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3节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3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鱼鳞般的瓦片和院中盛开的一簇簇海棠花被夕阳染成明亮的橘红色,史太太的马车刚刚驶离甘草巷,纪长林就走着回来了。

空气中没有熟悉的饭香,他困惑地走到正屋,推开门,见到端坐在椅中的女儿,满面泪痕地望过来。

“爹爹!”纪慕云哽咽着。

纪长林一下子明白,有人来游说女儿了。他踉跄两步,哑着嗓子说“切莫说了,我不会答应的你,你怎么对得起你娘,对得起你姨母?”

母亲去世之后,纪长林没再续弦,孤零零一个人过日子,一转眼十多年了。纪慕云用衣袖擦擦眼泪,告诉自己“事已至此,不要难过”,把父亲扶入椅中,拉住父亲衣袖:“爹爹,我想过了。”

自从女儿一日日长大,跟着夫子读书、明理,跟着有名的师傅弹琴画画,做针线,学厨艺,跟着姨母执掌家务,管账,说的话越来越有道理,越来越沉得住气,能给纪长林建议,做纪长林的主了,纪长林便明白,这回女儿也拿定了主意。

纪慕云哽咽着,像姨母每每给犹豫不决的姨夫建议那样,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爹爹,这几日间,史太太定是日日到铺子里劝您答应,旁人定是听见了,史掌柜八成也开了口,是也不是?”

纪长林半晌没吭声。

纪慕云又说:“这么一来,女儿猜,于掌柜也知道这件事了。”

见父亲没否认,她一颗心越发难过,强自镇定着“您定是写了辞书,史掌柜定然不收。爹爹,若是我们执意不肯,您没法在铺子里做下去,只能另谋出路了。”

对于纪长林来说,高不成低不就地,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他有秀才功名,每月能从官府领一两银子,可以免除差役,不屑去做低三下四的事;可金陵城地灵人杰,秀才遍地都是,举人亦不罕见,举人能开私塾、能给大户人家坐馆、能花钱托人情到偏远县城做个小官,普通秀才就不行了,只能给人写写书信、写写对联状纸,素有“穷秀才”之说。

且,他身体不佳,日日离不开药,有个即将成年、面临娶妻和学业的儿子,若没有稳定进项,家里就很艰难了。

说到纪慕岚,先不提在哪个私塾读书,平日给老师的束脩,逢年过节的礼物,平日和同学交往的开销,加上衣服、鞋袜、笔墨纸砚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院试、乡试在本城,还算省事,会试需去京城,千里迢迢的路费不菲,一次考不中考两次,两次考不中考不考第三次?

家里承担得起吗?

纪长林强撑着“临街杜家铺子缺人手,我已去问过,若是不行,我去杜家铺子。”

纪慕云轻轻摇头,“爹爹,若您从金林阁出来,拿不到史掌柜的荐书,杜家铺子不会留您。”

这话说得婉转,纪长林明白,杜家铺子的掌柜嘴上说得好,不肯得罪金林阁,更不敢得罪金陵城家大业大、根深树茂的曹家。

他便一滞,纪慕云黯然说:“爹爹,今日史太太有一句话没错:曹七太太相看过我,旁人也都知道了,纵然我们不答应,我,我以后也找不到好人家了。”

谁愿意冒着得罪曹七爷、曹七太太的风险,求娶她一个穷秀才的女儿呢?

纪长林张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她忍着泪,“爹爹,史太太说,若是女儿入了曹七爷府里,弟弟就能去曹氏族学附学,爹爹,扈夫子说过,弟弟天资聪颖,如遇名师,少说能考到举人,再不发奋就来不及了。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姨母说的,您还记得吗?”

