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九龙夺嫡
虽说吕成是此次蒸汽机改革的发起人,但实际上知道他功劳的却寥寥无几,吕成多数都是在幕后提供图纸,拿到样品后指点错处等等。被康熙直接任命为督造的人是胤禩,所以最忙碌的也当属胤禩,每天在四贝勒府皇宫工部来回的奔波。
大清的第一条铁轨是从通州运河起铺,直到河北石家庄,全长大约四百多里地。铺铁轨就需要炼铁,而炼铁则需要大量的铁矿石,所以修建铁路的计划同时亦带动起了东北部地区的采矿业发展。
中国东北部地区一直是铁矿石煤炭等资源贮藏丰富的地域,而且不似西南地区那般地势险峻,东北地区大多为平原,不仅降低了开采难度,车马往来运送也较为便利。康熙在东北地区设立了专门负责开采铁矿石和煤炭的部门,叫采冶司,征召了许多青壮劳力,由于给出的待遇不错,所以接近采矿地的许多农民都放弃了种地,改去衙门应聘当矿工。甚至于出现了捡便宜,走私官煤和铁矿石的不法行业。大清其他地域,如山西西南等,也开始向朝廷请旨开发矿业。时代的变革正在悄然萌芽,只是现在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为了更高效率的开采铁矿煤炭等,吕成提出了火药炸山的方法。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在火药运用方面却远不如西方国家灵活。吕成提出的这个建议,并制造了一枚简易的炸药包呈给了康熙,此举是解了康熙的燃眉之急,如此一来,最原始的炸药包也出现在了大清,虽然它最初的出现只是为了采矿需求,但她既然已经存在了,那么运用到战争中的那一天,大约也不远了。
从冶炼铁轨,到制造火车,万事开头难,漫说是大清,就是西方诸国也都还没见过这种玩意,所有事情都是第一次,工部大臣们在胤禩吕成的带领下,摸着石头过河,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把第一台火车成功造出来。
说起来这造车厢是一点都不难的,就是个安着小轱辘的铁皮箱子,难就难在造火车头,这蒸汽发动机是安装在车头的,还要将发动机与车轴连接,以期蒸汽动力能够顺利带动火车奔跑。那东西构造可复杂了,零部件众多,是把工部自诩心灵手巧的师傅们难坏了,一不小心还会爆炸。幸亏有吕成这个有经验的人在,使得众人少走了许多弯路。
大清现在的技术虽然不够先进,但架不住人多,康熙将全程四百里的铁轨分成几段,各地方方的官员负责铺修自己辖域内的部分,大肆招收矿工。如此以来,华北地区务农的人便更加少了,要么去采矿,要么去冶炼,要么去铺铁轨,这一年粮食的产量跌幅严重。
吕成觉得,农业生产力改革的时侯大约也到了,因为康熙已经感受到人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炼武器开矿冶铁造火车,大清传统的农业工业商业也需要发展......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可是人却不够用。
吕成在康熙最头疼的时刻,为康熙提供了红薯芋头玉米土豆等等外来的高产粮食类作物,建议推广种植,还上了一道折子,是有关粮食耕方式种改革的方案。提出了按因地制宜,种植区域划分的概念,比如北方的气候土壤适合种大豆玉米红薯土豆小麦等,而南方适合种四季稻以及各类瓜果蔬菜,西南开发梯田,水田养鱼等等,而沿海地区则发展晒盐海产,沙地。
经过户部官员的审查,发现吕成的建议的确可行,遂康熙下旨将新粮种子运输到全国各地,由衙门负责发放,普及种植方法,鼓励百姓种植新作物。农业区域性发展,是生产力成熟的体现,大家开始明白根据气候和土壤选择性种植,而不是盲目的有什么种什么,再加上还有之前的水利工程作为铺垫,新型种植模式推广获得了成功。
