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 第三十四章 日本的盂兰盆节

第三十四章 日本的盂兰盆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日本的盂兰盆节

每年8月中旬,日本都有一个被视为仅次于元旦(新年)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就是“盂兰盆节”。在中国被称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中国佛教和民间的这个“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与日本的“盂兰盆节”在时间上大致吻合。

“盂兰盆节”来源于印度佛教仪式,在日语中称为“お盆”,是日语“盂兰盆会”的简称。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意为倒悬般的痛苦,比喻人死后堕落于饿鬼道中,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痛苦。“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的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悬”之痛苦。此举既可以为在生父母祈愿添福添寿,也可以为亡世父母祈祷,愿其脱离苦海福乐无边,佛教徒皆可借此机会报谢父母养育之恩。

盂兰盆节是体现孝道的节日,中国古代许多帝王非常重视,因此,古时候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城乡也会呈现很隆重的节日气氛。现在的中国人对盂兰盆节已经谈不上重视了。不过,在中国的各个寺院,这个节日并没有失传,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我国各地寺院举办的“盂兰盆法会”比日本寺庙的法会还要隆重。

这一法会据说源自于佛经中目犍连救母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佛在世时,其弟子当中有一位名叫目犍连的尊者,在入定中观察到死去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尽饥渴之苦,尊者悲痛万分,不忍母亲饥渴痛苦,就用自己之钵盛满白饭,运用神通送到饿鬼道中给母亲充饥。其母见了白饭急不可待,当她开口吃时,突然由她口中喷出火焰,整钵的白饭都变成烧焦的炭一样不能食用!目犍连见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而自己又无法解救,于是恳求佛陀慈悲救拔。佛陀对目犍连说:“你不要以为你有神通之力就能救拔你的母亲!要知道娑婆世界众生,一生都在积恶造业,罪根深重。如你想救拔母亲,只凭你个人神通之力是无法救她脱离出苦报的!你应当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虔诚广设种种供物饮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威德福力,拔济母亲脱离饿鬼道中饥渴之苦!”

目犍连尊者依随佛陀所示,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功德,终于使母亲得到解脱。当时佛陀也由于这个因缘讲了一部《盂兰盆经》。所以,盂兰盆节这一天,佛教寺庙中都会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称为“盂兰盆法会”。

由于这个节日起源于佛教,除了寺院会举办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等庄严的仪式外,我国一些学佛信佛的弟子和民众也会有一些善举活动,如:通过放生、供灯、念佛等把功德回向给祖先或故人,并祈愿“先祖为主的所有众生,能够早日脱离lún回苦海,得佛果位。

对于日本人来说,盂兰盆节是一年一度迎接祖先们的灵魂回家,供奉他们以示感谢的日子。日本的年历上没有农历,所以日本每年的孟兰盆节和我国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不是在同一天。

日本民间的祭祀仪式和我国民间的祭祀活动也有很大差别。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把这一节日固定在每年的8月13日至16日。

传统的日本盂兰盆节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8月13日是迎盆(迎え盆),8月14日、15日是盆供养(お盆の供养),8月16日是送盆(送り盆)。

8月13日傍晚時分,日本很多信奉佛教的人家都会点燃指引祖先灵魂回家的迎魂火(迎え火),然后在迎接灵魂用的“jīng灵棚”(“jīng灵”在日語中是灵魂的意思)里备好各类祭品。

8月14日和15日这两天里,除了要确保供奉的祭品齐全和新鲜,家族成员还会聚在一起拜祭祖先。

到了8月16日,祭祀的各家会点燃送魂火(送り火),为祖先送行。

据德岛县研修生理事会王淑芬女士介绍,自从佐佐木理事长父母去世后,每年盂兰盆节,佐佐木理事长都会请几个和尚来她家里做法事,由于佐佐木是他们家的老大,他的弟弟妹妹也会来他们家里住上两三天,陪同和尚一起参与念经和拜祭活动。

