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王家旧事薛家进京
时光流逝,黛玉在外祖贾家已经住了七年。因为圣人信重,林海不得已又在江南连任了七年巡盐御史一职。也因此黛玉不得不滞留贾府,但是好在贾府还算治家严谨,她父兄又有能为,倒没人传出什么闲话来。
其实若非贾母喜爱,定要留外孙女在身边教养,她在京城的兄嫂定要把她接回京中林府的。好在贾母作为国公夫人,得了她的教养更为叫人信服,对待遇也好,林琅夫妇才愿意将妹妹放在贾府。饶是如此,他们还经常上门来看,生怕叫人觉得自己夫妇二人对妹妹不上心,对妹妹有所轻视。
好在黛玉在贾家有自己的好姐妹相伴,又有贾母等人的疼爱,过得也是自在。
贾府几个姐妹中,她最喜欢的莫过于小舅舅家的瑄姐姐,她在元大姐姐入宫之后于一众姐妹中最为年长,也最为护着下边的姊妹们,极有长姐风范。
尤其是瑄姐儿喜爱黛玉小小人儿,一颗水晶心肝儿,且风骨初现,不愧是探花郎的女儿,叫人心生好感。可惜瑄姐儿早早出嫁了,叫黛玉难过了许久。
余下几个姐妹中,与她关系最好的便是大舅舅家的迎春姐姐,她虽然是庶女,但是在小张氏的亲自教养下,行事也是有章有法,宽持有度,对黛玉也是颇为照应。惜春妹妹年纪最小,是东府的姑娘,黛玉对她观感还好,只是觉着惜春妹妹太过清冷,说话又直,极易得罪人,但是说是赤子之心也还勉qiáng。
三春之中,独独探春境遇有些不好,她也是庶女出身,但是偏生命不好,没摊上个小张氏这般的嫡母,在王氏手下过活,为了自己的前程,她不得不曲意讨好王氏,不惜和亲母反目,每日里只奉承王氏。
偏生王氏为了蹉跎赵姨娘,常常在赵姨娘面前显得两人母女情深一般。但是稍微明眼的人都知道王氏对探春不过是个面子情罢了!
黛玉对探春的处境颇有些同情,毕竟众姐妹中迎春姐姐亲生母亲已经不在了,还有大舅母照应,惜春妹妹再不济也是东府嫡出的女儿,隔三差五便有东府珍大nǎinǎi尤氏前来探望妹妹,送点东西什么的。独独探春,夹在嫡母和生母之间,偏生赵姨娘还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被人一撺掇就闹起来,叫探春一点脸面没有。
但是,对于探春为了叫王氏满意而不认赵姨娘,黛玉却有些不认可。再怎么说,她也是生你养你的人。
况且探春的自尊心极qiáng,人也刚qiáng,对黛玉和迎春的一些好意也相当敏感,倒叫黛玉不知道这么应对。
好在,几个小姑娘年纪都还小,便是有些隔阂,一起玩闹一会儿便不在意了。姐妹们之间就算是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是面上还是能够维持的。
这日,黛玉一早上起来,旁边伺候的紫鹃忙上来服侍,洗漱完毕后,按照惯例,她要去给贾母请安了。
因贾母岁数大了,早上有些贪睡,遂把家中小辈们的请安时间推后了半个时辰。所以尽管每日早上都是黛玉陪着贾母用餐,但是在那之前不免要先用了些小点心垫垫肚子,好在贾攸为了她住的舒心,专门在她现在住的地方建了个小厨房,还请了专门烧江南菜的厨娘掌勺。
每日清晨,她都可以在自己院子里先开火垫垫肚子,也免得叫院子里的人到大厨房去拿菜。若是有想要吃的,还可以在前一日直接点菜。
用了小半碗粳米粥,黛玉擦了擦嘴问道:“外祖母醒了吗?”
紫鹃端上一盆清水叫她净手,说道:“姑娘再等片刻出发,想来便差不多了。”
黛玉点了点头,说道:“行了,我知道了。”
在贾母院中用了膳,不过一会儿,便见到几位舅母带着几位嫂子并姐妹们前来请安了,迎春和探春都是跟着嫡母,独惜春住在贾母这里,早早便来了。
待几人请完了安,往日里除了几人,其余人都会回自己的院子中去,只有黛玉并几个姐妹还有苏氏会留下来闲话几句。今日却是奇了,众人像是约好了一般齐齐留了下来。
贾母好奇道:“今儿个怎么了,竟都留下来不走了?难道是看上我这里的好地方了?”
