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第582章 DNA合成仪
寡核苷酸就是寡聚核苷酸,它是两个词组成的,一个是寡聚,一个是核苷酸。
这个词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就是起名字的中国学者文青病范了,起了一个看起来就麻烦的名字(我本来想查一下是哪位大侠起了诸如核苷酸、鸟嘌呤、胞嘧啶这样的蛋疼名字,查了半个小时都没查到,转念一想,我也是鸟蛋疼了才干这种事……)
核苷酸本身是一种基础分子,对生物体的意义和一氧化二氢差不多。而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组成物上。核苷酸连在一起,就是核糖核苷酸,也就是a;再脱一下氧,叫脱氧核糖核苷酸,就是dna。
而寡聚核苷酸,就是一群核苷酸聚集在一起,聚的还不多,总数在二十以下,所以谓之寡聚,变成了闲的没什么卵用的寡聚核苷酸。
当然了,寡聚核苷酸本身没啥卵用,但它是许多生物学实验的原材料,以至于大家拼命的想要生产,因为用量实在是太大了。
历史上,因为pcr得诺贝尔奖的穆里斯,在私人公司的寡聚核苷酸实验室里做主任,其工作就是不停的合成生产寡聚核苷酸,然后为公司的其他部门做实验提供原材料。
而与穆里斯同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迈克尔史密斯,也是因为发明了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
不过,迈克尔史密斯比穆里斯惨多了,他是79年做出的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而在那个年代,穆里斯使用的寡聚核苷酸生产方法,还没有发明出来呢。
所以,迈克尔史密斯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生产寡聚核苷酸。
这倒是科研人的常态,绝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做了枯燥的重复劳动。
然而,在技术发展没有达到以前,枯燥的重复劳动又必不可少,有些可贵的成果也是在重复劳动中发现的。
从79年到83年,短短的四年间,生物技术发展的速度快的足够让人诺贝尔奖得主茫然,事实上,如果按照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来修改教科书的话,一年改两次肯定是不够的。
生物技术也由此进入了类似摩尔定律的时代。
对于身在其中的学者们来说,这是痛并快乐的时代,他们拼命的学习,拼命的做项目,亲身加入到了大时代的变化浪cháo中,他们的成就,或许是前人百年都无法完成的。
而对正在学习中的大学生们来说,这个时代就只剩下痛了。别的学科的大学生还在抱怨,我们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到了社会上就没有用了——生物学科的大学生等到找工作的时候,回头看一下过去四年的课本,会发现里面的东西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当然,大部分教材是来不及修改的,以至于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落后了多少。
事实上,就比例而言,中国的学者落后的更多,尤其是前沿技术,在中国的大部分研究者都看不懂英文的年代,大家想跟着美国爸爸的节奏实在太难,你看不懂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文章,难道自己重新做一遍?
就是重新做,也是赶不上的。
美国人自从七十年代开始允许商业性私人生物公司以来,生物科学的应用技术一日千里,五年时间就能重新定义一次专业名词,追的人如果学的慢一点都要被落下,更不用说自己做了。
而当杨锐说出dna合成仪的时候,不止来自地方大学的李文qiáng等人不知道,几年前才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黄茂也没什么概念。
“实验室方法做核苷酸不行吗?咱们现在人手也不少了,tiáo配两个人出来,应该是没问题的。”黄茂也就是听说过dna合成仪,具体怎么样,他根本不清楚。
杨锐摇头,道:“dna合成仪我已经买了,美国一家叫生物研究的公司早两年就开始尝试生产这种仪器了,咱们现在已经落后了对手,dna合成仪到了以后,咱们首要工作是改造这台仪器,提高它的生产能力,然后再进行生产。当然,原来的实验室方法也继续做下来,用来做这段时间的实验原料。”
现在的dna合成仪远没有到后世的水平,别说自动化生产核苷酸了,能正常工作都不容易,修修改改必不可少,如同早期电脑一样,用户自己编程序外挂件之类的都不算事,也别指望对方公司的工程师有维修能力,所谓第一代,就是除了开发者,其他人都弄不大明白的东西。
然而,就是这样的科研仪器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如果不是中美正在蜜月期,杨锐给钱也买不到仪器。
黄茂没见过东西,关注点也不同,先是诧异的问:“对手是谁?你刚才说,咱们现在已经落后了对手,咱们的对手是谁?”
