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粮食大丰收的另一面(加餐)
弘治十五年的十月底,南洋依然温暖如夏,人们喝着椰汁、啃着甘蔗,指挥着奴隶干活的时候;澳洲这边的人已经开始穿上夏天的衣裳,在家里面的养剪羊毛,为牛马接生。
至于大明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伴随着寒风呼啸,弘治十五年的第一场雪飘然落下。
“下雪了,冬天到了!”
身穿绯红sè衣袍的刘晋站在玻璃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大雪整个人都发愣起来。
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冬天了。
时间是越过越快了,弘治十五年,仔细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好像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这一年就快要过去年了。
去年冬天,自己都没有家里面过年,原本是要休假的,结果被弘治皇帝派了领兵出征西域,这一打就是大半年的时间,直到今年夏天的时候才回到京城。
本以为能够好好的在家休息几个月,结果弘治皇帝被查出来肠痈之疾,自己又不得不为弘治皇帝治病的事情忙碌了几个月。
弘治皇帝的病好了,这弘治十五年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去了,时间过的太快了。
微微感叹一下,刘晋继续回到自己的书桌上面。
事情很多,这当了吏部尚书,主管天下官员,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自古以来,这人的管理都是最难做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官员。
“马上就要到十一月了,这十月底,十二月初的时候,大明各省的封疆大吏就要回京述职,这算是我当吏部尚书以来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了。”
“另外年底的官员考核,同样也是大事,现在大明的官员都还是太懒了,基本上可以说很多官员都是毫无作为,尸位素餐。”
刘晋仔细的沉思,开始思索起年底要办的大事来。
既然当了这吏部尚书,刘晋就必须要有所作为,弘治皇帝将自己放到这个位置上面,肯定也是希望自己能够革新大明的吏治。
但这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处理完吏部的事情,刘晋还没有办法歇息下来,做到了刘晋这个位置,需要关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大明的方方面面都要关注。
“大明迎来大丰收之年,粮食降到前所未有的地价,辽东这边的麦子竟然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五石!”
“辽东布政使陈信向朝廷这边要求大量购买蒸汽收割机用来完成秋收,辽东今年开垦种植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
“西域河中迎来大丰收,粮食足够西域、河中地区吃好几年。”
“南洋各省甘蔗迎来大丰收,预计今年的蔗糖产量比去年要提高四成。”
“江南、江西、湖广、四川大丰收,大米价格将至三文钱一斤,粗粮玉米、番薯一文钱可以买三斤~”
“谷贱伤农,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北直隶一直以来都是产量大省,但是弘治十五年,北直隶不仅仅不产量,而且粮食缺口非常大,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蔬菜。”
刘晋看着从各地传来的一条条信息,也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从各个方面的信息来看,弘治十五年,大明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各地的粮食产量都翻倍的增长。
不仅仅是传统的大米、小麦、小米和高粱,从黄金洲这边引种回来的玉米、土豆和番薯的产量也是呈直升攀升。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大明的粮食价格猛跌,粮商们都要当乞丐要饭了,因为粮食买卖真的不赚钱了。
大明各地都有吃不完的粮食,大家都在愁着如何将粮食给卖出去,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买粮,粮商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
他们最喜欢的自然还是像当年北方三省的饥荒,粮食都卖出了天价,他们才能够赚钱,这粮食多了,他们反而不赚钱了。
“这几年的移民还是起到效果了,将大量的人口从人口密集、土地贫瘠的地方迁移到辽东、南洋、西域、澳洲和黄金洲去,移民大量的开垦土地、粮食产量爆发。”
“这黄金洲引种回来的高产作物在专门成立的农部的推广下,也是迅速的在大明各地传播开来,去年各地都还怎么爆发,今年在各地大规模推广,这粗粮的产量也是bào增。”
“这粮食多了也是好事,一年的粮食足够大明人吃上好几年了。”
刘晋轻轻的敲着桌子,仔细的思索起前因后果来。
大明的粮食之所以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主要还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耕种的土地更多了,而且增长的还都是肥沃的土地,另外一个就是引种回来高产作物的推广。
这两个原因之下,大明的粮食想要不增加都难。
“老爷,陛下派人前来宣你进宫议事!”