那晚适逢大变,风雨飘摇,杜茹英穿着家常宝蓝袍子,脸色镇定,匆匆叮嘱父女三人:“连夜走,不要回头,横竖牵连不到你们!”又对她和纪慕岚说“你的事不要急,若李家不变心,等几年也值得;你好好读书,不可懈怠,不可浮躁,定要读出来,给你父亲争口气,听你姐姐的话。”

“弟弟今年十五岁了,若,若女儿,过几年,看在曹七爷面上,说不定能说一门合适的亲事。”她平静地说,仿佛说着别人的事:“您也能省点心。”

有秀才功名和白丁、穷秀才的女儿和曹七爷妾室的弟弟,对于纪慕岚说亲来说有着天壤之别。

纪长林恨自己没用,用手捂着脸,老泪从指缝间冒出来,“你,你可怎么办”纪慕云泪水模糊视线,袖子掩着面“爹爹,女儿听说,曹七爷素来厚道,从不苛待下人,想来是个讲道理的,七太太这么看重我,也不会,也不会无缘无故发作我。”

“爹爹,您,您就答应了吧!”

作者有话说:

求预收《守寡后,我嫁给了大伯哥》

赵嘉娘自幼寄养在堂叔家,嫁妆只有一柜书、两箱衣裳和三百两银子,堂婶的白眼一年四季不断。

运气不错,被媒人介绍给杭州首屈一指的官宦世家裴家六房庶子裴十六郎。

相看那日,赵嘉娘在庙里遇到一位英俊斯文、彬彬有礼的男子。成亲第二天敬茶,才知道,男子是裴家长房嫡子,自己的大伯哥,裴大郎。

赵嘉娘心底有些失望。

同一天晚上,裴大郎也在惋惜,在庙里遇到的美貌佳人,居然嫁给没出息堂弟。

之后几年,丈夫不上进、懒惰、赌博、耳根软、嫌弃她生了女儿,婆婆刻薄吝啬,粗鄙令人厌。

赵嘉娘死了心,想方设法与丈夫和离。

没曾想,丈夫意外死了,婆婆逼她守寡一辈子。

这个时候,裴大郎挺身而出,问,你可愿嫁我为妻?

第4章

三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史太太喜滋滋地叫了铺子里的马车,径直往金陵城东金鱼胡同去。

饶是到过不止一次,下了马车,史太太依然被曹府的显赫震撼了:数丈高的粉白色墙壁向远处延伸出去,鱼鳞般的黛瓦在阳光下泛着光辉,朱红大门是新漆的,两座人高的石狮子,檐下挂着灯笼,枝叶像顽皮的孩子探出头。

“劳驾,我是城西铺子的,找七太太身边的程妈妈。”史太太递了两文钱,“请你喝茶。”

不多时,一位青衣仆妇带着小丫鬟出来,“妈妈等着您呢。”

入了角门,满目亭台楼阁,红廊绿树,屋檐下立着蓝衣仆人,她不敢多瞧,随着仆妇行走半晌,入了垂花门,在影壁墙前上了一辆内宅代步的青帷小油车,车行片刻到了一处宽敞气派的五进院落,便是西府正院,七太太的起居之所了。

一进进院子进去,终于到了最里面一进,领路的仆妇笑道“您请等一等,我去禀报一声。”史妈妈不敢托大,满脸堆笑地福一福,目送那妈妈进了正屋。

这一等就等了半日,日头慢慢移动,厢房传出药香,小丫鬟厚布垫手,从厢房捧着个瓦罐进去,另一个妈妈陪着须发皆白的大夫出门,才有人喊史太太进去。

相隔几日,七太太没什么变化,涂了白白的脂粉,穿着崭新的玫瑰红绣西番莲褙子,姜黄色镶襕边罗裙,象牙白绫袄。在家的缘故,鬓边只戴两根花簪,坐在厅堂正中铺了半新不旧青缎软垫的花梨木太师椅上,懒洋洋地看着自己指尖,“过来了。”

史太太忙上前行礼,喜滋滋地奉上好消息“恭喜七太太,贺喜七太太,家里要添人口了:纪掌柜答应了。”

七太太喷地一笑,对身边的程妈妈说“可真不容易,赶上宫里挑娘娘了,不知道的,是让纪掌柜把闺女往火坑里推呢。”

程妈妈忙说:“可不是,那人是个不开眼的,枉费您一番好意。”

两边侍立的妾室、丫鬟仆妇捧场地笑,史太太也笑,“这个纪长林啊,是个死心眼的,我们掌柜的不敢把大事交给他,就让他动动笔,写写帖子,做做屋里的事,没见过世面,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七太太嗯一声,“若不是看他女儿顺眼,我早就耐不得了,没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么?”