杨锐不做正面回答,只道:“搞科研的,除了自己人都是对手,无论如何,先提高我们自身的供应能力,人手以后还有别的用途。”
黄茂还是觉得贵,小心翼翼的问:“那台dna合成仪要多钱?”
杨锐呲呲牙,道:“加运费,28万美元。”
“嘶——”
实验室里几个人齐齐的倒吸一口凉气。
“没办法,就是这个价格,东西来了,可能还要花几万块钱的改造费用,所以说,大家这段时间要打起jīng神来,别让这笔钱白花了,到明年,人家出新的dna合成仪了,老的还没耍弄明白,那可就真浪费了。”
“那也太贵了,它能比咱们自己做快多少?”
“起码五倍,tiáo试一下,自己改一下,提高到十倍没问题。这个产量也是必须的,最少要提高到6个人做全天的量。”杨锐其实也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华锐公司是他的离岸公司的离岸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28万美元可都是他自己的钱。这笔钱要是拿去友谊商店,能把一层楼买空了,如果拿去北京市里买房子,能买一百套四合院儿。放在30年后,起码是十多亿人民币,顶两亿美元,得升值1000倍。
不过,pcr是诺贝尔奖级的研究,别说杨锐还有钱,就是让他把钱都花光了,换一个诺贝尔奖,杨锐也甘之若饴。
黄茂听着杨锐说的数量,看看左右,无奈道:“6人全天的产量,我们全上阵都不够……要不,咱们再招几个人,专门做寡聚核苷酸不就行了?仪器暂时不要用了。”
他还是心疼钱。黄茂现在是华锐实验室的副主任,见杨锐一口气将流动资金花去大半,也是无奈。
杨锐摇头:“做一个专门的寡聚核苷酸的实验室不是不行,但太费工,6人全天产量,非得招8个人以上。再加上两三名助手,就得准备十个人。这是做原料的,正经做实验的也不能少吧。这么多人就得配专职的管理人员,再加上会计出纳什么的,公司规模一下子翻倍,问题太多,不如买台仪器。另外,设备的产能还可以扩大,纯度也比较好控制,这些都是优势。”
仪器的纯度好控制,并不代表着仪器生产出来的寡聚核苷酸更纯,而是更平均。对重要实验来说,平均或许是一个更重要的概念,因为更容易预料实验的进展,原料药的纯度也可以不被看做是一个变量。
学过方程式的人都知道,二元一次方程好解,三元一次方程也不难,四元一次就麻烦了,有五个变量的五元一次方程,若是找不到特殊关系的话,可就难玩了。
对高要求的实验室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变量,水平越差的研究员,变量指数越高。
杨锐招募来的小牛,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惊天动地的能力,但他们既然能发展出惊天动地的水平,现在起码就有不错的基本功,再去招募水准层次不齐的研究员,然后重新训练,甚至培养基础研究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太多太多,华锐实验室虽然有钱,却缺乏北大这样的品牌,想再招点高水平的并不容易,杨锐也不愿意自己开出的高薪,养几头蜗牛。
黄茂问:“咱们现在做的项目,用得着这样子吗?”
他其实是想问划得来吗?
杨锐心说:这是诺贝尔奖,28万美元,也就是刚开始投入。
算了一下自己的存款,一年多的分红加上捷利康海外工厂的额外收益,七扣八扣以后,杨锐手里还有400万美元以上,这让杨锐稍有些底气的道:“大项目做成什么样先不说,这个dna合成仪送过来,咱们至少能以此为基础写几篇论文吧,不算亏。”
“几篇论文三十万美元,也挺贵了。”黄茂叹口气,道:“还好老外有钱,得,咱们就先花着吧。”
杨锐被他说的直翻眼皮,心里也是有些发凉。这还是刚开始呢,等于是项目的前奏,百分之八的资金就出去了,也确实是有些危险的。
科研有点像是做生意,又比做生意难,两者都很在乎资金链,但生意做到一半,资金链紧张了,可以抵押,可以贷款。科研想弄点抵押品就难了,美国倒是有专门做生物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但人家要的是股份,开价也高,不能说是趁火打劫,可就价钱来说,与趁火打劫也差不多了。另一方面,科研的时效性qiáng,做生意的谈借款谈股份,谈一两个月的都属正常,做科研的延迟一两个月,却很难说结果了,因此而血本无归的都有可能。
如果能等等,杨锐还是想再等等的,这样能多积攒一个季度的分红,起码就要多小一百万美元,可惜时间不等人,杨锐只好指望最近一半年,辅酶q10的销售能给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