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回到九龙镇
第174章、回到九龙镇
将枪支弹药收集起来,李书成连船上的其他设备也不放过,能用的全部拆下来带上岛去。
“南威岛差不多在海域中间了,这里既然有南,越军队过来,那其他岛礁也不得不防。”江明月说道,“看来我们得去巡查各岛礁了。”
“哎呀,本来还想休息休息的,现在看来可没时间了。”李书成这埋怨道,“这些该死的越国猴子,怎么就这么没眼sè呢?就不能过段时间再来,让我们度个假?”
“人家有不知道。”江明月笑道,“再说,连侵占领,土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就算知道你要度假人家就会等等?他们这次过来不就是趁着国内没有关注这边吗?”
靠越国一侧的海域边界分布着许多岛礁,两人守是守不过来的,只能一遍遍地清洗。
“这样也不是个办法,靠我们两人只能一遍一遍地清洗,看来还是要通知军方。”李书成说道。
“我早有这想法了,只是看着你杀得高兴,才没有说出来。”江明月笑道,“没想到这么快你就醒悟过来了。”
“脑子这东西是天生的。”李书成说道,“不能因为你脑子好使就嘲笑人。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呢!”
“我没嘲笑呀!”江明月笑道。
“我看到你这笑容,跟在缅甸丛林里的时候你看我的笑容想法一样。”李书成叹气道,“你说话时不能笑,还应该委婉一点,甚至别说出你早有此意,直接附和就好。你这么说,我感觉我的智商被碾压了。”
“我就喜欢你如此。”江明月温柔地着说道,“这样我特别安心。”
“脑子不好使,就逃不出你的手掌心?”李书成死鸭子嘴硬道,“我只是不喜欢动脑思考而已,要不然稍微蹦出一个主意,肯定会惊到你!想当初我略施小计就将你骗进门来。”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将计就计呢?”江明月轻笑道。
“呃……”李书成哑口无言。
江明月安慰道:“骗你的啦!哪来那么多算计,我如果不喜欢你,那会任你胡作非为。”
“但我怎么感觉还是被你算计了呢?”李书成呐呐地说道。
江明月没有说话,只是靠着李书成。虽然当时只是懵懂的年纪,但哪又有什么一见钟情?只是一番了解下来对他家已经很清楚了,而且相处时间长了感情深了,才会如此。不然,她自己不同意,父亲也会依她的。
李书成的通知很及时,军舰赶过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对方再次派船只进入海域。
遭遇入侵,怎么可能不反击?他们从来就不怕战斗,不论是朝鲜,战场上还是现在摩擦的东北边境,这样的小角sè,哪能入眼?一场战斗下来,敌人两艘船沉没,其余几艘船只遭受重创,狼狈不已地逃离战场。至此之后,再不敢挑衅。虽然如此,李书成两个还是没有离开,打这里主意的国家,不止它一个,可不能前功尽弃。
但是两人并没有等多少年,因为他们在南威岛留下的一张简易地图被军队发现。他们查看这张地图,发现上面标有一些矿产资源,还有李书成特意写的一句话:人口爆发的今天,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海洋资源,将是未来争夺的重点。正因为这张图,渐渐军队开始派兵在一些岛屿上驻扎。
九龙山下,春天坪,时隔七十七年,两人终于回到这里。抬眼看去,两人当年住的地方,房子还在,不过却变成了瓦房。房子也从当年的三栋变成了十五六栋。田地里有不少人在劳作,不管大人还是孩子。
“也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留在这里。”李书成说道。
说完向村子里走,一边走李书成一边左看右看。
两人走近,正在劳作的人们自然发现了他们。一见是陌生人,其中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从地里出来,问道:“两位同,志,请问你们来我们生产队有什么事吗?”
“我们两是特意过来看看的。”李书成说道,“这里有山有水,居然还有水田,这附近村子可没有,后面山坡上还有这么大一片茶林,很不错啊!”
“那是当然!”中年人一听李书成夸赞,得意地笑道:“我们上生产队,可是大队日子最好过的生产队!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怎么饿肚子,全靠这片水田了!”