这时,刘晋府上的下人急匆匆的来到刘晋的书房说道。
“嗯,备车~”
刘晋一听,连忙说道。
急匆匆的坐车来到弘治皇帝的乾清宫书房,书房当中,不仅仅有弘治皇帝,内阁三阁老,张懋、户部尚书佀钟、农部侍郎章懋(跟张懋很谐音,但不是一个人)等人也在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年我大明风tiáo雨顺,大江南北、关内关外、海外各地都迎来了大丰收,以及今年的粮食产量足以让我们大明吃上五年!”
章懋满脸笑容的向弘治皇帝汇报今年的粮食产量,这大明粮食产量增加了,他这个农部侍郎也是有功劳的,升官肯定是少不了的。
只是可惜了,这吏部尚书的位置让刘晋给先占了,估计很大的可能是会接替刘晋原先的户部左侍郎的位置,未来再接替佀钟户部尚书的位置。
“确定有怎么多粮食?”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事,粮食的产量那更是重中之重,只要老百姓吃得饱饭,这江山就稳固。
“陛下,从我大明各级官府衙门传来的消息也可以确定这一点,今年我大明各地收上来的粮税是去年的五倍多,要知道陛下还免除了辽东、河中、河西、南洋诸省的几年粮税,在此情况下,依然还能够收到去年的五倍多,由此可见粮食确实是大丰收了,各地的官仓都已经装不下,不得不再建造更多的粮仓。”
佀钟也是站出来说道,他是户部尚书,主管天下钱粮,朝廷的税收就是他来管的,每年到秋天的时候,各地缴纳的粮食都是要进行统计、抽查的,数是绝对不能错的。
“好啊,好啊~”
“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老百姓有饭吃,吃得饱饭,朕这个当皇帝的才能够睡得好觉。”
弘治皇帝高兴的直点头,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丰收意味着老百姓有更多的粮食吃,这日子至少来说,无论如何也是有饭吃的。
“陛下,粮食增收固然是好事,可是从各地上报的奏疏来看,今年粮食虽然大丰收了,可是粮食的价格降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价,在辽东,五石麦子才只能够卖一两银子。”
“在南洋,六石大米也才只能够卖一两银子,农民增产不增收,粮价大跌。”
“此外,因为这两年,我大明粮食产量连年大增,粮价连年下跌,再加上受京津地区的影响,原本是产粮大省的北直隶,今年却是无粮可收。”
“北直隶的土地几乎都种上了棉花和蔬菜,另外还有大量的良田用来养殖牛羊马匹,jī鸭鱼鱼等等。”
这时,内阁首辅刘健也是站了出来,向弘治皇帝汇报了粮食大丰收的另外一面。
“五石麦子才只能够卖一两银子?”
“这六石大米也才卖一两银子?”
在场的众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傻眼了,这粮食的价格也太低了吧。
“这北直隶的良田都种棉花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健问道。
“是的,陛下~”
“如果陛下不信的话,可以一起出京城去看看。”
“整个北直隶,离京津地区越近的地方就越没有人种粮食,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棉花、种蔬菜,养殖jī鸭鹅、猪牛羊和马匹,整个北直隶可以说是无粮可收啊。”
“这长此以往的话,良田荒芜,岂不可惜?”
“另外这北直隶如果不产粮,这意味着需要从大明各地大规模的运粮到北直隶来,短时间没有什么,时间一长,必然会形成一种依赖,如果一旦粮食运输不及时的话,北直隶这边极有可能就会再次出现几年前的大饥荒现象。”
刘健非常的激动的说道。
这大明各地都迎来了大丰收,偏偏这北直隶,竟然没有人种粮了,上好的地竟然用来种棉花,这棉花能吃吗?
这老百姓要是没有粮食吃了,到时候这北直隶岂不是又要发生饥荒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那年大饥荒的惨景可能又要上演。
听到刘健的话,弘治皇帝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这粮食可是大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这北直隶竟然没人种粮了,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