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容斋随笔 > 第 7 部分阅读

第 7 部分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

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

○东晋将相

西晋南度,国势至弱,元帝为中兴主,已有雄武不足之讥,余皆童幼相承,

无足称算。然其享国百年,五胡云扰,竟不能窥江、汉,符坚以百万之众,至于

送死肥水,后以强臣擅政,鼎命乃移,其于江左之势,固自若也,是果何术哉?

尝考之矣,以国事付一相而不贰其任,以外寄付方伯而不轻其权,文武二柄,既

得其道,余皆可概见矣。百年之间,会稽王昱、道子、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

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壸、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

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方伯之任,莫重

于荆、徐,荆州为国西门,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强,分天下半,自度江讫

于太元八十余年,荷阃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冲、

石民八人而已,非终于其军不辄易,将士服习于下,敌人畏敬于外,非忽去忽来,

兵不适将,将不适兵之比也。顷尝为主上论此,蒙欣然领纳,特时有不同,不能

行尔。

○赏鱼袋

衡山有唐开元二十年所建《南岳真君碑》,衡州司马赵颐贞撰,荆府兵曹萧

诚书,末云,别驾赏鱼袋、上柱国光大晊。赏鱼袋之名不可晓,它处未之见也。

○浯溪留题

永州浯溪,唐人留题颇多,其一云:“太仆卿分司东都韦瓘,大中二年过此。

余大和中以中书舍人谪宦康州,逮今十六年。去冬罢楚州刺史,今年二月有桂林

之命,才经数月,又蒙除替,行次灵川,闻改此官,分司优闲,诚为忝幸。”案

《新唐书》:瓘仕累中书舍人,与李德嵒善,李宗闵恶之,德嵒罢相,贬为明州

长史,终桂管观察使。以题名证之,乃自中书谪康州,又不终于桂,史之误如此。

瓘所称十六年前,正当大和七年,是时德嵒方在相位,八年十一月始罢,然则瓘

之去国,果不知坐何事也。

○皇甫湜诗

皇甫湜、李翱,虽为韩门弟子,而皆不能诗,浯溪石间有湜一诗,为元结而

作,其词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多余态。心语适相

应,出句多分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子昂感

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神,上与千年对。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文于

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我

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味此诗乃论唐人文章耳,风格殊无可采也。

○人物以义为名

人物以义为名者,其别最多。仗正道曰义,义师、义战是也。众所尊戴者曰

义,义帝是也。与众共之曰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是也。

至行过人曰义,义士、义侠、义姑、义夫、义妇之类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

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义髻,在衣曰义褵、

义领,合中小合曰义子之类是也。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禽畜之

贤,则有义犬、义乌、义鹰、义鹘。

○人君寿考

三代以前,人君寿考有过百年者。自汉、晋、唐、三国、南北下及五季,凡

百三十六君,唯汉武帝、吴大帝、唐高祖至七十一,玄宗七十八,梁武帝八十三,

自余至五六十者亦鲜。即此五君而论之,梁武召侯景之祸,幽辱告终,旋以亡国。

玄宗身致大乱,播迁失意,饮恨而没。享祚久长,翻以为害,固已不足言。汉武

末年,巫蛊事起,自皇太子、公主、皇孙皆不得其死,悲伤愁沮,群臣上寿,拒

不举觞,以天下付之八岁儿。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

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然则五君者虽有崇高之

位,享耆耋之寿,竟何益哉!若光尧太上皇帝之福,真可于天人中求之。

○韩文公佚事

韩文公自御史贬阳山,新旧二《唐史》,皆以为坐论宫市事。案公《赴江陵

涂中》诗自叙此事甚详,云:“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有司恤经费,未免烦

诛求。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适会除御史,诚当

得言秋。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言畿甸内,根

本理宜优。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谓言即施设,

乃反迁炎洲!”皇甫湜作公神道碑云:“关中旱饥,人死相枕藉,吏刻取恩,先

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专政者恶之,遂贬。”然则不

因论宫市明甚。碑又书三事云:“公为河南令,魏、郓、幽、镇各为留邸,贮潜

卒以橐罪亡,公将擿其禁,断民署吏,俟旦发,留守尹大恐,遽止之,是后郓邸

果谋反,将屠东都,以应淮、蔡。及从讨元济,请于裴度,须精兵千人,间道以

入,必擒贼。未及行,李愬自文城夜入,得元济。三军之士,为公恨。复谓度曰:

“今藉声势,王承宗可以辞取,不烦兵矣。得柏耆,口授其词,使耆执笔书之,

持以入镇州,承宗遂割德、棣二州以献。”李翱作公行状,所载略同。而《唐书》

并逸其事,且以镇州之功,专归柏耆,岂非未尝见湜文集乎?《资治通鉴》亦仅

言耆以策于愈,愈为白度,为书遣之耳。

○论韩公文

刘梦得、李习之、皇甫持正、李汉皆称诵韩公之文,各极其挚。刘之语云:

