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神级学霸 > 614.第614章 闭幕日演讲

614.第614章 闭幕日演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凌晨四点钟,领队张洪军就醒来了。

他的神经太兴奋,以至于根本睡不着觉。

然而,今天实在是太重要,张洪军qiáng迫自己再睡一个小时,却只是在床上碾转反复,等了好久,他也没有听到自己定的五点钟闹铃,干脆不再去睡,一轱辘爬起来,在卫生间内洗漱起来。

同房的司机听到声音,揉着眼睛看表,不禁抱怨道:“才四点半呀。”

“康师傅,不好意思,我得去会场看看准备工作怎么样了,要不您先睡会,我五点多了再叫您。我先烧点水,一会儿给咱泡茶喝。”张洪军和颜悦sè的道歉,他还指望着对方开车送他呢。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司机无奈翻了个身,唔囔道:“你买早餐啊。”

“没问题,您再睡会,睡醒了,我早餐就买到了。”张洪军说着拿了个手电,下楼找了台自动售货机,忍痛掏出几枚硬币,买了牛nǎi和饼干,想了想,又给自己买了袋饼干。

站在有点光亮的自动售货机旁边,张洪军狼吞虎咽的吃了饼干,然后默默的告诫自己:张洪军,这一次的机会太难得了,一定要抓住!

再回到房间,张洪军枯坐到五点钟,喊起了司机,笑道:“康师傅,咱们先过去吧,麻烦您了。我这有点东西,咱们是先吃了再走,还是车上再吃?”

康师傅被叫起来,看看表,颇为无奈,道:“说五点多,就是刚好五点啊。”

“早去早回嘛。”张洪军笑呵呵的倒了点热水在康师傅的杯子里。

康师傅低头看了一眼,直接浇在了头上。

张洪军“呀”的一声,以为会看到康师傅的头发膨胀卷曲的画面。

然而,康师傅只是用手胡乱的抹一把脸,道:“昨天晚上剩了半缸子水,正好洗脸了。”

张洪军这才松了一口气,伺候着他把早餐吃了,端着手电筒,半摸黑的上了后院的车,趁着堵车高峰期之前,赶到了会场。

司机师傅转头就开车回酒店了,他还要再接一班其他人,等到九十点钟,差不多才能睡觉。

张洪军就没有这种优待了,他忙着在会场里面的一条走廊上挂条幅,接着出去准备接待媒体朋友。

媒体有大使馆请来的,有加尼卡请来的,也有闻到味儿赶来的媒体,美国的媒体是很喜欢科技新闻的,尤其是有味道的科技新闻,纽约的媒体尤甚。

张洪军拿出浑身解数,小心谨慎的伺候着各方媒体观众。

同时,尽可能的将摄影机和摄像机安排在方便的位置,又将临时印刷的介绍手册放在大厅内的每张椅子上。

最后,张洪军还在门口挂上杨锐的海报,虽然只是简单的文字海报,但也算是极其正规了。

其他学者的演讲,除非是第一阶的学者的演讲,否则,稍微弱一点的学者,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除非主办方提供,很少有学者会自己准备这些。

美国的学者,又哪里有钱雇专人做此等琐碎的活计。

张洪军却是做的甘之如饴,只在经过演讲台的时候,轻轻的撇撇嘴,心想:算杨锐你的运气好,我们要用你宣传。

他不能直接宣传pcr仪,只能间接性的宣传杨锐。

加尼卡也不在意增加隐性的竞争对手,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出的价格很公道,另一方面,是张洪军给了他一定的承诺。

加尼卡喜欢与中国这样的政府打交道。

他是个擅长与官僚结构交流的人。

做生物公司的不像是做it产业的。it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固然也是高科技公司,但他们并不需要与政府打太多的交道,尤其是小公司,几乎不用理会政府,安静的做一个宅男也没问题。

但做生物公司的,却需要无时无刻的关注政府动向,别的不说,光是各种实验材料的购买,那些比毒鼠qiáng毒几万倍,比***的威力大几千倍的材料是每间生物公司都需要的,得不到先批准,实验都做不下去。

生物公司的成品就更麻烦了,如药品就需要fda的批准,而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是出了名的复杂低效,一种药品要上市,不把fda的门槛踩破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尼卡认为与中国政府打好关系,会更容易拿下pcr仪。

至于杨锐的演讲,几乎是不可能立即发挥作用的。

这是一次技术大会,又不是好莱坞的新闻发布会。帮忙通知几家媒体,对加尼卡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他不帮忙,中国大使馆也总有办法。

当然,双方配合,是让媒体来的更多了。

差不多9点多钟的样子,媒体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演讲厅。

实际来人自然没那么多,但摄像机摄影机之类的长枪短炮,却让几十名记者,就把近百个位置给占去了。

大会组织方的工作人员也站在旁边无动于衷。不同于开幕日的演讲,闭幕日的演讲是不发邀请函的,换言之,也就没有不得不来的嘉宾。

与会的学者,想听演讲的就过来听,不想听的就不用来,剩下的两百多张座椅,在正常情况下,亦是绰绰有余。

每名学者都愿意演讲,但不是每位学者都愿意听人演讲的。

事实上,到演讲即将开始的时候,厅内也只是稀稀拉拉的坐了一百名名学者,以及半数左右的媒体。

就比例来说,媒体显然要多的多。

杨锐却已经是满意了。

不说有这么多大众媒体的到来,就是一百多名学者,以及闭幕式演讲的位置,就足够达成他的目的了。

这一百多名学者可不是一个学校的学者,去掉中方代表团的几十人,剩下的百来号学者,甚至可能来自数十个不同的国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百多名学者,是超过大众媒体的影响力。

九点三十分,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下,杨锐走出帷幕。

小白牙在后方给他做出加油的动作。

杨锐露出一个帅气的笑容,转头站直了身子,用平淡的语气开场:“听说在美国演讲,惯例要先讲一个笑话的,我入乡随俗,先讲笑话吧。”

听众们果然聚jīng会神起来,笑话自然是比演讲有意思的东西。

一名别着《纽约先锋报》的xiōng徽的女记者更是认真的叹口气,小声说:“今天就靠这个笑话和这张帅脸支撑了。”

摄影师不忿:“你喜欢亚洲人?”