这期间,做为这个家长媳的佐佐木佳美(王淑芬)就成了这个家里最忙的一个人。她既要为和尚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做好一日三餐,还要不断地更换新鲜的供奉祭品,每天还要反复打扫室内外卫生。

在日本,招待客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每顿饭仅一个人用的小碟小碗就有十多个甚至是二十多个,每道菜有多少人就要分出多少份,个人吃个人碗盘中的那一份,一道菜或一道汤吃完之后才可以把桌上的盘碗撤下,然后再恭敬地把另一道菜摆到客人面对的桌前。大家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被认为是不讲卫生,更是主人対客人的不礼貌和不尊重。所以不能把一大盘菜端上来让大家共同享用,既使是炖好的一整条魚也要把它切成块分好盘轻轻地摆放到每个人面前,而且上一道菜用过的碗盘不可以在盛下一道菜时继续使用。好在日本有的和尚不忌口,荤素都能吃。这些不忌口的和尚大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私人寺院,这种寺院的和尚靠信众施舍和为信众做法事为生。私营小寺院的清规戒律不是那么严格,他们可以结婚生孩子,也可以受用不是特意为他们屠宰的畜禽肉。

在佐佐木理事长为已故老人做法事期间,王淑芬从早到晚没有一点空闲,仅做菜摆盘和不停地为一个个客人上菜撤盘以及餐后洗盘洗碗和打扫卫生就会忙的她不可开交。来做法事的和尚有的有家有老婆和孩子,当他们做完法事回家时,还要给他们带上料金和回敬给和尚家人的礼品。每当这个节日过完之后,王淑芬都会累的腰酸背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向佐佐木理事长家这样重视祭祀活动,更多的家庭只是到墓地给去世的亲人献上一束花,面对墓室恭恭敬敬地鞠几个躬,祭祀仪式就算完成。

日本有公共墓地,有私人墓地,也有很多寺庙墓地。

公共墓地类似于中国民政部门所建的墓园,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布局,占地面积较大,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取得墓xué个体使用权。

私人墓地有很多都设在居民区里,有不少住户的房前屋后或者楼房旁边都毗邻着一片墓地,这些墓地都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族墓葬群。墓xué上方多由四尺见方的优质石料罩盖,墓碑上刻有家纹,墓碑前chā着一些细长的木板,是象征着佛塔的“卒塔婆”,每年忌日亲人从寺院里请一只,年头多了就簇成了一捆一捆的。

寺庙墓地兴起于江户时代,在此之前,日本人对去世的人也多埋葬于家族墓地,到了江户时代,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传到了日本,日本为了阻止基督教在日本的大肆传播挑战佛教的地位,设立了寺院与信徒的关系维系制度。那时在一个村庄里,只有寺庙主持会识文断字,掌管着村民的一切。村里只要有人去世,必须也只能埋在寺院内。因此日本寺院及周围,开始有了很多坟头的雏形。

上世纪之初,日本地震和火灾频发,东京和横滨等地大量建筑被损毁。震后土地重新规划,东京都政府和寺庙达成协议,重新分配了拥有巨大土地的寺庙,顺带也影响到了墓地的迁徙,寺庙可以在城区保留小块墓地。自此之后,寺庙里的墓地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块,慢慢形成了城区里随处可见的墓地群。

日本人几乎全民信教,有的信佛,有的信神,有的人神佛都信。还有一部分人报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参与一些祭拜神佛的活动。

在中国很多人的认知里,墓地和阳间yīn阳两隔,“那边”是yīn森、冰冷甚至是不祥的世界,断不可以和活人的生活离得太近。那么是怎样的生死观,让日本人可以毫无负担地和“魂灵”亲密接触?

yīn间的世界,其实一直由阳间的你我支配着。世代多灾多难的日本人很早就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将佛教作为人生信仰的他们,“向死而生”是深深植根在心底的信念。家中亲人去世,葬礼中几乎不见放声大哭的情景,多数人只是平静地默哀。

