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以粮草为饵,贪功冒进
帝王教育,朱祁玉真的没有,他真的是来补课的。
而胡濙人已经将近九十岁,可是这说话的条理,依旧是顺畅无比,他在讲经典史集的时候,那是引经据典,连书都不用看一眼,可是在讲道理的时候,那是一句文绉绉的话都没有。
胡濙端着手说道:“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若是履任一方为父母官,比如那殷谦,对左右说这女子唱的音正,而后这女子被自愿送到了殷谦的住处,殷谦拿了好处,到时候旁人求他办事,他就得办,到了春秋两税,他就得报灾逋蠲免,这藁税便不能足数,朝廷就得催缴,而后就是一笔烂账,一笔又一笔。”
“想当个清官要比做个jiān臣难得多,需要个七窍玲珑心,这类的笼络,将会伴随殷谦的一生,他若是持节守正,有恭顺之心,那便能够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若是在任意一个地方,没有守住,就是和萧晅一样,从中流砥柱流芳千古,到人人得而诛之的jiān佞。”
“可这人都有私欲,一念之差,便是万劫不复,这也是之前杨善在认罪伏法之前和陛下所言的人心五毒。”
朱祁玉面sè稍微有些无奈的说道:“杨善也为大明鞍前马后这么些年,临行前,朕去看了他一眼,朕记得他的叫嚣,他说,这天下最终成不了于少保口中的大同世界,因为人性使然,人心五毒;他说,朕肯与天下妥协,朕就是如何穷凶极奢,天下仍称颂赞礼。”
“杨善是个有才能的人,他并不顽固,甚至还知道沧溟流和沧溟海,朕一直以为他这种老学究对朕捣鼓的那些东西,不屑一顾,可就是这么个人,最终还是走上了歧路,可惜了。”
当皇帝近十二年来,朱祁玉感觉最棘手的事儿,就是人才,人才哪里有够的时候?有不凑手的时候,朱祁玉就会念叨在康国的王复和王越,俩人在西域逍遥快活,丝毫不考虑朝堂人才紧张,毫无恭顺之心。
殷谦是个人才,朱祁玉对他有些期许。
殷谦上奏言那女子的事儿,非常详细,甚至殷谦觉得有负皇恩,才如此周详。
那女子是自愿的,给青天大老爷做个小而已,总比在楼子里卖唱qiáng上了万分,而且这官面上的人物,总是最要脸面的,即便是丢弃,也会安排个去处。
殷谦事无巨细的讲解了作为一个县令,他的权力,在他的地界,只要想就可以为所欲为,李宾言为何讨人嫌?李宾言仗着圣卷在隆,伸手伸到了别人的地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殷谦用了三个字jīng准的描述了作为县令的权力,那便是县太爷,只要做了县令,就是这个县里所有人的太爷,是所有人,那些遮奢豪户,也要看你的脸sè。
这种权力让新科进士殷谦,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在长乐县当差,殷谦做的事非常非常多,修桥补路,惩戒贪腐、稽查县库、兴办乡学等等,数不胜数。
让朱祁玉印象最深的便是,殷谦杀了三个县里的恶霸头子,其中一个危害已久,甚至手伸到了衙门,管着所有的衙役,长乐县地地道道的土皇帝。
殷谦为了办这个土皇帝,还专门请了驻在月港市舶司的京军,防止生变,而办了这三个恶霸之后,长乐县三年向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朱祁玉非常乐意为这种臣子站台,就像他非常乐意给李宾言站台一样,他这个皇帝不就是这点用处吗?
有些人得了权力,就像殷谦这样如履薄冰,有些人得了权力,则是忘乎所以,在权力带来的享乐中迷失,全然忘记了科举时的雄心壮志,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为何要做这个官儿。
“这边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臣子一样,作为皇帝亦是如此。”胡濙的话多少有些不恭顺了。
作为皇帝还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做皇帝那不应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吗?
朱祁玉清楚的知道并非如此。
胡濙继续说道:“这就说到了王振,王振可是好听话变着花样说,整天投其所好哄着稽戾王,有些事,稽戾王知道王振办得不对,比如正统十年,王振要折腾于少保,弄的朝野内外沸反盈天,最终不得成行。”
“可是大多数时候,稽戾王都说帮亲不帮理,不过是拿着王振索贿的银钱,拿了好处,便不能站理,稽戾王就是想处置王振,也无法处置。”
“王振并无恭顺之心,不过是扯着稽戾王的大旗谋私利罢了,可是兴安大珰则不会,都是皇帝近臣,陛下不拿兴安大珰的好处,兴安大珰便不敢胡作非为,反而处处小心,分寸火候恰到好处。”
“这也是御下之道。”
兴安直接给干破防了,争辩的说道:“胡老师父,陛下一心为公,咱家追随陛下左右青史留芳,还是弄些银两义子这些表面文章,孰轻孰重,咱家还是分得清楚的!”