女记者回头看他一眼,回过头来,道:“不,只是帅的。”

摄影师无言以对。

台上,杨锐则是说起了那个流传甚广的生物学笑话:“曾经,我们实验室里进来过一个小偷,他乘人不备溜了进来,然后躲在角落等大家下班,没想到,一拨人走了,又来一拨人做实验,为了不空手而归,他坚持等了下去,晚上总不会有人吧……结果,日落后,又是一批学生挑灯熬夜的来做实验,他继续坚持,到了夜深人静的后半夜,依然有人做实验……”

杨锐说到这里,已经有人笑了出来。

学者们的笑点是在歧路上的,你走对路了,一脚就把他的笑点给踹个跟头。

杨锐不用笑,继续道:“熬了很久很久,小偷终于出来了,他兄弟问他,你走了这么几天,发财了吧。小偷摇头,我去了生物研究所,破地方什么都没有。兄弟不信,说,你呆了那么久,总有点收获吧……”

笑话说到这里,算是把在场诸人的好奇心都给提了起来,杨锐故意停了一下,就见无数目光聚集在了过来。

杨锐继续模仿语气,道:“只听这位小偷说,收获也是有一些的,我学会跑电泳了。”

全场寂静两秒钟,继而爆笑。

好几个生物学家,是笑出了眼泪,一个劲的脱掉眼镜用手帕擦。

对他们来说,这种随便一个小偷就能学会生物学实验的自黑模式,确实很醒目。

记者们听着生物学家们笑,莫名的也觉得好笑,就像是看着不好笑情景喜剧的人,有时候也会听着情景喜剧里的笑声笑起来一样。

杨锐此时方才笑了一下,语气转回正常,开始了自己相对枯燥的演讲。

学术演讲终究是会枯燥的,换狄更斯上台,最多也只能chā科打诨一番。

《纽约先锋报》的女记者同样觉得无聊,只是盯着杨锐的脸,叮嘱摄影师道:“拍好看一点,咱们的销量就靠这张脸了。”

“我不觉得这张脸好看。”摄影师很不满意的tiáo整姿势。

“这就是为什么你发给国家地理的投稿总是被拒。”女记者毫不客气的发起攻击。

摄影师一口气没提上来,气绝身亡。

而在记者们小声的互相祸害的过程中,杨锐的演讲也进行过半。

学者们的表情则渐渐严肃起来。

对他们来说,第一部分的实验数据,可以说是必要的铺垫,但并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证明你的实验是有依据的而已,进而推论你的演讲是有意义的。

会后,那些读文献的学者,会认真的研读第一部分的实验数据,甚至可能有人会据此做重复实验,但在现场,大家对第一部分的兴趣寥寥。

而到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新想法和研究项目的时候,众人才渐渐的有了兴趣。

很快,杨锐的演讲进行到了第四部分,也是他的演讲稿中占比重最大的部分:科学假说部分。

预言,是杨锐的最大利器。

在这个最关键,最重要的时刻,杨锐拔出了自己最锋利的长剑。

杨锐的声音,也从平淡转为热情:“我听说,就在去年,美国能源部和卫生总署,启动了大规模的人体基因组测序计划的研讨,对此,我想向参加研讨的计委科学家,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所长胡德博士,华盛顿大学的欧森博士……隆重的介绍,我为你们准备的新装备,pcr仪!”

人体基因组测序计划,是继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最大的科学计划,投资巨万,由不得众人不直起腰来,认真听讲。

杨锐就着人体基因组计划说开来道:“我认为,人体基因组计划,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路线图……pcr仪的存在,将会让路线图的设计更简洁……”

“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将会终结基因组结构生物学,开始基因组生物学,再到疾病生物学和医学生物学。所谓基因组生物学……”

“jīng准医学将是生物医学与疾病分类学的新目标……”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处于筹备阶段的时间,杨锐的分析和推论,简直是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是一个很重大的词汇,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着这个词。

但在人体基因组计划面前,杨锐的这些话,就是这样的效果。

而且,杨锐一点都不担心计划会因为自己的演讲而发生变化。

人体基因组计划太庞大了,就像是一艘超级邮lún,它的制动距离或许长达几公里长,一旦启动,并全速前进,不管是美国总统,还是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任何一名负责人,都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前进的势头。

人体基因组计划的路线图是必须要有的。

基因组生物学是必然要开展的。

jīng准医学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谁都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而杨锐第一个完整的阐述了这些概念,第一个发出这样的预言,却是被无数的学者与学者记录在案。

演讲继续进行,所有学者,以及部分的记者,却已改变了心态。

这将是一次戏剧性的演讲,或者被人捧上云端,或者被人踩入泥塘,没有中间选项。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