话是这么说,程妈妈却知道,今年出了正月,七太太就开始给丈夫相看妾室,在曹家族人里挑了又挑。有的姑娘容貌好,一副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有的家境殷实,舍不得姑娘做妾;有的家里上赶着,姑娘不出挑,七太太看不上,只好把目光放远一些。

纪慕云长得漂亮,行事沉稳,父亲有功名,七太太一眼就看中了,才耐着性子等到今天。

程妈妈便笑道:“总算这人,没一条路走到黑。”

七太太也笑,随意招招手,“史太太没少折腾,实是辛苦了,请史太太沾沾我们家的喜气。”

早有丫鬟递了荷包过来,鼓鼓的,大概装了银锞子。史太太道谢,见七太太高兴,小心翼翼地开口:“还有个事,得请您听一听:那纪长林说,不要聘金,请七太太费心,给他家姑娘办纳妾文书,到官府报备。”

七太太双眼一眯,“我道是什么事。便是他不提,我们家也是有规矩的,总不能从荒郊野地抬进一个人来。”

史太太忙说:“我也这么和纪长林说,纪长林又说,若是方便,上回说的,给他儿子上族学那事....”

“我说出的话,什么时候收回来过?”七太太朝程妈妈扬一扬下巴,“这件事,你去办,告诉外院曹管家,去跟族学孟先生说,就说我的话,给纪姨娘的弟弟在学里留个空儿。”

程妈妈屈膝答应。

史太太忙替纪长林道谢,“纪家祖坟冒了青烟,得到您的关照,谁听着都羡慕,称赞您宽仁善心。另有件事,那纪掌柜家里的是这个月底过世的,纪掌柜想求您的恩典,让她家姑娘下个月再出门子。”

左右不差几天,七太太没往心里去,叫人拿了黄历来,捧在面前看了看:“下月初八是沐佛节....初十是个好日子,我却有事...十四日是珍姐儿生辰,十五得歇一日....十六日诸事不宜....十八日宜嫁娶,便十八日吧。”

史太太便知道,如无意外,纪慕云下月十八日就要入曹府了。她完成了纪长林的托付,自觉对得起纪慕云了,喜笑颜开地说了半箩筐好话,见七太太露出倦色,忙告辞了。

外人走了,七太太打着哈欠松懈下来,问两句“少爷醒了没有,让奶娘带过来;叫大小姐歇歇,别把眼睛弄坏了”,就由两位妾室搀扶着,到西捎间贵妃榻歇了。

穿松花绿褙子、葱白挑线裙子的姨娘接过小丫鬟捧来的红漆托盘,捧到七太太面前;另一个穿藕荷色褙子、淡黄色罗裙的姨娘拿起一柄湘妃团扇,轻轻扇动。

七太太端起掌心大的甜白瓷小碗一仰脖,憋住一口气,连吃两颗雪花霜糖才缓过劲儿,用橘子水漱口。“给三太太五太太发帖子,还有六叔,就说七爷要纳妾,下月十八号,请几位爷、奶奶过府里来,热闹热闹。”

程妈妈应了,“奴婢这就去。”

“到了十八号,叫春熙楼送两只脆皮乳猪过来,连带佛跳墙和豆腐涝。”她闭着眼睛,“派人去唐记买脆皮花生、鱼皮花生、酱油瓜子和琥珀核桃,再叫个戏班子过来。”

程妈妈笑道:“那感情好,太太想叫哪一班?”

七太太懒洋洋地,“我是听不了两句,你们想听哪一出?”

