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师徒问答
冥河老祖道一声“圣人请。”在前方引路,元始天尊端坐九龙沉香辇之上,生出四朵金莲花,照耀之下,血海污秽纷纷消散。
冥河老祖见状,心疼的一抽,但是却没说什么,默默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冥河身上气运也有我阐教一份,能让他诚心诚意,还是不要让他存有二心的好。”
元始天尊神情微微一动,收敛了圣人异像,只令周身三丈之间污秽尽消。
“多谢圣人体谅!”
前方的冥河心中舒服了许多,转身朝着元始天尊拱了拱手。
元始天尊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一行人速度极快,不多时,已经到了血海最深处。
冥河老祖安排了元始天尊和一众阐教弟子歇脚,并且让自己手下修罗之首时刻在一旁服侍,他也去修整状态去了。
偏殿之中,元始天尊打发了一众弟子,只留下白鹤童子在门外伺候,和太乙相对而坐。
“开辟轮回,成功之后有功于洪荒众生,介时天道会降下超越令女娲造人成圣的大功德,足以推动你的修为臻至亚圣,你可有想好,前路应该如何?”
虽然之前太乙也说过他对于前路的一些规划,但是却没有提到过这次功德要如何使用,元始天尊现在不得不再次确认一番,以便于后面操作。
“师尊,这功德推动修为,是只有第一次降下之时有功,还是只有功德,就能推动?”
太乙看着元始天尊,知道这事关系到自己的道途,脸色同样严肃地问道。
“呵呵,功德降下之后,若是不立刻吸收促进修为,就会在身后凝结为功德金轮,若是想用,将其中的功德引出便是。况且有为师赐给你们金灯,也能燃烧功德,催进悟道,而且效果更好。”
“那以功德推进修为,是否能够让我立刻拥有亚圣的战力?”
元始天尊摇了摇头,道:“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要知道境界并不等同于战力。用功德推进修为之后,还需要自己体悟大道,凝练神通,才能将境界转化为战力。”
太乙了然的点了点头,心道这才是正常,随后又问:“若是我以身外化身殉道轮回,我本体是否需要镇压地道?”
“你若是不吸收功德,只是一个大罗金仙,有你无你都是一般无二。地道新生,又有天道相携,你那身外化身之上有我的手段,镇压着新生地道还是足够的。待到日后你斩尸,分出一尊坐镇便可。”
“等到你慢慢修炼到了亚圣境界,介时也该回到轮回之中。在那里修炼,对于你来说是感悟大道最快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找到突破混元大罗金仙的道路之地。”
“但是你若是吸收功德,把修为推到亚圣境界,天道定然会令你于轮回之中潜修。一则是有你这地道之主亚圣坐镇,可以稳定新生地道,并且加速成熟。”
“二则,也是让你尽快熟悉突飞猛进的修为,在最短时间里修行到最强战力。”
“原来如此!”太乙听完元始天尊的分析之后,想到了镇压火云洞的三皇五帝,想必就是这种情况了。
抱着一点希望,太乙又开口问道:“那我若是成就亚圣,在轮回深处潜修,隔空一击,能够击退帝俊和太一吗?”
太乙说到这里,元始天尊大概就明白了他心中的想法,轻轻摇了摇头道:“他们能够安然接下。而且这种攻击也只能是一道而已,多了会引起轮回震动,反噬于你。”
“而且,从我私心看来,你最好是选择不要吸收功德推进修为。毕竟得来太过容易,反而对你突破混元大罗金仙不利。”
“而且……”
元始天尊沉默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天道运转之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我玄门一门三圣,气运已经达到顶点,你师祖在龙汉初劫之时,又欠下西方因果,恐怕西方大兴之日不远。”
“下下个量劫,或者再下一个量劫,第七条鸿蒙紫气,定然会出现在西方,极有可能,会应在佛门大兴之后的佛消魔涨之时!”
“若是你被困于轮回之中,错过了这一次鸿蒙紫气的争夺,反而不美。”
元始天尊修炼三才大道,如果地道成熟的快,他自己修炼速度、感悟大道的速度都会增快,但是元始天尊却没有选择让太乙立刻突破亚圣,加速地道成熟,而是更建议他细水长流,慢慢突破,足可见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太乙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目光坚定了下来,道:“既然如此,弟子愿意自己一点点走到亚圣境界,还望师尊到时为我封存功德。”
“善!”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对太乙说道:“你且上前来。”
太乙依言做了,元始天尊又令他伸出右手,随后天尊手持盘古幡轻轻一划,割破层层空间。
元始天尊把手伸进层层叠叠的空间之后,轻轻一抓,命运长河之中飞出一点金色神纹,落于元始天尊手中。
“封!”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把那一枚神纹轻轻拍在太乙手掌之上,太乙只感觉自己手上一沉,抬眼看去,那一道金色神纹已经没入手掌之中消失不见。
“有此封在,到时功德降下之后,不会推进你的修为。”
随后,元始天尊又开始询问太乙开辟轮回的准备。
“轮回五道确定,地道显现于洪荒就在眼前,除了神道之外,你可有规划?你那小世界转化为阴间之后,该如何管理,需要多少人手助你?这些都需要仔细斟酌,莫要被他人摘了果子!”
太乙一一回答了元始天尊的这些问题,见太乙准备充分,元始天尊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元始天尊又问了一些太乙关于轮回的具体构想,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太乙在元始天尊提出建议之后,都会仔细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师徒二人在这些细节上遇到初步不合之时,还会一番辩论,最终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