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上帝的指纹 > 第 35部分阅读

第 35部分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每24小时,地球绕轴自转一次。每365天(实际是365.2422天),地球绕太阳运行一次。

●影响地球季节最大的是,地球沿着轨道运行时,太阳光线在不同的轨道点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

我们也必须记住,每一年有四个关键性的天文时刻,正式宣告春、夏、秋、冬季开始。这些时刻(或称〃基点〃)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对古时候的人十分重要。在北半球,冬至在12月zi日来临,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夏至则在6月21日出现,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半球正好相反:冬季从6月zi日开始,夏季在12月21日来临。

春分和秋分则是一年中全球各地白昼和黑夜等长的两天。一如夏至和冬至,北半球春季来临之日(3月2o日)正好是南半球秋季的第一天;北半球秋季的第一天(9月22日),南半球的春季正好开始。

如同季节的微妙变化,这一切都是地球的倾斜角度造成的。地球沿着轨道,运行到北极直接对准太阳时,北半球的夏至就来临;6个月后,当北极背向太阳时,北半球的冬至就出现。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各地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因为地球沿着轨道运行到这个阶段,它的自转轴正好侧向太阳。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天体力学的一个奇妙现象。

这个现象被称为〃分点岁差〃(the precession of the e quinoxes)。它具有严谨的、一再重复的数学特质,可以精确地加以分析和预测。然而,若是缺乏精密的仪器,我们就很难观察它,更不用说精确地加以测量了。

解开历史一大谜团的线索,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得到。

1桑提拉纳与戴程德《哈姆雷特的石磨》,57~58页。giorgio de santil lanaand hertha von dechend hamlets mill,david r。godine;boston;1992,pp 57…8

2海斯、英相端与沙克登《地球轨道的变化与冰河时代的进程》,《科学》,第194卷第4270期,1125页。j.d hays,j0hn imbrie and n。j.shackton,〃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science,volume 194,no.4270,10december 1976,p 。1125.

3伊曼纽尔·维里科夫斯基《变中的地球》,266页。lmmanuel ve likovsky,earth。in upheaual;pocket books;new york;1977;p。266。

4《纽约时报》,1951年4月15日。

5罗伯妲·史克洛华《预测行星位置》,附录于法兰克·华特斯《墨西哥秘密》,285页及其后各页。roberta s。sklower,〃predicting planetary positions,〃appendix to frank waters;mexico mystipue;sage books ;chica go,1975,p.285ff.

6《剧变中的地球》,138页。

7唐纳·派登《圣经洪水与冰河时代:科学史的一项研究》,49页。donald w.patten,the biblical flood and the ice epoch:a study in scientifc history,pacific merdian publishing co,seattle,1966,p.49.

(www。。)txt电子书下载

8《大英百科全书》,1991年版,第27卷,530页。

第29章 破解一部古老密码

地球的轨道面向外投射,在天球中形成一个大圆圈——这在天文学上称为〃黄道〃(ecliptic)环绕着黄道的是一条群星密布的带子,向南北各展开约7度,汇集着〃黄道带十二宫〃(twelve constellations of the zodiac):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子座、天蝎座、射手座、魔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这些星座大小、形状和分布范围都不尽相同,然而(机缘巧合?)它们沿着黄道边线各据一宫,间隔十分均匀,赋予每天的日出日落一种严谨的宇宙秩序。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幅景象,请读者拿出纸笔:(一)在空白的纸张中央画一个圆点;(二)环绕着圆点画一个圆圈,距离圆点大约半英寸;(三)环绕着这个圆圈,在外围画一个更大的圆圈。

圆点代表太阳。两个同心圆中较小的一个则代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较大的圆圈代表的是黄道的边缘。环绕着这个较大圆圈的周边,你必须画上12个间隔均匀的格子,代表黄道带的12个星座。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每一个星座在黄道上占据30度空间。圆点是太阳;两个同心圆较靠近太阳的一个是地球的轨道。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以反时针方向在轨道上运行,从西边运行到东边;我们也晓得,每24小时,地球绕轴自转一次(也是从西到东)。

这两个行动,使地面上的人们产生两种幻觉:

1、每天,当地球从西到东自转时,太阳看起来好像从东到西〃移动〃过天空,而事实上太阳是一个固定点。

2、大约每30天,当旋转中的地球沿着轨道环绕太阳运行时,太阳看起来好像慢慢〃通过〃黄道带上12个星座(它们也是固定点)——一个星座接一个星座地通过,从东边〃移动〃到西边。

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对应我们图中代表地球轨道的圆圈上的任何一点),很明显地,太阳都会出现在地面观者和其中一个星座之间。在这一天,如果这个观者黎明之前就起床,他会看见太阳从东边升起,而升起的位置就在那个星座所占据的那部分天空。

我们可以设想,在古代世界清澄的、毫无污染的天空下,人们看到天体如此有规律地运行时,心中一定感到很欣慰。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年中的四个基点——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会受到世界各地人类的特别重视。尤其受到重视的是,这些基点和黄道带星座的连结。而最最受到重视的,是在春分(spring equinox,或称vernal equinox)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所在的那个星座。由于地球轴向岁差的关系,人类自古就发现,这个星座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在春分那一天〃招待〃和〃接送〃太阳的任务,由黄道带12个星座轮流承担,而轮流的过程非常、非常缓慢。

