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们不一样
张小白只是搭了一个桥,给魏千山一个赚钱的机会,为李平原竖立了一个对手,更是帮了石磊家一个大忙。
接下来的事情,张小白不用费心,魏千山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知道怎么去运作。
人家有大买卖,张小白有小生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得做的像回事。
就在前两天,三小节教育开业了,没有那么隆重,只是放了几挂鞭炮挂了一个牌子。
可酒香不怕巷子深,就在开业当天,三小节教育门庭若市。
就连张小白都没有想到,竟然来了那么多人,胖子吕小强嘴角笑开了花,直到那时,才对张小白彻底没了意见。
很显然,那些人全部是冲着人家来的。
也难怪,那些家长们自从听说了那个神奇的故事,早已下定决心,必须要把那个人找来给自己孩子上课。
就连四大金刚那几个倒数的学生都能进步那么明显,我家孩子好歹比他们强吧?
这就是家长们的想法。
了解到那个传奇的老师竟然是个大学生,家长们都快踏破了洛大的门槛了,可是人家就是闭门谢客,他们好奇心可越来越重。
张小白无意间的谢客,竟然增加了神秘感,使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后来张小白让四大金刚放出风,说那位老师开了个家教机构,某天开业。
于是轰动的场面就发生了。
张小白对于这种场合的应酬还是欠缺,只是作为老板坐在办公桌后,吕小强充分发挥了交集能力,负责接待家长们。最忙的当属季小柔和刘洁,负责登记报名。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报名的学生就有五十号学生,其中以实验中学的为主,也有闻着风声过来的其他学校的家长。
三小节教育正式开班授课。
学生有了,老师也招聘了,这第一炮打的很响,接下来就得真刀真枪拿出真本事了。
家长们不是傻子,你名气再大孩子的成绩提升不了,其他的都是扯淡。
张小白习惯三思而后行,做好打算,想到诸多可能性,最后再行动。
任何一个行业里,都得面临着竞争。在洛城这样的教育机构就不下十家。
张小白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你的客户针对谁?
你的优势在哪里?
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成龙家教是洛城最大的家教机构,十来年的发展在这个城市做大老大,他的生源是洛城的有钱人学生,优势在于拥有教学丰富的优秀教师,能做到的当然是提高学生的成绩。
既然入了这行,必然免不了竞争,张小白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他面对的客户是那些后进生,这样的学生一旦开了窍,更能明显出成绩。
之所以考虑这个方向,是因为三小节教育拥有的师资力量,不是正规教师缺乏经验,肯定不如那些老师教的好,尤其教那些好学生,容易会捉襟见肘显得能力不足,倒不如另辟蹊径针对后进生。
其二,优势在哪里?拥有这样一帮学生当老师,既是劣势也是优势。
他们年轻,从心态上更容易跟那些学生们亲近,他们年轻,干劲闯劲更足,他们年轻,更能想出也敢于尝试一些创新式的教学方法。
所以优势在于,我们年轻。
至于能为客户做些什么,目前阶段是提高学生们的成绩。
张小白其实很有野心,他想达到的目的不仅于此,他更想如古代夫子那般。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让学生们不仅提高成绩,还在他们心里上造成触动,就如同那四大金刚一样,脱胎换骨重新来过。
不过张小白暂时想不到怎么去达到这个目的,或者说他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天真,太不容易达成。
不过梦想,终究是要有的。
万里长征,还是先走第一步吧。
张小白先给老师们上了一课。
张小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甚至性格制定适应自己的教学计划,并且形成文字书面递交给他。
然后制定奖惩措施和淘汰晋升机制,切切实实提高学生成绩的,给予工资上的奖励,而迟迟没有效果的,果断淘汰。
这一点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张小白强调,三小节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教,是新型的先进的有极大前景的家教机构。
我们不一样!
最后这句口号,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
会后,张小白跟另外三个股东又开了个小会,进行了细致的分工。
张小白主抓全面工作并且担任数学课的家教老师。
季小柔主要负责招生,不管用什么办法招到更多的学生。
刘洁负责内勤和管账目,管理这些老师并且实施奖惩措施。
吕小强负责跟家长的沟通,还有就是管钱。
听到这个之后,胖子的眼泪都快掉了,这说明什么?张小白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之前还想过他们仨可都是一拨的,真要做好了会踢开自己,如今看来真是小人之心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
张小白的想法很简单,这个地方是他的,主意是他想得,理应得到这些。
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彻底的感动他,让他实实在在为这个小公司奉献全部。
张小白早就说过,既然四个人决定做这件事,首先要保证拧成一股绳,团结力量大。
会后,张小白哥俩回寝室。
季小柔在路上始终不言不语,直到进屋终于憋不住了。
“老大,让那个胖子管钱,我是真不放心!”
张小白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决定跟他一起,必须无条件信任对方。”
季小柔叹口气,没有多说,一直以来他都听老大的话。
张小白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吧,那个胖子不敢怎么着,何况有刘洁管着账,他做不了什么手脚的,真敢在这玩猫腻,我玩不死他!”
关于此事,季小柔再没有提过。
第二天,四个股东正在小公司开会,那位不速之客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