“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鸾凤一鸣,蜩螗革音。手持文柄,

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习之云:“建武以还,

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拨去其华,得其本根。包刘越嬴,并武同殷。

《六经》之风,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又云:“公每以为自杨雄之

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后进之士有志于古文者,

莫不视以为法。”皇甫云:“先生之作,无圆无方,主是归工,抉经之心,执圣

之权,尚友作者,跂邪抵异,以扶孔子,存皇之极。茹古涵今,无有端涯。鲸铿

春丽,惊耀天下。栗密窈眇,章妥句适。精能之至,鬼入神出。姬氏以来,一人

而已。”又云:“属文意语天出,业孔子、孟轲而侈其文,焯焯烈烈,为唐之章。”

又云:“如长江秋注,千里一道,然施于灌激,或爽于用。”此论似为不知公者。

汉之语云:“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

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是四人者,所以推高韩公,可谓尽

矣。及东坡之碑一出,而后众说尽废。其略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

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历唐贞观开元

而不能救,独公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

下之溺,岂非参天地而独存者乎?骑龙白云之诗,蹈厉发越,直到《雅》、《颂》,

所谓若捕龙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

○治生从宦

韩诗曰:“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常苦心。”然治生

从宦,自是两涂,未尝有兼得者。张释之以赀为郎,十年不得调,曰:久官减兄

仲之产,不遂。欲免归。司马相如亦以赀为郎,因病免,家贫无以自业,至从故

人于临邛,及归成都,家徒四壁立而已。

○真宗末年

真宗末年属疾,每视朝不多语言,命令间或不能周审,前辈杂传记多以为权

臣矫制,而非也。钱文僖在翰林,有天禧四年《笔录》,纪逐日琐细家事,及一

时奏对,并它所闻之语,今略载于此。寇莱公罢相之夕,钱公当制,上问:“与

何官得?”钱奏云:“王钦若近出,除太子太保。”上曰:“近上是甚?”云:

“太子太傅。”上曰:“与太子太傅。”又云:“更与一优礼。”钱奏但请封国

公而已。时枢密有五员,而中书只参政李迪一人,后月余,召学士杨大年,宣云:

“冯拯与吏书,李迪吏侍。”更无它言。杨奏:“若只转官,合中书命词,唯枢

密使、平章事,却学士院降制。”上云:“与枢密使、平章事。”杨亦忧虑,而

不复审,退而草制,以迪为吏部侍郎、集贤相,拯为枢密相。又四日,召知制诰

晏殊,殊退,乃召钱。上问:“冯拯如何商量?”钱奏:“外论甚美,只为密院

却有三员正使,三员副使,中书依旧一员,以此外人疑讶。”上云:“如何安排?”

钱奏:“若却令拯入中书,即是彰昨来错误,但于曹利用、丁谓中选一人过中书,

即并不妨事。”上云:“谁得?”钱奏:“丁谓是文官,合入中书。”上云:

“入中书。”遂奏授同平章事。又奏兼玉清宫使,又奏兼昭文国史,又乞加曹利

用平章事。上云:“与平章事。”案此际大除拜,本真宗启其端,至于移改曲折,

则其柄乃系词臣,可以舞文容奸,不之觉也。寇公免相四十日,周怀政之事方作,

温公《记闻》,苏子由《龙川志》,范蜀公《东斋记事》,皆误以为因怀政而罢,

非也。予尝以《钱录》示李褷,褷采取之,又误以召晏公为寇罢之夕,亦非也。

卷九(二十八则)

○霍光赏功

汉武帝外事四夷,出爵劝赏,凡将士有军功,无问贵贱,未有不封侯者。及

昭帝时,大鸿胪田广明平益州夷,斩首捕虏三万,但赐爵关内侯。盖霍光为政,

务与民休息,故不欲求边功,益州之师,不得已耳。与唐宋璟抑郝灵佺斩默啜之

意同。然数年之后,以范明友击乌桓,傅介子剌楼兰,皆即侯之,则为非是,盖

明友,光女婿也。

○尺棰取半

《庄子》载惠子之语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虽为寓言,

然此理固具。盖但取其半,正碎为微尘,余半犹存,虽至于无穷可也。特所谓卵

有毛、鸡三足、犬可以为羊、马有珣、火不热、龟长于蛇、飞鸟之景未尝动,如

是之类,非词说所能了也。

○汉文失材

汉文帝见李广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贾山上

书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其言忠正明白,不下贾谊,曾不得一官,史臣犹赞美

文帝,以为山言多激切,终不加罚,所以广谏争之路。观此二事,失材多矣。吴、

楚反时,李广以都尉战昌邑下显名,以梁王授广将军印,故赏不行。武帝时,五

为将军击匈奴,无尺寸功,至不得其死。三朝不遇,命也夫!