朱祁玉也不管,任由兴安为自己申辩,这也就是他这个皇帝,胡濙敢这么直言不讳,要不胡濙只会牵qiáng附会的引经据典,说一堆自己的都不明白的话湖弄了。
胡濙则满是笑意的说道:“兴安大珰,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别急,容我慢慢道来,陛下,据臣所知,太白楼和燕兴楼这两桩都是皇庄,兴安大珰管着。”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北衙最大的两座酒楼背景硬的很,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两个酒楼的背后,是东厂番子。
朱祁玉一愣,疑惑的说道:“是,不过胡老师父如何知晓?此事机密。”
“这京师里的事儿,臣还是知道一二辛密的,比如襄王殿下的世子养了个外室。”胡濙对着兴安说道:“这燕兴楼和太白楼就是个口子,敢请问兴安大珰,若不是内帑太监查的严,陛下要过这账目,这口子,是不是能来银子?”
“是。”兴安眉头紧锁,但还是不得不点头说道。
“陛下过这账目,这内帑太监就不敢湖弄,不敢湖弄,这个口子没开,若是开了,小的们孝敬老祖宗是不是理所当然?”胡濙继续追问。
“是。”兴安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还是得承认,这胡濙人老成jīng,看的通透,若不是看的严,这两桩买卖,就是他不拿,小太监也要拿,拿了孝敬老祖宗,顺理成章。
这就是开始。
胡濙这才继续说道:“所以了,你拿了银子,这小黄门犯了点小事,你是不是得担待一二,说些好话?这一来二去,这犯小事,犯着犯着就成了僭越神器,王振就是这么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走到了jiān宦的位置,你让他自己说,他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以兴安大珰贤德,是因为陛下勤勉,明察秋毫。”
“是。”兴安感觉这背后的冷汗都出来了,上一个跟胡濙掰扯的是贺章、陈循,兴安真的有些怕,作为大珰,若是被文臣给弹劾倒了,也就罢了,若是因为陛下不让贪腐,却贪腐被主子砍了,那他和王振之流,有何区别?
朱祁玉越琢磨越不对劲,眉头紧蹙的说道:“胡老师父想说朕抠唆,连两个酒楼的账都要看,锱铢必较,分毫必究,拐弯抹角一大堆,胡老师父不就这个意思吗?要说就明说,咱又不是不让人说。”
侃侃而谈的一副万事尽在掌控的太子少师胡濙胡老师父,直接给陛下一句话给干哑火了,他愣在原地愣了好久,表情呆若木jī。
胡濙慢慢的转过头,才对着太子朱见澄说道:“殿下,你看陛下,这就是陛下,臣拐弯抹角,铺垫了一通,就想赞颂陛下勤勉乃是大明福事,可是陛下就是不接这个话茬,不听这等谗言,反而数落臣说话拐弯抹角,指桑骂槐。”
“殿下,如何避免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个事上,殿下,可曾学会了?”
在找台阶下这件事上,难不住胡濙,这么些年了,还没有胡濙下不来的台。
可胡濙作为大明朝堂上,建文年末、永乐年初到正统十四年最大的那个谄臣,进谗言四十多年,第一次在称颂皇帝这件事上,栽了十一年的跟头。
这十一年,胡濙愣是一句谗言都没进过,甚至还不如那不善言辞的武夫武清侯石亨,不是胡濙不努力,实在是陛下不吃这一套,十一年了,胡濙让自己的谗言极其客观,可是还是不行。
“我学会了!”朱见浚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的说道:“父亲就是指鹿为马,明明知道是鹿,非要说马!你们文人玩的那套,还不如我爹玩的好。”
“老三啊,你这腚,昨日刚好。”朱见济看着朱见浚眼神极为怜悯,这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这不是找揍吗?