大清朝的第一条铁轨在康熙三十八年问世了,耗时两年,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也曾犯错,也曾失败,终于建成了这条具备重大历史意义的钢铁之路。
一年前就已经成功问世的火车,也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属。试运的那天,这架被康熙命名为‘塔思哈号’的火车,从通州运河始发,一路开往石家庄,用洋人钟表计时显示,此火车的每小时的行进大约是一百六十公里,走完‘通石线’四百公里的路,只需要两个半小时,也就是一个多时辰。从此以后,千万石粮草,数以千记的百姓,只需要坐上这个车,花费一个时辰,烧点煤炭,就可以轻轻松松走完四百里的路。
这样的速度和成本,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尤其是康熙。塔思哈是满语里老虎的意思,康熙寄希望于这架火车能够真正做到日行千里,但心中却也是忐忑不安的。他此前从未听说过世间还有这样的事情,说实在的,他此前并没有多么看好这个计划,但他还是做了,而支撑他去完成铁路修建和火车制造的,仅仅是他旺盛的野心,不服输的精神,可他成功了,在他的治下实现了这个神迹。
康熙欢喜之余,也开始考虑如何将铁路运用到战场上。他已经计划讨伐准葛尔部,收服回疆,兵马和粮草的运输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兵贵神速,如果大清的铁器都有日行千里的本事,区区一个回疆,还不是分秒拿下。还有粮运盐运等国计民生,北粮南调,南菜北运,互通有无,有了火车,这一切的困扰就都不成问题了。
康熙决定先从北京修筑一条到黑龙江的铁轨,负责运送铁矿煤炭,而后从黑龙江将铁路延长至蒙古,蒙古接壤回疆,大清可以直接将兵马运送到噶尔丹部,而后从东部进驻回疆。待到回疆收复,在将铁轨续接到回疆,从回疆发兵南下收复西藏。也许,在他死前,天下大同的愿望就可能实现了......
康熙是个想到就做的人,通石线试验成功之后,立刻决定开辟第二条铁路,从北京到盛京。由于有了第一回的修筑经验,这次工部的准备是周全多了,考察了一路的地形土壤,制定路线,做好了计划以及各项预算,最后就是开始冶炼,派遣工人修筑。
从北京到盛京全程大约七百公里,因为这次规划得好,人力资源分配也显然更加合理,所以到三十九年的时侯,双京线就已经修建好了。从此以后北方的矿藏运输抵京,成本大大降低,一来一回,也只需要半天功夫。对于康熙来说,简直不可想像。
南方一向盛行的漕运,在火车速度的对比下,显得颇相形见绌。复又听说北方人都去采矿冶炼建铁路了,现在给朝廷办事富得不得了,幅员辽阔又肥沃的黑土地却没人种,于是一向人口拥挤,或耕地贫瘠匮乏的山东人陕西人甚至部分贫穷的江南人等,开始大肆向东北迁移,造成了‘闯关东’历史现象的提前。
直到四十二年,康熙已经修筑完成了由盛京至蒙古噶尔丹的铁路,国内的火车已经多达十辆,八旗也已经全部改编成为枪炮兵队,野心勃勃的康熙决定亲征准噶尔,灭掉策旺阿拉布坦,统一回疆。这回出征再也不用像过去那般困难了,只需要先将粮草运抵噶尔丹,待一切准备停当,所有兵马乘上火车出征就好,全程也就十二个时辰,方便得很。
康熙要亲征,那么国事自然还是由太子来监管,只是这几年,康熙对太子是越发的不满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太子的嚣张行为是一方面,过多亲近索额图结党营私是一方面,还有,康熙总觉得自己如今身体健康,起码还能再活二十年,他这个太子......是不是立得太草率,太早了呢?