○陈轸之说疏

战国权谋之士,游说从横,皆趋一时之利,殊不顾义理曲直所在。张仪欺楚

怀王,使之绝齐而献商於之地。陈轸谏曰:“张仪必负王,商於不可得而齐、秦

合,是北绝齐交,西生秦患。”其言可谓善矣。然至云:“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

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但以得地为意

耳。及秦负约,楚王欲攻之,轸又劝曰:“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

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此策尤乖谬不义。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赂

以地,齐本与国,楚无故而绝之,宜割地致币,卑词谢罪,复求其援,而反欲攻

之,轸之说于是疏矣。乃知鲁仲连、虞卿为豪杰之士,非轸辈所能企及也。

○颜率儿童之见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乃诣齐王许以鼎,齐为

发兵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愿献九鼎,不

识何涂之从而致之齐?”齐王将寄径于梁、于楚,率皆以为不可,齐乃止。《战

国策》首载此事,盖以为奇谋。予谓此特儿童之见尔!争战虽急,要当有信。今

一绐齐可也,独不计后日诸侯来伐,谁复肯救我乎?疑必无是事,好事者饰之尔。

故《史记》、《通鉴》皆不取。

○皇甫湜正闰论

晋魏以来,正闰之说纷纷,前人论之多矣。盖以宋继晋,则至陈而无所终,

由隋而推之,为周为魏,则上无所起。故司马公于《通鉴》取南朝承晋讫于陈亡,

然后系之隋开皇九年,姑藉其年以纪事,无所抑扬也。唯皇甫湜之论不然,曰:

“晋之南迁,与平王避戎之事同,而元魏种实匈奴,自为中国之位号。谓之灭邪,

晋实未改,谓之禅耶,已无所传。而往之著书者有帝元,今之为录者皆闰晋,失

之远矣。晋为宋,宋为齐,齐为梁,江陵之灭,则为周矣。陈氏自树而夺,无容

于言。故自唐推而上,唐受之隋,隋得之周,周取之梁,推梁而上以至于尧、舜,

为得天下统。则陈僣于南,元闰于北,其不昭昭乎?”此说亦有理。然予复考之,

灭梁江陵者,魏文帝也,时岁在甲戌。又三年丁丑,周乃代魏。不得云江陵之灭,

则为周也。

○简师之贤

《皇甫持正集》有《送简师序》,云:“韩侍郎贬潮州,浮图之士,欢快以

挘埽x婪咂鸱糜嗲笮蛐校适食保还松呱仅蚶镏g毒,若将朝得进拜而

夕死者。师虽佛其名,而儒其行,虽夷狄其衣服,而人其知。不犹愈于冠儒冠,

服朝服,惑溺于经怪之说以斁彝伦邪?”予读其文,想见简师之贤,而惜其名无

传于后世,故表而出之。

○老人推恩

唐世赦宥,推恩于老人绝优。开元二十三年,耕籍田。侍老百岁以上,版授

上州刺史。九十以上,中州刺史。八十以上,上州司马。二十七年,赦。百岁以

上,下州刺史,妇人郡君。九十以上,上州司马,妇人县君。八十以上,县令,

妇人乡君。天宝七载,京城七十以上本县令,六十以上县丞,天下侍老除官与开

元等。国朝之制,百岁者始得初品官封,比唐不侔矣。淳熙三年,以太上皇帝庆

寿之故,推恩稍优,遂有增年诡籍以冒荣命者。使如唐日,将如何哉!

○唐三杰

汉高祖以萧何、张良、韩信为人杰,此三人者真足以当之也。唐明皇同日拜

宋璟、张说、源乾曜三故相官,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其意盖以比萧、张

等也。说与乾曜岂璟比哉!明皇可谓不知臣矣。

○忠义出天资

忠义守节之士,出于天资,非关居位贵贱,受恩深浅也。王莽移汉祚,刘歆

以宗室之俊,导之为逆,孔光以宰相辅成其事。而龚胜以故大夫守谊以死。郭钦、

蒋诩以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以儒生,皆去官不仕。陈咸之家,

至不用王氏腊。萧道成篡宋,皞渊、王俭,奕世达官,身为帝甥、主婿,所以纵

臾灭刘,唯恐不速。而死节者乃王蕴、卜伯兴、黄回、任候伯之辈耳。安禄山、

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垍、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

而甄济、权皋、刘海宾、段秀实,或以莫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捐身立节,名

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屦乎!

