟的种植技术,以稻麦或者稻、豆,麦、豆等复种,每块地每年种植几熟作物,那产量不就会大幅提高了吗”

陈易说完,非常得意地看着面前一脸惊愕的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