《挪威的森林》里说,“死亡不是生的另一极,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在日本人眼中,死后便会成佛,灵魂便能成神,越靠近墓地,灵魂就更容易受到神佛的保佑,所以,在日本的很多墓地里都可以看到一些用石头雕塑的各种各样的佛像。与神佛共处一地,被众多日本人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如果说开罗屋顶的墓地家园是穷人们不得已的选择,那么日本人和墓地为邻早已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祈愿。

可能也是由于这样的演化过程,使得城市里居住的人们习惯了居所旁边有另一个世界邻居的陪伴。其实最早时,蛮荒的人类还没有意识到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墓地的选择无外乎像今日处理废弃物一般随处安置,七零八落中可能早已忘了先人在何处。随着智力的开化以及宗教的介入,死亡才开始有了值得祭奠的意义。后来随着城市的规划,墓地再一次被人们有选择地布置。

日本的“盂兰盆节”结合了许多民俗和文化,形成了现在日本独有的祭奠祖先的传统节日。

日本现在的盂兰盆节,除了传统的仪式之外,更多了一层节庆的意义。所以在盂兰盆节期间,日本各地区都会举行不同的祭典活动。其中广为普及的活动当属盂兰盆舞(盆踊り)。

盂兰盆舞原是为祖先举行的舞蹈仪式,到了现代,这个传统的舞蹈仪式演变成了每年夏季最让日本人期待、外国游客最积极参与的“广场舞”祭典活动。盂兰盆舞蹈的动作很单一,主要集中在手部,初学者可以轻松加入其中和大家一同欢呼共舞。

除了这种简单易学的盂兰盆舞之外,日本各地还传承着一些带有浓厚地方特sè的盂兰盆舞,著名的三大盂兰盆舞包括岐阜县的“郡上舞”(郡上踊り),德岛县的“阿波舞”(阿波踊り)和秋田县的“西马音内舞”(西马音内の盆踊り)。郡上舞已被一代代日本人传承了420余年,现在已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普遍都会放假5至10天,人们或赶回故乡团聚,或利用假期到各地旅游,或参与盂兰盆节的盛大活动。

与盂兰盆节赶到一起的还有夏日祭,由政府举办的夏日祭一般定在每年8月15日,这一天也被定为“战争结束纪念日”。

各地夏日祭活动时间和活动方式有所不同,由地方政府或民间团体举办的夏日祭活动一般会从7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底才会结束。在夏日祭当中,各地的民俗活动及赛事会隆重呈现在日本的各大公园以及城乡的大街小巷,夏日祭还包括各地在不同时间举办的燃放烟花的花火大会,仅大阪市淀川(河)边每年花火大会燃放的烟花就达到2万多枚。

日本的夏季虽然十分炎热,可丝毫不影响广大民众参与盂兰盆节和夏日祭活动的热情。夏夜时分,男女老少会穿上浴衣或各种争奇斗艳的服装,挥舞着各种千奇百怪的道具和五颜六sè的电子灯bàng,伴随着太鼓声的节奏欢呼起舞,为夏日之夜增添了极其靓丽的风景,也为消除夏日带给人们的躁热带来了几分惬意和“凉爽”。

8月的日本可谓节日连连,不同的节日和纪念日一个接着一个。

在这些纪念日和节日当中,最让日本人重视的节日当属盂兰盆节。节日期间很多人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yīn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

8月16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这个节日的另一个说法叫“民族大移动”。节日期间,日本多数公司、企业、单位都会放好几天的假,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也会趁此期间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

在日本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是从中国传来的。中国已经失传的很多文化在日本依然保留着。庙会在中国还在举办,但民间的盂兰盆活动已荡然无存,中国人已经不知盂兰盆为何物。如果谈及盂兰盆节,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的节日。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解。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本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