胡濙继续说道:“朝里那些个假山头,就是利来利往,礼尚往来,来来往往便有了,不过大难来了,什么山头都得塌,这些假模假式,便是朝政僵化的根源之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殿下作为太子,日后登极,亿万瞻仰,当谨记于心,上梁不正下梁歪是自然之事,这不是禁人欲,而是为人君之道。”
守成之君,哪有那么好当的,皇帝这位置,但凡是有些进取心,都是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
“谢胡老师父教诲。”朱见澄真心实意的说道,朱见澄听明白了一些,听不懂没关系,谨记于心,等日后遇到事,立刻就能想起这些话来。
朱祁玉见胡濙说完了道理,才开口说道:“胡老师父,朕眼下就有个棘手的事儿,都察院总宪,只手遮天的贺总宪,今日联合都察院诸御史联名弹劾武清侯石亨、文安侯于谦,北伐之战中,以粮草为饵,贪功冒进。”
于谦在景泰年间,也遭到过数次弹劾,多数都因为于谦不知感恩,当初朝臣为了救你于谦连王振都敢得罪,现如今你于谦当了百官之首,却不知感恩,对当年有恩之人,亦痛下狠手,铁面无私。
在大明所有人的共识中,似乎是因为朝野内外沸反盈天,迫使王振和稽戾王让步,可在朱祁玉看来,稽戾王哪里是不想办于谦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分明是没法办。
于谦出了狱,连一天都没歇着,直接奔着山西去做巡抚了,山西闹了旱灾蝗灾,处置不好就是民乱,稽戾王也想办,可是办了于谦,便没人给他救火了。
正统年间的大明朝,千疮百孔,按下葫芦浮起瓢,于谦一个人只能堵得住山西这个窟窿,按住山西这个葫芦,福建波及五省百万之众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事,还不是浮起来?
乾隆皇帝不想办不上道的阿桂,还不是兵事要仰仗阿桂,办不得?只能让阿桂天天拐着弯的骂,临到了阿桂还咒乾隆赶紧去死。
于谦当了百官之首,就得对当年所有上谏之人感恩戴德?
可是这恩情,又从何说起?
“贺总宪,还真的是铮臣啊。”胡濙一听这话题,满脸严肃的说道:“陛下,臣已经退了,可还是要给贺总宪说几分好话,贺总宪不提这茬,日后也会有人提,还不如现在提出来,趁着大军还没回来,把事儿解决了,定了性,日后有心人,也没法借着这个事儿当由头,兴文匽武了。”
只手遮天的贺章,弹劾百官之首于谦,而且还是在大军刚刚大捷凯旋之时,若是皇帝和百官之首的于少保之间有龌龊,贺章这番弹劾还能说是皇帝授意,怕于谦这番凯旋功高震主,可皇帝和于少保并无间隙,这次大军得胜,皇帝的后勤保障,难道就没有一点功劳吗?
京营上下都清楚,火炮对龙庭和林的洗地,没陛下提供的炮弹,绝对不会如此轻松。
贺章的这个弹劾,激怒皇帝、激怒京营、激怒武清侯文安侯,出力不讨好。
可贺章还是带着都察院上谏了。
“贺章当年在奉天殿上弹劾胡老师父无德。”朱祁玉旧事重提,显而易见,他对贺章的这个弹劾,非常的非常的不满,大军凯旋,你贺章给朕填什么堵!
皇帝的态度,表达的非常清楚,作为和贺章有旧怨的胡濙,作为谄臣胡濙,这个时候,该说什么?
胡濙颇为恭敬的说道:“贺章忠君体国,拳拳之心,公事在前,臣与其旧怨不值一提,臣恳请陛下息怒,三思而后行,贺章若是真的要为兴文匽武摇旗呐喊,决计不是现在,此时,大军在外,这个时候贺章提出来,显然是让所有人都投鼠忌器。”
“是忠是jiān,陛下三思阿。”
胡濙说到后面有些急了,人在满心怒火下很容易冲动,他这才明白,今天陛下怎么有这个闲情雅致跑到这上书房来听课了,感情是静静心,把事情想明白想清楚。
胡濙知道陛下英明,心里早就是怒火滔天,还能波澜不惊这么久,才开口。
大军在外,天功在手,凯旋之时,贺章这个时候,提出论功过,那朝堂得出个过的结论,大军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炮有炮,惹急了,大军推出黑龙炮,问问朝堂的一干大臣,到底是功是过!
黑龙炮那可是十寸弹,放的可不是烟花,是铁蒺梨。
贺章又不是蠢货,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显然不是为了兴文匽武。
“本是天功,还要论功过,朕不乐意,不过真的要论,论功,能有几成把握?”朱祁玉不藏着掖着,直接问论功几成把握,这本就是天功之事,何须论?
胡濙长松了口气说道:“十成,不用臣去论,姚夔去论就是,刘吉也行,十成十,陛下安心,贺总宪压根就没想论过。”
“陛下,眼下朝堂清明,事实胜于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