穿松花绿褙子的姨娘姓于,年纪略大,笑着没说话,另一位姨娘姓夏,是七太太的陪嫁丫头,立刻捧场:“飞雪堂老板会说俏皮话儿,上回逗得奴婢肚子都疼了;牡丹堂台柱子小牡丹号称天下只服京城的三喜班,紫钗堂当家的嗓子倒了,新上来的撑不住,依奴婢说,不如请牡丹堂。”

七太太无所谓地嗯一声,程妈妈便记在心里。

“府里的人多发一个月月例,铺子也一并算上,沾沾七爷的喜气。等纪姨娘进府,叫....叫冬梅过去伺候吧。”七太太盘算着。

屋角一个十六、七岁,容长脸的丫鬟忙上前应“是”。

七太太懒洋洋地说“派人把双翠阁收拾出来,房子是前年新粉的,不必再动,把该置办的置办了,该从库房搬出来的搬出来,院子里整一整。”

程妈妈愣住了,两个姨娘也面面相觑:按惯例,不管东府西府,姨娘住在正房附近,喏,于姨娘夏姨娘就住在正房东北角两个相邻的小院。

七太太说的双翠阁却是正房西边一处独立的两进院子,足有数亩地,坐北朝南,精致幽静,院里两棵冠盖如伞的桂树,秋天落花是府里一景,老爷尤其喜欢。除此之外,穿过一条游廊便是府里花园,别说住姨娘,来了客人都可招待得体体面面。

夏姨娘咬着嘴唇,“新妹妹是个有福气的,太太可真大方,奴婢和于姐姐都要醋了。”

七太太这回却没笑,冷着脸说“还不是你们不争气!爷已然出了孝,你们两个可有动静?无论你们谁生出个哥儿,堵堵别人的嘴,我也把双翠阁给你们住。”

夏姨娘不敢吭声,于姨娘低下头:她倒是生了,可惜是个女儿。

提到别人,七太太便想起来:“准备笔墨,我得给姑太太写封信,告诉姑太太,我踏破铁鞋,才给七爷寻了一门家世清白、容貌出挑的妾室,知根知底的不说,上面有个秀才爹,下面有个进了族学的弟弟。看看姑太太还说不说七老爷子嗣单薄,还张不张罗着给七老爷房里添人,还教不教训我我贤惠、大度。”

程妈妈小心翼翼地应了,两位姨娘不敢吭声。

七太太说多了话,有些劳神,喝了两口冰糖煨的燕窝,一个会推拿的丫鬟忙凑过来,轻手轻脚地替她按摩头颈处的穴位。

不多时,七太太舒服地合上眼睛,鼻息沉重,两个姨娘一个捶腿,一个打扇,动也不敢动。

不知过了多久,屋角立着的自鸣钟发出小鸟清脆的鸣叫,七太太睁开眼睛,用帕子掩着打个哈欠,“刚才说到哪里了?”

程妈妈笑道“说到给姑太太写信。”

七太太意兴阑珊地,“派人给舅太太也去个信,请她和舅老爷四月十八过府来。还有,舅太太说的那个远房亲戚,我没看上,让她随便看谁顺眼,就说给谁吧。”

程妈妈弯着腰道:“奴婢倒觉得,不如说请人算了算,说那姑娘属相和我们家犯冲,不太合适?”

七太太咳两声,倦容掩也掩不住,“就按你说的办。”

作者有话说:

我的完结文《不愿做妾的红叶》

做为家生子和陪嫁丫头,红叶听小姐的安排,给英俊风流的世子姑爷做了小妾。

小姐病逝之后,红叶护着少爷,争姑爷的宠爱,与新任主母斗了20年。

少爷平平安安长大,继承世孙之位,人老珠黄的红叶被世子姑爷忘得干干净净。

姑爷去世第三天,红叶被新任主母提脚卖给人牙子,进了烟花之地。

红叶一头碰死,死前想,如果有来生,再也不要做妾。

睁开眼睛,红叶回到16岁,小姐还活着,新任主母还没有进门。

这一回,红叶再也不要做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