○刘歆不孝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刘歆事父,虽不载不孝

之迹,然其议论每与向异同。故向拳拳于国家,欲抑王氏以崇刘氏,而歆乃力赞

王莽,唱其凶逆,至为之国师公,又改名秀以应图谶,竟亦不免为莽所诛,子棻、

女忄音皆以戮死。使天道每如是,不善者其知惧乎!

○汉法恶诞谩

李广以私忿杀霸陵尉,上书自陈谢罪。武帝报之曰:“报忿除害,朕之所图

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张敞杀絮舜,上书曰:

“臣待罪京兆,絮舜本臣素所厚吏,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谓臣‘五日京

兆’,背恩忘义。臣窃以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贼杀不辜,鞠狱故不直,死无

所恨。”宣帝引拜为刺史。汉世法令,最恶诞谩罔上。广、敞虽妄杀人,一语陈

情,则赦之不问,所以开臣下不敢为欺之路也。武帝待张汤非不厚,及问鲁谒居

事,谓其怀诈面欺,杀之不贷,真得御臣之法。

○汉官名

汉官名有不书于《百官表》,而因事乃见者。如行冤狱使者,因张敞杀絮舜

而见。美俗使者,因何并代严诩而见。河堤使者,因王延世塞决河而见。直指使

者,因暴胜之而见。岂非因事置官,事已即罢乎?

○五胡乱华

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男女无少长皆戕于靳准。刘曜承其

后,不能十年,身为人禽。石勒尝盛矣,子夺于虎。虎尽有秦、魏、燕、齐、韩、

赵之地,死不一年,而后嗣屠戮,无一遗种。慕容俊乘石氏之乱,跨据河山,亦

仅终其身,至子而灭。符坚之兴,又非刘、石比,然不能自免,社稷为墟。慕容

垂乘符氏之乱,尽复燕祚,死未期年,基业倾覆。此七人者,皆夷狄乱华之臣擘

也,而不能久如此。今之北虏,为国八十年,传数酋矣,未亡何邪?

○石宣为彗

石虎将杀其子宣,佛图澄谏曰:“陛下若加慈恕,福祚犹长,若必诛之,宣

当为彗星下埽邺宫。”虎不从。明年,虎死。二年,国亡。《晋史》书之以为澄

言之验。予谓此乃石氏穷凶极虐,为天所弃,岂一逆子便能上干玄象,起彗孛乎?

宣杀其弟韬,又欲行冒顿之事,宁有不问之理?澄言既妄,史氏误信而载之,

《资治通鉴》亦失于不删也。

○三公改它官

国初以来,宰相带三公官居位,及罢去,多有改它官者。范质自司徒、侍中

改太子太傅,王溥自司空改太子太保,吕蒙正自司空改太子太师是也。天禧以前

唯赵普、王旦乃依旧公师,仍复迁秩。天圣而后,恩典始隆,张士逊致仕,至以

兵部尚书得太傅云。

○带职致仕

熙宁以前,待制学士致仕者,率迁官而解其职。若有疾就闲者,亦换为集贤

院学士。盖不以近职处散地也。带职致仕,方自熙宁中王素始。后改集贤学士为

修撰,政和中又改为右文云。

○朋友之义

朋友之义甚重。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而至朋友之交。故

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天下俗薄,而朋友道绝。”见于《诗》。

“不信乎朋友,弗获乎上。”见于《中庸》、《孟子》。“朋友信之”,孔子之

志也。“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子路之志也。“与朋友交而信”,曾子之志也。

《周礼》六行,五曰任,谓信于友也。汉、唐以来,犹有范张、陈雷、元白、刘

柳之徒,始终相与,不以死生贵贱易其心。本朝百年间,此风尚存。呜呼,今亡

矣!

○高科得人

国朝自太平兴国以来,以科举罗天下士,士之策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

辅。吕文穆公蒙正、张文定公齐贤之徒是也。及嘉祐以前,亦指日在清显。东坡

《送章子平序》,以谓仁宗一朝十有三榜,数其上之三人,凡三十有九,其不至

于公卿者,五人而已。盖为士者知其身必达,故自爱重而不肯为非,天下公望亦

以鼎贵期之,故相与爱惜成就,以待其用。至嘉祐四年之制,前三名始不为通判,

第一人才得评事、签判,代还升通判,又任满始除馆职。王安石为政,又杀其法,

恩数既削,得人亦衰矣。观天圣初榜,宋郑公郊、叶清臣、郑文肃公戩、高文庄

公若讷、曾鲁公公亮五人连名,二宰相、二执政、一三司使。第二榜,王文忠公

尧臣、韩魏公琦、赵康靖公连名。第二榜,王宣徽拱辰、刘相沆、孙文懿公挘?br />

连名。杨寘榜,寘不幸即死,王歧公珪、韩康公绛、王荆公安石连名。刘袴榜,

袴不显,胡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