正说着,一个老人拿着烟杆走过来,边裹烟叶边说道:“那还不是得感谢李老师!要不是他买下这片地方,在这里开水田,又分给我们种,哪来现在的日子!你们……你……你是李老师!”老人走近,抬头一看李书成,满脸激动。
“爹,这不是李老师!那个李老师要是活着,都有百来岁了,哪能这么年轻。”中年人转头跟老人说了一句,有对李书成说道,“对了,还没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老人也不管儿子在说话,chā嘴道:“长得跟李老师简直一模一样,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我就是那个李老师!”李书成心里想道。他当年在这里用的名字就是李书成,现在自然不能用了。而战争时期用的李近水,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上辈子的名字来的,远山,从字面意思来看不就是近水嘛!现在既然回到这里,干脆换回上辈子的名字。于是回答道:“我叫李远山。”
“我就说了他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李老师嘛!”中年人说道。
“李远山?”老人开口说道,“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不是。不过我确实是从他那里知道这个地方的。我跟他认识,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听他说起过这里,所以过来看看。”李书成说道。这个理由实在不好编,又不能说自己是自己的后人。
“李老师现在还好吧?”老人问道。
“他已经去世了。”李书成说道,“临走前留了这东西给我。”说着拿出当年的地契。
“去……去世了?”老人一听李书成的话怔住了,接着眼泪止不住地留下来,喃喃地说道,“这么多年您怎么就不回来看看……一直没有您的消息,一有消息却已是天人相隔。”
伤心了一会,老人才收拾起心情,接过地契,凑近仔细看了,说道:“嗯,兴义县……九龙镇……春天坪,就是这里的地契。”
老人活也不干了,跟儿子交代一声,带着李书成两人往当年两人住的房子走去。
来到门前,老人一边从身上掏出钥匙,一边感慨地说道:“当年山上滑坡,我们几家被落石埋了,李老师救出了我,让我住到这里。”说着要了摇头,“当时他说远处有地震发生,他们去救灾,没想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他,正是当年李书成所救的寨方明,今年已经七十四了。
门打开,老人一边领着两人参观,一边解说。里面的东西保存得很好,连家具装饰这些都没有改变。
李老师那边来人,村子里剩下不多的三四个老人接到消息赶过来。李书成一一给他们讲了他们李老师的情况。当然,这是编造的。
“没想到李老师这么好的人,没有个后代。”一个老人感叹道,“我就说当年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没要孩子。”
然后李书成也变了自己的故事,几个老人听得直流泪,大骂一番那四个人之后,让两人安心留在这里,然后招呼家人送了被子粮食这些过来。
送众人离开之后,江明月笑道:“这故事真不好编,连自己都编死了。”她自己不用编,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呃!以后不用李书成这个名字了,不久相当于‘死了’嘛。”李书成说道,“从今天起,我就叫李远山了。”
第二天,李书成两人跟着寨方洪,也就是寨方明的儿子,春天坪生产队的队长到大队开了证明,去公,社落了户口。这非常容易,是李书成之前留下的恩泽。
这个时期户口管理还是比较松散的,好些本地人都没有户口,等到结婚的时候办结婚证才去补办。
傍晚,李书成和江明月找出筝和萧,奏起乐曲来。
“咦!这是什么歌曲?真好听!”年轻人听着乐声,情不自禁地问道。寨方明家里,他孙子寨方和寨方平和孙女寨方兰也同样问了出来。
寨方明侧耳听了一会,说道:“这是《春江花月夜》,当年在学堂读书的时候,音乐课上李老师经常弹。”
李书成两人好些年没有弹奏乐曲了,随着乐曲渐渐沉浸在那春江夜景里,这感受随着乐声传出,感染了小村里所有的人,一个个入神地听着,不自觉脸上带起适意的表情。
乐声听了好一会,一个个才从音乐的意境里醒来,感觉浑身里外说不出的舒畅。
“这曲子好神奇啊!太让人沉迷了!”寨方兰惊奇地说道。
“曲子没有多神奇,很多人都能弹奏出来,但是却没有这么感染人。”寨方明笑道,“这是弹琴的人技艺高超,技近乎道都不能形容了,简直就是入道了,跟当年的李老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