当康熙开始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再看太子时,就越发觉得不顺眼了。太子的私生活又一向放纵,甚至喜好南风,犯了康熙的忌讳。但毕竟多年栽培,父子感情也是深厚,康熙还是决定再等一等,且看看这回他出征,太子表现如何。
康熙这回出征,没有带吕成,却是带了胤褆跟胤禩二人。胤禩在三十七年的时侯就已经成婚了,娶得还是上辈子的妻子,郭络罗氏,要说胤禩是个分外念旧情的人,谁对他好上一分,他就会掏心挖肺的报还。上辈子除了小九小十以外,郭络罗氏也是陪他同生共死的人,为了他被挫骨扬灰,他心中甚爱惜之,不愿娶别的女人。
上辈子皇阿玛说他受制于妻,其实胤禩只觉得可笑。他一届皇子,即便出身再不好也不是郭络罗氏能够控制的。是他自己不乐意找那么多女人罢了,他对郭络罗氏有情,既然两情相悦,就不想让她伤心。所以,哪怕这辈子还是没有孩子的缘份,他也要定了这个女人。
吕成也知道胤禩的嫡妻仿佛身体不易生养,于是还是偷偷给了郭络罗下了一颗灵丹,改善她的身体。待得四十二年,胤禩随康熙出征准噶尔前,跟郭络罗氏已经三年抱俩,又怀上第三个了。
“上回,是我给四哥送行,这回是四哥给我送行,咱们一人一次,公平了。”胤禩与吕成依旧在屋顶上喝着酒,吹着夜风,眨眨眼的,居然快十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他们都从小子长成了大人。大清在这十年中的变化,也日新月异,令人不敢置信。
“你此番随皇阿玛出征打准葛尔,顶多两个月,就能胜利班师,与我那时的艰辛不可同日而语啊。”吕成有些微醺,摇头晃脑的说道。
“四哥,你说这话,我就当你是在嫉妒我了。”胤禩微笑道,这些年老四被升升降降,却始终再没能掌管军权。老四是个杰出的军事人材,也有满腔热血,这样的结果,在他的心底,大约也是遗憾的吧。
有时侯人的功劳越大,就越让人忌惮,老四就是个最佳的例子了。不管是皇阿玛,还是太子,对老四都看似尊重,但实际在心底里警惕防备。一方面敬佩于老四的能力,一方面又恐惧于这样的能力,搞得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畸形。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这天家的父子兄弟,又有几个不复杂畸形呢。
“小八,有关于黑炮和马枪配合的阵型,我这里还有几个点子,都画出来了。”吕成将手中的小册子从怀中取出,递给了胤禩。反正他也没法沾军队的边,留着也没用,不若给了小八。康熙现在对他,就是利用完就扔,掏光了他的奇思妙想之后,派别人去实施。不过看到大清这十年中的变化,即便是心里头确有些不爽,也都被改革喜人的成果压下去了。
“附录里还有一些对黑炮马枪改良的想法,你可以慢慢说给皇阿玛听。”吕成叹了一声,
胤禩接过那本册子,上头是老四的笔迹,生动的图画。胤禩了解康熙,就算换他说,皇阿玛也一样知道主意是老四想的,毕竟整个大清,再也找不出比老四更有火器天份的人了,不过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老四这些年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为臣子者,最忌讳功高盖主。
“四哥,我出征后,毓秀那里,还请四哥帮我多多看顾。毓秀大着肚子,还要照顾家里的两个小的,我也很担心。”胤禩家中是没有侍妾的,一但他走了,繁重的府务就都压在了郭络罗氏一个人的身上了。
“我知道了,我会请额娘派个有经验的嬷嬷去你府上照料着。”吕成点点头,胤禩的生母没那么大能量,惠妃......又信不过,所以最好还是请求佟额娘派几个老嬷嬷过去照料了。佟佳氏现在是后宫之主,虽然没有皇后之名,但早已掌皇后之实,这也是太子忌惮疏远吕成的原因之一。
“弟弟多谢四哥,等回来,我给你带礼物。”胤禩效仿着吕成当年老气横秋的口吻。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康熙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西行讨伐准噶尔,用康熙的原话来说,就是:拿下准葛尔,五万军,足矣!的确,拥有强大的热武器实力,人数已经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了,这明显是一场必胜的战斗。
只是,原本康熙认为会十分顺利的出征,却在抵达回疆的时侯,出了点小问题。倒不是大军的问题,是康熙自己生病了。不适应回疆的水土气候,先开始不过是小风寒,后来就变成了发烧,拉肚子,浑身忽冷忽热的直打摆子。
胤禩一看这症状,便知道是疟疾。心说:没想到三十二年的时侯它没来,却在四十二年来了。
“八弟,你说,现在该当如何是好?”胤褆急切的与胤禩商量对策,战事在即,耽误不起,可皇阿玛这样实在无法再阵前指挥了。还有就是,万一皇阿玛有什么不慎,太子岂不是要继位了吗!他这些年的布置就都白费了。因此,他是绝对不能让皇阿玛出事的。