众人还未说话,王熙凤最先嚷嚷了开来:“老祖宗这话说得,您啊,可是咱们贾府的主心骨,有您在的地方,哪里不是风水宝地。也只请老祖宗可怜我们几个烧糊了的卷子,叫我们沾沾您的福气。”
小张氏和陈氏满脸笑意地附和着,似乎很是赞同,还添上两句,叫贾母越发开心。王氏背后,李纨心里有些羡慕王熙凤的风光,但是她自己清楚,王熙凤这么做,人家那是有底气,婆媳想得,妯娌和睦。
自己要是站出来不管不顾这么一说,必是要恶了婆婆的。况这般张狂的性格也不是自己的本性,守拙才是自己在婆婆手下的法宝。
王氏却是有些恨得咬牙切齿,想当初,她上下鼓动要琏哥儿迎娶凤丫头入府,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叫凤丫头嫁进二房,自己是她的亲姑母,到时候她随便说上几句,凤丫头又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将来大房有的热闹看了。
谁知道小张氏的手腕不俗,人家一嫁进来,就处处关心,陈氏也不傻,对王熙凤也是处处关照。任谁说,也不得不赞一句人家一家子和睦有爱。
王氏便是想要挑拨几句,也无从下手。
她自己却忘了,虽然王熙凤性格直爽,但是她也不傻。出嫁前她母亲,也就是王家大太太就对她嘱咐过了:“虽然说你姑母在那府里,但是你也别和她靠的太近,当心别给她卖了。”
王熙凤自然不信,说道:“不会吧,我瞧着姑母妹妹见了我都热情的很。”
王家大太太却是嗤笑一声,她这小姑子,自己还能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见女儿仍是有些狐疑,为了不教女儿将来吃亏,遂将王家当年的一段往事说给女儿听。
原来当年王家老太爷将庶女许配给薛家之后,颇有些愧疚,便是自己的庶女,嫁到薛家去,那也是低嫁了。但是到底嫁女儿是为了儿子的前程,便是再不忍也只能认了。
但是当年薛家除了暗地里送来的那笔钱,明面上的聘礼也是极为丰厚的,王家大老爷遂想着将聘礼多截留一部分加到庶女的嫁妆去,也算是为了女儿在薛家不会因为嫁妆浅薄被人瞧不起。
因为嫡女和庶女岁数相差不大,议亲的时间自然也靠近。偶然间,王氏竟听说妹妹的嫁妆比自己的也只是略输一筹。这叫一向来心高气傲的王氏怎么接受的了,她可不管庶妹为家族做了多大的牺牲。
当时管家的还是王家老太太,听到亲生女儿这么一哭诉,自然偏心了,遂瞒着王家老太爷截留了庶女的嫁妆,添到自个儿女儿的那份上了。也是因为如此,王氏的嫁妆里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薛家的聘礼里扣下的,只是她藏得深,不叫人知道罢了。
当年之事,王家母女做的极为隐蔽,便是那庶女也不清楚自己被不明不白地克扣了,还以为嫡姐对自己一片真心,添妆十分丰厚,殊不知,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罢了。
王熙凤听闻之后,暗自咋舌,没想到姑母看着慈眉善目的,没成想竟是这样的人。她说道:“那,母亲您是怎么知道的?”
王大太太笑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管家的时候自然听到些风声,心里自然有些计较。”
她看了一眼边上的女儿,又说道:“凤丫头,听娘的话,为娘还能坑了你不成。若是府上掌权的是你姑母,我便也不说这话了。可是你瞧瞧荣国府三房里,就剩下二房一房没什么出息。你不上杆子讨好老太太,讨好当家理事的婆婆,在那府里又怎么立足呢?”
说着,她将荣国府内的关系一一梳理,点明了几个必须要注意的。
老太太要奉承好吧!公公婆婆要讨好吧!这可是现在的当家人。大哥大嫂关系要处好吧!这可是将来的当家人。三叔三婶也要搞好关系,这是一家子里最出息的。底下的弟弟妹妹们就不说了。
数来数去,好像只有二房,没什么必要。
王熙凤默然不语,心中却是既对自己看似和善的姑母多了一份戒心,另一方面,却也是默默记下了她母亲提醒的几个人物。
因此,嫁进贾府之后,她还算是安分守己,平日里就跟着自个婆婆走。她虽然不识字,但是说话风趣,颇得贾母喜爱,可以说,孙媳妇当中,头一份了。
因为众人都在,王氏也不好多说些什么,按捺下了想要呵斥王熙凤没大没小的念头。她不得不站出来,因此今日之事,到底和自己有些相关。
她说道:“原不该麻烦老太太的,只是媳妇有些事,想要和老太太您讨个主意。”
贾母看了她一眼,说道:“说吧,什么事。”
王氏说道:“您也知道。去岁,我金陵的妹夫没了,孤儿寡母的无依无靠,我担心了许久,多亏了哥哥多方打点,才免了那一竿子族人的趁火打劫。可巧前些天我妹妹来了信,说要收拾家业上京来,我们姐妹两个离别多年,总算是能够重逢了,也算是件喜事。”
不过她不知道王子腾出手既是为了全当年薛家对自己的支持之意,二是自己也趁火打劫谋了不少薛家的家业。只是他做的隐蔽,别人只当他是护着出嫁了的妹妹,还得了不少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