每一年从年初到年尾,地球沿着轨道的运行使敌们看到的日出天空上的星座,月月都在改变: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等等。目前,每年春分来临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位置在双鱼座和宝瓶座之间。由于岁差的效应,〃春分点〃每年都在地球运行的初期抵达,因此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移动.穿过黄道带全部12个星座,在每一个星座〃驻留〃2160年,必须花259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和每年的〃太阳行程〃相反,〃岁差移动〃的方向是:濒于座→巨蟹座→双子座→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例如,〃狮子座时代〃《春分太阳从狮子座升起的2160年》是从公元10970年开始,到公无前8810年结束。我们现在是活在占星学的其空地带:〃双鱼座时代〃已经结束,宝瓶座的〃新时代〃正待开始。传统上,介于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总是被认为不详的。

诚如桑提拉纳教授所说的:〃春分时节,太阳在黄道带十二星座中的位置,有如时钟的指针一般,指出岁差周期的时刻,而这个时刻是非常漫长的——春分太阳在每一个黄道带星座进驻的时间,长达几乎2200年。〃1

地球的轴向岁差是以顺时针方向(从东到西)进行的,因此,跟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情况,牵涉到固定在太空中的黄道带星座时,就会产生一个现象:春分的起点,〃沿着黄道持续移动,方向刚好跟太阳每年的行程相反,也就是说,反黄道带十二宫的正确顺序而行(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而不是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人〃2

简言之,这就是〃分点岁差〃(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的含义。音乐剧《秀发》(hair)有名的台词〃宝瓶座的时代来临了〃,就是分点岁差的最佳写照。它提到一个天文事实:在过去2000年间,每一年春分,太阳都是从双鱼座升起,然而,双鱼座的时代如今快要结束了,不久之后,春分的太阳就会离开双鱼宫,进驻隔壁的宝瓶宫,开始从那儿升起。

25776年一次的岁差周期,是推动这个壮观的天文现象在天空中循环不已的力量。岁差究竟如何推动春分点,从双鱼座进入宝瓶座,然后沿着黄道带继续移动,也值得我们注意。

上文提到,每一年,春分和秋分只在两个日子出现:地球倾斜的轴正好侧向太阳时。这两天中,世界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升起,白昼和黑夜一样长。由于地球的轴缓慢地。持续地产生岁差,方向正好和它的轨道相反,它侧向太阳的点必须在每年运行的初期出现。这些每年都发生的改变,微小到几乎察觉不出——沿着黄道移动1度(相当于一个人把小指伸向地平线的宽度),需要大约72年时间。然而,根据桑提拉纳教授的推算,这些微小的改变累积起来,不到2200年就会形成一条30度通道,穿过黄道带一个星座,而不到26000年,就能形成一条360度通道,穿过一个完整的岁差周期。

古代人何时第一次计算出岁差

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着人类历史的一大秘密。解开这个谜团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学术界的〃官方〃看法。《大英百科全书》是贮藏正统历史知识的一大宝库。根据它的记载,发现〃岁差〃这个天文现象的是古希腊学者希巴克斯(hip parchus):

希巴克斯,名字亦拼作hipparchos出生于比希尼亚国(bithynia)尼西亚城(nicaea),公元前127年前后逝于罗德斯岛(rhodes)。他是希腊天文学家暨数学家,发现〃分点岁差〃天文现象……这一重大发现,是运用敏锐的心智长期观察天象的成果。希巴克斯观测星体的位置,然后将他的观察结果,和150年前亚历山大港学者提摩卡里斯(timocharis)及更早对巴比伦天文学家的观测做一比较。他发现,天球经度出现差异,而这一差异超出观测误差的范围。因此,他提出〃岁差〃的理论,以解释这个天文现象。他提供的每年岁差值45秒或46秒(秒是1度的1/3600),跟现代天文学界接受的数字——50。274秒——极为接近3。

这里,我们得将术语解释一下。〃秒〃是弧度的最小计算单位。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总共有360度,每1度有60分,每1分有60秒。每年改变50。274秒,还不到1度的1/60,因此,春分太阳沿着黄道迁移1度大约需要72年时间(相当于人的一生)。观察这种极为缓慢的改变,在当时非常困难,所以希巴克斯在公元前2世纪提出的岁差值,会被《大英百科全书》推崇为〃重大发现〃。

如果这项发现只是〃重新发现〃,它还会显得那么〃重大〃吗?如果我们能够证明,早在希巴克斯出生之前好几千年,天文学家就已经接受艰巨的挑战,对〃岁差〃进行观测,希腊人的数学和天文成就还会显得那么辉煌吗?有没有可能,在现代科学兴起之前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对这个长达几乎260o0年的天象周期,进行精确的、科学的探究?

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掌握确凿的、禁得起严格检验的证据。上文提到,希巴克斯计算出的每年岁差值是弧度的45秒或46秒。因此,除非我们能在更古老的资料中找到更精确的数据,我们不能随便否定希巴克斯的成就和地位。他毕竟是学术界公认的〃岁差发现者〃。

值得发掘的资料当然很多。不过,为了简明起见,这里我们必须把探索的范围局限在世界各地的神话。其中一组神话(本书第4部论述的洪水和其他灾异传说),我们已经详加探讨;我们发现,这些神话具有若干耐人寻昧的共同特征:

1、毫无疑问,这些神话都极为古老。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洪水传说为例。这个故事的一些版本,镌刻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古国最早的时代)遗留下的泥板上。这些泥板镌刻时,人类刚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它明确地显示,即使在那个时代,世界大洪水的传说也已经非常古老,因此,它的根源应该远在人类有文字历史之前。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古老。事实上,没有学者能够鉴定任何一则神话的创作年代,更不用说这些流传广远的古老神话了。毫不夸张地说,它们一直流传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人类文化永恒的一部分。

2、环绕这些神话的古老氛围可并不是幻觉。一如前文提到的,许多灾异神话显然是精确的目击报告,记录最后一次冰河时代人类经历的真实情景。因此,理论上,这些神话的起源和现代人类的起源,可能在同一个时期,也就是约莫5万年前。不过,地质学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