“大哥,我以为我等还是应该即刻派人送信回去给太子,皇阿玛目前这症状看来是疟疾了。我听四哥说,洋人教士有一味金鸡纳霜能治这种病。现在大清有了火车,从此处送信回京城,再将治疗的药品带来,左右不过七八天功夫,尚来得及。”胤禩言道。
“八弟,你认为......太子他会放人来吗?”胤褆颇慎重的眯起了眼睛,不是要把人往坏处想,而是皇阿玛和太子这几年的关系确实紧张。好像自打皇阿玛亲征噶尔丹之后,对太子就产生不满了,这些矛盾日积月累,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
胤禩闻言是赶紧恭顺的低下头。
“大哥,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不敢这样猜测。”胤禩今生在人前一贯是效仿老四当年低调的作派,从不掺合这些话题。
“哼!等到时侯太子真做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胤禩这些年伪装得好,胤褆也一直把胤禩当成自己人,于是说话也口无遮拦的。
“京城除了太子,还有四哥,我相信四哥会有办法将那洋人药送来的。”胤禩对胤褆言道。
也对,胤褆闻言想道,老四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跟太子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交恶,太子单方面的猜忌和种种为难,想必他也不会让太子那么容易得偿所愿吧?
“就听你的,我即刻给太子写书信一封送回京城。”
太子在京,收到胤褆奏报康熙得疟疾的信,果然起了念头。天下有什么药,能比中药更保险,更有效?再说,这些洋人传教士又不是郎中,懂什么?他们进的药,能吃吗?皇阿玛个人喜好西学,可能会冒险服用。但是旁人若害怕龙体受损而阻止,也实属情理之中,是不是?
太子抱定了这样的主意,打算扣住康熙的救命药,只派御医前去准噶尔。皇阿玛出征前,要废掉索额图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了,太子知道皇阿玛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喜爱他了,若继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完蛋,他已经能预见到那一天了。可就在这最危险的关头,皇阿玛竟然病在了准噶尔,这难道不是上天赐给他的翻身机会吗!
所以最好,还是皇阿玛就此去了吧......
自打前线送信回来说康熙生病之后,吕成就发现有人在监视他,想都不用想,大约是太子的人了。将战报内容,和太子的反应结合在一起思考,吕成也不难分析出,太子是打算让康熙死在准噶尔。
奎宁是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但目前的大清人对这点却不清楚,并且,清人还十分歧视西医。所以就算太子扣住金鸡纳霜,在外人眼里看来,也不过就是担心自己父亲乱用药罢了,一片孝心。至于为何派人来监视于他......大约太子是怕他精通西学,会扰乱他的计划吧。
吕成自然是不会让康熙就这么死了,但他自认为也没有那个能耐说服疯狂想要弑父的太子。所以只能亲自带药,前往准噶尔。皇子是不能够擅自离京的,违令者斩,这是规矩。但对于吕成来说,这些可有可无毫无道理的规矩,基本就等同于不存在。从南教堂托马思教士的手里拿了金鸡纳霜,跟着就乔装打扮,甩掉了跟踪他的那些太子党羽,偷偷潜入了前往噶尔丹的火车。与太子派遣的那些太医们一道,去往了准噶尔。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太子党羽跟踪吕成失败,是急忙忙的回宫禀告太子。太子得知吕成不见了,心中是猛然一沉。老四该不会是冒着砍头的大罪,亲自去准噶尔了吧?若换作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太子都不会这样猜测。但那不是别人,是一贯最古怪最胆大妄为的胤禛,只有他敢做这样的事情。
“备车!孤要火速赶往准噶尔。”太子忿恨的一拍桌子,恨得牙痒痒,这个老四,居然坏了他的大计!
火车既然开了就不能回头,老四必定会先他一步到准噶尔,届时皇阿玛服了药,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他得想法子挽回!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投霸王票的桶子们~>3<~
秋扔了一个地雷
风飘随云扔了一个地雷
雪落弦月扔了一个地雷
素问扔了一个地雷
林寶兒扔了一个地雷
12836269扔了一个地雷
dannatopus扔了一个地雷
三少扔了一个地雷
素问扔了一个地雷